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越看来,南唐之奇葩,世所少有。
    显德二年以前,还在攻城掠地,自大周南征后,就起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翻江龙变成了软脚虾。
    真的是一败便是永远。
    去年大好时机,李重进多次相约出兵伐宋,去信都如泥牛入海,秦越索性也就懒的理会。
    今年宋九重沿长江西进,要是南唐奋而出兵,不管兵马多少,宋九重都要仓皇而退,但南唐仿若睁眼瞎。
    自己登基,不信南唐不知消息,但没有一位使者。
    现在好了,李景驾崩了,却来使了。
    要依着脾气,直接乱棍打出了事。
    但这样的念头也只是在心头打了个转,最后还得心平气和的召开会议,议一议。
    “多个朋友多条路,遣使往祭,不费多少工夫。”这是李谷的态度。
    “趁机修订国书,有益大局。”这是王著的想法。
    南唐旧人木云的想法却不一样“往祭可以,国书没有必要,但要想办法给南唐君臣添添堵,欺软怕硬是南唐朝廷的惯有风气。”
    欧阳炯就来劲了,笑道“我蜀中文华璀灿,直接从书院拉一帮士子去,来个江东舌战群儒。”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儒生相争,优劣难辨,赢输都有办法往自己脸上贴金,不若武将。”
    “武将”
    “不错。”
    木云笑道“南唐大将,某只看好两人,一是铁槊林仁肇,二是双刀郑彦华,可巧,两位都是闽将,虽有一身军略,眼下也得重用,但南唐总是防着他俩一手”
    “你是想”
    “遇不着就算了,能遇着就想办法给南唐新国主上点眼药。”
    秦越把手一拍,展颜笑道“好主意,郑彦华虽未遇上过,但能与无双将林仁肇齐名,想来也不差,加深一下感情是颇为不错的,只不知谁人出使为好”
    “虎子。”
    “”
    木云笑道“他去,身份够,诚意足,都不用特意交待,一切按他本性来便是。”
    这个建议,秦越觉着可行,散会后与甲寅一说,可甲寅却不乐意了。
    不干,眼看着就打仗了,谁有空拜祭那死老头子,不去,坚决不去,我得看好那炸药呢。
    “出使也是打仗的方法之一,不去也得去,你把手头事交给陈头,明天就出发。”
    秦越一严肃,甲寅就没招,只好翻着白眼去准备。
    苏子瑜听说他去南唐,扶着游廊抄手沉吟半晌,最后从寝房里取出一把黄杨木梳,“夫君去了金陵,把这梳子送到黄氏当铺,当九十九贯七钱,是九十九贯七钱,别当错了。”
    “什么意思”
    “你不是一直想见见我二兄么。”
    “啊可我这趟去的是南昌呢,南唐朝廷不在金陵了。”
    “那应该也能见着,带着试试吧,不行再带回来。”
    “好,这是你惯用的,就不会换一把”
    苏子瑜嫣然一笑,没再搭理他,推着他往外走“你是出使,应该可以带侍妾,双儿显怀了,带不得,把你那明楼带走吧。”
    “”
    收拾行囊有家人,交接工作与陈头不过一句话的事,甲寅想了想又拐到枢密院,直接找木云。
    “我知道,开会你都装着,现在我要去南唐了,说说,真要有战事,怎么打,否则我心里不踏实。”
    “放心走你的,近期没有可能打大战。”
    “为什么”
    “一来宋使真的说动大理,出兵也要等开了春。二来,境内浅蛮要有动作,最方便,最有收益的地方,你想想,会是哪里”
    “大雪山,铜矿监。”
    木云笑着点点头“能想到这里,说明你有心,其实这点九郎也早想到了,调离安国言,也是一带两便,这人就一张嘴巴厉害,其实贪生怕死的很。
    赵山豹部山越军已经在行动的路上了,过几天,敌情明了后,要是有动兵的需要,或是某,或是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周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一了伯和尚一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了伯和尚一并收藏周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