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一位五品紫缎辰的读书人,被称作是通今阁的最有潜力问鼎八品金绫日的人之一,可是就在他闭关苦读,写呕心沥血之文章时,自己的母亲却突然因为摔了一跤,头磕碰在了桌角当即死去。
而他却在闭关中丝毫不知,待到文章写成时,发现母亲的尸身在庭中已然恶臭,还爬满了蛆虫
为此,他羞愧难当,在母亲的尸身之旁上吊自尽。
但即使他已然自杀,通今阁却还是一纸行文,剥夺了他的五品文服。
本来能风风光光的继续昂首阔步,怎奈自我了断了不说,到头来还是又回到了白丁之身
这些围着老婆婆的读书人,自是觉得这老婆婆的子女极度可恶,无一不用此狠毒的口诛着。
似是把他人贬损在地,就能体现出自己的高尚一样。
老婆婆停在耳里,看在眼里,却是丝毫不动声色,只是淡淡的说道
“因为左右脚的价钱,不一样。”
“不一样为何不一样,难道这双脚还能分出什么高低贵贱吗”
有人问道。
“当然有高低贵贱”
这话却是从汤中松的口中说出。
他看到了这般热闹,定然是向前去凑一凑的。
“这位兄台何出此言”
旁人看到汤中松虽然没有身穿文服,但是却器宇轩昂,仪表不凡,当下也不敢过于轻蔑,于是客客气气的问道。
“你举箸提笔用哪只手”
汤中松问道。
“右手。”
那人说道。
“这不就是了读书人无非两件事,吃饭写字。既然这两件事都用右手来做,那这右手是不是要比左手重要高贵的多”
汤中松说道。
“好像是这般道理。不过这位老婆婆卖的是鞋垫,说的是脚而不是手”
这人接着说道。
“那我再问你,你走路之时先迈哪条腿”
汤中松问道。
这一下回答倒是五花八门了,毕竟走起路来有人先迈右腿,有人先迈左腿,反正无论左右,却是一定会有个先后不然总不能像麻雀那样,一蹦一跳的前进吧
“你若是先迈右腿,那必然是右脚先着地。在迈出每一步时,你跟不知道这一步落下去踩实了会发生什么。即便下面布满了钢钉,注满了沸水,你这一步既出,是不是也是开弓没有回头箭若是强行撤步,非要向后打个趔趄不可”
汤中松说道。
这一段话倒是引来周围很多隐隐赞叹之声。
“所以啊,这走路和举箸提笔一样,都分个先后对不对”
汤中松问道。
“是极是极兄台此言却是极为在理”
旁人这一夸奖,却是让汤中松更加飘飘然了
不过在他心中,向来是看不起这这一堆功利又虚伪的读书人的,现下好不容易捞着了个机会,便决心要把他们狠狠捉弄一番
“所以说,这左右有贵贱,双腿分先后这价钱不一样是不是也该当如此”
汤中松一拍手问道。
“不过若是文房纸笔,卖的贵些,倒是理所当然。毕竟如兄台所言,这人之右手,不论是读书人写诗作文,还是武修拔刀扬剑,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这双腿双脚,虽然也分先后,但是这贵贱之说却还是有些牵强附会吧”
有人对着汤中松提出了质疑。
“你知道张素吗”
汤中松问道。
“当然知道,此等先贤之名讳,如雷贯耳,安有不知之理”
这人说道。
“那就是了,想必张素提出的知行合一论,各位也是烂熟于心吧”
汤中松接着问道。
“不知兄台何意”
这人却是有些疑惑。
好端端的说着鞋垫,怎么又扯到了张素身上况且这知行合一论,文物双道都奉行如若纲常,却是又何必要再问一遍
殊不知,汤中松没说一句话,就在心里把这些读书人又看轻贱几分。
“知行合一放在文道上不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自然要动笔墨,这就会用到右手。而行万里路不是要靠一双腿脚难道不也是先迈出去的那条腿,先落地的那只脚更有担当,更为重要”
汤中松说道。
众人听闻却是尽皆明了。
这些道理他们都知道,只是从来没有像汤中松这般思考的如此深入过,一时间不由得心生敬佩,纷纷拱手称是
学海无涯,路漫漫其修远兮。
这先迈出去的腿,自然是要承担探索之职责。
没人知道下一步究竟是康庄大道,还是刀山火海。
但只要认准了方向,决定上路,那这腿脚终究是要迈出去的。
“老婆婆,你这鞋垫究竟怎么卖”
汤中松转而对着那还在兀自不停,绣着鞋垫的老婆婆问道。
此时,一朵墨荷已然完工,只剩下最后将线头一锁,便大功告成。
“对他们的话,走路后着地的脚,一只十五两,先着地的脚,一只二十五两。”
老婆婆说道。
虽然仍旧贵的离谱,但这些读书人一想到方才汤中松把这鞋垫以及左右脚先后迈出挂靠上的大道理,便也没有人再出言不逊或是低声抱怨。
“便宜真便宜这鞋垫要是穿上,真可谓是行张素之先路,探知行之根究即便一时间看不出得意短长,时日一久,必然是高下立判”
汤中松摇头晃脑,说的煞有介事。
实则这鞋垫哪有什么区别
几十分钱的和这老婆婆几十两银子的都是一般穿用。
况且就算你不垫鞋垫,又有谁能知晓
总不能见面就脱靴子来炫耀显摆一番吧。
汤中松如此说,只是为了勾着这群迂腐不堪的读书人花些冤枉钱罢了,虽然只是小小一番戏弄,却也是他这段时日以来为数不多的开心。
上一次开心,还是在他碰到刘睿影,与其在定西王城的祥腾客栈饮酒交谈之时。
不过汤中松说完之后,却发现四周安静异常,正待他想着该如何再添一把柴,让火烧的更旺时,一道声音打破了安静。
“老婆婆,请给我一双我先迈右脚这是四十两银子”
一人出言说道。
这一下倒好,其余众人纷纷掏出荷包,开始争抢,钱不够的还专门叮嘱了这位老婆婆一定要给自己留一双,而他本人则一路小跑着回去取钱
汤中松眼看着这群傻子开始为自己的愚蠢埋单了,也就默默地想抽身出来。
没想到这位老婆婆却对着他问道“小伙子,你先迈哪只脚”
“我需要先迈哪只,我就先迈哪只。”
汤中松指着自己的鼻尖说道。
“呵呵,看来你这小伙子真是个机变万千之人,将来的成就定然不可限量”
老婆婆说道。
“无非是些小聪明罢了,老婆婆告辞”
汤中松一拱手,转身潇洒离去。
“等一下”
只见那老婆婆收起针线,站起身来,把汤中松叫住。
“老婆婆还有何事”
汤中松问道。
“这是两双鞋垫,花纹皆是墨荷。一双是左脚先出,一双是右脚先出,都送你了”
老婆婆从身后的包裹中取处一双鞋垫,连带着手上这一副,递给汤中松说道。
“这却是如何使得在下无功不受禄”
汤中松婉言推辞道。
“鞋垫是我做的,价钱是我定的,不过道理却是你说的。所以这些鞋垫能卖出去,当然有你一份功劳,却是如何使不得”
老婆婆说道。
汤中松转念一想,觉得这老婆婆说的也有几分道理,便伸手接过。
这可是价值整整八十两的两双鞋垫啊
周围的读书人纷纷投来惊羡的目光。
汤中松的心里也有一丝激动,不过既然要装,就得把架子端足戏做全却是摆出了一副比先前还要平常随意的样子,伸手接过。
张学究眼见这群人又被汤中松带入彀中,也是叹了口气,觉得无可奈何
但是当他看到这老婆婆伸过来的手上带着的那枚顶针时,瞳孔不由得一缩
“这一双送你了”
汤中松转手把其中的一双鞋垫递给张学究说道。
但是张学究的目光却穿插过人群起落间的缝隙,牢牢的固定在那一枚顶针上。
夕阳更红,火烧云渐渐腾起,把这一枚顶针却也是照的红彤彤的。
“难不成你想自己花钱买”
汤中松见张学究没结果鞋垫,也不说话,便又出言挤兑道。
“这群小子别怕是有钱买,没命穿”
张学究冷不丁冒出了这么一句。
汤中松抬头看了看天,心想要是再磨蹭下去,真的是只有残羹剩饭了
若是刚才不去戏弄那群读书人,说不定还能在开席之前,问问到底有没有酒酿吃
这人一旦萌生了某个念头想法,却是不完成它就浑身不舒服
尤其是汤中松这样向来说一不二,言出必果的人。
想当初他在丁州府城之时,即便是夜半三更,他要买什么,吃什么,都一定要买到吃到
反正按照他的时间来算,只要日头还没有升起来,这一天就是还没有过去,新的一天也还没有开始。
所以这么说,他倒也是个今日事今日毕,做事井井有调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