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康要去西班牙一趟, 或者说,他要亲自去参加这场西班牙的王位争夺战。家里人如何能同意
皇上直接拒绝“不行。”
但是保康有理由。
“保康就是不去参战,也应该去见一见卡洛斯二世。”
神色间带着一种伤心。那是加上了, 得知黄宗羲和石溪道人都已经去世,他都没有见到最后一面的伤心。
皇上当然也知道熊儿子心里的遗憾,可是皇上能答应熊儿子去南京拜祭一番石溪道人, 却不能答应熊儿子去欧洲。
“苏伊士运河那里,汗阿玛已经派人去勘测过,如果要全面疏通到可以走大船, 没有十年二十年的时间是不行的。你走马六甲海峡, 那多危险。不行。”
保康疑惑“大清的水师去欧洲, 不走好望角”
“当然走好望角。”
“既然走好望角, 保康更应该跟着。”
皇上一愣,随即明白过来, 莫名地怒火中烧“你跟着做什么”
脸黑黑的,脸色阴沉的吓人。
眼神红红的更是好似吃人一般。
保康愣怔。
“汗阿玛, 保康真的好了。”
“”
保康上前一步, 伸手握住他汗阿玛颤抖的手, 眼睛定定地看着他的眼睛,认真地说明情况“汗阿玛, 保康真的好了。”
皇上的嘴唇颤抖, 却是什么也说不出来。
保康纵有千万条理由,也说不出来。
他更不敢和他额涅提出来,他怕他额涅说保康去,她也去。
保康和他师祖倾诉“额涅出海去看看也好, 可是汗阿玛不去, 她去了, 估计朝堂上的人都会说话。”
师祖微微笑“你还知道你额涅这些年一直在五台山,朝堂上的人,隐约知情的不敢吱声,不知情的也不敢吱声,更有那民间人,将你额涅的身世写成花儿出来。出海你想想,这大清人会怎么说”
保康趴在他师祖的床上,抱着枕头,真心愁。
“师祖,保康真的好了。”
“师祖知道。”
“可是汗阿玛和额涅不相信。额涅好一点,只要保康乖乖地“恢复”一段近时间,额涅就会相信保康好了,可是汗阿玛有了类似修行之人的“心结”。”
“应该是。你额涅这些年全心照顾你,你好了,她也就好了。你汗阿玛他在京城处理政务,每年该去承德去承德,该去御驾亲征准格尔就去御驾亲征准格尔,该去南巡就去南巡都在心里压着。”
保康眼眶湿润,声音低沉“师祖汗阿玛和太子哥哥闹起来了。”
“师祖看出来了。”
“胤禛和太子哥哥也有矛盾了。胤祺、胤禩也都有了小心思。他们都长大了。”
师祖一脸“欣慰”“是人都要长大。睡了六年也不能逃避。”
“保康没要逃避。”保康双手抱枕头的动作改为捂着脑袋,“保康就是觉得头疼、伤心。明明之前有变好的趋势,为什么还是走到了这一步”
师祖将枕头放好,给小徒孙盖好被子,神色平静,语气还是不急不缓“这本来就是无可避免的事情,保康硬要他们避开来,才是为什么。”
保康“”
保康大受打击,然而师祖吹灭蜡烛上床,半坐着,瞧着小徒孙那愁眉不展、忧虑烦恼的模样,对皇家和朝廷的所有争斗都一句话轻描淡写“保康还是十五岁的小宝宝,不要烦恼这些。”
保康“”
保康表示,虽然他非常乐意做十五岁的小宝宝。可是此时此刻,此情此情,他听到师祖这句话,一点儿也不乐意。
“师祖,保康长大了。”保康抬头,眼睛瞪圆,非常不乐意他师祖说大实话一般,说他的烦恼是“没长大的小孩子”。
师祖笑着点头“保康长大了。快睡觉。”
保康“”
保康一个翻身躺好,闭眼就睡。
月牙儿弯弯,星星眨眼。保康在睡梦中还是烦恼不已。和家人团聚的欢喜过去,面对一家人目前这个情况,他除了沉默就只能沉默,好像这本来就应该发生的情形,他长大了,不应该大惊小怪。
这让他更生出一种无力感。
保康和皇太后一起念佛,也是无精打采的。
皇太后瞧着保康眉眼间的稚气未脱,哈哈笑“保康不要烦恼,这很正常。我们保康不要烦恼这些。”
保康一张俊脸皱巴成腌菜团,眼神儿困惑不解“皇祖母,没有办法吗”
皇太后放下手里的木鱼,半是感慨,半是叹气“哪有什么办法草原上的人,从来都是这么生存的。”
保康站起来,扶着皇太后出去散步。
身边的鸟语花香他都没有精神顾及,微微低着头看脚上僧鞋的花纹,终极是问了出来“是因为保康睡了这六年吗皇祖母”
皇太后一愣,随即生气起来。
“和保康有什么关系保康这么钻牛角尖可是不对。他们如果不是保康,早就这般闹起来了,现在不知道闹成什么样子,你死我活都有可能。”
保康震惊地睁大眼睛,不敢置信。
皇太后瞧着他的模样又心软又心疼“你汗阿玛现在还能控制住,再过些年,他们都长大了,都出宫开府这是必然的。皇家,从来都是这样。不这样的时候,那就距离王朝灭亡不远了。”
保康眨巴眼睛,他听懂了皇太后的话各个王朝早期的皇家,几乎都是能人辈出,争斗不断。到了王朝末期,子嗣艰难,昏君辈出,那还有什么争斗都得过且过享福一天是一天。
“可是皇祖母,成吉思汗的儿子们当年,就没有这般争斗。虽然有元睿宗拖雷死亡之谜,但基本上是和睦的。”
保康不想放弃,试图找到办法。皇太后却是因为他的话,更是感叹万千。
皇太后拍拍保康的手,讲故事一般“我们的保康还小那,才十五岁那。”
“皇祖母和保康这么大的时候,听过几个故事,讲给保康听。”
“当年,成吉思汗准备挥师西征,也遂皇后含泪送行,说道诸皇子中,嫡出的共有四人,大汗千秋万岁后,应由何人承统
成吉思汗就说世上没有长生不老之人。此次西征,翻山越岭,困难重重,是到了确定后嗣的时候了。
于是成吉思汗召见他的儿子们和弟弟们,议定嫡三子窝阔台为汗位继承人。术赤管狩猎;察合台掌法令;窝阔台主朝政;拖雷统军队,并且立下血誓,兄弟齐心。
可是,在成吉思汗去世之后,蒙古各部落议事会强烈反对窝阔台继承汗位。窝阔台不能只因为成吉思汗的遗命继位,要等部落议事会的最后决定。过渡的两年内,拖雷作为嫡出的幼子,监摄国政。
保康知道为什么吗”
保康看着皇太后,人呆愣愣的,他是真的不知道。
皇太后微笑“我们草原上的规矩,和中原人不一样,很多方面都不一样。中原人是嫡长子继承制度,满蒙,则是嫡幼子继承制度。”
保康“”
皇太后刚刚说了什么嫡幼子
保康怀疑自己幻听了。
可是皇太后的表情非常严肃,一点儿也没有故意吓唬他的意思。
“嫡幼子继承父亲的家业,其他的儿子们出去自己打拼,这才是草原上和平时期的继承制度,人人认可。”
“两年后,部落议事会举行大会,一起推选新大汗。大会争议四十天,一半的人恪守旧制,主张立幼子拖雷,反对成吉思汗的遗命。那个时候,术赤死了,察合台全力支持窝阔台,拖雷选择拥立窝阔台继位。”
保康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嫡幼子,嫡幼子术赤死了,察合台全力支持窝阔台,拖雷本身作为幼子具有先天弱势,前面两个哥哥联合,他为了顾全大局,或者说为了保全自己,只能做那样的选择。
所以,后来他死了。四十一岁正康健的时候。
保康呆愣愣地看着面前的荷花盆栽人,然而皇太后还没有说完。
皇太后眼望湛蓝的天空,缓缓说道“世人传说,当年太祖皇帝去世的时候,立下的遗嘱,也是嫡幼子继位。这不是没有原因。皇祖母不去说其中的真假,但是皇祖母知道,那些满蒙王公们,都还记得这个老规矩。”
晴天霹雳
保康恍恍惚惚地抬头喊一声“皇祖母”眼神惊恐,更多的是难过。
这么一瞬间,保康有很多问题要问,话到了喉咙口,却一句也问不出来。
他汗阿玛知道吗光看皇祖母那慈爱心疼的眼神,就有了答案。
他汗阿玛一定知道的,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也知道,这就是他们在他回宫后一直纵容他做和尚,一句也不提他还俗的原因之一。
当然,他额涅和他三舅舅也知道。他师祖也知道。
他汗阿玛、太皇太后、皇太后,都保持沉默,应该说,在他回宫后,对他的一切事儿基本上就一直保持沉默,或者说任由他自己折腾。
而他额涅、他三舅舅由着他的性子。
他师祖,第一次听他说选福晋就提过他还俗的事儿,并且因此对他汗阿玛有很大的意见。
他们,所有牵连其中的人,都和那些满蒙王公一样,都是该知道的都知道,都将这一个事儿当成一张牌压在心底最深处,随时准备在最“需要”的时候打出来。
只有他,才刚刚知道。
保康呆呆傻傻地看着蓝天,就感觉蓝天在旋转,大地在旋转。
他和太子之间的矛盾,原来,从他的出生起,就是无法调和的。
他自以为是的一切,他所有的努力,都是那么的可笑。
保康的嘴角露出一丝丝自嘲的冷笑,眼里一片迷茫和悲哀。
松鹤院偏殿外面的小径上,往来无人,长身玉立、身姿挺拔的少年小和尚就那么呆呆地站着,风吹动他的僧衣,青色的衣摆好似树叶摇
皇上直接拒绝“不行。”
但是保康有理由。
“保康就是不去参战,也应该去见一见卡洛斯二世。”
神色间带着一种伤心。那是加上了, 得知黄宗羲和石溪道人都已经去世,他都没有见到最后一面的伤心。
皇上当然也知道熊儿子心里的遗憾,可是皇上能答应熊儿子去南京拜祭一番石溪道人, 却不能答应熊儿子去欧洲。
“苏伊士运河那里,汗阿玛已经派人去勘测过,如果要全面疏通到可以走大船, 没有十年二十年的时间是不行的。你走马六甲海峡, 那多危险。不行。”
保康疑惑“大清的水师去欧洲, 不走好望角”
“当然走好望角。”
“既然走好望角, 保康更应该跟着。”
皇上一愣,随即明白过来, 莫名地怒火中烧“你跟着做什么”
脸黑黑的,脸色阴沉的吓人。
眼神红红的更是好似吃人一般。
保康愣怔。
“汗阿玛, 保康真的好了。”
“”
保康上前一步, 伸手握住他汗阿玛颤抖的手, 眼睛定定地看着他的眼睛,认真地说明情况“汗阿玛, 保康真的好了。”
皇上的嘴唇颤抖, 却是什么也说不出来。
保康纵有千万条理由,也说不出来。
他更不敢和他额涅提出来,他怕他额涅说保康去,她也去。
保康和他师祖倾诉“额涅出海去看看也好, 可是汗阿玛不去, 她去了, 估计朝堂上的人都会说话。”
师祖微微笑“你还知道你额涅这些年一直在五台山,朝堂上的人,隐约知情的不敢吱声,不知情的也不敢吱声,更有那民间人,将你额涅的身世写成花儿出来。出海你想想,这大清人会怎么说”
保康趴在他师祖的床上,抱着枕头,真心愁。
“师祖,保康真的好了。”
“师祖知道。”
“可是汗阿玛和额涅不相信。额涅好一点,只要保康乖乖地“恢复”一段近时间,额涅就会相信保康好了,可是汗阿玛有了类似修行之人的“心结”。”
“应该是。你额涅这些年全心照顾你,你好了,她也就好了。你汗阿玛他在京城处理政务,每年该去承德去承德,该去御驾亲征准格尔就去御驾亲征准格尔,该去南巡就去南巡都在心里压着。”
保康眼眶湿润,声音低沉“师祖汗阿玛和太子哥哥闹起来了。”
“师祖看出来了。”
“胤禛和太子哥哥也有矛盾了。胤祺、胤禩也都有了小心思。他们都长大了。”
师祖一脸“欣慰”“是人都要长大。睡了六年也不能逃避。”
“保康没要逃避。”保康双手抱枕头的动作改为捂着脑袋,“保康就是觉得头疼、伤心。明明之前有变好的趋势,为什么还是走到了这一步”
师祖将枕头放好,给小徒孙盖好被子,神色平静,语气还是不急不缓“这本来就是无可避免的事情,保康硬要他们避开来,才是为什么。”
保康“”
保康大受打击,然而师祖吹灭蜡烛上床,半坐着,瞧着小徒孙那愁眉不展、忧虑烦恼的模样,对皇家和朝廷的所有争斗都一句话轻描淡写“保康还是十五岁的小宝宝,不要烦恼这些。”
保康“”
保康表示,虽然他非常乐意做十五岁的小宝宝。可是此时此刻,此情此情,他听到师祖这句话,一点儿也不乐意。
“师祖,保康长大了。”保康抬头,眼睛瞪圆,非常不乐意他师祖说大实话一般,说他的烦恼是“没长大的小孩子”。
师祖笑着点头“保康长大了。快睡觉。”
保康“”
保康一个翻身躺好,闭眼就睡。
月牙儿弯弯,星星眨眼。保康在睡梦中还是烦恼不已。和家人团聚的欢喜过去,面对一家人目前这个情况,他除了沉默就只能沉默,好像这本来就应该发生的情形,他长大了,不应该大惊小怪。
这让他更生出一种无力感。
保康和皇太后一起念佛,也是无精打采的。
皇太后瞧着保康眉眼间的稚气未脱,哈哈笑“保康不要烦恼,这很正常。我们保康不要烦恼这些。”
保康一张俊脸皱巴成腌菜团,眼神儿困惑不解“皇祖母,没有办法吗”
皇太后放下手里的木鱼,半是感慨,半是叹气“哪有什么办法草原上的人,从来都是这么生存的。”
保康站起来,扶着皇太后出去散步。
身边的鸟语花香他都没有精神顾及,微微低着头看脚上僧鞋的花纹,终极是问了出来“是因为保康睡了这六年吗皇祖母”
皇太后一愣,随即生气起来。
“和保康有什么关系保康这么钻牛角尖可是不对。他们如果不是保康,早就这般闹起来了,现在不知道闹成什么样子,你死我活都有可能。”
保康震惊地睁大眼睛,不敢置信。
皇太后瞧着他的模样又心软又心疼“你汗阿玛现在还能控制住,再过些年,他们都长大了,都出宫开府这是必然的。皇家,从来都是这样。不这样的时候,那就距离王朝灭亡不远了。”
保康眨巴眼睛,他听懂了皇太后的话各个王朝早期的皇家,几乎都是能人辈出,争斗不断。到了王朝末期,子嗣艰难,昏君辈出,那还有什么争斗都得过且过享福一天是一天。
“可是皇祖母,成吉思汗的儿子们当年,就没有这般争斗。虽然有元睿宗拖雷死亡之谜,但基本上是和睦的。”
保康不想放弃,试图找到办法。皇太后却是因为他的话,更是感叹万千。
皇太后拍拍保康的手,讲故事一般“我们的保康还小那,才十五岁那。”
“皇祖母和保康这么大的时候,听过几个故事,讲给保康听。”
“当年,成吉思汗准备挥师西征,也遂皇后含泪送行,说道诸皇子中,嫡出的共有四人,大汗千秋万岁后,应由何人承统
成吉思汗就说世上没有长生不老之人。此次西征,翻山越岭,困难重重,是到了确定后嗣的时候了。
于是成吉思汗召见他的儿子们和弟弟们,议定嫡三子窝阔台为汗位继承人。术赤管狩猎;察合台掌法令;窝阔台主朝政;拖雷统军队,并且立下血誓,兄弟齐心。
可是,在成吉思汗去世之后,蒙古各部落议事会强烈反对窝阔台继承汗位。窝阔台不能只因为成吉思汗的遗命继位,要等部落议事会的最后决定。过渡的两年内,拖雷作为嫡出的幼子,监摄国政。
保康知道为什么吗”
保康看着皇太后,人呆愣愣的,他是真的不知道。
皇太后微笑“我们草原上的规矩,和中原人不一样,很多方面都不一样。中原人是嫡长子继承制度,满蒙,则是嫡幼子继承制度。”
保康“”
皇太后刚刚说了什么嫡幼子
保康怀疑自己幻听了。
可是皇太后的表情非常严肃,一点儿也没有故意吓唬他的意思。
“嫡幼子继承父亲的家业,其他的儿子们出去自己打拼,这才是草原上和平时期的继承制度,人人认可。”
“两年后,部落议事会举行大会,一起推选新大汗。大会争议四十天,一半的人恪守旧制,主张立幼子拖雷,反对成吉思汗的遗命。那个时候,术赤死了,察合台全力支持窝阔台,拖雷选择拥立窝阔台继位。”
保康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嫡幼子,嫡幼子术赤死了,察合台全力支持窝阔台,拖雷本身作为幼子具有先天弱势,前面两个哥哥联合,他为了顾全大局,或者说为了保全自己,只能做那样的选择。
所以,后来他死了。四十一岁正康健的时候。
保康呆愣愣地看着面前的荷花盆栽人,然而皇太后还没有说完。
皇太后眼望湛蓝的天空,缓缓说道“世人传说,当年太祖皇帝去世的时候,立下的遗嘱,也是嫡幼子继位。这不是没有原因。皇祖母不去说其中的真假,但是皇祖母知道,那些满蒙王公们,都还记得这个老规矩。”
晴天霹雳
保康恍恍惚惚地抬头喊一声“皇祖母”眼神惊恐,更多的是难过。
这么一瞬间,保康有很多问题要问,话到了喉咙口,却一句也问不出来。
他汗阿玛知道吗光看皇祖母那慈爱心疼的眼神,就有了答案。
他汗阿玛一定知道的,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也知道,这就是他们在他回宫后一直纵容他做和尚,一句也不提他还俗的原因之一。
当然,他额涅和他三舅舅也知道。他师祖也知道。
他汗阿玛、太皇太后、皇太后,都保持沉默,应该说,在他回宫后,对他的一切事儿基本上就一直保持沉默,或者说任由他自己折腾。
而他额涅、他三舅舅由着他的性子。
他师祖,第一次听他说选福晋就提过他还俗的事儿,并且因此对他汗阿玛有很大的意见。
他们,所有牵连其中的人,都和那些满蒙王公一样,都是该知道的都知道,都将这一个事儿当成一张牌压在心底最深处,随时准备在最“需要”的时候打出来。
只有他,才刚刚知道。
保康呆呆傻傻地看着蓝天,就感觉蓝天在旋转,大地在旋转。
他和太子之间的矛盾,原来,从他的出生起,就是无法调和的。
他自以为是的一切,他所有的努力,都是那么的可笑。
保康的嘴角露出一丝丝自嘲的冷笑,眼里一片迷茫和悲哀。
松鹤院偏殿外面的小径上,往来无人,长身玉立、身姿挺拔的少年小和尚就那么呆呆地站着,风吹动他的僧衣,青色的衣摆好似树叶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