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怎么会有这么多人”登上城头,看着下面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李二眼睛瞬间瞪的老大。r
    r
    杜如晦也很迷惑,明明昨天中午时候前来报名的百姓只有区区一千两百来人,而此时城下施工的人群粗略一看就不下数万。r
    r
    难道是这些百姓觉悟高义务帮助官府修路这不可能吧r
    r
    李二、杜如晦看不明白,其它人更看不明白。r
    r
    望着紧张而有序的工地,所有人都是满头雾水。r
    r
    只有李承乾心里清楚,下面那些人其实都是些乞丐,或者说丐帮弟子。r
    r
    想到前几天在西市与何老九的那次见面,堂堂太子殿下直到现在还觉得一切是那么不真实。r
    r
    之前他一度以为大唐已经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整个国家一片欣欣向荣。r
    r
    甚至李昊不止一次提醒他,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只有亲眼去看才能知道的时候,他还觉得自己这个侍读有些妄自菲薄。r
    r
    现如今,看到下面那么多忙碌中的人,他才知道,自己错了。r
    r
    “太子,何故闷闷不乐”李二注意到儿子几乎快要抽到一起的五官,皱眉问道。r
    r
    李承乾抬起头,看向自己眼中曾经无比英明的父亲“父皇,您知道下面劳作的都是些什么人么”r
    r
    李二向城下看了一眼,狐疑道“难道他们不是我大唐百姓”r
    r
    “他们的确是我大唐的百姓,只是父皇,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李承乾叹了口气,也不卖关子,直接揭晓迷底“乞丐。”r
    r
    乞丐李二的瞳孔一缩,很快明白了李承乾的意思。r
    r
    在这个时代,因为交通不便,普通人的活动范围基本上不会超过周边五十里范围。r
    r
    按照这个规律,细数城下的乞丐人数,可以得出结论,仅长安周围五十里半径的范围,便有数万人家无恒产。r
    r
    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个数字,要知道,长安本地的居民也才不足三十万人。r
    r
    两相比较可以得出结论,每十个人里面就有一个家无恒产。r
    r
    这还仅仅是长安一地,若是把这个比例放大到全国,那就是近三十到四十万家无恒产者。r
    r
    作为皇帝,李二远比李承乾想的要全面的多,四十万流民固然代表着朝庭正策的失误,但同样也代表着四十万个不安定因素。r
    r
    “克明,为何会有如此多的家无恒产者难道朕做的还不够好”望向身边的杜如晦,李二有些消沉。r
    r
    “陛下,莫要心急。”杜如晦安慰道“我大唐刚刚经历战乱,有如此多的百姓流离失所也在情理之中,并非陛下治理无方。”r
    r
    李二摇摇头“若不是这次修路,朕都不知道,在朕的治下竟然有如此多的乞儿,天子脚下都如此,其他地方又会怎样。”r
    r
    李二很是消沉,似乎对一切都没了兴趣,站在城头上无声的看着下面劳作的人们发呆。r
    r
    李承乾见势不对,给纥干承基打了个眼色,后者心领神会,急急跑下城去。r
    r
    不多时,灰头土脸的李昊被带了上来。r
    r
    李承乾像看到了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唐补习班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危险的世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危险的世界并收藏大唐补习班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