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NB推荐名额(捉虫) (1/2)
叶蓁看一眼手表, 手表显示现在的时间是十六点三十五分。大队长说的一会应该是晚上,也就是吃过晚饭后,时间在十八点以后。
“知道了, 咱家饭煮好没有”
叶蓁边走边说话,沈北跟上叶蓁“没有,奶在厨房煮菜。”
沈西追过去“刚才我跟五狗子帮奶择菜, 奶嫌我们碍事, 不让我们待在厨房。”
沈风迅速点头“我怀疑奶打算做好吃的。”
沈山拉住沈风的衣角,由沈风拉着自己往前滑“奶跟我说今晚炖鸭子。”
沈风停下脚步“六狗子, 奶什么时候跟你说的”
沈山想了想“黄姥姥来家里的时候。”
叶蓁明了, 钱小花向来爱面子, 估计是炖鸭子招待黄母,以此显示自己的好客和大方。
叶蓁钻进厨房, 进入厨房的瞬间闻到一股浓郁的醋酸味“妈,屋里醋味好重, 您是做陈醋炖鸭吗”
钱小花嗯一声“你拿根筷子过来。”
叶蓁打开碗柜, 拿出一双筷子走过去, 在钱小花打开锅盖时用其中一根筷子去戳鸭胸肉。
陈醋炖鸭是长木生产大队这里的做法,除了酸辣粉, 叶蓁以前不爱吃带酸味的东西, 但是来了长木生产大队后发现长木生产大队的人非常喜欢用陈醋炖东西。
比如说陈醋炖猪脚、陈醋炖鸭子、陈醋炖鸡,只要是食材,他们都能用陈醋炖一遍。
这可能跟长木生产大队的生活习惯有关系, 之前说过长木生产大队这边的生活习惯偏向客家人的生活习惯, 客家人非常喜欢用醋炖猪脚。
当然了, 客家人炖猪脚的醋有两种, 一种是白醋, 一种是陈醋。不同地区的客家人用不同的醋炖猪脚。
陈醋炖鸭的步骤比较复杂,叶蓁只知道大概的流程是先烧开陈醋,然后放入整只鸭子,把鸭子炖熟后再切开鸭子,拌上调味料。
“熟了。”
叶蓁拿出筷子,筷子头带出褐色的肉汁,她舔了舔筷子头,被酸得眯起眼睛“好酸。”
钱小花没搭理她,拿过锅铲捞出鸭子,然后倒出炖鸭子的陈醋。
叶蓁站在旁边看,钱小花白她一眼“别站在这里,去拿刀过来把鸭子剁了。”
“好。”
叶蓁去拿菜刀和菜板。
上辈子作为一个喜欢看美食频道的死宅,她非常会切鸭子。
放下菜板,她捉住鸭背把鸭子带到菜板,然后开始挥刀剁鸭子。
钱小花扫叶蓁一眼,见她把鸭子切的差不多了便拿出红糖放入锅中。
在大火的熬煮下,红糖快速融化。
等红糖全部融化后钱小花往锅里倒入陈醋,然后放入桂皮八角之类的香料。
叶蓁放下菜刀“剁好了。”
“拿过来。”
叶蓁端着鸭子走过去,听到钱小花说:“倒进锅里。”
叶蓁走进灶台,把所有鸭肉倒入锅里“然后呢”
“炖个半个小时。你那个干妈去哪了,刚才还听到她的声音,这会怎么听不见了”
叶蓁往外看,看到黄母带着沈西几个在门口扎马步“她在门口教沈西他们练武。”
钱小花翻了个白眼“几十岁的人了还整天弄些打打杀杀的东西,不像话。”
说话间,锅里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
钱小花用勺子舀出汤汁,送到叶蓁面前示意叶蓁尝一口。
叶蓁用尾指沾了沾勺子,随后指进嘴里尝了尝“酸酸甜甜的,好吃。”
钱小花拿出面条,快速将面条放入另外一个锅中“你去打些井水上来,一会我要用井水洗面条。”
“您要做冷面”
钱小花嗯一声,叶蓁拿水桶出去打水。等她提着井水进入厨房时钱小花把面条倒入水桶中,头也没抬地吩咐叶蓁“把面条洗两遍。”
叶蓁放下水桶,伸手进水桶里面捞起里面的面条,所谓的洗面条就是给面条过冷水,洗面条这个说法也是跟长木生产大队的人学的。
正所谓入乡随,现在沈家人算得上半个长木生产大队的人,在生活习惯上渐渐被长木生产大队的人同化。
叶蓁负责洗面,钱小花捞出陈醋炖鸭,然后开始准备配菜。
半个小时后俩人一人端一盆面走出厨房。
叶蓁朝外面喊“阿婶、阿叔、爸、沈野、孩儿们吃饭了,快回来吃饭。”
叶蓁摆好凳子,等他们进屋后把冷面推到他们面前“今天晚上吃冷面。”
陈醋炖鸭配凉面是一种新吃法,叶蓁第一次尝试这样的吃法。
喝一口冷面汤,整个人瞬间降温,从舌尖到喉咙透着冰凉。
再吃一口陈醋炖鸭,陈醋炖鸭偏酸甜,吃起来非常开胃。吃进嘴里的瞬间,仿佛全身的毛孔都舒张开来。
黄母一口气连吃两块鸭肉“这个炖鸭好吃,谁炖的”
叶蓁给钱小花夹一筷子菜“妈炖的,她特意炖鸭子招待您跟阿叔。”
黄母伸手按住钱小花的手“我看着比你年纪大,以后咱俩就是亲姐俩,你喊我一声姐,我喊你一声妹妹。”
黄母说话的架势好像像在说以后姐罩你。
钱小花脸上笑眯眯,心里猛翻白眼,这个亲家脸皮真厚,谁要跟她当亲姐俩
再说了,她年纪跟她一样大,凭什么她得当妹妹
黄母说完话自顾自吸溜一大口面“吃肉搭配酒一起吃肉才香,老闺女,你家没酒吗”
叶蓁脸色不变“酒肯定有,但是我姐说您喝酒后酒品不好,嘱咐我不能给你倒酒。”
黄母沉下脸“我酒品特别好,不信你问你叔。”
叶蓁才不问,她上回已经领教过黄母的酒品,别人喝醉酒会唱歌、跳舞或者骂人,黄母却不是,她喝醉后会舞刀弄棒。
可能是潜意识里觉得自己舞刀弄棒没意思,她会强制要求周围的人跟她一起舞刀弄棒,谁不配合就揍谁。
吃到七成饱时叶蓁拿出一瓶新酿的青梅果酒,这些青梅酒的度数只有三到五度,小孩子喝了也不会醉。
叶蓁给在座的所有人一人倒一碗青梅果酒“感谢妈妈今天给我们做陈醋炖鸭,我们来干一杯。”
一杯过后叶蓁又说“欢迎阿叔和阿婶来家里做客,再干一杯。”
众人又举起碗干杯,叶蓁继续说“酒不过三巡不成酒,咱们再干最后一杯。”
喝过酒,众人已经八分饱。
叶蓁喝完碗里的汤,看一眼时间,手表显示现在是十八点二十五分。
她先跟钱小花说话“妈,我一会要去生产大队那边开会,今晚会很晚回来,您不用给我留门。”
然后站起身跟黄母和黄父说话“阿叔,阿婶,我要出门了,你们晚上要是睡不好,尽管去敲沈西他们的房门,他们睡得晚。”
话落,叶蓁拉开椅子往外走。
黄母跟着放下筷子“我吃好了。”
她追上叶蓁“老闺女走慢点,我也去。”
黄母的性格特别犟,叶蓁拿她没办法,只好带着她一起去。
这次的会议还是定在长木生产大队的宗祠,负责看门的人认识黄母,知道黄母是大队长的岳母,问都没问就直接放她们进去。
叶蓁挽着黄母走进宗祠,接收到屋里所有人的打量。
黄母特别自觉地举起手扬了扬“同志们好,我是赵义柱的岳母,我叫黄飞虎,鼓掌。”
众人稀稀拉拉鼓掌。
大队长急忙站起身把自己的位置让给黄母“阿婶您来这边坐。”
黄母是个爽快人,听到大队长的话立刻迈着外八步走过去占领大队长的位置,坐下后才随口问“我老闺女坐哪里”
叶蓁指了指旁边的位置“我坐那里。”
黄母年轻时毕竟是大山寨的寨主,不等其他人说话主动抛出话题“今天召集大家过来,主要是商量一件事。”
“大柱,你给大家说一说咱们要商量的大事。”
大队长一个头两个大,给叶蓁投去一个眼神你为什么带她过来
叶蓁用眼神喊冤我也不想的,但是我劝不了阿婶。
大队长心知自己的岳母是个什么样的人,他这个岳母想来说一不二,但凡是她做出的决定,就不允许其他人反驳。
叹了口气,大队长看向大叔公。
大叔公点了点头,大队长收到大叔公的暗示才开口接话“今天召集大家过来主要是商议生产大队公共财产的安全问题。”
“最近一段时间,巡逻队发现公家山附近有大量的脚印,这段时间咱们生产大队的人都在忙秋收,所以那些脚印不是咱们生产大人留下的脚印。”
“巡逻队经过对比后发现那些脚印来自两个地方,一个是长廊生产大队,一个是峻岭生产大队。”
“大家伙都知道这两个生产大队在四十年代时是土匪,所以他们忽然来咱们生产大队肯定是看上了咱们生产大队的东西,正在观察咱们。”
“最近一段时间咱们用拖拉机的次数多达十五次,这有点太高调了,难免会引起一些牛鬼蛇神的注意,我怀疑他们是看上了咱们的拖拉机。”
“今天咱们开会的主题是如何避免长廊生产大队和峻岭生产大队的人来咱们生产大队闹事。”
所有人思考起来,过了一会黄母忽然说“这事简单,擒贼先擒王,咱们去他们的生产大队把他们的大队长捉起来打一顿,把他们的大队长打老实了,他也就不敢生事了。”
这是她的经验之谈,她年轻那会没少干擒贼先擒王的事。
众人面面相觑,大队长出声打圆场“现在是新社会,生产大队之间提倡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所以咱们不能无缘无故挑事。”
叶蓁秒懂大队长的潜台词,他的言下之意是不能无中生有,但若是对方先闹事,他们就可以借此跟对方讨要公道。
也就是说要师出有名。
黄母嫌弃地看大队长一眼“这事也简单,咱们可以下个套,他们要是上当钻进咱们下的套,咱们不就可以”
她想到一个成语,但是忽然说不出那个成语。
叶蓁接上话:“上门讨公道。”
“差不多是这个意思。”
大队长看向大叔公,大叔公出声问“怎么下套”
黄母敞开大腿,一副大哥样说“简单,咱们可以把拖拉机运到公家山那边,他们看到拖拉机肯定会忍不住动手,这时咱们就可以出去捉捕他们,这叫”
她又想起一个很厉害的成语,但绞尽脑汁也表达不出那个成语的意思。
叶蓁接上话“请君入瓮。”
“差不多是这个意思吧。”
大队长问大叔公“大叔公,您觉得呢”
大叔公敲了敲桌子,转而问其他人“你们觉得呢”
在座的二十几个人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这个方法好,咱们不能干等他们动手,必须主动出击。”
“我也赞成这个方法,不过长廊生产大队的一向谨慎,他们能上当吗”
“我倒是不担心这个,我怕长廊生产大队和峻岭生产大队会在事后找咱们的麻烦。”
“也是,长廊生产大队的人一向不要脸,要是被他们黏上,没个十年八年的绝对甩不开他们。”
“可不是,捉贼容易,防贼难啊。”
“那你说怎么办,咱们总不能给他们送拖拉机吧”
这话一出不少人顿住,纷纷用眼神交流想法。
叶蓁举起手“我有个想法。”
所有人看向她“咱们可以分两步走,一步是捉贼,一步是给其他生产大队送拖拉机。”
大队长变得严肃起来“怎么说”
“其实咱们不需要用拖拉机做陷阱捉贼,咱们可以放些消息出去,就说最近有其他生产大队的人在咱们的公家山徘徊,疑似想要偷咱们的柿子树。”
所有人眼睛亮了起来,是啊,长木生产大队不仅拖拉机招人眼红,公家山上的柿子树同样招人眼红。
“你继续说。”
“然后我们可以增加巡逻队的人数,但凡发现有人进入咱们的公家山,立刻把他们捉起来。
等把人捉了就是人赃并获,咱们说什么就是什么。”
“好”
黄母猛拍桌子,一副找到继承人的样子看向叶蓁“老闺女,你想不想继承我的山寨。”
叶蓁憋着笑意,她拒绝。
她现在的目标是当一个好校长,可不想去山上守山。
大队长被黄母的话弄得绷不住脸上的严肃表情,咳嗽一声后急忙岔开话题“蓁儿啊,你再说一下第二步。”
“咱们造一辆拖拉机非常困难,但只是困难,目前还算是可以完成的任务。我的想法是这样的,咱们可以像之前造碾米机一样,只要其他生产大队可以材料,咱们就可以收取费用给他们造拖拉机。”
“同时咱们还可以建立造拖拉机的生产线,培养以造拖拉机为主,维修拖拉机为辅的学生。”
叶蓁想说的是汽修工人,但是长木生产大队的人估计很难明白汽修工人四个字的意思,因此她没说出汽修工人四个字。
在场的人都思考起来,随后大队长问“他们就算找咱们造拖拉机也没用,他们买不到柴油。”
叶蓁笑眯眼“正是因为他们买不到柴油,咱们才有利可图呀。”
大叔公点了点头“听说沈北认识的那几个朋友可以弄到几千吨的柴油,这事可以找沈北商量。”
大叔公这是同意叶蓁的提议,开始讨论下一个步骤。
大队长捏了捏鼻梁,他感觉自己脑子不行,听不懂大叔公和叶蓁的对话。
大叔公停顿几秒才说“一步一步来,咱们先把捉贼的事弄好再弄拖拉机的事。”
大队长看向叶蓁“蓁儿你有什么想法”
不等叶蓁开口,黄母抢先说“我有想法,这事我去办,我能把潜伏在公家山附近的人全部捉回来。”
大叔公看向大队长,眼神似乎在问你岳母行吗
大队长点了点头“阿婶,需要给您派帮手吗”
“不用,带你们去只会碍手碍脚,我一个人就行了。”
黄母跟黄嫂子一样是个急性子,话落立刻站起身往外走“等着,我一会就回来。”
俗话说阴谋诡计在实力面前不值一提,黄母是真正的练家子,她说能把人捉回来,就能把人捉回来。
大队长不放心黄母,带人跟上去。
两个小时后黄母带回来三个小伙子,三个小伙子的年纪都在二十岁上下。
“捉到三条大鱼,剩下的小虾米我放他们回去报信。”
黄母松开手,三个小伙子摔到地上。
大队长见过其中一个小伙子“他是长廊生产大队大队长的孙子,名叫钱朝国,今年二十一岁。”
钱朝国吐出一口吐沫“你们赶紧把我放我,不然我爷爷一定会来这里找你们的麻烦。”
黄母一脚过去踢飞钱朝国,钱朝国趴在地上起不来。
黄母冷哼“别废话,再废话割了你的舌头。”
大队长急忙上去拉住黄母“阿婶别生气,现在是新社会,需要讲法律法规。”
黄母甩开大队长的手“磨磨唧唧,一边去,我不想跟你说话。”
大队长劝下黄母后便去收拾钱朝国三个人,按照之前商量好了,他喊人绑住他们的手脚,然后放出消息说他们捉到钱朝国三人,捉到他们时他们正在偷长木生产大队的柿子树。
这个消息很快传遍周围的生产大队,一个星期后消息传到长廊生产大队。
长廊生产大队的大队长气得捏碎手里的杯子,但孙子还在人家的手上,只能装一回孙子,去领回自己的
“知道了, 咱家饭煮好没有”
叶蓁边走边说话,沈北跟上叶蓁“没有,奶在厨房煮菜。”
沈西追过去“刚才我跟五狗子帮奶择菜, 奶嫌我们碍事, 不让我们待在厨房。”
沈风迅速点头“我怀疑奶打算做好吃的。”
沈山拉住沈风的衣角,由沈风拉着自己往前滑“奶跟我说今晚炖鸭子。”
沈风停下脚步“六狗子, 奶什么时候跟你说的”
沈山想了想“黄姥姥来家里的时候。”
叶蓁明了, 钱小花向来爱面子, 估计是炖鸭子招待黄母,以此显示自己的好客和大方。
叶蓁钻进厨房, 进入厨房的瞬间闻到一股浓郁的醋酸味“妈,屋里醋味好重, 您是做陈醋炖鸭吗”
钱小花嗯一声“你拿根筷子过来。”
叶蓁打开碗柜, 拿出一双筷子走过去, 在钱小花打开锅盖时用其中一根筷子去戳鸭胸肉。
陈醋炖鸭是长木生产大队这里的做法,除了酸辣粉, 叶蓁以前不爱吃带酸味的东西, 但是来了长木生产大队后发现长木生产大队的人非常喜欢用陈醋炖东西。
比如说陈醋炖猪脚、陈醋炖鸭子、陈醋炖鸡,只要是食材,他们都能用陈醋炖一遍。
这可能跟长木生产大队的生活习惯有关系, 之前说过长木生产大队这边的生活习惯偏向客家人的生活习惯, 客家人非常喜欢用醋炖猪脚。
当然了, 客家人炖猪脚的醋有两种, 一种是白醋, 一种是陈醋。不同地区的客家人用不同的醋炖猪脚。
陈醋炖鸭的步骤比较复杂,叶蓁只知道大概的流程是先烧开陈醋,然后放入整只鸭子,把鸭子炖熟后再切开鸭子,拌上调味料。
“熟了。”
叶蓁拿出筷子,筷子头带出褐色的肉汁,她舔了舔筷子头,被酸得眯起眼睛“好酸。”
钱小花没搭理她,拿过锅铲捞出鸭子,然后倒出炖鸭子的陈醋。
叶蓁站在旁边看,钱小花白她一眼“别站在这里,去拿刀过来把鸭子剁了。”
“好。”
叶蓁去拿菜刀和菜板。
上辈子作为一个喜欢看美食频道的死宅,她非常会切鸭子。
放下菜板,她捉住鸭背把鸭子带到菜板,然后开始挥刀剁鸭子。
钱小花扫叶蓁一眼,见她把鸭子切的差不多了便拿出红糖放入锅中。
在大火的熬煮下,红糖快速融化。
等红糖全部融化后钱小花往锅里倒入陈醋,然后放入桂皮八角之类的香料。
叶蓁放下菜刀“剁好了。”
“拿过来。”
叶蓁端着鸭子走过去,听到钱小花说:“倒进锅里。”
叶蓁走进灶台,把所有鸭肉倒入锅里“然后呢”
“炖个半个小时。你那个干妈去哪了,刚才还听到她的声音,这会怎么听不见了”
叶蓁往外看,看到黄母带着沈西几个在门口扎马步“她在门口教沈西他们练武。”
钱小花翻了个白眼“几十岁的人了还整天弄些打打杀杀的东西,不像话。”
说话间,锅里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
钱小花用勺子舀出汤汁,送到叶蓁面前示意叶蓁尝一口。
叶蓁用尾指沾了沾勺子,随后指进嘴里尝了尝“酸酸甜甜的,好吃。”
钱小花拿出面条,快速将面条放入另外一个锅中“你去打些井水上来,一会我要用井水洗面条。”
“您要做冷面”
钱小花嗯一声,叶蓁拿水桶出去打水。等她提着井水进入厨房时钱小花把面条倒入水桶中,头也没抬地吩咐叶蓁“把面条洗两遍。”
叶蓁放下水桶,伸手进水桶里面捞起里面的面条,所谓的洗面条就是给面条过冷水,洗面条这个说法也是跟长木生产大队的人学的。
正所谓入乡随,现在沈家人算得上半个长木生产大队的人,在生活习惯上渐渐被长木生产大队的人同化。
叶蓁负责洗面,钱小花捞出陈醋炖鸭,然后开始准备配菜。
半个小时后俩人一人端一盆面走出厨房。
叶蓁朝外面喊“阿婶、阿叔、爸、沈野、孩儿们吃饭了,快回来吃饭。”
叶蓁摆好凳子,等他们进屋后把冷面推到他们面前“今天晚上吃冷面。”
陈醋炖鸭配凉面是一种新吃法,叶蓁第一次尝试这样的吃法。
喝一口冷面汤,整个人瞬间降温,从舌尖到喉咙透着冰凉。
再吃一口陈醋炖鸭,陈醋炖鸭偏酸甜,吃起来非常开胃。吃进嘴里的瞬间,仿佛全身的毛孔都舒张开来。
黄母一口气连吃两块鸭肉“这个炖鸭好吃,谁炖的”
叶蓁给钱小花夹一筷子菜“妈炖的,她特意炖鸭子招待您跟阿叔。”
黄母伸手按住钱小花的手“我看着比你年纪大,以后咱俩就是亲姐俩,你喊我一声姐,我喊你一声妹妹。”
黄母说话的架势好像像在说以后姐罩你。
钱小花脸上笑眯眯,心里猛翻白眼,这个亲家脸皮真厚,谁要跟她当亲姐俩
再说了,她年纪跟她一样大,凭什么她得当妹妹
黄母说完话自顾自吸溜一大口面“吃肉搭配酒一起吃肉才香,老闺女,你家没酒吗”
叶蓁脸色不变“酒肯定有,但是我姐说您喝酒后酒品不好,嘱咐我不能给你倒酒。”
黄母沉下脸“我酒品特别好,不信你问你叔。”
叶蓁才不问,她上回已经领教过黄母的酒品,别人喝醉酒会唱歌、跳舞或者骂人,黄母却不是,她喝醉后会舞刀弄棒。
可能是潜意识里觉得自己舞刀弄棒没意思,她会强制要求周围的人跟她一起舞刀弄棒,谁不配合就揍谁。
吃到七成饱时叶蓁拿出一瓶新酿的青梅果酒,这些青梅酒的度数只有三到五度,小孩子喝了也不会醉。
叶蓁给在座的所有人一人倒一碗青梅果酒“感谢妈妈今天给我们做陈醋炖鸭,我们来干一杯。”
一杯过后叶蓁又说“欢迎阿叔和阿婶来家里做客,再干一杯。”
众人又举起碗干杯,叶蓁继续说“酒不过三巡不成酒,咱们再干最后一杯。”
喝过酒,众人已经八分饱。
叶蓁喝完碗里的汤,看一眼时间,手表显示现在是十八点二十五分。
她先跟钱小花说话“妈,我一会要去生产大队那边开会,今晚会很晚回来,您不用给我留门。”
然后站起身跟黄母和黄父说话“阿叔,阿婶,我要出门了,你们晚上要是睡不好,尽管去敲沈西他们的房门,他们睡得晚。”
话落,叶蓁拉开椅子往外走。
黄母跟着放下筷子“我吃好了。”
她追上叶蓁“老闺女走慢点,我也去。”
黄母的性格特别犟,叶蓁拿她没办法,只好带着她一起去。
这次的会议还是定在长木生产大队的宗祠,负责看门的人认识黄母,知道黄母是大队长的岳母,问都没问就直接放她们进去。
叶蓁挽着黄母走进宗祠,接收到屋里所有人的打量。
黄母特别自觉地举起手扬了扬“同志们好,我是赵义柱的岳母,我叫黄飞虎,鼓掌。”
众人稀稀拉拉鼓掌。
大队长急忙站起身把自己的位置让给黄母“阿婶您来这边坐。”
黄母是个爽快人,听到大队长的话立刻迈着外八步走过去占领大队长的位置,坐下后才随口问“我老闺女坐哪里”
叶蓁指了指旁边的位置“我坐那里。”
黄母年轻时毕竟是大山寨的寨主,不等其他人说话主动抛出话题“今天召集大家过来,主要是商量一件事。”
“大柱,你给大家说一说咱们要商量的大事。”
大队长一个头两个大,给叶蓁投去一个眼神你为什么带她过来
叶蓁用眼神喊冤我也不想的,但是我劝不了阿婶。
大队长心知自己的岳母是个什么样的人,他这个岳母想来说一不二,但凡是她做出的决定,就不允许其他人反驳。
叹了口气,大队长看向大叔公。
大叔公点了点头,大队长收到大叔公的暗示才开口接话“今天召集大家过来主要是商议生产大队公共财产的安全问题。”
“最近一段时间,巡逻队发现公家山附近有大量的脚印,这段时间咱们生产大队的人都在忙秋收,所以那些脚印不是咱们生产大人留下的脚印。”
“巡逻队经过对比后发现那些脚印来自两个地方,一个是长廊生产大队,一个是峻岭生产大队。”
“大家伙都知道这两个生产大队在四十年代时是土匪,所以他们忽然来咱们生产大队肯定是看上了咱们生产大队的东西,正在观察咱们。”
“最近一段时间咱们用拖拉机的次数多达十五次,这有点太高调了,难免会引起一些牛鬼蛇神的注意,我怀疑他们是看上了咱们的拖拉机。”
“今天咱们开会的主题是如何避免长廊生产大队和峻岭生产大队的人来咱们生产大队闹事。”
所有人思考起来,过了一会黄母忽然说“这事简单,擒贼先擒王,咱们去他们的生产大队把他们的大队长捉起来打一顿,把他们的大队长打老实了,他也就不敢生事了。”
这是她的经验之谈,她年轻那会没少干擒贼先擒王的事。
众人面面相觑,大队长出声打圆场“现在是新社会,生产大队之间提倡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所以咱们不能无缘无故挑事。”
叶蓁秒懂大队长的潜台词,他的言下之意是不能无中生有,但若是对方先闹事,他们就可以借此跟对方讨要公道。
也就是说要师出有名。
黄母嫌弃地看大队长一眼“这事也简单,咱们可以下个套,他们要是上当钻进咱们下的套,咱们不就可以”
她想到一个成语,但是忽然说不出那个成语。
叶蓁接上话:“上门讨公道。”
“差不多是这个意思。”
大队长看向大叔公,大叔公出声问“怎么下套”
黄母敞开大腿,一副大哥样说“简单,咱们可以把拖拉机运到公家山那边,他们看到拖拉机肯定会忍不住动手,这时咱们就可以出去捉捕他们,这叫”
她又想起一个很厉害的成语,但绞尽脑汁也表达不出那个成语的意思。
叶蓁接上话“请君入瓮。”
“差不多是这个意思吧。”
大队长问大叔公“大叔公,您觉得呢”
大叔公敲了敲桌子,转而问其他人“你们觉得呢”
在座的二十几个人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这个方法好,咱们不能干等他们动手,必须主动出击。”
“我也赞成这个方法,不过长廊生产大队的一向谨慎,他们能上当吗”
“我倒是不担心这个,我怕长廊生产大队和峻岭生产大队会在事后找咱们的麻烦。”
“也是,长廊生产大队的人一向不要脸,要是被他们黏上,没个十年八年的绝对甩不开他们。”
“可不是,捉贼容易,防贼难啊。”
“那你说怎么办,咱们总不能给他们送拖拉机吧”
这话一出不少人顿住,纷纷用眼神交流想法。
叶蓁举起手“我有个想法。”
所有人看向她“咱们可以分两步走,一步是捉贼,一步是给其他生产大队送拖拉机。”
大队长变得严肃起来“怎么说”
“其实咱们不需要用拖拉机做陷阱捉贼,咱们可以放些消息出去,就说最近有其他生产大队的人在咱们的公家山徘徊,疑似想要偷咱们的柿子树。”
所有人眼睛亮了起来,是啊,长木生产大队不仅拖拉机招人眼红,公家山上的柿子树同样招人眼红。
“你继续说。”
“然后我们可以增加巡逻队的人数,但凡发现有人进入咱们的公家山,立刻把他们捉起来。
等把人捉了就是人赃并获,咱们说什么就是什么。”
“好”
黄母猛拍桌子,一副找到继承人的样子看向叶蓁“老闺女,你想不想继承我的山寨。”
叶蓁憋着笑意,她拒绝。
她现在的目标是当一个好校长,可不想去山上守山。
大队长被黄母的话弄得绷不住脸上的严肃表情,咳嗽一声后急忙岔开话题“蓁儿啊,你再说一下第二步。”
“咱们造一辆拖拉机非常困难,但只是困难,目前还算是可以完成的任务。我的想法是这样的,咱们可以像之前造碾米机一样,只要其他生产大队可以材料,咱们就可以收取费用给他们造拖拉机。”
“同时咱们还可以建立造拖拉机的生产线,培养以造拖拉机为主,维修拖拉机为辅的学生。”
叶蓁想说的是汽修工人,但是长木生产大队的人估计很难明白汽修工人四个字的意思,因此她没说出汽修工人四个字。
在场的人都思考起来,随后大队长问“他们就算找咱们造拖拉机也没用,他们买不到柴油。”
叶蓁笑眯眼“正是因为他们买不到柴油,咱们才有利可图呀。”
大叔公点了点头“听说沈北认识的那几个朋友可以弄到几千吨的柴油,这事可以找沈北商量。”
大叔公这是同意叶蓁的提议,开始讨论下一个步骤。
大队长捏了捏鼻梁,他感觉自己脑子不行,听不懂大叔公和叶蓁的对话。
大叔公停顿几秒才说“一步一步来,咱们先把捉贼的事弄好再弄拖拉机的事。”
大队长看向叶蓁“蓁儿你有什么想法”
不等叶蓁开口,黄母抢先说“我有想法,这事我去办,我能把潜伏在公家山附近的人全部捉回来。”
大叔公看向大队长,眼神似乎在问你岳母行吗
大队长点了点头“阿婶,需要给您派帮手吗”
“不用,带你们去只会碍手碍脚,我一个人就行了。”
黄母跟黄嫂子一样是个急性子,话落立刻站起身往外走“等着,我一会就回来。”
俗话说阴谋诡计在实力面前不值一提,黄母是真正的练家子,她说能把人捉回来,就能把人捉回来。
大队长不放心黄母,带人跟上去。
两个小时后黄母带回来三个小伙子,三个小伙子的年纪都在二十岁上下。
“捉到三条大鱼,剩下的小虾米我放他们回去报信。”
黄母松开手,三个小伙子摔到地上。
大队长见过其中一个小伙子“他是长廊生产大队大队长的孙子,名叫钱朝国,今年二十一岁。”
钱朝国吐出一口吐沫“你们赶紧把我放我,不然我爷爷一定会来这里找你们的麻烦。”
黄母一脚过去踢飞钱朝国,钱朝国趴在地上起不来。
黄母冷哼“别废话,再废话割了你的舌头。”
大队长急忙上去拉住黄母“阿婶别生气,现在是新社会,需要讲法律法规。”
黄母甩开大队长的手“磨磨唧唧,一边去,我不想跟你说话。”
大队长劝下黄母后便去收拾钱朝国三个人,按照之前商量好了,他喊人绑住他们的手脚,然后放出消息说他们捉到钱朝国三人,捉到他们时他们正在偷长木生产大队的柿子树。
这个消息很快传遍周围的生产大队,一个星期后消息传到长廊生产大队。
长廊生产大队的大队长气得捏碎手里的杯子,但孙子还在人家的手上,只能装一回孙子,去领回自己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