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之后,目光似乎也定在了书中的那行字上,怎么也无法推进下去了。
这个时候,杜侍郎不禁满心地懊恼,他于政事于朝堂,向来沉着冷静,偶有迟疑,都是兹事体大关乎国家的大事,却也从未像这样反复不决。
长这么大,他前所未有的裹步不前,似乎都与这娘子有关。
不过是一支簪子,于一个娘子面前,又能如何。
杜衍张了张嘴,正要发声,突然,那快速的沙沙声再次响起。
他立即又把嘴巴闭上了,泄气又懊恼地抿了下嘴。
但这一次,他仍旧是没能够继续沉着地看进去书,因为他感觉到了对面不停扫过来的视线。
他那自诩向来不受外物干扰的自制力也不知怎么失了灵,最后杜衍实在无法,便抬头看了过去。
对面的娘子仍是用心地在作画,只是在专注地画了几笔后,抬眼朝他看了过来。
撞上他的目光,她不慌不忙地问道“杜公子在看什么书”
她问话的时候,笔却没有停下,杜衍有些不解,却仍是回她“我看的是稽古录。”
沈妙妙手腕转动飞快,落在宣纸上的目光像是在规整队伍的将军,每一分一毫都严肃认真。
但她抬起目光与杜衍相遇,眸子却又盈满笑意,犹如偶然从窗外吹进的风,沁人心脾。
沈妙妙眉眼弯弯道“这书讲的是什么”
杜衍见她复又低下头,认真画着画,却没觉得她这样有丝毫的不尊重。
“其中有一部分,讲的是门第阀阅的世代传承”
沈妙妙终是停下笔,歪头想了一下“门第阀阅说的可是士族大家”
杜衍望着他,慢慢点了点头。
据沈妙妙所知,大虞国世家之主凭借士族身份参与政治的并不在少数,几代皇权更迭之际,也是因为取得世家士族的支持才得以稳固江山。
她那位好姐夫邓兴贤所在的邓家就是其中“典范”,靠着皇权的笼络与放纵,拥有着不少的特权。
这个话题沈妙妙实在不喜,只得朝着杜衍微微一笑“杜公子才学斐然,必定会是国之栋梁。”
杜衍顿了一下,才道“娘子谬赞了。”
沈妙妙伏在桌上,开始仔细地深入刻画。
杜衍很快收回目光,并不想打扰她,起身重新走向书架。
他站在书架之间才将所要查阅的资料看完,等回过神来返身回去,长桌前已经空无一人了。
在他刚才坐过的位置上,桌面上端端正正摆放了一张纸。
纸面用一只还未削减的细长木笔压住,纸上则是一副人物画像。
画上的人眉目清冷,狭长的双目微垂,鬓发被轻风拂起,却依旧姿态端正,神情专注地阅读着手中的书。
杜衍抬手摸了摸额际,果然有两缕发丝垂了下来。
他自己也并未发觉红了脸,只是细细地看着这副过于逼真的画像。
原来刚才她丝毫不加掩饰地望过来,是在给自己画像吗
画纸的下方还写了一句话感谢杜公子救命之恩。
落款处没有署名,只有一个杜衍无法辨识的图案,随意恣肆的连笔看上去像是一只桀骜不羁的小鸟。
杜衍立在桌旁,久久未曾移动。
沈妙妙跟着苏茗雪出了书院,因着没有和那位杜公子告别,心中还有些惋惜。
几次相救,她光是道谢似乎有些说不过去,既然杜公子也曾告诉过他的住址,不然就备些薄利,登门道谢
也正好应了他要将自己簪子还回来的事。
沈妙妙想到这儿,突地一愣,随后似是想到了什么,问着身旁的苏茗雪“嫂子,那位杜夫人的儿子就是宜平候的得意门生,可是叫杜衍”
苏茗雪诧异地看着她“怎么突然想起问这个”
她顿了一下点头道“确实是杜衍。”
沈妙妙恍然,原来竟然是他。不过也难怪,他既能出现在公主的秀园,又能随意进出青山书院,这么一看,也都是合情合理的。
苏茗雪感叹道“杜衍确实是经世之才,不过二十出头的年纪,靠着自己的才能便坐上了参政知事的位置,他这门下侍郎的头衔怕是过个一两年也要重新换一个,我小叔几乎是把他当了亲儿子来教导了”
“你怎么突然问起他来了”苏茗雪一想,道,“可是刚才在经史楼里遇到了杜衍”
这青山书院是杜衍读书的地方,今天小叔又难得在书院中,杜衍会出现也不奇怪。
沈妙妙点头,无奈一笑“我不光是遇到了他,还”
想了想,还是不要告诉大嫂自己从梯子上摔下来这样会引起恐慌的事情了,沈妙妙改口道
“还又欠了杜公子一份人情。”
光给人家画一幅素描,怕是不够还。
作者有话要说一更
二更可能会晚一些,大家不要等,明天再看哦
这个时候,杜侍郎不禁满心地懊恼,他于政事于朝堂,向来沉着冷静,偶有迟疑,都是兹事体大关乎国家的大事,却也从未像这样反复不决。
长这么大,他前所未有的裹步不前,似乎都与这娘子有关。
不过是一支簪子,于一个娘子面前,又能如何。
杜衍张了张嘴,正要发声,突然,那快速的沙沙声再次响起。
他立即又把嘴巴闭上了,泄气又懊恼地抿了下嘴。
但这一次,他仍旧是没能够继续沉着地看进去书,因为他感觉到了对面不停扫过来的视线。
他那自诩向来不受外物干扰的自制力也不知怎么失了灵,最后杜衍实在无法,便抬头看了过去。
对面的娘子仍是用心地在作画,只是在专注地画了几笔后,抬眼朝他看了过来。
撞上他的目光,她不慌不忙地问道“杜公子在看什么书”
她问话的时候,笔却没有停下,杜衍有些不解,却仍是回她“我看的是稽古录。”
沈妙妙手腕转动飞快,落在宣纸上的目光像是在规整队伍的将军,每一分一毫都严肃认真。
但她抬起目光与杜衍相遇,眸子却又盈满笑意,犹如偶然从窗外吹进的风,沁人心脾。
沈妙妙眉眼弯弯道“这书讲的是什么”
杜衍见她复又低下头,认真画着画,却没觉得她这样有丝毫的不尊重。
“其中有一部分,讲的是门第阀阅的世代传承”
沈妙妙终是停下笔,歪头想了一下“门第阀阅说的可是士族大家”
杜衍望着他,慢慢点了点头。
据沈妙妙所知,大虞国世家之主凭借士族身份参与政治的并不在少数,几代皇权更迭之际,也是因为取得世家士族的支持才得以稳固江山。
她那位好姐夫邓兴贤所在的邓家就是其中“典范”,靠着皇权的笼络与放纵,拥有着不少的特权。
这个话题沈妙妙实在不喜,只得朝着杜衍微微一笑“杜公子才学斐然,必定会是国之栋梁。”
杜衍顿了一下,才道“娘子谬赞了。”
沈妙妙伏在桌上,开始仔细地深入刻画。
杜衍很快收回目光,并不想打扰她,起身重新走向书架。
他站在书架之间才将所要查阅的资料看完,等回过神来返身回去,长桌前已经空无一人了。
在他刚才坐过的位置上,桌面上端端正正摆放了一张纸。
纸面用一只还未削减的细长木笔压住,纸上则是一副人物画像。
画上的人眉目清冷,狭长的双目微垂,鬓发被轻风拂起,却依旧姿态端正,神情专注地阅读着手中的书。
杜衍抬手摸了摸额际,果然有两缕发丝垂了下来。
他自己也并未发觉红了脸,只是细细地看着这副过于逼真的画像。
原来刚才她丝毫不加掩饰地望过来,是在给自己画像吗
画纸的下方还写了一句话感谢杜公子救命之恩。
落款处没有署名,只有一个杜衍无法辨识的图案,随意恣肆的连笔看上去像是一只桀骜不羁的小鸟。
杜衍立在桌旁,久久未曾移动。
沈妙妙跟着苏茗雪出了书院,因着没有和那位杜公子告别,心中还有些惋惜。
几次相救,她光是道谢似乎有些说不过去,既然杜公子也曾告诉过他的住址,不然就备些薄利,登门道谢
也正好应了他要将自己簪子还回来的事。
沈妙妙想到这儿,突地一愣,随后似是想到了什么,问着身旁的苏茗雪“嫂子,那位杜夫人的儿子就是宜平候的得意门生,可是叫杜衍”
苏茗雪诧异地看着她“怎么突然想起问这个”
她顿了一下点头道“确实是杜衍。”
沈妙妙恍然,原来竟然是他。不过也难怪,他既能出现在公主的秀园,又能随意进出青山书院,这么一看,也都是合情合理的。
苏茗雪感叹道“杜衍确实是经世之才,不过二十出头的年纪,靠着自己的才能便坐上了参政知事的位置,他这门下侍郎的头衔怕是过个一两年也要重新换一个,我小叔几乎是把他当了亲儿子来教导了”
“你怎么突然问起他来了”苏茗雪一想,道,“可是刚才在经史楼里遇到了杜衍”
这青山书院是杜衍读书的地方,今天小叔又难得在书院中,杜衍会出现也不奇怪。
沈妙妙点头,无奈一笑“我不光是遇到了他,还”
想了想,还是不要告诉大嫂自己从梯子上摔下来这样会引起恐慌的事情了,沈妙妙改口道
“还又欠了杜公子一份人情。”
光给人家画一幅素描,怕是不够还。
作者有话要说一更
二更可能会晚一些,大家不要等,明天再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