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毕走后, 沮授才出声, “主公忌惮袁绍”
刘意点头, “顾忌重重。”
虽然她带领邺城赢了公孙瓒, 但她接任时间过短, 加之天然缺陷, 对上袁绍其实很虚。
除去女郎这个身份,刘意还有一点不足。年纪过小。
主少国疑不止一个刘辩,她刘意也大不了多少。沮授觉得她刘意年少有为有什么用,官员们又不信。换作卢植就不一样了, 卢植这位前任尚书有经验, 大家谁见了都让礼让三分。
刘意的浮动性很大, 其中一个就是刘意尚未婚嫁,纵然往后很有可能是政治联姻,一朝天子一朝臣。总有人会多想。而卢植则会让人安心不少。
此外就是袁绍。
她在位袁绍抢冀州可以说刘意年纪小没经验,他接手帮刘意管,别人顶多骂袁绍不要脸。卢植坐镇,加个刘意,袁绍抢抢看, 文人武将喷都把袁绍喷死。
这个理由说服了沮授,等小毕把卢植请来, 刘意交出印绶时,沮授和田丰都没有过多的表态,反倒是卢植推辞起来。
“老夫受之有愧。”
冀州原先是韩馥坐镇,根本轮不到卢植, 都是官场里的老狐狸,刘意这一手他怎么可能看不出来。
对内拉拢谋士,对外寻求士兵。实际上刘意的计谋算不上好,只是韩馥实在不堪大用,三言两语就交出州牧之位。
这般年纪就有如此计谋,运气好占一部分,更多在于心志和胆量。
刘意笑着把印绶推出,“眼下冀州群龙无首,需得有能人带领,我行事多有不便,倘若再起内乱,冀州得而失之,如何再迎回天子。”
沮授和田丰转向卢植,“请卢公莫要推辞。”
一请再请,卢植终于收下了印绶。刘意多少松了口气,和卢植谈起接下来的打算。
“战事刚歇,百姓还需休养生息。我虽不懂打仗,但也知晓粮草先行的道理,攘外需安内。卢公和诸位觉得如何”
卢植沉吟片刻,把目光放到沮授和田丰身上,刘意接手冀州时间虽短,但已有谋士追随,卢植想看看这两位有什么能耐。
田丰先道,“若是估计不差,袁绍应有消息传回,董卓虽有大军,然弃雒阳不顾,留守的兵马多不恋战,孙坚和袁绍联手,料想能凯旋而归。袁术一方不谈,袁绍回冀州,必有动静。丰以为,整兵以待。”
沮授想的更多,公孙瓒一战,可以看出麹义潜力无限。对上袁绍有把握,袁绍不是大问题,更多的问题在于
“属下以为,与刘虞结盟,维护边疆平定,冀州无后顾之忧,可安心生产。待兵强力壮,再迎回天子,收复各州,届时势如破竹,一气呵成。”
卢植听完笑起来,“汝已道尽老夫所想。”冀州现在不需要丰功伟绩,而是乱世中求稳定。此事放在奋发进取的人身上,无异于枷锁加身,所幸刘意和卢植皆不是好强之辈。
刘意没想到沮授把五年计划都想好了,不过见其他人都是点头赞同的模样,她自然不会反对。
“有二事还需我这个长公主出面。”刘意收拾自己的烂摊子,“其一,我要用州牧之礼迎回刘惠,这是我答应他的,不能言而无信。”
提到刘惠沮授和田丰眼眶发热,士为知己者死,刘惠不曾错失明主。
对刘意来说,只是一件说到做到的事。可在沮授他们看来,刘意值得他们奉献一生。
沮授道,“愿作使者,迎子惠而归。”
刘意含笑点头,“至于这第二件,就是黑山军。”
经过公孙瓒一事,冀州军队对她大有改观,原本就是拿了凑人数的黑山军在此时显得可有可无。不过刘意没打算做过河拆桥的事。黑山军是冀州境内的流寇,如此之多的人数是个不定数。早晚得拿下。
“诸君莫笑,公孙瓒一战,使我不喜刀剑,黑山军原是我大汉子民,兵戈相向多有不忍。想请诸君出谋划策,使黑山军不战而降。”
刘意说了下自己的大概方针,“兵在于精不在于多,我去过营寨,老弱病少皆有,一些人并不适合行军打战,何不让其归家,耕田织布。”
卢植听出刘意的意思,“长公主想打散黑山军,重编队伍”
这是个不错的主意,能将黑山军化整为零,一来解决流寇的事,二来这些被遣送回去的黑山军还能从事生产,一举两得。
不过黑山军的首领张燕能不能接受还是个问题。
黄巾之乱时,张燕就受过朝廷册封,这时候再给个名衔,张燕不见得还要。
卢植细细分析当时情景,“昔日黄巾之乱,朝廷腐败,无力围剿,敌强我弱,不得已册封张燕。如今冀州刚驱公孙瓒,有损元气,和黑山军成势均力敌之势。若不能使张燕满意,容易从友为敌。”
做了敌人不说,还怕和袁绍联手,做眼中钉肉中刺。
沮授道,“长公主不妨先与张燕谈谈,许以将军之位,他若不满,便拖着再谈。待袁绍归冀州,数列袁绍重重罪状,再派人告知张燕,袁绍欲拿他开刀赎罪。张燕若反抗,便可动手杀之,若从,拆分人马入新兵中,如此一来,两全其美。”
刘意听完只能感叹,玩套路还是你们脏。
刘意点头, “顾忌重重。”
虽然她带领邺城赢了公孙瓒, 但她接任时间过短, 加之天然缺陷, 对上袁绍其实很虚。
除去女郎这个身份,刘意还有一点不足。年纪过小。
主少国疑不止一个刘辩,她刘意也大不了多少。沮授觉得她刘意年少有为有什么用,官员们又不信。换作卢植就不一样了, 卢植这位前任尚书有经验, 大家谁见了都让礼让三分。
刘意的浮动性很大, 其中一个就是刘意尚未婚嫁,纵然往后很有可能是政治联姻,一朝天子一朝臣。总有人会多想。而卢植则会让人安心不少。
此外就是袁绍。
她在位袁绍抢冀州可以说刘意年纪小没经验,他接手帮刘意管,别人顶多骂袁绍不要脸。卢植坐镇,加个刘意,袁绍抢抢看, 文人武将喷都把袁绍喷死。
这个理由说服了沮授,等小毕把卢植请来, 刘意交出印绶时,沮授和田丰都没有过多的表态,反倒是卢植推辞起来。
“老夫受之有愧。”
冀州原先是韩馥坐镇,根本轮不到卢植, 都是官场里的老狐狸,刘意这一手他怎么可能看不出来。
对内拉拢谋士,对外寻求士兵。实际上刘意的计谋算不上好,只是韩馥实在不堪大用,三言两语就交出州牧之位。
这般年纪就有如此计谋,运气好占一部分,更多在于心志和胆量。
刘意笑着把印绶推出,“眼下冀州群龙无首,需得有能人带领,我行事多有不便,倘若再起内乱,冀州得而失之,如何再迎回天子。”
沮授和田丰转向卢植,“请卢公莫要推辞。”
一请再请,卢植终于收下了印绶。刘意多少松了口气,和卢植谈起接下来的打算。
“战事刚歇,百姓还需休养生息。我虽不懂打仗,但也知晓粮草先行的道理,攘外需安内。卢公和诸位觉得如何”
卢植沉吟片刻,把目光放到沮授和田丰身上,刘意接手冀州时间虽短,但已有谋士追随,卢植想看看这两位有什么能耐。
田丰先道,“若是估计不差,袁绍应有消息传回,董卓虽有大军,然弃雒阳不顾,留守的兵马多不恋战,孙坚和袁绍联手,料想能凯旋而归。袁术一方不谈,袁绍回冀州,必有动静。丰以为,整兵以待。”
沮授想的更多,公孙瓒一战,可以看出麹义潜力无限。对上袁绍有把握,袁绍不是大问题,更多的问题在于
“属下以为,与刘虞结盟,维护边疆平定,冀州无后顾之忧,可安心生产。待兵强力壮,再迎回天子,收复各州,届时势如破竹,一气呵成。”
卢植听完笑起来,“汝已道尽老夫所想。”冀州现在不需要丰功伟绩,而是乱世中求稳定。此事放在奋发进取的人身上,无异于枷锁加身,所幸刘意和卢植皆不是好强之辈。
刘意没想到沮授把五年计划都想好了,不过见其他人都是点头赞同的模样,她自然不会反对。
“有二事还需我这个长公主出面。”刘意收拾自己的烂摊子,“其一,我要用州牧之礼迎回刘惠,这是我答应他的,不能言而无信。”
提到刘惠沮授和田丰眼眶发热,士为知己者死,刘惠不曾错失明主。
对刘意来说,只是一件说到做到的事。可在沮授他们看来,刘意值得他们奉献一生。
沮授道,“愿作使者,迎子惠而归。”
刘意含笑点头,“至于这第二件,就是黑山军。”
经过公孙瓒一事,冀州军队对她大有改观,原本就是拿了凑人数的黑山军在此时显得可有可无。不过刘意没打算做过河拆桥的事。黑山军是冀州境内的流寇,如此之多的人数是个不定数。早晚得拿下。
“诸君莫笑,公孙瓒一战,使我不喜刀剑,黑山军原是我大汉子民,兵戈相向多有不忍。想请诸君出谋划策,使黑山军不战而降。”
刘意说了下自己的大概方针,“兵在于精不在于多,我去过营寨,老弱病少皆有,一些人并不适合行军打战,何不让其归家,耕田织布。”
卢植听出刘意的意思,“长公主想打散黑山军,重编队伍”
这是个不错的主意,能将黑山军化整为零,一来解决流寇的事,二来这些被遣送回去的黑山军还能从事生产,一举两得。
不过黑山军的首领张燕能不能接受还是个问题。
黄巾之乱时,张燕就受过朝廷册封,这时候再给个名衔,张燕不见得还要。
卢植细细分析当时情景,“昔日黄巾之乱,朝廷腐败,无力围剿,敌强我弱,不得已册封张燕。如今冀州刚驱公孙瓒,有损元气,和黑山军成势均力敌之势。若不能使张燕满意,容易从友为敌。”
做了敌人不说,还怕和袁绍联手,做眼中钉肉中刺。
沮授道,“长公主不妨先与张燕谈谈,许以将军之位,他若不满,便拖着再谈。待袁绍归冀州,数列袁绍重重罪状,再派人告知张燕,袁绍欲拿他开刀赎罪。张燕若反抗,便可动手杀之,若从,拆分人马入新兵中,如此一来,两全其美。”
刘意听完只能感叹,玩套路还是你们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