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仵作见他认得如此迅速,不由得又看了地上那尸首一眼,奇道“先生如何这样确定”
陈隐叹了一声,泫然欲涕“这位刘昆兄,虽与我不是血亲,但真如亲兄弟一般。我们自小便是一道读书坐卧,他即便化成了齑粉,我又如何不认得他这具尸骨虽面目已难辨认,但身材骨架却是像的,且南奇兄右臂上一大块朱红胎迹,虽现在皮肉败坏已不甚明显,但要仔细辨认,也是能认得出的。”
仵作听他这样说,急低了头去看,果见这尸首右臂上老大一块红痕,便信了,忙向花厅上作了一揖道“老爷,这一个是乡亲辨认得了,说是个姓刘的秀才。”
厅上钱塘府忙向他招一招手,又吩咐人将陈隐也叫到跟前,问道“你可辨认清楚了”
陈隐忙向上行礼“从胎迹分辨,是小生同村,名为刘昆刘南奇者。小生自小同他一处,不会认错。”
那府台忙说道“你且详细说来,他何时离家,又怎生身死如何埋在这圆恩寺里知道多少,便告诉多少”
“南奇兄同小生一般,也是个来赴乡试的生员,他三年前离家,因钱塘城离鄙乡中也不甚远,南奇兄常有书信寄回,他家中老母也时常令小生念与她听的,都说平安,实不知如何竟身死在这厢”
陈隐越讲越难过,声音哽住,几乎说不下去。
府台扭头看了燕水一眼,好像打算听他也说些什么。燕水一摊手“我不认识这个刘南奇,我是住临村的,日常不常同他们来往”
府台老爷无奈,只得吩咐“来人给这秀才呃,还有同来这位,拿茶来喝。你们且请坐下,事已至此,且先节哀吧还能想起来什么,尽可慢慢言说。”
陈隐缓了半日,又喝了水,才又说道“大约也是一年多,近二年前,原本每月都有信来的突然断了音信。南奇兄父亲早丧,又无兄弟姊妹,家中只一个老母尚在,自是急得无法便嘱人上省城来帮忙寻他,只是许多人都来了数趟,依旧袅无音信乡间便都传说他是死了,他母亲伤心过度,日夜以泪洗面,几乎哭瞎了双眼,而今只靠乡族亲友接济扶助过活。此次小生上省城来参加乡试,出门前她拉着我的手殷切嘱咐,叫我一定要帮她寻到南奇兄,谁料今日竟是猝然见到了尸首。”
他虽将刘南奇化成魂魄前来寻他之事隐去了,但所说尽是真的,且极为哀切,倒不由得人不信。
那官儿叹一口气道“寡母老年丧了独子,可真是这人世间最可悲哀之事了。只不知他此前数月给家里寄去的那些个信,有无提到同这圆恩寺中的和尚有什么过从或者,同街面上什么人来往甚密的”
陈隐想了一想,心想刘南奇写的那些家书此刻自然是在他母亲手里,府衙一时半会儿也不会去取,倒可以把这几日所见所闻编几句在那信里,说给这官儿听。
于是便向那府台说道“起初几封信倒是什么都没提起,只说每日用功读书,不日便要入闱。后来落了榜,正欲回乡时,却说因拾金不昧而结识了一个女子,此女子家资甚丰,又与他情同意合,意思是要求母亲允许娶她作亲。”
“有这等事他可有说那女子家在哪里姓甚名谁”
“这倒没有说起,只说家在西湖边上住,那女子虽家中无甚亲眷,倒有一身扶乩问卜的好本事在身上。于是他两人便赁了一屋,只在市井中帮人算命请乩维生。”
钱塘府听了一皱眉,道“这个刘秀才,我原道他也是个读书人,理应自尊自重,怎生落了第,便同个江湖巫士混在一起无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便敢与来路不名的女子同居,还以扶乩维生,也是个堕落轻浮的”
陈隐心想,这府台倒是个冬烘先生,想必出自苛律甚严之家,自小只知读些八股文章,从未受过什么人间疾苦。男女之事,虽说要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到底闺阁伉俪,也要情投意合才算是一桩美事。这刘南奇若真能邂逅一个既会赚钱,又很合缘的美妻,他家中只一个老母亲,又岂有不应之理届时再找个媒人来走个过场,也无甚少礼处。
更何况,他一个穷秀才,手无缚鸡之力,家中又无田亩,总也要赚些钱钞好活下去,做些扶乩问卜之事,哪怕在街上贩卖鞋履,代写书信又有何有污名节处但被这官儿说来,倒好像是做了什么天大的恶事一般。
他这头暂且按下对方胡乱批评好友的一腔不满,勉强又说道“刘南奇似倒也曾同这圆恩寺的和尚有些过节,但他母亲信佛,因而并未
陈隐叹了一声,泫然欲涕“这位刘昆兄,虽与我不是血亲,但真如亲兄弟一般。我们自小便是一道读书坐卧,他即便化成了齑粉,我又如何不认得他这具尸骨虽面目已难辨认,但身材骨架却是像的,且南奇兄右臂上一大块朱红胎迹,虽现在皮肉败坏已不甚明显,但要仔细辨认,也是能认得出的。”
仵作听他这样说,急低了头去看,果见这尸首右臂上老大一块红痕,便信了,忙向花厅上作了一揖道“老爷,这一个是乡亲辨认得了,说是个姓刘的秀才。”
厅上钱塘府忙向他招一招手,又吩咐人将陈隐也叫到跟前,问道“你可辨认清楚了”
陈隐忙向上行礼“从胎迹分辨,是小生同村,名为刘昆刘南奇者。小生自小同他一处,不会认错。”
那府台忙说道“你且详细说来,他何时离家,又怎生身死如何埋在这圆恩寺里知道多少,便告诉多少”
“南奇兄同小生一般,也是个来赴乡试的生员,他三年前离家,因钱塘城离鄙乡中也不甚远,南奇兄常有书信寄回,他家中老母也时常令小生念与她听的,都说平安,实不知如何竟身死在这厢”
陈隐越讲越难过,声音哽住,几乎说不下去。
府台扭头看了燕水一眼,好像打算听他也说些什么。燕水一摊手“我不认识这个刘南奇,我是住临村的,日常不常同他们来往”
府台老爷无奈,只得吩咐“来人给这秀才呃,还有同来这位,拿茶来喝。你们且请坐下,事已至此,且先节哀吧还能想起来什么,尽可慢慢言说。”
陈隐缓了半日,又喝了水,才又说道“大约也是一年多,近二年前,原本每月都有信来的突然断了音信。南奇兄父亲早丧,又无兄弟姊妹,家中只一个老母尚在,自是急得无法便嘱人上省城来帮忙寻他,只是许多人都来了数趟,依旧袅无音信乡间便都传说他是死了,他母亲伤心过度,日夜以泪洗面,几乎哭瞎了双眼,而今只靠乡族亲友接济扶助过活。此次小生上省城来参加乡试,出门前她拉着我的手殷切嘱咐,叫我一定要帮她寻到南奇兄,谁料今日竟是猝然见到了尸首。”
他虽将刘南奇化成魂魄前来寻他之事隐去了,但所说尽是真的,且极为哀切,倒不由得人不信。
那官儿叹一口气道“寡母老年丧了独子,可真是这人世间最可悲哀之事了。只不知他此前数月给家里寄去的那些个信,有无提到同这圆恩寺中的和尚有什么过从或者,同街面上什么人来往甚密的”
陈隐想了一想,心想刘南奇写的那些家书此刻自然是在他母亲手里,府衙一时半会儿也不会去取,倒可以把这几日所见所闻编几句在那信里,说给这官儿听。
于是便向那府台说道“起初几封信倒是什么都没提起,只说每日用功读书,不日便要入闱。后来落了榜,正欲回乡时,却说因拾金不昧而结识了一个女子,此女子家资甚丰,又与他情同意合,意思是要求母亲允许娶她作亲。”
“有这等事他可有说那女子家在哪里姓甚名谁”
“这倒没有说起,只说家在西湖边上住,那女子虽家中无甚亲眷,倒有一身扶乩问卜的好本事在身上。于是他两人便赁了一屋,只在市井中帮人算命请乩维生。”
钱塘府听了一皱眉,道“这个刘秀才,我原道他也是个读书人,理应自尊自重,怎生落了第,便同个江湖巫士混在一起无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便敢与来路不名的女子同居,还以扶乩维生,也是个堕落轻浮的”
陈隐心想,这府台倒是个冬烘先生,想必出自苛律甚严之家,自小只知读些八股文章,从未受过什么人间疾苦。男女之事,虽说要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到底闺阁伉俪,也要情投意合才算是一桩美事。这刘南奇若真能邂逅一个既会赚钱,又很合缘的美妻,他家中只一个老母亲,又岂有不应之理届时再找个媒人来走个过场,也无甚少礼处。
更何况,他一个穷秀才,手无缚鸡之力,家中又无田亩,总也要赚些钱钞好活下去,做些扶乩问卜之事,哪怕在街上贩卖鞋履,代写书信又有何有污名节处但被这官儿说来,倒好像是做了什么天大的恶事一般。
他这头暂且按下对方胡乱批评好友的一腔不满,勉强又说道“刘南奇似倒也曾同这圆恩寺的和尚有些过节,但他母亲信佛,因而并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