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这一层意思。他过了一会儿,才对着耀棣说“殿下,的确,她什么事情都比我看的远。”
    “好了,你来找小王,就是为了献这一首词吗”
    “是的,到时候希望殿下能够在圣人面前吟诵这一首词,以圣人的才智,一定能猜出她是谁”
    “你这么说起来,小王倒是又兴趣了,这个人到底是谁你不愿意说的话,那么就告诉小王,他是死是活,是还在当官,还是已经乞骸了。”
    “她已经去世了。”书生说到这里,眼中出现了点点泪花。耀棣说了一声遗憾,然后对着书生说“小王若是见到圣人,一定会为在圣人面前吟诵这首词。圣人知道了之后,或许会给追封他一个美谥。”
    赐谥在虞朝是一个恩典,除了四妃和国公,没有立下大功劳的,是没有资格有谥号的。
    耀棣心想这个书生是为他朋友抱不平,想要用这一首词来说动圣人,让圣人赐谥。
    “那就多谢殿下了,其实老夫,只是想告诉圣人,有些人未必如他知道的那般。”
    这话在耀棣看来没有什么区别,于是对书生说“那么你是否愿意当官呢”
    “多谢殿下了,老朽已经过了知命之年,对于仕途已经没有那么热心了。只不过老朽有一个不情之请,不知道殿下是否能够答应”
    “你说吧。”
    “老朽少年时,自负有帝师之才,恨未能遇到明主,如今老矣,方知少时之荒谬。但是老朽还不死心,希望能够教导殿下你几天,实现儿时的愿望。”
    耀棣见这书生谈论诗词时候倒是有趣,心想自己闲着也是闲着,于是点头答应了。
    这几天,耀棣发现这个书生的学问比起自己老师还能厉害,这个书生不但懂今文,还会写古文,他教耀棣尚书,给耀棣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见书生真的有本事,耀棣又想起了帝范里面的那句话,他拿出来,没有给书生看书名,对着书生说“老师,你看这是不是旁求俊五”
    “是的,这的确写的旁求俊五。”
    耀棣高兴,心想自己果然没有认错字,然后对着书生说“那么,这四个字应该怎么解释呢”
    “这个是用的典,出自文心雕龙,原句是及孝武益明,旁求俊,对策者以第一登庸,射策者以甲科入仕,斯固选贤要术也”
    “啊,老师你刚才说的是旁求俊吗”
    “俊五也罢,俊也罢,你是王子,不用寻章摘句,你只要明白这个意思就可以了,俊是它,俊五也是他。日后殿下你开科举士,选贤举能,便是这四个字的意思。”
    耀棣开心起来,对着这个书生说“不愧是老师,魏姨还非要说这是圣人写的别字。”
    书生当做没有听到,耀棣也拿着帝范,让书生讲解起来。
    这书生讲解的深入浅出,耀棣听的很高兴,整天缠着这个书生,也不听歌曲。
    四皇子原本得知一个书生来到皇宫,还有一些担心,但是见耀棣一心求教书籍,也就放心了。
    半个月之后,一本帝范就被讲解完毕了,最后耀棣有些感叹地说“老师,我母亲说了,若是圣人问起来,我要回答,共理旷道,共守重任,那么老师应该认为我应该回答什么呢”
    “不如回答礼乐之兴,以儒为本。宏风导俗,莫尚于文;敷教训人,莫善于学。”
    “为什么”
    “殿下,你日后就知道了。不过殿下,老朽也要送你帝范里面的一句话。土地虽广,好战则人彫;邦国虽安,亟战则人殆。”
    耀棣点点头,对着书生说“小王知道了,小王会记得。”
    书生见着耀棣不以为然的样子,深深叹了一口气。
    “老师,你为何叹气”
    “没事,希望是老师我多心了吧。如今老朽心愿已经了结,多谢殿下能给老朽这个机会,明日殿下就会回京了,老朽也应该告退了。”
    “老师,你不愿意和小王一起回到京师吗”
    书生摇摇头,告诉耀棣,自己已经老了,受不了这奔波之苦,如今心愿已经了结,自己也应该告退了。
    耀棣见无法挽留,于是亲自设宴,招待书生,第二天早上,耀棣他们离开的时候,书生也离开了。

章节目录

大虞奇侠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大虞太史令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大虞太史令并收藏大虞奇侠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