第24章 第二十四章 (2/2)
我等又岂能当真袖手不顾”
云霄仙子方才恍然,姜子牙既为这商周大战一方主帅,改朝换代,不胜则死,便与闻仲一般无异于立在风口浪尖上,无可回避。故而阐教真人才会纷纷遣派弟子随扈在侧,而明知此劫自己也未必过得去,一朝战事危机,依然站在了这战场上。原来如此,果然并无不同。兄长为护故友平安,他阐教为同门能过此一劫,投身此战的原因并无不同。而不知天命、凭心而为的四圣、十天君等辈,与明知天命而依然踏入凡尘的他们,其实又有何区别
她轻轻地道“果然天下所有修道者都避之不开吗我观海上云水三千年方得窥阴阳之妙,自以为能知天命所趋。然今日才知,何为天道人心,天命难改,又岂是不能改明知前方是劫,却是不愿退寻它路。既是如此,知天命何用”
她从袖中取出一束紫色的蓍草,如晶似玉,数目在一九之间变幻不定。素手从容,一折两断,碎晶抖落于地,更不看一眼,淡声道“十日之后,阵上相候。”
黄龙真人与玉鼎真人亦不复言,唯稽首一礼。
云霄仙子默然还礼,转身飘然远去。
看着她身影消失,黄龙真人叹了口气,转向杨戬问道“可有受伤”
杨戬抬头见师父虽没有说话,也正看向自己,连忙道“回禀师伯,弟子无事”这一举手,方觉湿衣贴在身上着实狼狈,又道,“弟子暂请告退,稍整仪容,再来侍奉。”
黄龙真人见几个弟子多少都有受适才气机交锋影响,便温和地道“今日你们也不必在这里了,都早些回去吧。”
三霄仙子一到,这一战又有变数,红沙阵也不能立破了。众弟子亦各了然,当下领命退去。
黄龙真人正要转身回到芦蓬里面,却见身边玉鼎真人站立不动,目光落在碎裂的紫蓍上,竟似在出神地想着什么。这当真少见,他这师弟从不为外物萦心,对本门之外的人也少有关切,看来对这位故友着实欣赏得很。云霄仙子端庄肃穆,澄澈清明,黄龙真人一见之下也有盛名无虚之赞誉。玉鼎真人向来只与几个师兄弟亲近,少将外人放在心上,数千年来,非独居则独行,有杨戬之前,时常数百年形迹全无,黄龙真人其实很有些犯愁。难得他还是有朋友的,做师兄的初时先感觉到的是几分欣慰,继而才是惋惜。得友如此孰为善事,若非立场相左,甚或可以劝他求为道侣,当真是,可惜了
他不知不觉想得有点远,回过神来时,玉鼎真人已经看了他半天“师兄,你在想什么”
“你刚才在想什么”
玉鼎真人并不在意他的不答反问,答道“这紫蓍长于火云宫紫芝崖,亦是天地间最早的生命所化,千年前不周山论道,她便是以此起课,占卜天意。千年前我不认得赵公明,千年间也不知她有何境遇,至今日方可断言此人道行不在赵公明之下,心境清明犹有过之。她今日决心既下,日后必为劲敌”他直视着黄龙真人,沉静的目光中渐渐透出一丝锐利,“师兄若也做此想,我此刻便追上去与之一战。她欠我一卦,以单对单,无回绝之理。拼得五百年闭关休养,我也必将她斩于剑下。”
“”
“难道师兄适才所思并非此事”
黄龙真人叹了口气,推着他的肩膀转身“先进去吧。”
城墙之上,金吒几人向杨戬道谢,见他似有些心不在焉,金吒心细,问道“师兄可是为何事忧心”
黄天化听了惊道“难道是这一耽搁,红沙阵中有危险”
杨戬叹道“那倒不是,那张绍虽存死志,但若有希望,定然还是想先看着我们死的。与三霄仙子这一战胜负未分之前,红沙阵中最多是两方相持,倒是最安全的。”
木吒也奇道“那杨师兄是在担心什么”
“也不是担心”杨戬微微皱眉,终于道,“刚刚云霄仙子折断法器之时,我感觉到师父动了杀机。”
三人对这句话却不是十分明白,彼此相视,皆有迷茫之色。
杨戬心中有不安也有担心,师兄弟们不知道,他心中却十分清楚,师父这些日来气息一直有些异常。九转玄功引天地元气锤锻肉身,每一转功成都是一次大洗伐,玉鼎真人九转功成,肉身通明纯粹,毫无杂质。但这些天来,杨戬却能感觉到师父的气息中有一丝细微的浑浊。他们师徒功法一脉相承,他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师父受定海珠之伤并未痊愈,他在用药。
玉鼎真人不喜饮食不是没有原因的,这世上大多数东西在他眼里都不足以称为洁净。真火百炼之丹于旁人而言已是至纯之物,但进入他的身体,却被杨戬感觉到了杂质。而这样一点点杂质竟然还没有被排斥殆尽,药用过至少没超过一个大周天的十二个时辰。从与赵公明一战到现在,这么多天过去,师父竟然一直没有停止用药,杨戬心中不能不泛起担忧。
师父宁可抱伤而战,这一念杀机绝非无因而起,难道将战事拖到十日之后,会有什么比现在动手加重伤势更危险的事发生吗
“师父感应吉凶,从来没有错过。”
云霄仙子方才恍然,姜子牙既为这商周大战一方主帅,改朝换代,不胜则死,便与闻仲一般无异于立在风口浪尖上,无可回避。故而阐教真人才会纷纷遣派弟子随扈在侧,而明知此劫自己也未必过得去,一朝战事危机,依然站在了这战场上。原来如此,果然并无不同。兄长为护故友平安,他阐教为同门能过此一劫,投身此战的原因并无不同。而不知天命、凭心而为的四圣、十天君等辈,与明知天命而依然踏入凡尘的他们,其实又有何区别
她轻轻地道“果然天下所有修道者都避之不开吗我观海上云水三千年方得窥阴阳之妙,自以为能知天命所趋。然今日才知,何为天道人心,天命难改,又岂是不能改明知前方是劫,却是不愿退寻它路。既是如此,知天命何用”
她从袖中取出一束紫色的蓍草,如晶似玉,数目在一九之间变幻不定。素手从容,一折两断,碎晶抖落于地,更不看一眼,淡声道“十日之后,阵上相候。”
黄龙真人与玉鼎真人亦不复言,唯稽首一礼。
云霄仙子默然还礼,转身飘然远去。
看着她身影消失,黄龙真人叹了口气,转向杨戬问道“可有受伤”
杨戬抬头见师父虽没有说话,也正看向自己,连忙道“回禀师伯,弟子无事”这一举手,方觉湿衣贴在身上着实狼狈,又道,“弟子暂请告退,稍整仪容,再来侍奉。”
黄龙真人见几个弟子多少都有受适才气机交锋影响,便温和地道“今日你们也不必在这里了,都早些回去吧。”
三霄仙子一到,这一战又有变数,红沙阵也不能立破了。众弟子亦各了然,当下领命退去。
黄龙真人正要转身回到芦蓬里面,却见身边玉鼎真人站立不动,目光落在碎裂的紫蓍上,竟似在出神地想着什么。这当真少见,他这师弟从不为外物萦心,对本门之外的人也少有关切,看来对这位故友着实欣赏得很。云霄仙子端庄肃穆,澄澈清明,黄龙真人一见之下也有盛名无虚之赞誉。玉鼎真人向来只与几个师兄弟亲近,少将外人放在心上,数千年来,非独居则独行,有杨戬之前,时常数百年形迹全无,黄龙真人其实很有些犯愁。难得他还是有朋友的,做师兄的初时先感觉到的是几分欣慰,继而才是惋惜。得友如此孰为善事,若非立场相左,甚或可以劝他求为道侣,当真是,可惜了
他不知不觉想得有点远,回过神来时,玉鼎真人已经看了他半天“师兄,你在想什么”
“你刚才在想什么”
玉鼎真人并不在意他的不答反问,答道“这紫蓍长于火云宫紫芝崖,亦是天地间最早的生命所化,千年前不周山论道,她便是以此起课,占卜天意。千年前我不认得赵公明,千年间也不知她有何境遇,至今日方可断言此人道行不在赵公明之下,心境清明犹有过之。她今日决心既下,日后必为劲敌”他直视着黄龙真人,沉静的目光中渐渐透出一丝锐利,“师兄若也做此想,我此刻便追上去与之一战。她欠我一卦,以单对单,无回绝之理。拼得五百年闭关休养,我也必将她斩于剑下。”
“”
“难道师兄适才所思并非此事”
黄龙真人叹了口气,推着他的肩膀转身“先进去吧。”
城墙之上,金吒几人向杨戬道谢,见他似有些心不在焉,金吒心细,问道“师兄可是为何事忧心”
黄天化听了惊道“难道是这一耽搁,红沙阵中有危险”
杨戬叹道“那倒不是,那张绍虽存死志,但若有希望,定然还是想先看着我们死的。与三霄仙子这一战胜负未分之前,红沙阵中最多是两方相持,倒是最安全的。”
木吒也奇道“那杨师兄是在担心什么”
“也不是担心”杨戬微微皱眉,终于道,“刚刚云霄仙子折断法器之时,我感觉到师父动了杀机。”
三人对这句话却不是十分明白,彼此相视,皆有迷茫之色。
杨戬心中有不安也有担心,师兄弟们不知道,他心中却十分清楚,师父这些日来气息一直有些异常。九转玄功引天地元气锤锻肉身,每一转功成都是一次大洗伐,玉鼎真人九转功成,肉身通明纯粹,毫无杂质。但这些天来,杨戬却能感觉到师父的气息中有一丝细微的浑浊。他们师徒功法一脉相承,他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师父受定海珠之伤并未痊愈,他在用药。
玉鼎真人不喜饮食不是没有原因的,这世上大多数东西在他眼里都不足以称为洁净。真火百炼之丹于旁人而言已是至纯之物,但进入他的身体,却被杨戬感觉到了杂质。而这样一点点杂质竟然还没有被排斥殆尽,药用过至少没超过一个大周天的十二个时辰。从与赵公明一战到现在,这么多天过去,师父竟然一直没有停止用药,杨戬心中不能不泛起担忧。
师父宁可抱伤而战,这一念杀机绝非无因而起,难道将战事拖到十日之后,会有什么比现在动手加重伤势更危险的事发生吗
“师父感应吉凶,从来没有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