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皇后册封礼,各个部门通力合作倒是半点不见慌乱,明摆着的,一是皇帝要给心心念念的新皇后足够的排场,二么也是要遮掩一下废后镇魇皇帝这种惊天的皇室丑闻,只要脑子正常的,就都能明白,册封礼越盛大越完美越好,哪个衙门敢在这个时候给皇帝添乱,那就等着被从上到下一通收拾吧。
    前朝后宫各司其职,最闲的反倒是姜姝这个新皇后。别的妃子被扶正,好歹还有迁宫这样的事情可以忙活忙活,再么,也还要应付一下宫里姐姐妹妹的人情往来,她不一样,她打进宫起就住着中宫椒房殿,至于其他妃嫔的人情往来姜姝在她爹过世后就闭门谢客,位分低的不敢上门触霉头,位分高的知晓姜姝和她爹父女情深,也不好打扰。
    椒房殿里的姜姝就安安心心地养着胎等册封礼,宛娘和秦树代她收礼收到手软,这还只是各宫妃嫔的礼,等册封礼之后,椒房殿还得收外命妇的礼,那会儿可不能再闭门谢客了,没有哪个皇后册封礼后不接受命妇朝拜的道理,姜姝要敢这么闹腾,姜媛非得让她知道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不可。
    世家出身的命妇见皇后,自有一份底气在,更何况姜媛还是姜姝同父同母的亲姐姐,她就是这会儿要打姜姝手板,那都能被一句家务事给盖过去,御史都未必敢出头参姜媛一本不敬国母不分尊卑的这倒不是因为姜姝,而是因为萧恒,曾有御史因萧恒亲娘冷待庶子而参了萧恒外祖父一本治家不严,此君在朝上还对着那御史微笑,转头就命人将那御史套了麻袋一顿打。
    这事儿当然是不了了之,也没谁有证据说这就是萧恒干的,可人家前脚在朝上参了萧恒外家,后脚就挨了一顿狠揍,说不是萧恒搞的鬼,谁信啊御史说是刚正不阿的硬骨头,却也是怕打的,时下刑不上大夫,挨一顿打,疼不疼另说,主要是面子上过不去。自那以后,就没谁敢对萧恒的亲属们指手画脚的,皇帝打御史板子尚且得找个冠冕堂皇的缘由发作呢,萧恒可不用。
    紧赶慢赶的,萧恒终于在十二月十四,皇后册封礼的前一日进了京。
    萧旭罕见地喜形于色,单独留了萧恒在建章殿里叙话,还赐了饭。
    萧旭说来也算是个倒霉孩子,亲娘是先帝元后,自己是正正经经的嫡长子,也顺顺利利地当了东宫太子,可他爹太不靠谱,给他弄出一堆庶出弟妹来,还喜欢不顾大局地抬举自己喜欢的各个庶子庶女,弄得萧旭这个太子的日子不太好过,这种时候,萧恒这种一起长大一起读书还一直站在同一战线的兄弟在萧旭眼里就显得格外亲切。还有一条,萧恒她娘姓许,跟萧旭他娘是同族,萧旭看萧恒,是怎么看怎么顺眼。
    萧恒也不辜负萧旭,政务谈完之后,换了个话题,也不提姜姝,外臣就算是宗室子说皇后也总有些不妥,男女有别,倒是说起了萧晗,“臣听闻圣人给晋王保了大媒。”
    “正是,晋王胞姐下降齐国公府,他再娶了齐国公府的小娘子,亲上加亲,佳偶天成。”萧旭提起这件事就难掩兴奋之色,他是真觉得自己做媒做得好,先帝在时,世家尚且不肯拿自家儿女出来同萧晓萧晗姐弟结亲,先帝不在了,世家就更是不愿意了。可萧晗的婚事拖久了,萧旭难免会被人说苛待异母弟,毕竟萧旭和先淑妃那点子恩怨,大家都知道。
    “圣人圣明。”齐国公府的小郎君能尚公主,那齐国公府的小娘子做王妃亦无不可,萧恒也觉得这桩婚事好。
    君臣二人聊天聊得欢喜,若不是次日有册立皇后这样的大事,只怕萧旭还要留萧恒在建章殿里住一晚。皇帝留外臣在宫里宿一晚,算是出格,却也很是恩宠,少有人会拿这样的事来说嘴。先帝就老是留姜贤公在宫里住,不过不是为了讨论政事,而是为了讨论道学,姜姝她爹有一神奇的爱好修仙,先帝被姜贤公三言两语一忽悠,也跟着学上了,三不五时地就要和姜贤公交流一下修仙的进度。朝中自然有人对此不满,但在姜老太傅的威压之下,也就安静了,不安静的都被姜老太傅丢出京去各个民风彪悍的穷乡僻壤了。
    先帝一朝,姜老太傅可比皇帝管用多了,本以为一朝天子一朝臣,萧旭要腾出手来收拾收拾出头鸟,怎料姜氏又养出个姜姝来,众臣叹了又叹,也只能羡慕一下姜氏的好运气了,毕竟萧旭就觉得姜姝好,外人也不知是他是觉得姜姝哪里好,想走一走一样的“歪门邪道”都无法。
    没有哪个世家会将家族兴旺的重任压到女子身上去,崔氏不都还在尽力地在朝上蹦跶吗可若是哪个家族出了这么个能让家族兴旺的女子,却也没有哪个世家不眼红的。
    都是一样养女儿,怎么别人家的女儿就格外有用呢

章节目录

贵妃为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赵撄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赵撄宁并收藏贵妃为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