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却没有加强对西北一线的布防,反而是以此为借口,对朝廷狮子大开口,要求每年再加饷一百万两。
    消息传到南京,内阁哗然,旋即朝堂哗然。
    南京方面究竟是候补政府,都是虚职,他们以前哪有处理这种事情的经验
    现在,整个南京都吵成一团。
    而不多时,左良玉的亲笔信也送到了徐长青手上。
    信中,左良玉大肆对徐长青哭穷,声称他麾下的诸多儿郎,今年还没发过饷,过年大家都是紧巴巴、勒紧裤腰带过的,若不是他一直在尽力压制,恐怕早就出事了。
    末了,左良玉则是隐晦的表示,若是加饷成型,他会分给徐长青五成
    徐长青看完信不由一阵冷笑。
    左良玉这糟老头子,着实坏得很
    几句话便是想把他徐长青也拉下水。
    徐长青此时的确很缺银子,却是还不至于用这么下作的手段。
    朝廷此时的确缓过来一些气,但此时究竟才将将春耕,今年的秋粮怎么也得到下半年再收,又哪里去给他弄这么多银子
    这狗日的分明就是在搞事
    他必定与清军有着某种联系和默契
    不过,气愤过后,真正冷静下来,徐长青也逐渐摸透了多尔衮他们的这盘大棋。
    大清国就是要把大明搞乱
    越乱越好
    关键大明这帮人,着实经不起挑拨,左良玉此时只是投石问路而已,如果朝廷一旦处理不好,刘良佐、黄德功、包括刘泽清他们,肯定会跟上。
    “山雨欲来风满楼啊。真正大浪淘沙的时代,即将开启了”
    徐长青点了一袋烟,长长的吐出一口浊气,让自己整个人都沉浸在烟雾缭绕中。
    越是困难,越要守住本心,越是要把握好自己
    现在,什么都是虚的,把握好自己才是真的
    只有也只能先保证好模范军的锋锐,才能在未来的变局中,拥有更多的选择权利
    接下来几天,史可法、马士英,包括周皇后的亲笔信,像是雪片一样朝着海城飞来,希望徐长青出面来压制左良玉。
    徐长青却直接不予理会,全身心的投入到了练兵之中。
    模范军此时看似是征召了四万人,但战兵真正面向民间征召的,只有两万人出头,其余的都是预备役辅兵,换上军装就可以直接加入战兵序列。
    不过,后续的预备役辅兵也需要补全,算起来还是征召四万余人。
    这看着是个没所谓的数字游戏,其中差异却是天差地别,能在最大限度上,保持模范军的战力,保证模范军的骨架。
    一晃,时间已经来到了五月初,天气逐渐开始燥热。
    面对徐长青的沉默,不出意外,刘良佐、黄德功、包括刘泽清也跟着闹起来,要求朝廷加饷。
    左良玉甚至以放弃襄阳作为威胁,继续对朝廷加码。
    周皇后这时再也忍不住了,派了她的一个心腹宫女,亲自过来海城见徐长青,希望徐长青出面。
    “呜呜侯爷,太后,太后这些日子几乎天天哭,眼睛都有点不好了”
    这宫女三十出头,长的看似很清纯,却明显在宫中已经日久,一边委委屈屈的哭着,一边却在偷偷打量着徐长青的神色。
    “她还好吧”
    徐长青慢斯条理的看着她,没有丝毫波动。
    宫女忙带着哭腔恭敬道“侯爷,太后,太后估计最近十天半月就要生了”
    “”
    徐长青一阵沉默。
    这他娘的作孽了
    但此时,新军已经逐步走上轨道,模范军出外作战的条件已经趋向于成熟了,也到了徐长青该表态的时候。
    看徐长青不说话,宫女大气儿也不敢喘,卑微的等待着徐长青的回复。
    半晌,徐长青道“太后,还有皇爷是什么意思”
    见徐长青终于开口了,宫女如释重负的松了口气,忙道“回侯爷的话,太后和皇爷的意思是可以,可以加一部分饷,但是,不能加的这么多啊。若是侯爷肯出面,朝廷将为侯爷和模范军加饷二十万两。至于其他人,只能,只能加饷十万两”
    徐长青不由笑了。
    他早就料到周皇后,包括朱慈烺和内阁会做出这种选择。
    左良玉他们四部,加起来三四十万的规模,又处在大明腹心,直接威胁到南京的安全,南京朝廷根本没办法钳制他们。
    但此时妥协,无异于饮鸩止渴,只会让左良玉他们的不断加大,从而无法收拾
    不过,对徐长青而言,这却是个好选择。
    只要四部能多稳一会儿,徐长青和模范军便能多一些时间,准备的更为充裕
    此时,摆在徐长青面前的,有两条路
    一是在清军动手的时候,捅清军的菊花,迫使他们放弃对流民军的围剿。
    再者便是提前赶赴湖广沿线,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两者各有优劣。
    但具体如何选择,还是要根据时局变化来做出正确的判断
    半晌,徐长青点头道“我知道了,你先下去休息吧,我马上给太后回信”

章节目录

跃马大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纸花船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纸花船并收藏跃马大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