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痴心 (1/2)
“放箭。”车夫一声令下。
四周高处持弓而立的箭手们立刻放开手中张满的弓箭,寂静的夜里,羽箭带着咻咻尖啸冲着童谦益破空而去。
漫天盖地的箭矢呼啸而来。侍卫们保护着童谦益且战且退,但是终究抵挡不住箭雨袭击。眼见着外围好些侍卫都中箭倒地,猝不及防下,人群如风中草絮纷纷倒伏。更有一只箭矢堪堪擦着童谦益的脸颊擦过去,“铮”一声钉进其后院墙之上,箭尾的雕翎兀自颤动不止。
“叮叮叮叮叮”刀剑和箭矢相击声接连不断地响起,在夜里爆出密集的火星。以童谦益为圆心竟形成了一片火星幕墙,将里面的人遮得密不透风。
只是,铜墙铁壁也有破损的一日。随着箭矢增多,火星幕墙渐渐被撕开缺口,已隐约可以看见被围在中间面色铁青的“义忠亲王”。
车夫见状,满心都是快慰,再看见孟秋白还有闲心顾着薛蟠和“甄宝玉”,恶心顿起,抽出佩剑,也掩杀过去。
本来天枢要上前襄助孟秋白,可是童谦益遇袭,他身为义忠亲王的头号影卫,哪能不顾主子安危却跑去救一个妇人天枢咬咬牙,宝剑舞得密不透风,带着人返身杀向高处的弓箭手。
哪知,童谦益却急唤他道“不可孟夫人和林姑娘性命要紧,本王焉能让妇人和孩童替本王去死”
天枢却不能听从童谦益的话。若不能解决弓箭手围攻,他便是救出了孟秋白和甄宝玉等人。待他返回,童谦益和众多侍卫也势必死无葬身之地。
天枢硬着头皮冲上最高处的屋顶,和领头的蒙面人交起手来。
哪知那蒙面人不攻只守,灵活地在屋顶上辗转腾挪。在两人又一次错身而过的瞬间,蒙面人忽地凑近天枢耳边,低低说了句话。
趁天枢分神之机,蒙面人左手袖中忽地蹿出一把匕首,闪电般刺向天枢下腹。
天枢应变不可谓不快。他猛地吸气含胸,双足重重一踏屋顶,借着屋瓦破碎,蒙面人立足不稳的空隙,流星般坠落屋顶,掉头一剑削向车夫。
车夫正与孟秋白交手,突觉脑后生风,立时回剑来挡。
天枢长啸一声,天璇、开阳、天权三人立时围拢上来,四人宝剑相连,转瞬结成剑阵,把车夫围在了当中。
车夫惊觉上当,抬头去看屋顶的蒙面人,见他倒还是坚守原处,在尽职尽责地下令射击。而对面“义忠亲王”身边的侍卫也已倒下了一大半,“义忠亲王”衣衫凌乱,头顶发冠都已歪斜,眼瞅着是不行了。
或许,他们是想擒贼先擒王,先抓住我好逼迫弓箭手投降
哼痴心妄想
车夫按下心底一丝事情发展得太过顺利可能有古怪的疑惑,全神贯注应对影卫的七星剑阵。
七星剑阵,顾名思义,当由七人共同结阵。童谦益毕竟是替身,不可能为了他,当真把义忠亲王身边所有影卫都派出来,七得其四,已能看出义忠亲王对童谦益夫妇的看重。
起初,车夫还能在天枢等人的围攻下改换身形,冷不丁冒出几计杀招。后来,当天枢四人将剑阵运转起来,逐渐发挥出威力时,车夫已渐觉吃力,莫说辗转腾挪攻其不备了,车夫简直一动不能动,除了用剑护住心口、颈项等要穴外,已无反击之力。
车夫大惊,撮唇尖啸,呼叫手下前来帮助,却迟迟得不到回应,耳边只有愈发尖锐的箭矢破空声和此起彼伏越来越近的中箭惊呼、吃痛倒地的声音。
车夫明知有诈,奈何身不由己,被裹在剑阵里,一时半刻冲之不破不说,稍有不慎还有性命之忧。
“你、你们”
“啊”
“有诈速退”
车夫宝剑被天璇双剑缠住,耳中却不断传来手下的惊呼声。更察觉身边不知何时多了许多观战的人。
莫非道士他们反水了果然就不该相信他们车夫恼恨已极。
其实却是他误会了道士。
道士也是有苦说不出。
起初他们要抓黛玉,也不过是想多一个筹码,必要的时候,用黛玉做诱饵或者当保命符。但是义忠亲王都出场了,孟秋白又一副誓死保卫黛玉的样子,他们再平白无故牺牲人手去抢黛玉就不划算了。
趁车夫手下缠住孟秋白的空档,道士悄悄命手下翻墙进入民居,绕路走到后方,妄图偷偷掩杀义忠亲王。故而,当车夫提出联手的时候,道士欣然答应还大方地让车夫当首领,表示任凭差遣。
可是道士没想到啊,车夫这么有能耐,能在义忠亲王控制的扬州城里调来成队的弓箭手,还事先都埋伏好了。若是之前自个儿稍有不慎,是不是就会死于乱箭之下道士忍不住怀疑。
被剑阵缠得头都大了的车夫要是听见道士的想法,肯定会说大哥,你想太多了好不好作为一个目前只有代号的头目,你还不值得我使出杀手锏啊
那头儿,童谦益等人被箭雨包围,道士手下也没好到哪里去。
说也奇怪,他们才从后面民居里或越墙而出或寻着窗口、墙洞、瓦砾缝隙露头,兵器还没出手,劈头盖脸的箭雨就过来了。登时就把好几个心急求功从院墙里跳出的人射成了刺猬,直愣愣立在了墙头上。
剩下的人都吓破了胆,再不敢出头,就这样还有人被流矢误伤,呼救声此起彼伏。
不需道士下令,手下人就又原路返回了。
且他们还给道士带回来一个极其不幸的消息。
“老大,我们中了对面的奸计了他们分明是一伙的,那箭有古怪。”说话的是个尖嘴猴腮的男人,他就是箭雨来时离童谦益最近的人,兜头全是飞箭,迫不得已连滚带爬躲到一株大树后,却仍被射中了屁股。
猴腮男手里拿着一只捡来的羽箭,比对着他屁股上插着的雕翎箭,满脸愤懑地道“射向义忠亲王他们的箭有古怪,箭头裹了一层蜡,只有薄薄一层铁壳,还是空心的,根本伤不到人。”
道士看看猴腮男鲜血淋漓的屁股,似乎在问,那你的屁股是怎么回事
猴腮男被道士的眼神看得差点跳起来,“但是射我们的箭都是真的,货真价实,御林军标配雕翎箭”
道士的脸登时拉了下来。
再看向远处且战且“退”的侍卫们不对,他们不是在撤退吗怎么越打离我们越近,还渐渐呈包围之势
道士定睛细看,立时吓出满身冷汗。那些所谓被箭矢射伤倒地不起、负伤后退或者干脆一命呜呼的侍卫们都消失不见了。义忠亲王麾下身后地面上不仅没有多少鲜血,更是连一个死人也没有。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道士的手下们横七竖八倒了一地,好些还身上都插着羽箭
且他们在此处激战正酣,没道理义忠亲王手下无一人得到消息奉命前来救援。之前他觉得是自己和车夫那边埋伏的人手起了作用,拦截了援手。此刻再看,明明自个儿身后已是尘烟四起
四周高处持弓而立的箭手们立刻放开手中张满的弓箭,寂静的夜里,羽箭带着咻咻尖啸冲着童谦益破空而去。
漫天盖地的箭矢呼啸而来。侍卫们保护着童谦益且战且退,但是终究抵挡不住箭雨袭击。眼见着外围好些侍卫都中箭倒地,猝不及防下,人群如风中草絮纷纷倒伏。更有一只箭矢堪堪擦着童谦益的脸颊擦过去,“铮”一声钉进其后院墙之上,箭尾的雕翎兀自颤动不止。
“叮叮叮叮叮”刀剑和箭矢相击声接连不断地响起,在夜里爆出密集的火星。以童谦益为圆心竟形成了一片火星幕墙,将里面的人遮得密不透风。
只是,铜墙铁壁也有破损的一日。随着箭矢增多,火星幕墙渐渐被撕开缺口,已隐约可以看见被围在中间面色铁青的“义忠亲王”。
车夫见状,满心都是快慰,再看见孟秋白还有闲心顾着薛蟠和“甄宝玉”,恶心顿起,抽出佩剑,也掩杀过去。
本来天枢要上前襄助孟秋白,可是童谦益遇袭,他身为义忠亲王的头号影卫,哪能不顾主子安危却跑去救一个妇人天枢咬咬牙,宝剑舞得密不透风,带着人返身杀向高处的弓箭手。
哪知,童谦益却急唤他道“不可孟夫人和林姑娘性命要紧,本王焉能让妇人和孩童替本王去死”
天枢却不能听从童谦益的话。若不能解决弓箭手围攻,他便是救出了孟秋白和甄宝玉等人。待他返回,童谦益和众多侍卫也势必死无葬身之地。
天枢硬着头皮冲上最高处的屋顶,和领头的蒙面人交起手来。
哪知那蒙面人不攻只守,灵活地在屋顶上辗转腾挪。在两人又一次错身而过的瞬间,蒙面人忽地凑近天枢耳边,低低说了句话。
趁天枢分神之机,蒙面人左手袖中忽地蹿出一把匕首,闪电般刺向天枢下腹。
天枢应变不可谓不快。他猛地吸气含胸,双足重重一踏屋顶,借着屋瓦破碎,蒙面人立足不稳的空隙,流星般坠落屋顶,掉头一剑削向车夫。
车夫正与孟秋白交手,突觉脑后生风,立时回剑来挡。
天枢长啸一声,天璇、开阳、天权三人立时围拢上来,四人宝剑相连,转瞬结成剑阵,把车夫围在了当中。
车夫惊觉上当,抬头去看屋顶的蒙面人,见他倒还是坚守原处,在尽职尽责地下令射击。而对面“义忠亲王”身边的侍卫也已倒下了一大半,“义忠亲王”衣衫凌乱,头顶发冠都已歪斜,眼瞅着是不行了。
或许,他们是想擒贼先擒王,先抓住我好逼迫弓箭手投降
哼痴心妄想
车夫按下心底一丝事情发展得太过顺利可能有古怪的疑惑,全神贯注应对影卫的七星剑阵。
七星剑阵,顾名思义,当由七人共同结阵。童谦益毕竟是替身,不可能为了他,当真把义忠亲王身边所有影卫都派出来,七得其四,已能看出义忠亲王对童谦益夫妇的看重。
起初,车夫还能在天枢等人的围攻下改换身形,冷不丁冒出几计杀招。后来,当天枢四人将剑阵运转起来,逐渐发挥出威力时,车夫已渐觉吃力,莫说辗转腾挪攻其不备了,车夫简直一动不能动,除了用剑护住心口、颈项等要穴外,已无反击之力。
车夫大惊,撮唇尖啸,呼叫手下前来帮助,却迟迟得不到回应,耳边只有愈发尖锐的箭矢破空声和此起彼伏越来越近的中箭惊呼、吃痛倒地的声音。
车夫明知有诈,奈何身不由己,被裹在剑阵里,一时半刻冲之不破不说,稍有不慎还有性命之忧。
“你、你们”
“啊”
“有诈速退”
车夫宝剑被天璇双剑缠住,耳中却不断传来手下的惊呼声。更察觉身边不知何时多了许多观战的人。
莫非道士他们反水了果然就不该相信他们车夫恼恨已极。
其实却是他误会了道士。
道士也是有苦说不出。
起初他们要抓黛玉,也不过是想多一个筹码,必要的时候,用黛玉做诱饵或者当保命符。但是义忠亲王都出场了,孟秋白又一副誓死保卫黛玉的样子,他们再平白无故牺牲人手去抢黛玉就不划算了。
趁车夫手下缠住孟秋白的空档,道士悄悄命手下翻墙进入民居,绕路走到后方,妄图偷偷掩杀义忠亲王。故而,当车夫提出联手的时候,道士欣然答应还大方地让车夫当首领,表示任凭差遣。
可是道士没想到啊,车夫这么有能耐,能在义忠亲王控制的扬州城里调来成队的弓箭手,还事先都埋伏好了。若是之前自个儿稍有不慎,是不是就会死于乱箭之下道士忍不住怀疑。
被剑阵缠得头都大了的车夫要是听见道士的想法,肯定会说大哥,你想太多了好不好作为一个目前只有代号的头目,你还不值得我使出杀手锏啊
那头儿,童谦益等人被箭雨包围,道士手下也没好到哪里去。
说也奇怪,他们才从后面民居里或越墙而出或寻着窗口、墙洞、瓦砾缝隙露头,兵器还没出手,劈头盖脸的箭雨就过来了。登时就把好几个心急求功从院墙里跳出的人射成了刺猬,直愣愣立在了墙头上。
剩下的人都吓破了胆,再不敢出头,就这样还有人被流矢误伤,呼救声此起彼伏。
不需道士下令,手下人就又原路返回了。
且他们还给道士带回来一个极其不幸的消息。
“老大,我们中了对面的奸计了他们分明是一伙的,那箭有古怪。”说话的是个尖嘴猴腮的男人,他就是箭雨来时离童谦益最近的人,兜头全是飞箭,迫不得已连滚带爬躲到一株大树后,却仍被射中了屁股。
猴腮男手里拿着一只捡来的羽箭,比对着他屁股上插着的雕翎箭,满脸愤懑地道“射向义忠亲王他们的箭有古怪,箭头裹了一层蜡,只有薄薄一层铁壳,还是空心的,根本伤不到人。”
道士看看猴腮男鲜血淋漓的屁股,似乎在问,那你的屁股是怎么回事
猴腮男被道士的眼神看得差点跳起来,“但是射我们的箭都是真的,货真价实,御林军标配雕翎箭”
道士的脸登时拉了下来。
再看向远处且战且“退”的侍卫们不对,他们不是在撤退吗怎么越打离我们越近,还渐渐呈包围之势
道士定睛细看,立时吓出满身冷汗。那些所谓被箭矢射伤倒地不起、负伤后退或者干脆一命呜呼的侍卫们都消失不见了。义忠亲王麾下身后地面上不仅没有多少鲜血,更是连一个死人也没有。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道士的手下们横七竖八倒了一地,好些还身上都插着羽箭
且他们在此处激战正酣,没道理义忠亲王手下无一人得到消息奉命前来救援。之前他觉得是自己和车夫那边埋伏的人手起了作用,拦截了援手。此刻再看,明明自个儿身后已是尘烟四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