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功夫了。
    期间,林氏和几个媳妇子都没有出去看,都忙着洗菜择菜。小孩子也不被允许去看如此血腥的场面,都被打法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承璋被分到的是和承瑱去地里拔点青菜回来。
    这么一番下来,倒是很有过节的味道了。
    付清了杀猪人的工钱后,猪肉被一道道的加工,从清洗到烫毛再到下锅或炒或蒸,统共也没多久。最新鲜的食材,最原始的手艺,农家的饭菜大部分都是这样。
    乒乒乓乓,总算在大家的努力下,一道道的杀猪菜被盛了上来。快临近开席,今天是大忙人的大爷爷一家和体弱的五爷爷、五奶奶也终于到来了。
    “怀信,你家怎么就来了你们两个。今天菜好着呢,快去把敬喜两口子也叫来”余老爷子看见只有五爷爷和五奶奶来有点不太高兴。
    “三哥,今天事情多。敬喜他们两个在家里弄等会儿要上坟的东西,来不了了。”五爷爷只有敬喜叔一个孩子,敬喜叔平常又一直在镇上打工,平时不太能回来,五爷爷身体又不好,不能把事情都做完。是以,祭祖的担子都落在了敬喜叔的身上。
    余老爷子和其他几位爷爷都劝着让把敬喜叔两口子都叫来,大约真的是忙不完吧,五爷爷还是没有去叫人,一直在说叫大家吃,不用管敬喜他们。
    余老爷子想想不是滋味,叫了林氏让把菜都盛一点出来送去给敬喜叔两口子。期间五爷爷还想拦,瞬间,饭桌上的声音大了几倍。
    承璋觉得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想了想跳了出来,“爷爷,我和我哥去给敬喜叔送。”其实承璋根本就不知道五爷爷家在哪里。
    听到承璋这样说,几位爷爷才消停了下来。只是最后也没让小孩子送,让余大伯跑了一趟。
    今天的杀猪菜可能是近几十年来余家吃过最好的一顿。
    光跟猪有关的菜就有梅菜扣肉、红烧蹄膀、红烧排骨、杂炒猪内脏、白菜猪血汤。更不要说笋烧鸭、白斩鸡、清炒时蔬、醋鱼等等了。
    余老爷子更把余老太太买的几壶酒都拿了出来与几个兄弟子侄一起喝。你给我夹猪肉,我给你夹鸡肉,气氛好的不得了。
    席罢,余老爷子把另外几个爷爷单独叫进了上房。
    “大哥,这是你的。二哥,这是你的。小四,你的。小五,你的。”
    大爷爷看着手上的衣服,惊讶的问道“老三,你这是”
    “是这样的,大哥,其实那天在山上我还发现了一株人参,叫敬中去换了点钱。这衣服也是他主动买回来的,你们就放心收着吧。等下下午去扫墓的时候都穿上,也让咱爹看看,我们过的不差”说完,就抬起来了头。
    之后,几个人在屋里又讨论了好一阵,只知道出来每个人的眼睛都有些隐隐泛红。
    几个孩子嘴都吃的油油的,还吵着要一直住在余老爷子家里。但几个爷爷想着下午还要有更重要的祭祖扫坟,就强硬的打发了家里的人回去。
    分割
    余老太太也赶紧招呼着几个媳妇把残羹冷炙收拾了一下。自己又匆匆忙忙跑到厨房烧起了下午祭祀用的饭菜。
    大约是下午一点左右,余三爷这一家的男人们才套上新衣端着各种饭食点心去了余家祠堂。这时的祠堂里人已经很不少了。
    这次清明祭祖是大事,余家除了余老太爷这一支,还有一些旁支。但这么些年过去,来往实在也不是很亲密了,一个村里住着也是见面打个招呼而已。
    余老爷子招呼着众人把自己带来的东西都放下后,就和自己熟悉的人开始打起了招呼,等着人到才一块进去祭祀祖宗。
    看见他们一家身上穿着的新衣,大家都很是羡慕,还有不少人问是哪里买的,还想让余老爷子分享分享是怎么赚钱的。余老爷子都用卖竹笋搪塞了过去。
    承璋也有幸一起到了宗祠,这里给他的感觉有些神圣,但又好像缺了点什么东西。虽然柱子旁边也扎了红绸带,等会儿要放的鞭炮也已经准备好了,但是仔细一看就能看出那绸带是用过洗了的,鞭炮也才一挂。
    还是太穷了啊,这一刻承璋的心里隐隐有些失落,但更多的是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
    这种感觉在打开祠堂们,余家现任族长念祭文的时候达到了最高潮。
    “惟大历景德十八年四月六日,岁逢丁亥,值清明佳节,又逢景德盛世,物美人丰。余姓族人,谨以佳肴果品、冥金银锭之仪,奉于堂前,凭吊余氏先人,告慰先祖曰
    吾祖天昊,元玺举人;才通古今,学富五车;
    今恰逢景德盛世,政通人和,怀先祖之大恩,携全族以叩拜。望诸位先贤祖宗保佑子孙人人平安和顺,家家兴旺发达。”
    等族长说完这一切后,先是全族男子以嫡庶长幼之序行了三跪九叩之大礼,又是一家一家的上前给祖宗上香叩拜。等做完这一切,承璋已然是腰酸背痛。但是,还远远没有结束。
    先是族长举着旗幡走在了最前面,后面跟着二爷爷,手上拿着祭祀用的红烛,余老爷子则是拿着要用的金银锭,各有分工,一群人浩浩荡荡向着航山上余家祖坟所在地前去。
    等到了地方,太阳正好。先是给各位祖宗加了封土,点上了红烛。又给每人手上给发了三支清香,点起了金银纸锭。等做完这一切,族长又念了一段祭文,其他人则是不停的鞠躬跪拜。
    一纸祭文焚毕,清明也就过了大半。接下来则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环节回祠堂,分食物
    余三爷家今年不缺钱了,也没有和大家去抢那些值钱的糕饼点心,就只是意思意思的抢了几个青团就回了家。

章节目录

寒门科举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北越九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北越九九并收藏寒门科举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