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头观兵回,孟昶再不发一言,至宫门,仅留李昊、伊审征、石頵等几位近臣至咸宜殿议事,余皆散去。
    及入座,却又半晌不发一言,几位重臣也不敢轻启话端,只默默的接过侍女奉上的茶水,无滋无味的品着。
    “投降吧。”
    也不知过去多久,一直怔怔坐着发呆的孟昶终于开了口,这一声出,整个人便似抽去了所有的精气神,一下子瘫软了下去,差点摔到地上。
    “圣上”
    “父皇”
    孟昶一振臂,厌恶的挣开太子要来相扶的手,恨声道“早知你空有皮囊,就该早将你二弟召回,也不至有今日。”
    孟玄哲懦懦不敢应,软软的后退了一步,却是躲在李昊身后。
    李昊只好近前一步,将孟昶扶起,郑重道“圣上,还请三思。”
    “朕已五思”
    孟昶幽幽叹道“朕高薪厚禄养士四十年,如今却无人为我出城一战。朕丰衣美食却养出如此无能之子,朕无颜面对祖宗,也无德再居此位。与其以百姓之痛苦士卒之血汗,赢的苟延残喘,终不如就此撒手
    兴亡一族事,平安百姓家。”
    “圣上”
    石頵猛的跪下,吼道“圣上,给老臣半天时间,老臣这便提刀上马”
    “满城青壮皆在,哪来让你这白发苍苍者上阵的道理,回家颐养天年吧。”
    伊审征也重重的跪了下来,哑着嗓子泣道“都怪臣无能”
    “你也用心了,起来吧,过往皆是朕之松懈放纵,乃朕之过,如何怨你,起来。李相你也勿需再劝,朕意已决,尔等诸卿皆勿多言,只说何人出使为好。”
    翰林学士辛寅逊强自稳着精神,策马徐行,他怎么也想不到,这与周军谈判的事情竟然会落实到自己头上,自己一个舞文弄墨的书生,恰好当值,竟然落了件如此恶差,唉
    他回头望望那旌旗猎猎的护圣甲士,第一次觉着那铁甲包裹下的软弱,胆怯与失望。
    不过,当他看着领先自己一个马头的家伙,心情又开始莫名的愉悦起来。
    枢密使,同平章事,天天说着军国大事,原来,说到最后,这军国大事却是高举降旗。
    伊审征没有理会身侧那嘲弄的目光,一介竖儒,只会事后诸葛而已。自己身为今上的姑表兄弟,老皇的亲外甥,真正的皇亲国戚,家国一体,敢对国事不用心
    他自认为这军国大事可谓是操透了心。
    北路之败,败在韩保正所托非人,青泥岭拱手让人,这才有一连串的失败。
    至于南路,谁知道武守谦敢不遵将令,擅自出击,令铁桶防线一夜告破。
    除了这两个硬伤外,他敢说,再换个人来,也未必能有他做的好。
    为了力保蜀中之平安,他连做人的最下线都丢了,可惜那一处伏笔还一直伏在那,一动不动。
    却也不能怪执事人,火候不到揭不得锅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可惜,败的太快了,一败三千里。
    为何会这样
    其实很多人都心知肚明,战事未起时朝议时多有提到,但口头重视是一方面,真正上了战场又是另一方面,没有后悔药可以吃,哪怕推倒重来一遍,基本也是输。
    因为蜀中承平太久了,近一甲子来,蜀中只有改朝换代的那一仗,而之后的三十年太平,享受着富贵荣华的文武,享受着温饱小康的百姓,享受着和平安全的将士们,早忘了战争的痛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周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一了伯和尚一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了伯和尚一并收藏周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