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第十二章 (1/2)
听说玉虚诸仙都要来西岐,众弟子期待之余也不免松了口气。薛恶虎连日担心兄长,六神无主,一众师兄弟无能为力,只得尽力劝慰,不让他做出什么冲动之事。直到听说道行天尊将至,他才稍稍稳下情绪,转为急切盼望,杨戬等人总算放了些心。之外便有黄天化这样的挣扎于期盼与抗拒之间,想见师父,又嘟囔见了面又要被教训这样那样不对。
哪吒对此万分得意“我师父从来不说我”
杨戬则是抱着胳膊低头看哮天犬“师父要来西岐,你怎么办”
哮天犬呜咽一声,把头埋在爪子里。
芦蓬建好,姜子牙留黄飞虎掌管大军,只带了道门弟子,与赤精子、黄龙真人出城上了芦蓬。因众弟子中唯有杨戬入门最久,十三位上仙全都见过,姜子牙便让他守在下面,通传迎候。
当日广成子与道行天尊先至,赤精子之前传书已经说了韩毒龙被擒,故道行天尊一得广成子书信,立刻赶来。匆匆与蓬上几位真人见过礼,便携薛恶虎到一旁说话去了。
哪吒下来站在杨戬身边,随口跟他说着话,到底心不在焉。不住往天边张望,念着“师父怎么还不来杨大哥你怎么不着急”
杨戬气定神闲地站在原地“我着急大约也没用”
终于见到熟悉的身影远远出现,哪吒立刻冲了上去“师父,师父你怎么才来”
太乙真人收了遁术,一手拉住自家徒弟“哪就急成这样,为师来得还不算早这般毛毛躁躁,在这里可有给你姜师叔惹事”
哪吒瞪起眼睛“弟子早听您的话,事事都听师叔吩咐来着,何曾惹事”
杨戬此时才走到他们面前,行礼道“太乙师叔。”
太乙真人瞧见他,大笑道“你师父终于舍得让你下山了”
“师叔十几年不见,倒来取笑弟子。”
太乙真人作为玉泉山另一个常客,对他不比黄龙真人生疏,道“我早就说,你师父自己天南海北没有他没去过的地方,干嘛把个徒弟天天关在洞里不让出门你也待得住。”
杨戬文文静静地笑道“师父只是担心弟子功法未成,行走于外凶险不测,总是关爱之心,弟子岂敢辜负。”
太乙真人一本正经地点头“可也是,你师徒俩闭门不出,这九州四海是安生了不少。”
杨戬也很是正经“弟子何德何能,不敢掠师叔之功。”
哪吒听得大笑,太乙真人也忍俊不住,拿手点了点,笑叹“好一张利口,可是你师父的好徒弟,容不得人说他半句,嗯”
杨戬倒不怕他,只是笑“师叔大量,莫要与弟子计较。几位师伯与姜师叔已在蓬上等候,不如师叔跟哪吒先上去吧。”
过不到半日,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清虚道德真君陆续而来,上得芦蓬,与同门见礼寒暄,复又与弟子说话,竟有了些热闹之意。之后是慈航道人、惧留孙、灵宝大法师,直到云中子携雷震子到来,诸位真人传示阵图,方始议阵法之精要。
这般讨论着,直到天色暗下,广成子终于让人把杨戬叫上来,无奈地问道“你师父又到哪里去了”
杨戬也很无奈“弟子离山前不曾听师父说过要出门。师伯若是着急,不如弟子回山去看一看”
广成子道“你师父要是不在,你回去又能看出什么来。”
杨戬理所当然地道“师父很少出门的,即使有事逾日不归,也会留下字来,告知弟子有事往何处去寻。”
诸位真人不约而同地看向他,一时默然。他们纷纷想起玉鼎真人很少不出门的千余年时光,投书无人回,找人也根本不知道去哪里找
杨戬不明所以地被他们看着,忍不住道“大师伯”
广成子咳了一声,道“没事,先不用急,再等等吧。”
说着话时,就听一人道“贫道可是来晚了”
杨戬转过身,也有些惊喜“师父”
一人拾级而上,宽袍大袖,散发赤足,正是玉鼎真人。他九转玄功已臻大圆满,肉身通明纯粹,动静皆合自然之法。蓬上俱是得道之仙,竟没人感应出他的到来。
待众人见过礼,广成子问道“你这又是从哪里过来”
玉鼎真人安然盘坐,道“适往海上寻些东西,归来看到书信便迟了些。”
虽然模样看上去悠闲了点儿,好歹人是来了,广成子便转而与姜子牙议定次日见阵去会一会那十天君。
入夜之后,姜子牙毕竟是凡身,且又年迈,已被武吉和龙须虎护着送回城中安歇。诸位真人在蓬中静坐,默运元神。见众弟子都已退下,广成子才把另一件事拿出来问,叫过太乙真人道“前些时,那东海龙王在宝德门外被打了是怎么回事”
太乙真人实在想知道他大师兄深居九仙山是怎么每次都知道得这么快的,口中却不假思索地道“小徒一时失手。”
广成子怒道“胡扯他借胎成形不过七年,有本事上得了天宫那隐形符谁给他画的”
太乙真人一声长叹,心想你连这都知道还问我干嘛
“师兄也说他才七岁,初学做人,言辞无忌,不过一语失当,那龙王手下夜叉就要
哪吒对此万分得意“我师父从来不说我”
杨戬则是抱着胳膊低头看哮天犬“师父要来西岐,你怎么办”
哮天犬呜咽一声,把头埋在爪子里。
芦蓬建好,姜子牙留黄飞虎掌管大军,只带了道门弟子,与赤精子、黄龙真人出城上了芦蓬。因众弟子中唯有杨戬入门最久,十三位上仙全都见过,姜子牙便让他守在下面,通传迎候。
当日广成子与道行天尊先至,赤精子之前传书已经说了韩毒龙被擒,故道行天尊一得广成子书信,立刻赶来。匆匆与蓬上几位真人见过礼,便携薛恶虎到一旁说话去了。
哪吒下来站在杨戬身边,随口跟他说着话,到底心不在焉。不住往天边张望,念着“师父怎么还不来杨大哥你怎么不着急”
杨戬气定神闲地站在原地“我着急大约也没用”
终于见到熟悉的身影远远出现,哪吒立刻冲了上去“师父,师父你怎么才来”
太乙真人收了遁术,一手拉住自家徒弟“哪就急成这样,为师来得还不算早这般毛毛躁躁,在这里可有给你姜师叔惹事”
哪吒瞪起眼睛“弟子早听您的话,事事都听师叔吩咐来着,何曾惹事”
杨戬此时才走到他们面前,行礼道“太乙师叔。”
太乙真人瞧见他,大笑道“你师父终于舍得让你下山了”
“师叔十几年不见,倒来取笑弟子。”
太乙真人作为玉泉山另一个常客,对他不比黄龙真人生疏,道“我早就说,你师父自己天南海北没有他没去过的地方,干嘛把个徒弟天天关在洞里不让出门你也待得住。”
杨戬文文静静地笑道“师父只是担心弟子功法未成,行走于外凶险不测,总是关爱之心,弟子岂敢辜负。”
太乙真人一本正经地点头“可也是,你师徒俩闭门不出,这九州四海是安生了不少。”
杨戬也很是正经“弟子何德何能,不敢掠师叔之功。”
哪吒听得大笑,太乙真人也忍俊不住,拿手点了点,笑叹“好一张利口,可是你师父的好徒弟,容不得人说他半句,嗯”
杨戬倒不怕他,只是笑“师叔大量,莫要与弟子计较。几位师伯与姜师叔已在蓬上等候,不如师叔跟哪吒先上去吧。”
过不到半日,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清虚道德真君陆续而来,上得芦蓬,与同门见礼寒暄,复又与弟子说话,竟有了些热闹之意。之后是慈航道人、惧留孙、灵宝大法师,直到云中子携雷震子到来,诸位真人传示阵图,方始议阵法之精要。
这般讨论着,直到天色暗下,广成子终于让人把杨戬叫上来,无奈地问道“你师父又到哪里去了”
杨戬也很无奈“弟子离山前不曾听师父说过要出门。师伯若是着急,不如弟子回山去看一看”
广成子道“你师父要是不在,你回去又能看出什么来。”
杨戬理所当然地道“师父很少出门的,即使有事逾日不归,也会留下字来,告知弟子有事往何处去寻。”
诸位真人不约而同地看向他,一时默然。他们纷纷想起玉鼎真人很少不出门的千余年时光,投书无人回,找人也根本不知道去哪里找
杨戬不明所以地被他们看着,忍不住道“大师伯”
广成子咳了一声,道“没事,先不用急,再等等吧。”
说着话时,就听一人道“贫道可是来晚了”
杨戬转过身,也有些惊喜“师父”
一人拾级而上,宽袍大袖,散发赤足,正是玉鼎真人。他九转玄功已臻大圆满,肉身通明纯粹,动静皆合自然之法。蓬上俱是得道之仙,竟没人感应出他的到来。
待众人见过礼,广成子问道“你这又是从哪里过来”
玉鼎真人安然盘坐,道“适往海上寻些东西,归来看到书信便迟了些。”
虽然模样看上去悠闲了点儿,好歹人是来了,广成子便转而与姜子牙议定次日见阵去会一会那十天君。
入夜之后,姜子牙毕竟是凡身,且又年迈,已被武吉和龙须虎护着送回城中安歇。诸位真人在蓬中静坐,默运元神。见众弟子都已退下,广成子才把另一件事拿出来问,叫过太乙真人道“前些时,那东海龙王在宝德门外被打了是怎么回事”
太乙真人实在想知道他大师兄深居九仙山是怎么每次都知道得这么快的,口中却不假思索地道“小徒一时失手。”
广成子怒道“胡扯他借胎成形不过七年,有本事上得了天宫那隐形符谁给他画的”
太乙真人一声长叹,心想你连这都知道还问我干嘛
“师兄也说他才七岁,初学做人,言辞无忌,不过一语失当,那龙王手下夜叉就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