妃,连忙把话接过去,“那天我去瞧了几眼,那规矩的确行得端庄漂亮,不亏是太子妃府上出来的丫鬟。为了这事,皇上还龙心大悦,夸赞了好几句太子妃呢。”
“何止呢,听说太子妃还是皇家学院的学生。皇家学院是三国第一学院,天下多少学子盼着能成为皇家学院的学生。光是这一点,太子妃绝对是皇家第一人可没有其他皇家人有幸进皇家学院的。”静妃也瞄了柔妃一眼,赞同地附和道“太子妃还帮陛下排忧解难,什么土地改革、银行存款都是太子妃提出来的,最近在民间传得可热闹了。”
几人七嘴八舌的,越夸王凉之越起劲,不给旁人插话的余地。柔妃站在原地又气又尴尬,过来跟她们一起夸王凉之她才不要但这个话题挑起来了,估计一时半会就不会停下来,她过去也只有尴尬的份。
思绪间,她冷哼一声,甩袖而去。然而刚转身,又撞见皇后了,皇后笑盈盈看着她,“柔妃妹妹你怎么站在这里怎么不进去坐一坐”
这时,几位嫔妃才佯装出刚看见柔妃的样子。淑妃率先装出一副惊讶的样子,出声打招呼,“哟,柔妃妹妹来了,瞧我这眼神呢。跟几名妹妹聊起天来,都没有注意到别的。”
静妃也摆出一副热情的模样,“柔妃妹妹来了呀,赶紧过来赶紧过来这多日不见妹妹,姐姐可想死妹妹了,日日夜夜盼着能跟妹妹说上几句话”说着热情如火的话,却站在原地纹丝不动。
“是呀,柔妃妹妹。”皇后拉着她的手,笑得慈祥和蔼,“别光站在这里,进去坐一坐吧。”
想到王凉之是皇后的儿媳妇,柔妃看着皇后的笑觉得特别碍眼。她抽回自己的手,挤出一个笑容道“不了,今个身子有些不舒服,下次再与各位姐姐相聚吧。”说完连忙转身离开,不带一点留念的。
皇后看着柔妃落荒而逃差点笑出声来,但顾及有众多嫔妃在场,只得强忍着笑意,仪态端庄地走进凉亭。几位嫔妃体感跟皇后差不多,看见柔妃吃瘪心里特别爽,于是当着皇后的面又狠狠夸了王凉之一顿,从她府上丫鬟规矩开始夸起。
听着这些夸赞的话,皇后心里却门儿清。王凉之府上丫鬟规矩,比宫中的规矩还要好初次见时,的确会有这种感觉。但接触一段时候后,恐怕不见得吧。说到规矩,宫中的规矩肯定更规矩一些;但说到规矩好看,宫中规矩却不如王凉之府上规矩好看。
那些丫鬟的规矩都是模仿跟王凉之来的,不像宫中规矩那么刻板,一板一眼、规规矩矩。而有一种行云流水的美感,每一个动作意在体面、优美,而不像宫中规矩意在端庄、规矩。但陛下好美色,就喜欢这种规矩,那她就顺陛下的心,把老祖宗留下的规矩都给改一改。
聚会一直到晌午才结束。皇后回到坤宁宫,才放声大笑起来,“许嬷嬷,你瞧见没有今天柔妃吃瘪的样子十年了,本宫第一次瞧见柔妃吃瘪的样子太痛快了。”
初见王凉之,她就觉得王凉之会是一个好战友,柔妃这是第二次吃瘪了。而且近来,王凉之提出的国策闹得纷纷扬扬,不仅惹得陛下龙心大悦还帮太子挣了不少薄面,这样的儿媳妇打灯笼都找不到。
淑妃、静妃两个儿媳妇,一个天天惦记着婆婆嫁妆、一个日日闹腾惹得家宅不宁。对比之下,王凉之实在是太听话的好孩子,她这个做婆婆反而有些失了礼数
她敛了笑容,“许嬷嬷,上次让你去尚服局挑几匹绸缎给凉之送去,你有送去吗”
“娘娘恕罪。奴婢刚挑好绸缎准备送去,太子妃就去皇家学院了”许嬷嬷垂着头,声音越说越小。在她看来,王凉之是钉在板上的太子妃了,所以越叫越顺口。包括宫中不少人,叫王凉之太子妃越来越顺口。
那就是没送去了,皇后点一点头道“听说皇家学院的伙食不太好,近来御膳房有些不错的鱼翅,你去挑一些跟绸缎一起派人送过去,送到皇家学院去。”她顿了一下,又道“以后宫中有什么好东西,就派人给凉之捎一份过去。她一个女孩子家家,在皇家学院念书挺不容易的,吃穿上不要犯为难了。也不要送得太频繁,七日送一次吧。”
许嬷嬷“”七天还不频繁吗送去路途就要几日了。
少间,许嬷嬷垂头应诺。皇后娘娘对太子妃这个儿媳妇,比太子爷这个亲儿子要好太多了。太子爷外出这么久了,皇后娘娘连一封信都没有。
思绪间,她马不停蹄准备起来
与此同时,远在皇家学院的王凉之,打了一个喷嚏,谁在惦记我
“何止呢,听说太子妃还是皇家学院的学生。皇家学院是三国第一学院,天下多少学子盼着能成为皇家学院的学生。光是这一点,太子妃绝对是皇家第一人可没有其他皇家人有幸进皇家学院的。”静妃也瞄了柔妃一眼,赞同地附和道“太子妃还帮陛下排忧解难,什么土地改革、银行存款都是太子妃提出来的,最近在民间传得可热闹了。”
几人七嘴八舌的,越夸王凉之越起劲,不给旁人插话的余地。柔妃站在原地又气又尴尬,过来跟她们一起夸王凉之她才不要但这个话题挑起来了,估计一时半会就不会停下来,她过去也只有尴尬的份。
思绪间,她冷哼一声,甩袖而去。然而刚转身,又撞见皇后了,皇后笑盈盈看着她,“柔妃妹妹你怎么站在这里怎么不进去坐一坐”
这时,几位嫔妃才佯装出刚看见柔妃的样子。淑妃率先装出一副惊讶的样子,出声打招呼,“哟,柔妃妹妹来了,瞧我这眼神呢。跟几名妹妹聊起天来,都没有注意到别的。”
静妃也摆出一副热情的模样,“柔妃妹妹来了呀,赶紧过来赶紧过来这多日不见妹妹,姐姐可想死妹妹了,日日夜夜盼着能跟妹妹说上几句话”说着热情如火的话,却站在原地纹丝不动。
“是呀,柔妃妹妹。”皇后拉着她的手,笑得慈祥和蔼,“别光站在这里,进去坐一坐吧。”
想到王凉之是皇后的儿媳妇,柔妃看着皇后的笑觉得特别碍眼。她抽回自己的手,挤出一个笑容道“不了,今个身子有些不舒服,下次再与各位姐姐相聚吧。”说完连忙转身离开,不带一点留念的。
皇后看着柔妃落荒而逃差点笑出声来,但顾及有众多嫔妃在场,只得强忍着笑意,仪态端庄地走进凉亭。几位嫔妃体感跟皇后差不多,看见柔妃吃瘪心里特别爽,于是当着皇后的面又狠狠夸了王凉之一顿,从她府上丫鬟规矩开始夸起。
听着这些夸赞的话,皇后心里却门儿清。王凉之府上丫鬟规矩,比宫中的规矩还要好初次见时,的确会有这种感觉。但接触一段时候后,恐怕不见得吧。说到规矩,宫中的规矩肯定更规矩一些;但说到规矩好看,宫中规矩却不如王凉之府上规矩好看。
那些丫鬟的规矩都是模仿跟王凉之来的,不像宫中规矩那么刻板,一板一眼、规规矩矩。而有一种行云流水的美感,每一个动作意在体面、优美,而不像宫中规矩意在端庄、规矩。但陛下好美色,就喜欢这种规矩,那她就顺陛下的心,把老祖宗留下的规矩都给改一改。
聚会一直到晌午才结束。皇后回到坤宁宫,才放声大笑起来,“许嬷嬷,你瞧见没有今天柔妃吃瘪的样子十年了,本宫第一次瞧见柔妃吃瘪的样子太痛快了。”
初见王凉之,她就觉得王凉之会是一个好战友,柔妃这是第二次吃瘪了。而且近来,王凉之提出的国策闹得纷纷扬扬,不仅惹得陛下龙心大悦还帮太子挣了不少薄面,这样的儿媳妇打灯笼都找不到。
淑妃、静妃两个儿媳妇,一个天天惦记着婆婆嫁妆、一个日日闹腾惹得家宅不宁。对比之下,王凉之实在是太听话的好孩子,她这个做婆婆反而有些失了礼数
她敛了笑容,“许嬷嬷,上次让你去尚服局挑几匹绸缎给凉之送去,你有送去吗”
“娘娘恕罪。奴婢刚挑好绸缎准备送去,太子妃就去皇家学院了”许嬷嬷垂着头,声音越说越小。在她看来,王凉之是钉在板上的太子妃了,所以越叫越顺口。包括宫中不少人,叫王凉之太子妃越来越顺口。
那就是没送去了,皇后点一点头道“听说皇家学院的伙食不太好,近来御膳房有些不错的鱼翅,你去挑一些跟绸缎一起派人送过去,送到皇家学院去。”她顿了一下,又道“以后宫中有什么好东西,就派人给凉之捎一份过去。她一个女孩子家家,在皇家学院念书挺不容易的,吃穿上不要犯为难了。也不要送得太频繁,七日送一次吧。”
许嬷嬷“”七天还不频繁吗送去路途就要几日了。
少间,许嬷嬷垂头应诺。皇后娘娘对太子妃这个儿媳妇,比太子爷这个亲儿子要好太多了。太子爷外出这么久了,皇后娘娘连一封信都没有。
思绪间,她马不停蹄准备起来
与此同时,远在皇家学院的王凉之,打了一个喷嚏,谁在惦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