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用脑子滑冰 (1/2)
第十一章
稍后,席烨找出了楚虞最近的节目录像,对他做了一对一的一个复盘解说,轻易指出了很多楚虞身上的小毛病。
包括编排方面。
楚虞初遇名师,席烨也第一次当教练,两人兴致勃勃,一聊就是一个小时,都过了睡午觉的时间,还意犹未尽。
席烨舔了舔干了的嘴唇,说“说这么多,还是要上冰才行,编排方面我也要请教专业人士,暂时就到这里吧,你身上有伤,好好休息。”
楚虞想说没关系,他还有大把的精神。
但席烨却打了个哈欠,好像瞬间呼出了自己的精气神,整个人变得萎靡不振,摆手说道“来不起了,我去睡一会儿。”
席烨进屋前拿了一个凉被出来,又将空调调高了两度,示意楚虞在沙发睡觉。
楚虞哪里睡得着
他现在脑袋里念头无数,闭上眼天马行空,一幅幅自己和对手的画面浮现出来,他用大脑去整理席教指点出的错误,将两套节目都从头到尾走了无数遍。
大到阿克塞尔跳的力量和控制,小到冰上的用刃,将细节放大无数倍的反复思量,就好像自己站在冰面上滑了一次次。
这是他的习惯。
都说花滑是一种肌肉记忆的运动,练了千百遍,身体自然就会记下。
楚虞承认这一点。
但是在让肌肉记住运动轨迹之前,他还会去思考。
一开始只是分解动作。训练之前,训练之后,将自己掌握的部分继续巩固,不稳定的部分进行微调。待得大脑想出几种,或者几十种方案后,他就会在冰上去尝试,总会更快地找到更适合自己的方法。
再后来,他就习惯了这种动脑袋的方式,甚至可以将一套动作完整的在脑海里重放,用刃的深度,起跳前的构想,落地时候的各种应对预案。
一次次的,不是几十次,而是成千上万次,将所有的动作摸得筋骨分明,一清二楚。
待得上冰,他总会比其他人更快地掌握要领,调整错误。
他的成绩也在一天天地变好,直至为他拿下第一个青冠赛的奖牌。
也是六年时间里,唯一在青少年男子组拿下奖牌的aha。
楚虞闭着眼,眼球也在快速地跳动,他一动不动,脑袋里却已经浮现无数画面。
他将席教指点出的问题融入进自己的脑内世界里,又将夹心跳的技巧安放在自己的2a后面,然后轻而易举的发现生硬地加入这个接跳会破坏节目整体的节奏,导致节拍全部慢上一秒。
这样一来,后面的动作就要全部修改。
而且25分的分值增加真的有必要吗
节目的节奏一旦被影响,失去的内容分或许更多,得不偿失。
这样一来,自己不如在3a上下功夫,又或者,有个编排老师对自己后面的动作进行调整。
至于自己调整,楚虞也算是双脚都站进门的专业花滑运动员,对节目的编排自然也有过自己的想法,但他很清楚,术业有专攻,而且以自己的眼界和舞蹈基础,自己编排更可能会弄巧成拙。
与其如此,不如等席教找来专业的编排老师再说。
会是谁呢
楚虞的脑海里想到一个人,但很快就抹了去。
那是绝不可能的。
最有可能的还是和队里长期合作的王老师,他这个级别的节目调整,王老师已经足够了。
想到这里,楚虞暂时放下,又继续在脑海里调整席教指点出的错误。
反反复复,仔仔细细。
一遍又一遍。
既然肌肉可以形成肌肉记忆。
大脑自然也能够形成条件反射。
想得多了,能够更快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总结自己的错误,更是在关键是时刻,通过大脑冷静的运算,在赛场上调整出最合适的一套节目。
实力强劲固然可以狂轰乱炸一阵猛跳,一举拿下最高分。
但要是实力稍欠,这个时候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赛场上直接调整节目,也有可能获胜。
举一个例子,上个奥运赛季到上上个奥运赛季的十年时间内,被称为“海哲威时代”,海哲威巴金是一名来自鹰国的a单选手,两届奥运会冠军,八枚世锦赛金牌,无数大大小小的金牌,甚至开创了自己的花滑体系,又被冰迷称为“海皇”。
他音律感很强,身体柔韧强悍,冰上展示意境十足,尤其他可以完成所有的动作的四周跳,包括阿克塞尔跳。
甚至在他最强盛的时期,还完成了第一个5t的跳跃动作,轰动一时。
但是就在他退役前的最后一场比赛,也是最重要的奥运会比赛据说那年冰面不好,他几乎在每个跳跃动作上都丢了分,但依旧稳稳占据在积分榜的第一名。
直到他的对手上场,在第一个4t跳跃失败后,当机立断的在赛场上调整战略,完成了一个个高质量的三周转,比赛期间计算分数,在最后一跳用3t2oo的最简单跳跃,以02分之差,赢了“海皇”。
赛后采访,这位选手承认,自己算过分。
那一届奥运会的a单,是历史分数最低的一届,甚至很多人都在质疑这位选手的冠军胜之不武,体育竞技就应该去拼去超越将人类的体能推到一个又一个的高峰
但无论外界的声音如何动摇,这位用脑子滑冰的选手,为他拿下了一枚珍贵的金牌。
再举个例子。
就比如席烨招募学员的考核。
楚虞是真的跳不了3t2oo吗还是拼不出一个阿克塞尔三周半在那种情况下,哪怕跳完后扶冰,甚至是摔倒也可以吧
然而事实上是所有冒险的部分楚虞通通没做
他了解当时的状态,也清楚教练们想要看见的是什么。
他把自己的基础展示出来,用较低的技术分保证内容分的完整,让观众,尤其是席烨,能够一直在“戏里”,以欣赏的角度,从头到尾的,对他做出观察。
换个思路想。
席烨正看得爽呢,眼看着高潮部分了,期待你挥翅腾飞,结果冰上的人不但没飞起来,还“啪叽”一下摔地上了,会是什么心情
不爽
嫌弃
好不容易靠着你的表现又找到一点兴趣,下一秒又摔地上了,换谁能有更多的期待。
反之,楚虞一路顺畅的滑,该转的时候转,该跳的时候跳,就算“飞”的不高,也小小跃起一下,也还在“戏”里。
楚虞喜欢思考,不是一味地追求强悍,是因为他知道去观察环境,知道去观察对手,更试图去了解审判者的内心。
他像是一颗脆弱的种子,没有人给他施肥,也不是圈养在花室里的名贵花卉,他唯有靠自己的努力,竭尽全力,才能够成长。
而事实证明,用脑袋滑冰,没什么不好。
当睡意来临的时候,楚虞翻了一个身。
期待成了现实,席烨真的成了他的教练。
因焦虑而生出火焰被暖风缓缓吹熄,他的内心平静了下来,沉入黑甜的梦境当中,睡得鼾声大作。
再一睁眼已经是一个半小时后。
他身上盖着个薄薄的凉被,屋里静悄悄的,但是与视线平齐的茶几上摆着一张睡前没有的纸,撑着沙发坐起来,楚虞就看见纸条上龙飞凤舞地写着字。
我先去冰场,醒了来见你师兄们。
师兄
楚虞醒了醒神,想起来了。
席烨一共收了三个队员,
两个才分化,还在发育期的aha,以及楚虞。
今天一中午,楚虞光顾着高兴,也没问另外两个师兄是谁,但总归是那天上冰展示的十个人之一。
楚虞一路上想了很多,却没想到席烨最后选中的是这两个人。
闻秦和齐武。
这两人楚虞也很熟悉,是和钱央同一届的,只是分化的早一点。
去年年初,两人几乎同时分化,今年又差不多时候结束,而且是同一名教练名下,住在同一间宿舍。
就连气质都差不多,宽肩窄臀大长腿,刀削般的脸盘上,五官深刻,货真价实的大帅哥。
楚虞怀疑席烨有点颜控。
毕竟闻秦和齐武在昨天上冰的人里,实力只算中不溜儿的,真没想到会选上他们。
但既然以后都在同一教练名下,追根究底就没必要了。
楚虞来到冰上,和两位师兄见面,三人亲热地打了招呼。
一个喊“师兄,你们好。”
一个喊“小师弟,缘分啊,我就知道是你。”
“啊为什么啊”
“其实那天你们四个小的上冰,就你不一样,不是说有多炫酷,就是,就是,怎么说呢,看着就很有前途的感觉。”
“这么一说,我都不好意思了,那天是才休假回来,不敢浪,所以滑的比较稳而已。”
“不敢浪都滑成这样,浪起来得成什么样了”
三人凑一起,便是一顿“商业互吹”,等着拍完了“彩虹屁”,大家的关系迅速拉近,然后一起看向了笑眯眯的席烨。
席烨个子不算高,不过一米九零,在
稍后,席烨找出了楚虞最近的节目录像,对他做了一对一的一个复盘解说,轻易指出了很多楚虞身上的小毛病。
包括编排方面。
楚虞初遇名师,席烨也第一次当教练,两人兴致勃勃,一聊就是一个小时,都过了睡午觉的时间,还意犹未尽。
席烨舔了舔干了的嘴唇,说“说这么多,还是要上冰才行,编排方面我也要请教专业人士,暂时就到这里吧,你身上有伤,好好休息。”
楚虞想说没关系,他还有大把的精神。
但席烨却打了个哈欠,好像瞬间呼出了自己的精气神,整个人变得萎靡不振,摆手说道“来不起了,我去睡一会儿。”
席烨进屋前拿了一个凉被出来,又将空调调高了两度,示意楚虞在沙发睡觉。
楚虞哪里睡得着
他现在脑袋里念头无数,闭上眼天马行空,一幅幅自己和对手的画面浮现出来,他用大脑去整理席教指点出的错误,将两套节目都从头到尾走了无数遍。
大到阿克塞尔跳的力量和控制,小到冰上的用刃,将细节放大无数倍的反复思量,就好像自己站在冰面上滑了一次次。
这是他的习惯。
都说花滑是一种肌肉记忆的运动,练了千百遍,身体自然就会记下。
楚虞承认这一点。
但是在让肌肉记住运动轨迹之前,他还会去思考。
一开始只是分解动作。训练之前,训练之后,将自己掌握的部分继续巩固,不稳定的部分进行微调。待得大脑想出几种,或者几十种方案后,他就会在冰上去尝试,总会更快地找到更适合自己的方法。
再后来,他就习惯了这种动脑袋的方式,甚至可以将一套动作完整的在脑海里重放,用刃的深度,起跳前的构想,落地时候的各种应对预案。
一次次的,不是几十次,而是成千上万次,将所有的动作摸得筋骨分明,一清二楚。
待得上冰,他总会比其他人更快地掌握要领,调整错误。
他的成绩也在一天天地变好,直至为他拿下第一个青冠赛的奖牌。
也是六年时间里,唯一在青少年男子组拿下奖牌的aha。
楚虞闭着眼,眼球也在快速地跳动,他一动不动,脑袋里却已经浮现无数画面。
他将席教指点出的问题融入进自己的脑内世界里,又将夹心跳的技巧安放在自己的2a后面,然后轻而易举的发现生硬地加入这个接跳会破坏节目整体的节奏,导致节拍全部慢上一秒。
这样一来,后面的动作就要全部修改。
而且25分的分值增加真的有必要吗
节目的节奏一旦被影响,失去的内容分或许更多,得不偿失。
这样一来,自己不如在3a上下功夫,又或者,有个编排老师对自己后面的动作进行调整。
至于自己调整,楚虞也算是双脚都站进门的专业花滑运动员,对节目的编排自然也有过自己的想法,但他很清楚,术业有专攻,而且以自己的眼界和舞蹈基础,自己编排更可能会弄巧成拙。
与其如此,不如等席教找来专业的编排老师再说。
会是谁呢
楚虞的脑海里想到一个人,但很快就抹了去。
那是绝不可能的。
最有可能的还是和队里长期合作的王老师,他这个级别的节目调整,王老师已经足够了。
想到这里,楚虞暂时放下,又继续在脑海里调整席教指点出的错误。
反反复复,仔仔细细。
一遍又一遍。
既然肌肉可以形成肌肉记忆。
大脑自然也能够形成条件反射。
想得多了,能够更快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总结自己的错误,更是在关键是时刻,通过大脑冷静的运算,在赛场上调整出最合适的一套节目。
实力强劲固然可以狂轰乱炸一阵猛跳,一举拿下最高分。
但要是实力稍欠,这个时候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赛场上直接调整节目,也有可能获胜。
举一个例子,上个奥运赛季到上上个奥运赛季的十年时间内,被称为“海哲威时代”,海哲威巴金是一名来自鹰国的a单选手,两届奥运会冠军,八枚世锦赛金牌,无数大大小小的金牌,甚至开创了自己的花滑体系,又被冰迷称为“海皇”。
他音律感很强,身体柔韧强悍,冰上展示意境十足,尤其他可以完成所有的动作的四周跳,包括阿克塞尔跳。
甚至在他最强盛的时期,还完成了第一个5t的跳跃动作,轰动一时。
但是就在他退役前的最后一场比赛,也是最重要的奥运会比赛据说那年冰面不好,他几乎在每个跳跃动作上都丢了分,但依旧稳稳占据在积分榜的第一名。
直到他的对手上场,在第一个4t跳跃失败后,当机立断的在赛场上调整战略,完成了一个个高质量的三周转,比赛期间计算分数,在最后一跳用3t2oo的最简单跳跃,以02分之差,赢了“海皇”。
赛后采访,这位选手承认,自己算过分。
那一届奥运会的a单,是历史分数最低的一届,甚至很多人都在质疑这位选手的冠军胜之不武,体育竞技就应该去拼去超越将人类的体能推到一个又一个的高峰
但无论外界的声音如何动摇,这位用脑子滑冰的选手,为他拿下了一枚珍贵的金牌。
再举个例子。
就比如席烨招募学员的考核。
楚虞是真的跳不了3t2oo吗还是拼不出一个阿克塞尔三周半在那种情况下,哪怕跳完后扶冰,甚至是摔倒也可以吧
然而事实上是所有冒险的部分楚虞通通没做
他了解当时的状态,也清楚教练们想要看见的是什么。
他把自己的基础展示出来,用较低的技术分保证内容分的完整,让观众,尤其是席烨,能够一直在“戏里”,以欣赏的角度,从头到尾的,对他做出观察。
换个思路想。
席烨正看得爽呢,眼看着高潮部分了,期待你挥翅腾飞,结果冰上的人不但没飞起来,还“啪叽”一下摔地上了,会是什么心情
不爽
嫌弃
好不容易靠着你的表现又找到一点兴趣,下一秒又摔地上了,换谁能有更多的期待。
反之,楚虞一路顺畅的滑,该转的时候转,该跳的时候跳,就算“飞”的不高,也小小跃起一下,也还在“戏”里。
楚虞喜欢思考,不是一味地追求强悍,是因为他知道去观察环境,知道去观察对手,更试图去了解审判者的内心。
他像是一颗脆弱的种子,没有人给他施肥,也不是圈养在花室里的名贵花卉,他唯有靠自己的努力,竭尽全力,才能够成长。
而事实证明,用脑袋滑冰,没什么不好。
当睡意来临的时候,楚虞翻了一个身。
期待成了现实,席烨真的成了他的教练。
因焦虑而生出火焰被暖风缓缓吹熄,他的内心平静了下来,沉入黑甜的梦境当中,睡得鼾声大作。
再一睁眼已经是一个半小时后。
他身上盖着个薄薄的凉被,屋里静悄悄的,但是与视线平齐的茶几上摆着一张睡前没有的纸,撑着沙发坐起来,楚虞就看见纸条上龙飞凤舞地写着字。
我先去冰场,醒了来见你师兄们。
师兄
楚虞醒了醒神,想起来了。
席烨一共收了三个队员,
两个才分化,还在发育期的aha,以及楚虞。
今天一中午,楚虞光顾着高兴,也没问另外两个师兄是谁,但总归是那天上冰展示的十个人之一。
楚虞一路上想了很多,却没想到席烨最后选中的是这两个人。
闻秦和齐武。
这两人楚虞也很熟悉,是和钱央同一届的,只是分化的早一点。
去年年初,两人几乎同时分化,今年又差不多时候结束,而且是同一名教练名下,住在同一间宿舍。
就连气质都差不多,宽肩窄臀大长腿,刀削般的脸盘上,五官深刻,货真价实的大帅哥。
楚虞怀疑席烨有点颜控。
毕竟闻秦和齐武在昨天上冰的人里,实力只算中不溜儿的,真没想到会选上他们。
但既然以后都在同一教练名下,追根究底就没必要了。
楚虞来到冰上,和两位师兄见面,三人亲热地打了招呼。
一个喊“师兄,你们好。”
一个喊“小师弟,缘分啊,我就知道是你。”
“啊为什么啊”
“其实那天你们四个小的上冰,就你不一样,不是说有多炫酷,就是,就是,怎么说呢,看着就很有前途的感觉。”
“这么一说,我都不好意思了,那天是才休假回来,不敢浪,所以滑的比较稳而已。”
“不敢浪都滑成这样,浪起来得成什么样了”
三人凑一起,便是一顿“商业互吹”,等着拍完了“彩虹屁”,大家的关系迅速拉近,然后一起看向了笑眯眯的席烨。
席烨个子不算高,不过一米九零,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