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安见庆王的阴沉表情,不敢再出声。
他原来只是一个考了三次科举三次落榜的书生,回乡的路上偶然救了一位姓高的老头,那人为了谢他,给了他一本发黄的书,说是看懂了这本书,他就能成为一名出色的谋臣。
后来,他把高老头接回家,在他的指点下,黄子安通读了这本书,里面有阴谋诡计,有旁门左道,有治世良方,都是寻常人想不到的内容。
后来,那位高先生身体不行了,临终前交给他一封信,告诉他,如果想以后出人头地,可以去终南山去找一位叫上官清的人,是他的师兄,然后掏出一个玉扳指,说是信物,说完就断了气。
黄子安辞别家人,拿着信和玉扳指去了建业国南部的终南山,一路打听人,终于在山下找到了上官清住的屋子。
结果里面空空如也,有砍柴的山民告诉他,上官师父前几天刚去世了。
见他面生,显然不知道上官清是谁,那山民就给他说起了上官清的事。
上官清年约七十岁,孤身一人生活,无儿无女,每日不是打坐修行就是去开垦屋后的一片小菜园,缺东西的时候就委托山民去山下采买。有人问起他的身世,他只是笑笑,却闭口不提。
山民都觉的他很神秘,虽然孤单一人,但他却仿佛懂的很多,比如,会观星术,还会看天相,懂风水。
有一户农家老夫妇,儿子娶了媳妇,过了年还不生养,四处找大夫医治,也不见效。
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找到了他,他见了那对夫妻,就直接点出,他家的风水有问题。
后来,跟着去了那家农户家,指了几处,说让换换位置,然后说,不出三个月,家里就会有喜事,走时分文未收。
那家农户半信半疑,过了个半月,就把这事谈忘了,突然有一天,农户家的儿媳妇一早起来,就觉的混身无力,恶心呕吐,农户家儿子以为媳妇生病了,找了大夫来看,结果大夫一搭脉,竟然是喜脉
老夫妇喜极而泣,他们都年过五旬了,别的人家,象他们这般年纪,孙子都该娶妇了。
他们给了大夫谢银送走后,农户的儿子笑道“那位上官先生果然是神人啊”。二老这才想起了上官清的话,急忙备上谢银,还有家里产的瓜果和山珍,父子二人一起抬着送去。
到了上官先生家,二人跪下感谢。上官清笑着让他们起来,对老爹道“礼我收下了,别看孩子来的晚,却是个有福气的。”
老爹和儿子笑的合不拢嘴,那儿子感激道理“先生一个人,诸事不便,以后有跑腿采买之类的事,还请尽管吩咐”
十个月后,果然添了一个大胖小子,长的虎头虎脑,一双大眼睛机灵可爱。走路、说话都比别的孩子要早,学东西还快,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让他爹给讲故事,指着街上的门联要认字。
农户家又想起先生的话,对这个孙子要按他的喜好尽力培养,后来,进了私塾,学业优秀,十三岁就中了秀才成了附近乡里乃至终南县的一大名人,农户家的赋税也因为这个孙子,免
他原来只是一个考了三次科举三次落榜的书生,回乡的路上偶然救了一位姓高的老头,那人为了谢他,给了他一本发黄的书,说是看懂了这本书,他就能成为一名出色的谋臣。
后来,他把高老头接回家,在他的指点下,黄子安通读了这本书,里面有阴谋诡计,有旁门左道,有治世良方,都是寻常人想不到的内容。
后来,那位高先生身体不行了,临终前交给他一封信,告诉他,如果想以后出人头地,可以去终南山去找一位叫上官清的人,是他的师兄,然后掏出一个玉扳指,说是信物,说完就断了气。
黄子安辞别家人,拿着信和玉扳指去了建业国南部的终南山,一路打听人,终于在山下找到了上官清住的屋子。
结果里面空空如也,有砍柴的山民告诉他,上官师父前几天刚去世了。
见他面生,显然不知道上官清是谁,那山民就给他说起了上官清的事。
上官清年约七十岁,孤身一人生活,无儿无女,每日不是打坐修行就是去开垦屋后的一片小菜园,缺东西的时候就委托山民去山下采买。有人问起他的身世,他只是笑笑,却闭口不提。
山民都觉的他很神秘,虽然孤单一人,但他却仿佛懂的很多,比如,会观星术,还会看天相,懂风水。
有一户农家老夫妇,儿子娶了媳妇,过了年还不生养,四处找大夫医治,也不见效。
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找到了他,他见了那对夫妻,就直接点出,他家的风水有问题。
后来,跟着去了那家农户家,指了几处,说让换换位置,然后说,不出三个月,家里就会有喜事,走时分文未收。
那家农户半信半疑,过了个半月,就把这事谈忘了,突然有一天,农户家的儿媳妇一早起来,就觉的混身无力,恶心呕吐,农户家儿子以为媳妇生病了,找了大夫来看,结果大夫一搭脉,竟然是喜脉
老夫妇喜极而泣,他们都年过五旬了,别的人家,象他们这般年纪,孙子都该娶妇了。
他们给了大夫谢银送走后,农户的儿子笑道“那位上官先生果然是神人啊”。二老这才想起了上官清的话,急忙备上谢银,还有家里产的瓜果和山珍,父子二人一起抬着送去。
到了上官先生家,二人跪下感谢。上官清笑着让他们起来,对老爹道“礼我收下了,别看孩子来的晚,却是个有福气的。”
老爹和儿子笑的合不拢嘴,那儿子感激道理“先生一个人,诸事不便,以后有跑腿采买之类的事,还请尽管吩咐”
十个月后,果然添了一个大胖小子,长的虎头虎脑,一双大眼睛机灵可爱。走路、说话都比别的孩子要早,学东西还快,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让他爹给讲故事,指着街上的门联要认字。
农户家又想起先生的话,对这个孙子要按他的喜好尽力培养,后来,进了私塾,学业优秀,十三岁就中了秀才成了附近乡里乃至终南县的一大名人,农户家的赋税也因为这个孙子,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