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第十六章 (2/2)
而此变虽起于凡人朝代更替,却是得了圣人默许,更有封神榜得三清圣人之无穷神通,岂是寻常修道者能够窥探得出。玉鼎真人竟能在千年之前就有所感应,这已不是修为深浅的事,乃是道心纯法自然,已入天心。赵公明就算曾经以为他危言耸听,眼见战乱之起,封神榜之立,也当知他所言不虚。
果然赵公明被广成子这淡淡一问,脸色有些沉,终是不曾否认,片刻更化作淡然,道“若天命无可更改,我辈还修道作甚,结果如何,看了才知。”
这一句“看了才知”与前一句就截然不同了。广成子点了点头,至此反而不再多言。他心中明悟,决意以一己之力抗命破劫,那无论生死成败都是修道者自己的选择了。
闻仲听得真切,忍不住吃惊道“公明兄,他所言生死大劫是为何意可是于你有甚危险”
赵公明摇摇头,道“无妨,修道路上总有坎坷,若畏难而退,我又岂能走到今天”
然而闻仲何等精明的人,却不会被他一言带过“公明兄休要欺我,你我初识之时,恩师便曾道你长年隐居,极少出峨眉山。这些年来,我时去访你,虽也曾相邀,你却从不踏足凡世一步。这般清静原不是你性情,我只不曾问过是何缘故罢了,可见此人所言不虚,那劫难必是于你有碍。”
赵公明大怒,狠狠瞪了广成子一眼,继而无奈。闻仲尚未复得前世记忆,两人依旧相交投缘,自是闻仲豁达重义、睿智深明得他敬佩。结果就是眼下的情况,你隐瞒的事他自然不会追问,但你要以为他没察觉那就是傻瓜。
他心中主意已定,自无动摇,取了双鞭在手,道“相交数载,闻兄还是第一次有事求我帮忙,便是有天大的麻烦,自也要推到日后再说了。”
见他就要上前,闻仲心急之下一把抓住他的手臂,沉声道“先王于我有托孤之重,为商尽忠,乃臣子本分。我兄不问缘由,慨然来助,此番高义,闻仲铭感于心。然若因此凡尘中事误了我兄仙道修为,闻仲岂非百死不能赎其咎”
这话正触动赵公明心事,他千年耿耿于怀,全是故友因自己而仙道中殂。眼下正是修道者面临大劫之时,闻仲身处风尖浪口而不肯退避,他怎能放心得下闻仲来寻他时,他便已下定决心,必要亲眼看着他安度此劫,果能如卦辞所说,回归仙途有日,那纵然自己躲不过,也权当还这一命给他便是。
当下只道“闻兄过虑,不过是区区凡间战争,待此地事了,我自会回返洞府。还是说,闻兄信不过我的本事”
闻仲果然不好再拦,到底他不知商周之战对道门影响之巨,又深信赵公明道行高深。阐教二代弟子尽数到此,他自己若有法应对,早也就不需去峨眉山求助了。
赵公明跳下虎背,飘然上前,道“久闻玉虚首仙之名,贫道今日也领教领教。广成子,可出来一战否”话音方落,众人但觉场上天色一暗,霹雳划空,乌云汹涌积聚。他手中金鞭隐现蛟龙之形,伸缩盘旋,竟是一方天时都随之而变了。
对面虽是燃灯道人为主,但被对方这样点着名邀战,也不能充耳不闻。当下广成子拔剑在手,向燃灯道人稽首一礼“贫道僭越。”
燃灯道人点头道“道友务必小心。”
广成子徐步上前,方至场边,就闻一声清亮龙吟,鞭化蛟龙,张牙舞爪向他袭来。广成子步下未停,抱剑在怀,乃是守势,剑尖微微偏转,却刚刚好迎上蛟龙下颌,一弹而开。跟着道袍一动,瞬间已踏足赵公明身前三步,剑芒一展,将他整个人笼在了其中。
赵公明并不退后,左手鞭起,“当”的一声,剑芒消散。两兵交抵尚未分开,蛟魂暴窜而起,周身雷电密布,欲将广成子卷裹其中。广成子错步脱出鞭圈,回剑挡开,剑身上一层黄芒淡淡笼罩,雷电击上,悄无声息便被化去。
两人一交上手,就见场中风云急涌、电闪雷鸣,赵公明双手金鞭忽长忽短,蛟影翻飞,竟似无腾挪之地。然而广成子只守着剑尖一点玄黄之气,于方寸间进退,身影忽明忽暗,这漫天的风雨雷电却丝毫沾不到他的身上。忽见他头顶急旋的风雨云气一滞,一个凝重的影子挟着浑厚的气息显出形来。高悬空中,稳如磐石,巍峨之意磅礴罩下,正是他的本命法宝翻天印。风雷鞭刚好迎上,“啪”地被震飞开去。
赵公明长鞭一收,自怀中取出一物,扬手抛了上去。但见一团白光飞起,似是一颗滚圆白珠,将满天风雨雷电尽皆遮了过去,直直击上翻天印,声震四野。
广成子脸色微变,方待催动法宝,就见那白珠忽然化为四颗,占四象位,竟将翻天印逼在空中动弹不得。继而四珠中脱出四影,又化作四珠,凌空向他打下。他连忙退步挡住,就觉手上一沉,沛然之力如山倾海倒般覆压下来,当即运起法力死死抵住。剑上脱不开,余光已见赵公明风雷鞭当头击下,翻天印却是毫无回应。
果然赵公明被广成子这淡淡一问,脸色有些沉,终是不曾否认,片刻更化作淡然,道“若天命无可更改,我辈还修道作甚,结果如何,看了才知。”
这一句“看了才知”与前一句就截然不同了。广成子点了点头,至此反而不再多言。他心中明悟,决意以一己之力抗命破劫,那无论生死成败都是修道者自己的选择了。
闻仲听得真切,忍不住吃惊道“公明兄,他所言生死大劫是为何意可是于你有甚危险”
赵公明摇摇头,道“无妨,修道路上总有坎坷,若畏难而退,我又岂能走到今天”
然而闻仲何等精明的人,却不会被他一言带过“公明兄休要欺我,你我初识之时,恩师便曾道你长年隐居,极少出峨眉山。这些年来,我时去访你,虽也曾相邀,你却从不踏足凡世一步。这般清静原不是你性情,我只不曾问过是何缘故罢了,可见此人所言不虚,那劫难必是于你有碍。”
赵公明大怒,狠狠瞪了广成子一眼,继而无奈。闻仲尚未复得前世记忆,两人依旧相交投缘,自是闻仲豁达重义、睿智深明得他敬佩。结果就是眼下的情况,你隐瞒的事他自然不会追问,但你要以为他没察觉那就是傻瓜。
他心中主意已定,自无动摇,取了双鞭在手,道“相交数载,闻兄还是第一次有事求我帮忙,便是有天大的麻烦,自也要推到日后再说了。”
见他就要上前,闻仲心急之下一把抓住他的手臂,沉声道“先王于我有托孤之重,为商尽忠,乃臣子本分。我兄不问缘由,慨然来助,此番高义,闻仲铭感于心。然若因此凡尘中事误了我兄仙道修为,闻仲岂非百死不能赎其咎”
这话正触动赵公明心事,他千年耿耿于怀,全是故友因自己而仙道中殂。眼下正是修道者面临大劫之时,闻仲身处风尖浪口而不肯退避,他怎能放心得下闻仲来寻他时,他便已下定决心,必要亲眼看着他安度此劫,果能如卦辞所说,回归仙途有日,那纵然自己躲不过,也权当还这一命给他便是。
当下只道“闻兄过虑,不过是区区凡间战争,待此地事了,我自会回返洞府。还是说,闻兄信不过我的本事”
闻仲果然不好再拦,到底他不知商周之战对道门影响之巨,又深信赵公明道行高深。阐教二代弟子尽数到此,他自己若有法应对,早也就不需去峨眉山求助了。
赵公明跳下虎背,飘然上前,道“久闻玉虚首仙之名,贫道今日也领教领教。广成子,可出来一战否”话音方落,众人但觉场上天色一暗,霹雳划空,乌云汹涌积聚。他手中金鞭隐现蛟龙之形,伸缩盘旋,竟是一方天时都随之而变了。
对面虽是燃灯道人为主,但被对方这样点着名邀战,也不能充耳不闻。当下广成子拔剑在手,向燃灯道人稽首一礼“贫道僭越。”
燃灯道人点头道“道友务必小心。”
广成子徐步上前,方至场边,就闻一声清亮龙吟,鞭化蛟龙,张牙舞爪向他袭来。广成子步下未停,抱剑在怀,乃是守势,剑尖微微偏转,却刚刚好迎上蛟龙下颌,一弹而开。跟着道袍一动,瞬间已踏足赵公明身前三步,剑芒一展,将他整个人笼在了其中。
赵公明并不退后,左手鞭起,“当”的一声,剑芒消散。两兵交抵尚未分开,蛟魂暴窜而起,周身雷电密布,欲将广成子卷裹其中。广成子错步脱出鞭圈,回剑挡开,剑身上一层黄芒淡淡笼罩,雷电击上,悄无声息便被化去。
两人一交上手,就见场中风云急涌、电闪雷鸣,赵公明双手金鞭忽长忽短,蛟影翻飞,竟似无腾挪之地。然而广成子只守着剑尖一点玄黄之气,于方寸间进退,身影忽明忽暗,这漫天的风雨雷电却丝毫沾不到他的身上。忽见他头顶急旋的风雨云气一滞,一个凝重的影子挟着浑厚的气息显出形来。高悬空中,稳如磐石,巍峨之意磅礴罩下,正是他的本命法宝翻天印。风雷鞭刚好迎上,“啪”地被震飞开去。
赵公明长鞭一收,自怀中取出一物,扬手抛了上去。但见一团白光飞起,似是一颗滚圆白珠,将满天风雨雷电尽皆遮了过去,直直击上翻天印,声震四野。
广成子脸色微变,方待催动法宝,就见那白珠忽然化为四颗,占四象位,竟将翻天印逼在空中动弹不得。继而四珠中脱出四影,又化作四珠,凌空向他打下。他连忙退步挡住,就觉手上一沉,沛然之力如山倾海倒般覆压下来,当即运起法力死死抵住。剑上脱不开,余光已见赵公明风雷鞭当头击下,翻天印却是毫无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