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第六章 (1/2)
傍晚时分,姜子牙点鼓聚将,分布夜里劫营。黄飞虎、南宫适各领一军,分取左右两营。中军因闻太师坐镇,不易撼动,姜子牙命哪吒与黄天化当先冲营,金吒、木吒率军随后。最后道“各部退下整军,三更开城门,不得延误。杨戬且留一下。”
众将行礼道“是。”退了出去。武吉与龙须虎统领姜子牙中军,不需吩咐,也下去准备。
杨戬初时听姜子牙点将不曾叫到自己还觉奇怪,此时待众将退下,方道“师叔可是另有事吩咐弟子”
姜子牙未置可否,先问道“本相今夜安排,你可是心有不解”
杨戬也不隐瞒,道“正是。今日阵上得利,正是劫营之机,弟子初学兵法,也知此事,闻太师老于用兵,焉得不防师叔明知如此,依旧行之,必有所谋。”姜子牙今日排布,正是三日前初阵过后,杨戬自己说过的做法。
姜子牙笑道“你能兼虑敌人所思,好得很。本相之所以这般做,乃是因为急于挫敌锐气以耀军威的不只有一人。闻太师威望素著,西岐纵然连胜数场,得知他来,百姓也多有惊慌,大王后方坐镇、安抚民心也不容易。故而即使知道敌方有备,今夜一战也是必须行之。”
忽然话题一转,道“武成王曾道闻太师懂得阴阳术数,料事如神,本门中玉鼎师兄此道最精,本相也略知一二,杨戬你可曾修习过”
杨戬不知他为何说起这个,但他来此日久,对这位师叔日益敬重,也无隐瞒之意,答道“弟子不懂。师父说术算首重道心无尘,弟子性情激烈,学了也是算不准的。不过下山之前,师父却道弟子可多向师叔请教,或有所得。”言下也有不解之意。
姜子牙心中微怔,他知道道门弟子年纪不可以貌相,然山居不知岁月,性情阅历却也与年岁没多少关系。龙须虎在北海修炼了千年,言行仍如稚子般单纯。杨戬偶尔会露出些少年心性,但在这些弟子中却的确是最细心稳重的一个,不意他师父玉鼎真人竟会有“性情激烈”之评语。但看他自己说得极为自然,对师父的看法似乎觉得理所当然,姜子牙不禁将这几分疑惑在心里放了放。
“那你可知,同样推演,因何多为不准”
“推演不准,其一是见闻狭隘,不知其存在者自然推演不出。其二是人心有情,欲知何事则难免先怀牵挂、期盼,则推演出的结果不知为事实所向,抑或心有偏向所致。故而越是亲近之人,越难推断。”
姜子牙点头道“不错。玉鼎师兄早年游历大荒,博闻广见,万象皆在胸中。兼之道心坚固,不染凡尘,推演阴阳自是精准,此出世之道也。本相修道仅数十年,此心犹在红尘之中,是万万做不到的。”
“但这其中却有一节,若你知自身偏向并非漫无边际,则推算出来的结果就并非错误。”他见杨戬听得专注,微笑道“譬如今日,闻太师若漫然推演我军行动,或许不准。但若早料到我军会去劫营,推演何时进攻,却是一定准的。”
杨戬一怔,道“既然如此,师叔为何还要”
姜子牙道“其一为求速胜。其二嘛,闻太师初到,还未及了解我方情况,想要以奇兵胜之,唯有此夜。”他看了一眼案上的铜壶刻漏,道“马上就要三更了。商军以逸待劳,一场硬仗是免不了要打的。但若粮草辎重被烧了,即便是闻太师治军再有手段,今夜也必败无疑。杨戬,这潜入敌军后营的重任,本相就交给你了。”
他微微一笑“本相的推演之法,便只在观人二字。”
杨戬一丝不苟地行下礼去“谢师叔教导。弟子必不负师叔重托。”
周军大胜而归时,天色尚未全亮。西岐百姓夜闻杀伐之声不敢入眠,早早便开门上街打探,听得胜利消息大喜过望,纷纷传告。待众将回到相府覆命论功之时,街上已是一片欢腾。
杨戬听了他们讲述战况,目光在哪吒和黄天化身上转了转,略一迟疑,问道“可还顺利”
黄天化翻了翻眼睛“杨大哥你要问就问,我们不说你瞧不起人。”
几个师兄弟顿时都笑了起来。
杨戬叹道“我还什么都没说呢,有这么迫不及待冤枉人的吗”
木吒笑道“他这是抱怨呢,回来时才说杨道兄次次显手段都挑他看不着的时候。闻太师看到后营火起的时候,脸就差黑成锅底了,被师叔趁机打了一鞭。”
还是哪吒答道“不用担心,没人受伤。闻太师的双鞭上次折了一根,剩下那根没舍得再丢出来。”说完又忍不住问道“杨大哥你去后营放火,难不成没人拦着吗”
大家都非常理解他的疑问,他们杀伐一夜,回来未及梳洗,都是满身尘土血迹。唯有杨戬全身衣服干干净净,丝绦、头发都不乱一丝,神似只到后院散了圈步。
杨戬道“闻太师小心得很,粮草旁边存了许多水和土,即使点起火也很快就会被扑灭。还有他那两个弟子专门带兵守着,一旦被拖住了,岂不是连点火的机会都没有我只好退而求其
众将行礼道“是。”退了出去。武吉与龙须虎统领姜子牙中军,不需吩咐,也下去准备。
杨戬初时听姜子牙点将不曾叫到自己还觉奇怪,此时待众将退下,方道“师叔可是另有事吩咐弟子”
姜子牙未置可否,先问道“本相今夜安排,你可是心有不解”
杨戬也不隐瞒,道“正是。今日阵上得利,正是劫营之机,弟子初学兵法,也知此事,闻太师老于用兵,焉得不防师叔明知如此,依旧行之,必有所谋。”姜子牙今日排布,正是三日前初阵过后,杨戬自己说过的做法。
姜子牙笑道“你能兼虑敌人所思,好得很。本相之所以这般做,乃是因为急于挫敌锐气以耀军威的不只有一人。闻太师威望素著,西岐纵然连胜数场,得知他来,百姓也多有惊慌,大王后方坐镇、安抚民心也不容易。故而即使知道敌方有备,今夜一战也是必须行之。”
忽然话题一转,道“武成王曾道闻太师懂得阴阳术数,料事如神,本门中玉鼎师兄此道最精,本相也略知一二,杨戬你可曾修习过”
杨戬不知他为何说起这个,但他来此日久,对这位师叔日益敬重,也无隐瞒之意,答道“弟子不懂。师父说术算首重道心无尘,弟子性情激烈,学了也是算不准的。不过下山之前,师父却道弟子可多向师叔请教,或有所得。”言下也有不解之意。
姜子牙心中微怔,他知道道门弟子年纪不可以貌相,然山居不知岁月,性情阅历却也与年岁没多少关系。龙须虎在北海修炼了千年,言行仍如稚子般单纯。杨戬偶尔会露出些少年心性,但在这些弟子中却的确是最细心稳重的一个,不意他师父玉鼎真人竟会有“性情激烈”之评语。但看他自己说得极为自然,对师父的看法似乎觉得理所当然,姜子牙不禁将这几分疑惑在心里放了放。
“那你可知,同样推演,因何多为不准”
“推演不准,其一是见闻狭隘,不知其存在者自然推演不出。其二是人心有情,欲知何事则难免先怀牵挂、期盼,则推演出的结果不知为事实所向,抑或心有偏向所致。故而越是亲近之人,越难推断。”
姜子牙点头道“不错。玉鼎师兄早年游历大荒,博闻广见,万象皆在胸中。兼之道心坚固,不染凡尘,推演阴阳自是精准,此出世之道也。本相修道仅数十年,此心犹在红尘之中,是万万做不到的。”
“但这其中却有一节,若你知自身偏向并非漫无边际,则推算出来的结果就并非错误。”他见杨戬听得专注,微笑道“譬如今日,闻太师若漫然推演我军行动,或许不准。但若早料到我军会去劫营,推演何时进攻,却是一定准的。”
杨戬一怔,道“既然如此,师叔为何还要”
姜子牙道“其一为求速胜。其二嘛,闻太师初到,还未及了解我方情况,想要以奇兵胜之,唯有此夜。”他看了一眼案上的铜壶刻漏,道“马上就要三更了。商军以逸待劳,一场硬仗是免不了要打的。但若粮草辎重被烧了,即便是闻太师治军再有手段,今夜也必败无疑。杨戬,这潜入敌军后营的重任,本相就交给你了。”
他微微一笑“本相的推演之法,便只在观人二字。”
杨戬一丝不苟地行下礼去“谢师叔教导。弟子必不负师叔重托。”
周军大胜而归时,天色尚未全亮。西岐百姓夜闻杀伐之声不敢入眠,早早便开门上街打探,听得胜利消息大喜过望,纷纷传告。待众将回到相府覆命论功之时,街上已是一片欢腾。
杨戬听了他们讲述战况,目光在哪吒和黄天化身上转了转,略一迟疑,问道“可还顺利”
黄天化翻了翻眼睛“杨大哥你要问就问,我们不说你瞧不起人。”
几个师兄弟顿时都笑了起来。
杨戬叹道“我还什么都没说呢,有这么迫不及待冤枉人的吗”
木吒笑道“他这是抱怨呢,回来时才说杨道兄次次显手段都挑他看不着的时候。闻太师看到后营火起的时候,脸就差黑成锅底了,被师叔趁机打了一鞭。”
还是哪吒答道“不用担心,没人受伤。闻太师的双鞭上次折了一根,剩下那根没舍得再丢出来。”说完又忍不住问道“杨大哥你去后营放火,难不成没人拦着吗”
大家都非常理解他的疑问,他们杀伐一夜,回来未及梳洗,都是满身尘土血迹。唯有杨戬全身衣服干干净净,丝绦、头发都不乱一丝,神似只到后院散了圈步。
杨戬道“闻太师小心得很,粮草旁边存了许多水和土,即使点起火也很快就会被扑灭。还有他那两个弟子专门带兵守着,一旦被拖住了,岂不是连点火的机会都没有我只好退而求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