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首们选择妥协,这是最好的局面。
    张燕点了点头,之后写上一封回信,令人送去董卓大营。
    收到张燕回复,董卓大为高兴。
    他自认干不出放火烧山的事情,但张燕等人却不这么认为,于是心理博弈之下,反倒让他们主动投诚。
    当然,吕布这些时日的侵扰,也同样功不可没。
    至于山里的几十万百姓,怎么安顿好呢
    董卓在与荀攸等人商量以后,也大致有了规划。
    以目前郡地的人数来看,上党可以收纳近二十万人,河东可以收纳十万,剩下的百姓,董卓并不打算将他们分配到并州其他各郡,而是暂时屯营安驻,等到拿下冀州以后,再作新的打算。
    有了初步计划,董卓便开始安排手下的人手积极运作起来。
    另一边,贼首们从黑山散会以后,回到各自山头。
    愿意投降的人,已经传令手下,开始收拾行囊;不愿投降的,则暗中行动,命人快马加鞭地去向袁绍报信,希望袁绍能够赶在董卓之前,率领大军前来。
    什么,黑山贼要投董卓
    听到这个消息,袁绍人都傻了。
    是给的金银不够多,还是送去的妹子不够迷人
    自己费尽心思的拉拢,结果居然反而把张燕推去了董卓那边。
    这不科学
    袁绍是真的想不明白,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于是,他急忙召集麾下谋士,商议对策。
    听闻此事,逄纪、审配等人也是颇感意外。
    在他们看来,张燕实在没理由去投靠董卓,无论是家世出身,还是在外的名声,袁绍都绝对性的碾压董卓。
    与袁绍合作,才是最佳的上上之选。
    “主公,与其等贼寇投降董卓,壮大董卓势力,倒不如咱们先下手为强,先放一把大火烧了,然后把这件事情嫁祸到董卓头上,再写书文叱骂董卓,坐实他的身份,引导天下人共同唾弃,群起而攻之”
    郭图最先献策。
    好主意
    袁绍眼神一亮,对此很是意动。
    然则另外的其他谋士,却是不屑与郭图为伍。
    郭图的这番做法,在他们眼中,实在与小人无异。
    “主公,我不赞成郭主事的意见”
    任职治中别驾的审配第一个出来反对,他先是剜了郭图一眼,继而义正言辞的说着“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此番行径,又与董卓何异”
    他学的是圣人之道,办事讲究正大光明,用此卑劣手段,即使赢了,也不光彩。
    更何况,山中还有几十万流民百姓,一把大火下去,他们还能活吗
    作此大孽,将来少不了要遭报应。
    逄纪也紧忙说道“主公,审治中言之有理,若是稍有不慎,坏了主公名声,今后谁还敢来主动投效”
    董卓名声已经烂了,也不在乎这些,所以他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可袁绍不一样,从小就是在各种光环下长大,他不能像董卓那样肆无忌惮,更不能给袁家抹黑。
    所以,袁绍犹豫了。
    犹豫。
    就会败北。

章节目录

三国之我去买个橘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回头大宝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回头大宝剑并收藏三国之我去买个橘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