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人生时光,收到皇上一行人到来的消息,自是要去行馆见面。
皇太后一看到他,立马拉着他的手,左看右看,细细打量,发现他确实没瘦,和出京的时候一个模样,放下心来。
谆谆叮嘱“你老师八十岁了,虽然没有孩子在身边,可有你们这些学生在身边,也是喜丧了,可不能再哭了,知道不”
保康抱着皇太后的胳膊撒娇“知道。老师也说他这辈子算是圆满了,要按喜丧来办。前几天还和我们一起讨论他丧礼上要请那些人。”
皇太后哈哈笑“你老师那样的奇人,自是豁达。苏州的规矩皇祖母不知道,但也少不了大摆五日宴席招待亲朋好友。”
保康笑着点头“老师说他投资海运大赚一笔银子,正要大摆五日宴席。还说大师兄和我都不需要他的银子,他的财产,除了给大师兄和保康留一个念想,其他的,都捐出去建学院。”
“本来只建一个童学院。后来保康给老师一算,老师的银子真不少。老师就说,那就再建一个女学院,苏州、江苏、乃至整个江南,第一家女子学院。”
皇太后惊奇,看向皇后,皇后也笑。
“他们那天说起保康大师兄的家事,顾炎武先生挺生气。说时代变了,苏州的女子也应该多学一学,跟着变,不能落后于沿海和京城。”
皇太后笑着点头,对保康说道“难为你老师一个大男子,临终的时候,还有这番胸襟和见识。”
保康嘻嘻笑。
皇上轻轻咳嗽一声。
几位公主低头抿嘴笑,一干皇子们摸摸鼻子,不敢吭声。
皇太后看一圈儿,最后看着保康,嗯,果然还是小保康最贴心。
顾炎武先生要建设女子学院的消息放出来,整个江苏,整个江南轰动,闹腾得来皇上单独去见过师祖一次后,查看运河、检阅将士等等忙乎完,听说这边的动静,也微服私访来到这个位于苏州昆山的一个小院子。
顾炎武先生之前出门游历,老房子已经给族人居住,他这两年因为主办江苏文报定居江苏,自己在苏州又置办一些田地房产,一个静雅清幽的好地方,往来鸿儒,谈笑文章,几乎汇聚江南所有的读书人,名家大儒。
皇上来到后,面对他们这些人表现出来的学术氛围,再一次在心里感叹江南文风之盛。
再看到他汗阿玛和光福圣恩寺的住持一起喝茶说书谈笑风生,一副经年老友的模样,忍不住嘴角抽抽。
皇上这次来到江南,为了缓解江南僧侣对大清朝廷的抵触心理,特意驻跸圣恩寺一天,御笔留书“松风水月”,留下黄金二百两,可是这个脾气古怪的老和尚就是不咸不淡的,哪知道
能怎么办他提都不敢和他汗阿玛提一句满心满眼都是对自己的同情皇上默默坐下来喝茶,静静地听这些江南文人们讨论顾炎武的决定。
今儿在场的几十个文人大致分为两派。
一派,根本就不同意建女学,说这是颠倒阴阳,有伤风化布拉布拉。一派,认同可以建女学,可女学里应该学什么,“男女有别”怎么教学争论不休。
皇上和黄宗羲一起品茶,听到有人提起来皇后写的那本山西商人,刚要开口,就见他熊儿子从屋里冲出来,铿锵有力的小嗓门“响天彻地”“老师要建设女学,那就开始建设,不是要问你们的意见,明白”
“你们天天读书,说是读儒家经典,敢到孔圣人面前说自己是儒家弟子吗孔圣人可以因为自己和妻子不合,大闹合离,后面还劝说自己的儿媳妇改嫁。你看你们,先是女子无才便是德,又是“男尊女卑”“贞节牌坊”羞不羞”
皇上“”
可皇上和众人都还没反应过来,他又一口气呱呱出一大通他的大道理。
“泰坤先生有感于山西人,山西商人的生活、想法变化,写了一本书,碍着你们什么觉得泰坤先生写了一位女子的正面人物,你们心里发虚没有胸襟接受女子的思绪觉醒,不光说明你们的狭隘无知,还说明你们的心胸狭窄。”
“读了一辈子圣贤书就读成这样,将来有幸见到孔圣人,可要记得躲着走哦。”
“知道山西商人一个男子只娶一个妻子的规矩吗知道原因为何吗那是因为你们最看不起的商人他就是那么有情有义。他知道自己常年经商在外,一家老小,一大家子的家业都托付给妻子,他不能,他不敢。”
“男子无端纳妾很自豪吗不纳妾就是没有本事那你们谁敢说自己比光武帝有本事你们谁敢说光武帝子嗣少既然都是人类了,那就做做一个人类该做的事情,脑袋留着不用,天天想着纳妾,还口口声声圣人学说”
皇上捂脸。
黄宗羲也捂脸。
屋里的潘耒捂脸,顾炎武哈哈哈笑。
众位文人反应过来,张口就要抗议,可是他们仔细一看这么个小和尚,顿时一脸惊奇。
保康无知无觉他“刷脸成功”,气势汹汹的“我老师在休养需要安静,说话都小声”
“老师马上过八十大寿,就这么一个心愿,作为学生就要给办了。谁敢阻止,谁敢给使绊子,杀上门不含糊”
眼睛瞪大,杀气腾腾的,一副小霸王的模样儿。
皇上忍不住又捂脸。
明明他熊儿子长得那么好,十来岁的年纪穿一身红色小袈裟那绝对是风流隐露,绝对的“貌赛潘安、风采照人”,可他就那小眉头一挑,立马出来一身喜乐满满的小邪气,整个一占山为王的小霸王,让人气得牙痒痒,又喜欢得来
皇上真不知道他汗阿玛怎么教导的熊儿子,偷偷看一眼他汗阿玛嘴角带笑,眉眼舒展,好吧,是他错了,他怎么忘了他汗阿玛在婚姻上也是“”。
皇上心里戚戚焉,一句话也不想说。
顾炎武先生要建学院的事儿就这么定下来。
为了保险起见,他要在自己还没咽气的时候,先建女学。
江南文人捏着鼻子,认了。
顾炎武先生,他们不敢反驳。顾炎武先生临终心愿,谁也不敢去捣乱。
顾炎武先生那个小学生,娘幺,这哪里来的小和尚
长得忒好看了。
江南文风鼎盛,江南人更爱看脸,保康在江南文人面前的第一次发声,凭借一张脸,顺利通关。
更因为他言语间的激进和不流于世俗,赢得很多清高派文人的喜欢,赢得所有江南才女们的喜欢。
皇上对此麻利地坐船南下。
这边皇上一路南下,在南京遭遇南京僧侣伙同保守派士大夫的刺杀,更“怀念”熊儿子的那张“门票脸”。
这边保康和顾炎武老师,积极准备筹建学院事宜。顾炎武先生还存了锻炼他的心思,给了他五十万两银子的银票,让他全权负责。保康奢望他老师可以看一眼学院建设,拿出全部本事在苏州蹦跶。
拿出他那再次改良的山西大喇叭,开着他的最新款拖拉机,找地方、做宣传、寻老师、拉学生
整个苏州城被他折腾得翻天覆地,男女老少天天乐哈哈地议论,大小姑娘成天等着见“小美和尚”一面顾炎武先生和师祖、皇后娘娘眼看他蹦跶得欢,一切进展顺利,笑呵呵着都放下心来。
有空的时候偶尔说起来皇上这次的遭遇,又是想笑,又觉得不应该笑。保康有时候听一耳朵,也特同情“朱三太子”本人。
扯起先朝旗号,拥立亡皇后裔起兵对抗朝廷,是不少野心家在王朝鼎革之际常用的一种手段。先皇时期的战事且不说,整个康熙朝代的二十八年里发生的伪“朱三太子案”,可谓是春天的小韭菜,一茬接一茬。
所谓的“朱三太子”,悼灵王朱慈焕,崇祯皇帝的第三个儿子,史书记载他五岁生病去世。就算他没死活了下来,他今年也五十多岁了,很可能是改名换姓重新生活了,偏偏还要被卷进来。
皇太后一看到他,立马拉着他的手,左看右看,细细打量,发现他确实没瘦,和出京的时候一个模样,放下心来。
谆谆叮嘱“你老师八十岁了,虽然没有孩子在身边,可有你们这些学生在身边,也是喜丧了,可不能再哭了,知道不”
保康抱着皇太后的胳膊撒娇“知道。老师也说他这辈子算是圆满了,要按喜丧来办。前几天还和我们一起讨论他丧礼上要请那些人。”
皇太后哈哈笑“你老师那样的奇人,自是豁达。苏州的规矩皇祖母不知道,但也少不了大摆五日宴席招待亲朋好友。”
保康笑着点头“老师说他投资海运大赚一笔银子,正要大摆五日宴席。还说大师兄和我都不需要他的银子,他的财产,除了给大师兄和保康留一个念想,其他的,都捐出去建学院。”
“本来只建一个童学院。后来保康给老师一算,老师的银子真不少。老师就说,那就再建一个女学院,苏州、江苏、乃至整个江南,第一家女子学院。”
皇太后惊奇,看向皇后,皇后也笑。
“他们那天说起保康大师兄的家事,顾炎武先生挺生气。说时代变了,苏州的女子也应该多学一学,跟着变,不能落后于沿海和京城。”
皇太后笑着点头,对保康说道“难为你老师一个大男子,临终的时候,还有这番胸襟和见识。”
保康嘻嘻笑。
皇上轻轻咳嗽一声。
几位公主低头抿嘴笑,一干皇子们摸摸鼻子,不敢吭声。
皇太后看一圈儿,最后看着保康,嗯,果然还是小保康最贴心。
顾炎武先生要建设女子学院的消息放出来,整个江苏,整个江南轰动,闹腾得来皇上单独去见过师祖一次后,查看运河、检阅将士等等忙乎完,听说这边的动静,也微服私访来到这个位于苏州昆山的一个小院子。
顾炎武先生之前出门游历,老房子已经给族人居住,他这两年因为主办江苏文报定居江苏,自己在苏州又置办一些田地房产,一个静雅清幽的好地方,往来鸿儒,谈笑文章,几乎汇聚江南所有的读书人,名家大儒。
皇上来到后,面对他们这些人表现出来的学术氛围,再一次在心里感叹江南文风之盛。
再看到他汗阿玛和光福圣恩寺的住持一起喝茶说书谈笑风生,一副经年老友的模样,忍不住嘴角抽抽。
皇上这次来到江南,为了缓解江南僧侣对大清朝廷的抵触心理,特意驻跸圣恩寺一天,御笔留书“松风水月”,留下黄金二百两,可是这个脾气古怪的老和尚就是不咸不淡的,哪知道
能怎么办他提都不敢和他汗阿玛提一句满心满眼都是对自己的同情皇上默默坐下来喝茶,静静地听这些江南文人们讨论顾炎武的决定。
今儿在场的几十个文人大致分为两派。
一派,根本就不同意建女学,说这是颠倒阴阳,有伤风化布拉布拉。一派,认同可以建女学,可女学里应该学什么,“男女有别”怎么教学争论不休。
皇上和黄宗羲一起品茶,听到有人提起来皇后写的那本山西商人,刚要开口,就见他熊儿子从屋里冲出来,铿锵有力的小嗓门“响天彻地”“老师要建设女学,那就开始建设,不是要问你们的意见,明白”
“你们天天读书,说是读儒家经典,敢到孔圣人面前说自己是儒家弟子吗孔圣人可以因为自己和妻子不合,大闹合离,后面还劝说自己的儿媳妇改嫁。你看你们,先是女子无才便是德,又是“男尊女卑”“贞节牌坊”羞不羞”
皇上“”
可皇上和众人都还没反应过来,他又一口气呱呱出一大通他的大道理。
“泰坤先生有感于山西人,山西商人的生活、想法变化,写了一本书,碍着你们什么觉得泰坤先生写了一位女子的正面人物,你们心里发虚没有胸襟接受女子的思绪觉醒,不光说明你们的狭隘无知,还说明你们的心胸狭窄。”
“读了一辈子圣贤书就读成这样,将来有幸见到孔圣人,可要记得躲着走哦。”
“知道山西商人一个男子只娶一个妻子的规矩吗知道原因为何吗那是因为你们最看不起的商人他就是那么有情有义。他知道自己常年经商在外,一家老小,一大家子的家业都托付给妻子,他不能,他不敢。”
“男子无端纳妾很自豪吗不纳妾就是没有本事那你们谁敢说自己比光武帝有本事你们谁敢说光武帝子嗣少既然都是人类了,那就做做一个人类该做的事情,脑袋留着不用,天天想着纳妾,还口口声声圣人学说”
皇上捂脸。
黄宗羲也捂脸。
屋里的潘耒捂脸,顾炎武哈哈哈笑。
众位文人反应过来,张口就要抗议,可是他们仔细一看这么个小和尚,顿时一脸惊奇。
保康无知无觉他“刷脸成功”,气势汹汹的“我老师在休养需要安静,说话都小声”
“老师马上过八十大寿,就这么一个心愿,作为学生就要给办了。谁敢阻止,谁敢给使绊子,杀上门不含糊”
眼睛瞪大,杀气腾腾的,一副小霸王的模样儿。
皇上忍不住又捂脸。
明明他熊儿子长得那么好,十来岁的年纪穿一身红色小袈裟那绝对是风流隐露,绝对的“貌赛潘安、风采照人”,可他就那小眉头一挑,立马出来一身喜乐满满的小邪气,整个一占山为王的小霸王,让人气得牙痒痒,又喜欢得来
皇上真不知道他汗阿玛怎么教导的熊儿子,偷偷看一眼他汗阿玛嘴角带笑,眉眼舒展,好吧,是他错了,他怎么忘了他汗阿玛在婚姻上也是“”。
皇上心里戚戚焉,一句话也不想说。
顾炎武先生要建学院的事儿就这么定下来。
为了保险起见,他要在自己还没咽气的时候,先建女学。
江南文人捏着鼻子,认了。
顾炎武先生,他们不敢反驳。顾炎武先生临终心愿,谁也不敢去捣乱。
顾炎武先生那个小学生,娘幺,这哪里来的小和尚
长得忒好看了。
江南文风鼎盛,江南人更爱看脸,保康在江南文人面前的第一次发声,凭借一张脸,顺利通关。
更因为他言语间的激进和不流于世俗,赢得很多清高派文人的喜欢,赢得所有江南才女们的喜欢。
皇上对此麻利地坐船南下。
这边皇上一路南下,在南京遭遇南京僧侣伙同保守派士大夫的刺杀,更“怀念”熊儿子的那张“门票脸”。
这边保康和顾炎武老师,积极准备筹建学院事宜。顾炎武先生还存了锻炼他的心思,给了他五十万两银子的银票,让他全权负责。保康奢望他老师可以看一眼学院建设,拿出全部本事在苏州蹦跶。
拿出他那再次改良的山西大喇叭,开着他的最新款拖拉机,找地方、做宣传、寻老师、拉学生
整个苏州城被他折腾得翻天覆地,男女老少天天乐哈哈地议论,大小姑娘成天等着见“小美和尚”一面顾炎武先生和师祖、皇后娘娘眼看他蹦跶得欢,一切进展顺利,笑呵呵着都放下心来。
有空的时候偶尔说起来皇上这次的遭遇,又是想笑,又觉得不应该笑。保康有时候听一耳朵,也特同情“朱三太子”本人。
扯起先朝旗号,拥立亡皇后裔起兵对抗朝廷,是不少野心家在王朝鼎革之际常用的一种手段。先皇时期的战事且不说,整个康熙朝代的二十八年里发生的伪“朱三太子案”,可谓是春天的小韭菜,一茬接一茬。
所谓的“朱三太子”,悼灵王朱慈焕,崇祯皇帝的第三个儿子,史书记载他五岁生病去世。就算他没死活了下来,他今年也五十多岁了,很可能是改名换姓重新生活了,偏偏还要被卷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