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一、飞雪 (2/2)
慢说“徐兄,我认得你,却是三生有幸。”
徐来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能将他的身子放在车内半躺好,才又叹了口气“我似乎要再一次叛教了。”
那人却笑着摇了摇头“你不是叛教,你擒住了我,这就要送我上玉龙雪山面见你们教主,如此大功,怎能说是叛教呢”
徐来愣了片刻,沉声说“你这是要将自己送到我手上”
那人又低低笑了“徐兄我想再见一见母亲。”
徐来看着他,看他苍白无色唇边,弯出一个依稀温柔的弧度“如今这样,我实在不能放心我想见她。”
徐来定定地看着他,如果说生命像是火焰,那么他眼前的这个人,就像一盏已经燃尽了的烛火,那光芒虽然依旧温暖,却已是很快就会熄灭。
多年的伤病积累,徐来还能看到他身体中那股逐渐失控的真气,他知道,这也许已经是那人生命中最后的光辉了,他怎能忍心
徐来抬手封住了他周身的大穴,感觉到那些即将冲破他静脉的真气已经被封住了,这才稍稍松了口气“很好,这样才算是被我擒住了。”
那人又望着他笑,脸色煞白着轻咳,他是在看不过去,又伸出手来抵在他丹田上,将自己的内力缓缓送了一些过去,安抚他体内翻腾的真气。
那人靠在他肩上缓缓闭了眼睛,隔了许久,他听到一声低低的“多谢。”
后来后来如何了
他被那人骗上了贼船,岂能轻易下去
他给教主传了信,说自己已经将那人擒住,会将人带回去给教主亲自发落。
结果教主不知是不是压根没信他还是有其他打算,仍旧派了络绎不绝的教众过来截杀两人。
好歹教主没有发令说他已叛教,也没有对他下格杀令。
他还是光明圣堂左堂主的身份,却不得不躲避教众的追杀,带着一个“俘虏”,东躲西藏地一路赶往玉龙雪山。
就像当年在江南逃亡时一样,那人虽然一整日有半日都在昏睡,每当清醒时,却总能准确地估计当下的情势,屡出奇计,绕过了不知道多少波教众,也让徐来不用正面跟昔日的同门师兄弟对战。
带着那人,他一路上不知道操了多少心,也明白了若不是有他相助,按着那人的身子,只怕他根本熬不到滇北。
那人在途中还伤势发作了几次,不时的昏迷,断断续续咳出的暗血,徐来和云自心给他灌下不知道多少内伤药,才让他熬过了那一关,那时徐来甚至怀疑自己要带着那人的尸首上山。
好在教主派来截杀他们的教众,一些人,得过那人的恩惠,另一些人,早就对那人的所做作为深感钦佩。
灵碧教从来都不是江湖暴徒的聚集地,教主教他们要恩怨分明,遵从心中的大义。
在这一次,他们心中的大义就是不能伤害那人。
他曾认为不可能的事,那人也终于做到了,他们到达了玉龙雪山。
山下站着的人是刘怀雪,教主派了十个人出来,设下十道关卡,最后一关,也正是刘怀雪。
徐来不能再帮他,那人就独自一人,一道道破了关,一步步登上了玉龙雪山的绝顶。
最后一关,刘怀雪没有动武,反而摆下了一个棋盘。
这一局就设在冰天雪地的高台之上,寒风凛冽,满天飞霜。
徐来知道刘怀雪是想以严寒逼走那人,却不想这一局下了两日两夜,直到风雪将对弈的两个人俱都染得霜雪满头,最终是刘怀雪弃了子“是我输了。”
台上的残局已被积雪掩盖,但仍看得出千军万马、纵横捭阖,那是天地棋盘,推演着天下大势。
教主终于走了上来,淡声道“怀雪,他赢了”
刘怀雪叹息着点头“老师,是他赢了。”
徐来直到这时,才明白过来这一局怕是出自教主的授意,教主想做什么呢想看那人在绝境中有没有力挽狂澜的智谋和决断
徐来不得而知,他直到后来,还在想,教主为何明知他跟那人的情谊深厚,还派他前往天山
教主究竟是真的想杀了那人,还是只是在重重山水之间,给那人设下了极难通过的考核,如果那人输了,自然尸骨无存,若是那人赢了
那日的一切都来得太快,教主没有对那人动手,那个名为归无常的男人出现了,教主手中的长剑刺中了归无常的胸口,却接住了那具倒下的身体。
教主耗费了一半的内力,将那人体内害人的真气驱散,而后抱着归无常的身体,跳下了悬崖。
二十多年来爱恨痴缠,个中滋味,恐怕他们这些人都不会懂。
徐来只知道,教主在每年的新年,都会亲手煮上一碗长寿面,里面放上两个糖心的荷包蛋,还有青翠欲滴的鲜菜,看上去那么好吃。
那碗面到最后会被他们这些人抢争抢,教主则会微笑着看他们打架,却无论他们怎么抢,都不会再煮第二碗。
徐来在还年少时,曾撒娇地问过教主为何不再煮几碗,好大家来分。
教主却微笑着摇了头“这面寿星都没吃到,就被你们抢了,你们还好意思叫我再煮。”
话是这么说了,往后他们每个人的生辰,教主都会煮一碗同样的面给他们。
徐来后来入了江湖,通了时事,才知道新年那一日,正是那人的寿辰。
天子生辰,就是万寿节,恰巧又是新年,一年之中两个最热闹的节日一起过了,每次都普天同庆,热闹非凡。
那人在宫中热闹的节庆宴席上,可曾想过滇北的雪山之上,每年都有一碗属于他的,母亲亲手煮的长寿面
待那人在玉龙雪山上养伤的时候,徐来就拿这个问题去问了,他其实也不过随口一说,并没有任何诘问的意思。
只不过那时教主生死不知,他想起来那些曾有过的拳拳母爱,就忍不住要将之说出来。
却不想他只是刚说出来,那人唇边那总是带着的柔和笑意就全然不见了,那人的脸色,在那一刹那,是在雪山顶上垂危时都没有过的,死一般的灰败。
他看着那人紧紧按着胸口倒了下去,大口呕出鲜红的血来。
他没想到这样一句话,就能惹出这么大的乱子,慌着抱住那人不断颤抖的身子,连声喊大夫来救命。
他的衣袖却被拉住了,他看到那人苍白着脸对他微弯了唇角,唇边仍有刺目的血迹“徐兄我就是大夫”
他看着那人眼中仿佛划过了无数伤怀和黯然,却仍是透着柔和的光“我如今的命,仍是母亲给的我不会教她心血白费。”
慌乱中他们两个谁都没有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已经悄然走了进来,就站在床边。
教主不,现在应该喊老师了,老师在床前坐下,用手帕将那人唇边残余的血迹轻轻擦去,淡然地开了口“你如今心脉损毁,切忌大喜大悲。”
他揽着那人的肩膀,能感到那人的身子又开始轻颤,他看着床前那人刚呕出的血迹,实在心慌不知如何是好,就忙将那人胡乱塞给老师,逃命一般从那房中出来。
关门前最后一瞥,他看到老师温柔地抱着那人的肩膀,一面用手帕擦着那人唇边的血迹,一面轻声叫他归顺气息。
出来后徐来看到门外的刘怀雪,才被告知,老师在一个时辰前,终于带着归无常从悬崖底下回来。
那个悬崖下有一汪冰泉,哪怕垂死之身,在泉中冻着,也能暂时吊上一口气,他们都猜老师抱着归无常跳下去,为的是借助冰泉救人。
但悬崖太高,老师又刚折损了一半内力,他们都不知道老师究竟能不能平安带着人回来。
现在现在老师终于回来了,幸而这个结局,不能算得上太坏。
他背靠着身后关上的房门,就在滇北回暖的阳光里,用手遮住眼睛低沉地笑了起来。
他笑了许久,笑到刘怀雪再也看不下去,颇有些不耐烦地开口说“你想哭就哭吧,反正老师一回来,舞水半乐她们都哭成一团了。”
他笑着摇了摇头,狠狠抹了把脸,露出一双精光四射的双目“我只是笑这贼老天还不算太狠。”
归无常的伤势沉重,被老师带回来的时候,还没有醒。
那人身子稍好上一些,就起身去给自己的父亲治伤,徐来本以为父子二人该有些默契和温情,结果那人每每去给归无常治伤,都沉着一张脸,仿佛连虚假的笑容都懒得给。
等归无常终于醒了,那人也仍是一脸冷然地扎完一套针,收起来针袋一言不发地离开。
有次归无常终于忍不住,趁着扎针的间隙,努力想要说点什么“焕儿,你身子怎样了”
那人冷冷道“行针时,不可说话。”
于是归无常就又只能沉默了,一张跟那人有九分相似的脸上,也苍白得很,看起来一样叫人心疼。
徐来在旁看着颇觉有趣,却又不敢笑,只能忍着笑等那人将针扎完,他好将人扶回房去。
不过那人终究在施针后又淡淡开了口“我还好,不劳你操心。倒是你,若是再思虑过重,我就不用来给你行针了。”
归无常还皱了眉假装没听懂“焕儿,为何你会不来给我行针,是为父惹你生气了”
那人抿着泛白的薄唇狠狠瞪了床上的人一眼,似乎是后悔自己跟他说话,毫不犹豫地起身走了。
那人这次可能是被自己父亲气着了,回到房间后,还按着胸口咳了一阵,脸色苍白得很。
徐来看他每次跟父母置气,都要伤着自己,就摸了摸鼻子说“云从,师娘就那个性子,也就老师能治得住他,你也不要太在意了。”
那人听到这里,愣了下抬头看他“你叫谁师娘”
徐来在灵碧教惯了,对世俗称谓尊卑,并没有太熟悉,丝毫没觉察到有什么不对“就是云从的父亲啊,我们都叫他师娘。”
那人“噗”一声笑了出来,脸上不再一片苍白“若是他听到这个词,不知道会不会被气死”
他说着又忙收了笑容,看了看徐来轻声开口“他从我小时,就总同我说,有朝一日,他会将娘亲带回来说了这么多年,却没有一次实现,最终也”
他脸上添了些无奈,最终还是笑了一笑“算了,我同他计较什么,总归他言而无信惯了。”
话虽这么说,他自己下床尚且无力,也总是每日坚持去给归无常施针,那针法据说还颇耗精力,对没有了内力的他而言,只怕并不轻松。
这一家人总是这么口是心非,徐来这些日子已经见怪不怪,一家里父子两个人都躺在床上,这么一看老师也挺可怜。
待那人身子又好了些,归无常的伤势也好了一些,他就要动身回京师了。
老师和归无常给那人送行,老师看着他说“我和你父皇还活着的事,牵涉过多,不要告诉任何人。”
那人点头答应下来,老师又说“焕儿,我仍是想说,你也可以就留在这里”
那人轻笑着摇头“娘亲,京师有人在等我”
老师终是不再说什么了,只是抬手抱住了那人,徐来跟了老师这么多年,到这一刻才发现,老师抱住那人的样子,不再仙风道骨,不再凛冽飘逸,同全天下的母亲,抱着自己即将远行的儿子一样,微微佝偻着腰,满是不舍。
老师说“在那一日之前,若有空了,我会带你父皇回去见你一面。”
那人微笑着轻点了点头“我祝娘亲和父皇白头偕老,最好永远不要有那一日。”
老师顿时又失声笑了“你在山上不久,怎么就跟小来学了油腔滑调永远不要有那一日,你是想让我们白发人送黑发人”
那人微微弯了唇,不肯承认自己是故意逗母亲发笑,好冲淡这样的离愁别绪。
老师和其他人在山上就同他道了别,只有徐来和刘怀雪,将人送到了山下。
这一生他和那个人,还会不会有再见的时候
徐来没有去多想,他是生来潇洒的江湖儿女,命运如浮萍,却也如白鸟振翅飞上云霄的那一刻,莫问来路,不问归处。
后来刘怀雪问徐来“你此生知己有几人”
不再年轻的圣堂主仍旧英俊,笑着晃了晃手指“自是有两人。”
一个就在眼前,另一个,去了海天飞雪的深处。
虽再不可相见,亦在心间。
徐来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能将他的身子放在车内半躺好,才又叹了口气“我似乎要再一次叛教了。”
那人却笑着摇了摇头“你不是叛教,你擒住了我,这就要送我上玉龙雪山面见你们教主,如此大功,怎能说是叛教呢”
徐来愣了片刻,沉声说“你这是要将自己送到我手上”
那人又低低笑了“徐兄我想再见一见母亲。”
徐来看着他,看他苍白无色唇边,弯出一个依稀温柔的弧度“如今这样,我实在不能放心我想见她。”
徐来定定地看着他,如果说生命像是火焰,那么他眼前的这个人,就像一盏已经燃尽了的烛火,那光芒虽然依旧温暖,却已是很快就会熄灭。
多年的伤病积累,徐来还能看到他身体中那股逐渐失控的真气,他知道,这也许已经是那人生命中最后的光辉了,他怎能忍心
徐来抬手封住了他周身的大穴,感觉到那些即将冲破他静脉的真气已经被封住了,这才稍稍松了口气“很好,这样才算是被我擒住了。”
那人又望着他笑,脸色煞白着轻咳,他是在看不过去,又伸出手来抵在他丹田上,将自己的内力缓缓送了一些过去,安抚他体内翻腾的真气。
那人靠在他肩上缓缓闭了眼睛,隔了许久,他听到一声低低的“多谢。”
后来后来如何了
他被那人骗上了贼船,岂能轻易下去
他给教主传了信,说自己已经将那人擒住,会将人带回去给教主亲自发落。
结果教主不知是不是压根没信他还是有其他打算,仍旧派了络绎不绝的教众过来截杀两人。
好歹教主没有发令说他已叛教,也没有对他下格杀令。
他还是光明圣堂左堂主的身份,却不得不躲避教众的追杀,带着一个“俘虏”,东躲西藏地一路赶往玉龙雪山。
就像当年在江南逃亡时一样,那人虽然一整日有半日都在昏睡,每当清醒时,却总能准确地估计当下的情势,屡出奇计,绕过了不知道多少波教众,也让徐来不用正面跟昔日的同门师兄弟对战。
带着那人,他一路上不知道操了多少心,也明白了若不是有他相助,按着那人的身子,只怕他根本熬不到滇北。
那人在途中还伤势发作了几次,不时的昏迷,断断续续咳出的暗血,徐来和云自心给他灌下不知道多少内伤药,才让他熬过了那一关,那时徐来甚至怀疑自己要带着那人的尸首上山。
好在教主派来截杀他们的教众,一些人,得过那人的恩惠,另一些人,早就对那人的所做作为深感钦佩。
灵碧教从来都不是江湖暴徒的聚集地,教主教他们要恩怨分明,遵从心中的大义。
在这一次,他们心中的大义就是不能伤害那人。
他曾认为不可能的事,那人也终于做到了,他们到达了玉龙雪山。
山下站着的人是刘怀雪,教主派了十个人出来,设下十道关卡,最后一关,也正是刘怀雪。
徐来不能再帮他,那人就独自一人,一道道破了关,一步步登上了玉龙雪山的绝顶。
最后一关,刘怀雪没有动武,反而摆下了一个棋盘。
这一局就设在冰天雪地的高台之上,寒风凛冽,满天飞霜。
徐来知道刘怀雪是想以严寒逼走那人,却不想这一局下了两日两夜,直到风雪将对弈的两个人俱都染得霜雪满头,最终是刘怀雪弃了子“是我输了。”
台上的残局已被积雪掩盖,但仍看得出千军万马、纵横捭阖,那是天地棋盘,推演着天下大势。
教主终于走了上来,淡声道“怀雪,他赢了”
刘怀雪叹息着点头“老师,是他赢了。”
徐来直到这时,才明白过来这一局怕是出自教主的授意,教主想做什么呢想看那人在绝境中有没有力挽狂澜的智谋和决断
徐来不得而知,他直到后来,还在想,教主为何明知他跟那人的情谊深厚,还派他前往天山
教主究竟是真的想杀了那人,还是只是在重重山水之间,给那人设下了极难通过的考核,如果那人输了,自然尸骨无存,若是那人赢了
那日的一切都来得太快,教主没有对那人动手,那个名为归无常的男人出现了,教主手中的长剑刺中了归无常的胸口,却接住了那具倒下的身体。
教主耗费了一半的内力,将那人体内害人的真气驱散,而后抱着归无常的身体,跳下了悬崖。
二十多年来爱恨痴缠,个中滋味,恐怕他们这些人都不会懂。
徐来只知道,教主在每年的新年,都会亲手煮上一碗长寿面,里面放上两个糖心的荷包蛋,还有青翠欲滴的鲜菜,看上去那么好吃。
那碗面到最后会被他们这些人抢争抢,教主则会微笑着看他们打架,却无论他们怎么抢,都不会再煮第二碗。
徐来在还年少时,曾撒娇地问过教主为何不再煮几碗,好大家来分。
教主却微笑着摇了头“这面寿星都没吃到,就被你们抢了,你们还好意思叫我再煮。”
话是这么说了,往后他们每个人的生辰,教主都会煮一碗同样的面给他们。
徐来后来入了江湖,通了时事,才知道新年那一日,正是那人的寿辰。
天子生辰,就是万寿节,恰巧又是新年,一年之中两个最热闹的节日一起过了,每次都普天同庆,热闹非凡。
那人在宫中热闹的节庆宴席上,可曾想过滇北的雪山之上,每年都有一碗属于他的,母亲亲手煮的长寿面
待那人在玉龙雪山上养伤的时候,徐来就拿这个问题去问了,他其实也不过随口一说,并没有任何诘问的意思。
只不过那时教主生死不知,他想起来那些曾有过的拳拳母爱,就忍不住要将之说出来。
却不想他只是刚说出来,那人唇边那总是带着的柔和笑意就全然不见了,那人的脸色,在那一刹那,是在雪山顶上垂危时都没有过的,死一般的灰败。
他看着那人紧紧按着胸口倒了下去,大口呕出鲜红的血来。
他没想到这样一句话,就能惹出这么大的乱子,慌着抱住那人不断颤抖的身子,连声喊大夫来救命。
他的衣袖却被拉住了,他看到那人苍白着脸对他微弯了唇角,唇边仍有刺目的血迹“徐兄我就是大夫”
他看着那人眼中仿佛划过了无数伤怀和黯然,却仍是透着柔和的光“我如今的命,仍是母亲给的我不会教她心血白费。”
慌乱中他们两个谁都没有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已经悄然走了进来,就站在床边。
教主不,现在应该喊老师了,老师在床前坐下,用手帕将那人唇边残余的血迹轻轻擦去,淡然地开了口“你如今心脉损毁,切忌大喜大悲。”
他揽着那人的肩膀,能感到那人的身子又开始轻颤,他看着床前那人刚呕出的血迹,实在心慌不知如何是好,就忙将那人胡乱塞给老师,逃命一般从那房中出来。
关门前最后一瞥,他看到老师温柔地抱着那人的肩膀,一面用手帕擦着那人唇边的血迹,一面轻声叫他归顺气息。
出来后徐来看到门外的刘怀雪,才被告知,老师在一个时辰前,终于带着归无常从悬崖底下回来。
那个悬崖下有一汪冰泉,哪怕垂死之身,在泉中冻着,也能暂时吊上一口气,他们都猜老师抱着归无常跳下去,为的是借助冰泉救人。
但悬崖太高,老师又刚折损了一半内力,他们都不知道老师究竟能不能平安带着人回来。
现在现在老师终于回来了,幸而这个结局,不能算得上太坏。
他背靠着身后关上的房门,就在滇北回暖的阳光里,用手遮住眼睛低沉地笑了起来。
他笑了许久,笑到刘怀雪再也看不下去,颇有些不耐烦地开口说“你想哭就哭吧,反正老师一回来,舞水半乐她们都哭成一团了。”
他笑着摇了摇头,狠狠抹了把脸,露出一双精光四射的双目“我只是笑这贼老天还不算太狠。”
归无常的伤势沉重,被老师带回来的时候,还没有醒。
那人身子稍好上一些,就起身去给自己的父亲治伤,徐来本以为父子二人该有些默契和温情,结果那人每每去给归无常治伤,都沉着一张脸,仿佛连虚假的笑容都懒得给。
等归无常终于醒了,那人也仍是一脸冷然地扎完一套针,收起来针袋一言不发地离开。
有次归无常终于忍不住,趁着扎针的间隙,努力想要说点什么“焕儿,你身子怎样了”
那人冷冷道“行针时,不可说话。”
于是归无常就又只能沉默了,一张跟那人有九分相似的脸上,也苍白得很,看起来一样叫人心疼。
徐来在旁看着颇觉有趣,却又不敢笑,只能忍着笑等那人将针扎完,他好将人扶回房去。
不过那人终究在施针后又淡淡开了口“我还好,不劳你操心。倒是你,若是再思虑过重,我就不用来给你行针了。”
归无常还皱了眉假装没听懂“焕儿,为何你会不来给我行针,是为父惹你生气了”
那人抿着泛白的薄唇狠狠瞪了床上的人一眼,似乎是后悔自己跟他说话,毫不犹豫地起身走了。
那人这次可能是被自己父亲气着了,回到房间后,还按着胸口咳了一阵,脸色苍白得很。
徐来看他每次跟父母置气,都要伤着自己,就摸了摸鼻子说“云从,师娘就那个性子,也就老师能治得住他,你也不要太在意了。”
那人听到这里,愣了下抬头看他“你叫谁师娘”
徐来在灵碧教惯了,对世俗称谓尊卑,并没有太熟悉,丝毫没觉察到有什么不对“就是云从的父亲啊,我们都叫他师娘。”
那人“噗”一声笑了出来,脸上不再一片苍白“若是他听到这个词,不知道会不会被气死”
他说着又忙收了笑容,看了看徐来轻声开口“他从我小时,就总同我说,有朝一日,他会将娘亲带回来说了这么多年,却没有一次实现,最终也”
他脸上添了些无奈,最终还是笑了一笑“算了,我同他计较什么,总归他言而无信惯了。”
话虽这么说,他自己下床尚且无力,也总是每日坚持去给归无常施针,那针法据说还颇耗精力,对没有了内力的他而言,只怕并不轻松。
这一家人总是这么口是心非,徐来这些日子已经见怪不怪,一家里父子两个人都躺在床上,这么一看老师也挺可怜。
待那人身子又好了些,归无常的伤势也好了一些,他就要动身回京师了。
老师和归无常给那人送行,老师看着他说“我和你父皇还活着的事,牵涉过多,不要告诉任何人。”
那人点头答应下来,老师又说“焕儿,我仍是想说,你也可以就留在这里”
那人轻笑着摇头“娘亲,京师有人在等我”
老师终是不再说什么了,只是抬手抱住了那人,徐来跟了老师这么多年,到这一刻才发现,老师抱住那人的样子,不再仙风道骨,不再凛冽飘逸,同全天下的母亲,抱着自己即将远行的儿子一样,微微佝偻着腰,满是不舍。
老师说“在那一日之前,若有空了,我会带你父皇回去见你一面。”
那人微笑着轻点了点头“我祝娘亲和父皇白头偕老,最好永远不要有那一日。”
老师顿时又失声笑了“你在山上不久,怎么就跟小来学了油腔滑调永远不要有那一日,你是想让我们白发人送黑发人”
那人微微弯了唇,不肯承认自己是故意逗母亲发笑,好冲淡这样的离愁别绪。
老师和其他人在山上就同他道了别,只有徐来和刘怀雪,将人送到了山下。
这一生他和那个人,还会不会有再见的时候
徐来没有去多想,他是生来潇洒的江湖儿女,命运如浮萍,却也如白鸟振翅飞上云霄的那一刻,莫问来路,不问归处。
后来刘怀雪问徐来“你此生知己有几人”
不再年轻的圣堂主仍旧英俊,笑着晃了晃手指“自是有两人。”
一个就在眼前,另一个,去了海天飞雪的深处。
虽再不可相见,亦在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