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份臭桂鱼。闻着那味儿欲说还休,可吃起来真香表面有薄薄一层红亮的汤汁,鱼肉细嫩没什么刺,吃在嘴里有纯正的腌鲜香味,醇美入味。
第二份土泥鳅。入口带着土腥味,可是越吃越香这道菜是先用肥瘦掺半的秘制酱肉蒸出肉汤,再用带了酱肉香的汤汁来烧泥鳅。泥鳅肉肥美味,连汤汁都可以用来拌米饭吃。
第三份鱼羊鲜。顾名思义,是用鲢鱼头和带皮羊肉在分别煎炒后,入辅料小火慢炖。鱼腥和羊膻味儿在锅中融合碰撞,变得不腥不膻,汤汁深厚鲜美,羊齿留香。
三份“有味儿”的菜组成了鱼三香,这香字取得妙,从最初的气味一言难尽,到富有层次,最后在味蕾归于一个鲜字。
要说完美,鱼三香比不过鱼三吃,毕竟,它有味儿可是,鱼三香有特点。苏绵觉得,做吃的用不着那么完美,有特点、好吃,就能吸引人。
醉香园的鱼三香和聚珍楼的鱼三吃,除了名字像,别的一点都不像。食客们这才想起,老板从头到尾都没说过要模仿聚珍楼的话。
有同桌而食者议论“要我说,这儿的鱼三香更实在,内容丰富,口感变化多样,一个岂止顶三个”
旁边人附和“正是呢。鱼三香,每一香皆精致味美,能一下吃到三样菜,份量倒也不浪费。”
鱼三香卖得不算贵,贵的是竹叶青。这一菜一酒,乃是绝配。开业当晚,酒水的销量便大大超出了齐夫人的预期。
那酒金黄透明,又似有隐隐的碧色,口感清醇甜美,带着竹子微苦的清香,正好解了大鱼大肉的油腥。
若单论菜和酒,鱼三香和竹叶青都不算最出彩,可这二者一搭配,才是真的相得益彰。
后来,齐夫人目瞪口呆地看着当日的进账,她问苏绵“你这竹叶青卖得比别家贵,它有何特点”
“特点就是,它更贵。”
苏绵笑起来“我开玩笑的,咱们家卖的竹叶青,是洪太医帮忙改过配方的。”
洪太医改过的配方,略微降低了木香和檀香的用量,能使酒水中竹叶的余香更加绵远幽长。同时,他还略加了当归和陈皮的量,更能暖胃益脾,活血补血。
用现代的话说,这酒对肠道菌群有帮助。用古代的话说,食肉时饮此酒真是极好的用通俗的话说,健康好喝
聚珍楼等着醉香园自取其辱,可最终发现,醉香园已经借着他家“鱼三吃”的名气,将自家的“鱼三香”一炮打响。
邱氏后来怎么想都觉得不是滋味。请公主吃饭这一招好像有点蠢,看着捧了聚珍楼,事实上却顺带着为醉香园的炒作添了把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