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中, 一处院落内,茂密的枝藤爬满了架子,巴掌大的绿叶迎风招摇, 远远望去, 如碧绿的云彩浮于架上。
而在这一架蒲桃架下,王沅正在跟几块白纱较劲。
她的及笄礼刚过, 圣人就准了苏六郎自请去边关救父兄的上书,这几日他要么安顿苏府之事, 要么筹备前往边关所需,几次到王府都是来去匆匆。
王沅听着随风送来的微弱蝉鸣声, 心下不由得叹气, 如今已经是六月初,天气渐渐热了起来,连早蝉都出了来。
这时节, 一路奔波往西北去,可真是一趟苦差事。
日渐炙热的阳光, 不说晒脱一层皮,便是身上浸透了汗水, 也是刺痒难耐。
又是一路骑行,路上颠簸地只怕饭食都不敢尝个八分饱。
苏六郎回来时, 说不定晒得黑, 也累得瘦
她在脑海里想象了一下,黑瘦版的苏六郎,顿时脸色难看了几分, 不得不在承认,自己就是看脸了。
还是他现在肤白如玉的模样最是好看。
所以这会,才会又在跟针线做斗争。
阿颜在一旁陪伴着她,手里还拿着几件针线活,只是记挂着郡主可别扎了手,一门心思都在她身上,但是越看,越是不解。
“郡主,为何要在纱上剪洞是要套苏郎君发上吗”
王沅比划了一下,自己不就剪了个长方条,明显是为了不遮眼用的啊。
还是用事实解释比较快,她撑起白纱,往阿颜面前一罩,就看见了阿颜滴溜溜的一对圆眼从剪掉的空隙里透了出来。
“阿颜可看明白了”
“郡主是想缝到帷帽前,垂下罩到苏郎君面上,遮蔽风沙的吗”阿颜一下就猜了出来,然后点头附和道,“婢子听说西北边关昼热夜寒,风中多沙,刮到人脸上跟小刀子似的。”
“只是苏郎君骑马颠簸,便是剪了空,若是晃动间被挡了视线,岂不是会更危险些”
这点,王沅自然是想到了,她拿起桌上的一个银制的小细框,示意道“我早先画了图,让人打了这个出来,可以把面纱缝在上面,再固定到帷帽上。”
说起来,倒有点像后世的面具
“我让人去寻的药膏药粉,可是找了医师准备”
这个还是比较要紧的,王沅抬头望向阿颜。
阿颜就笑着道“郡主莫要担心,早就让人准备上了,定是能让苏郎君感受到郡主的一片心意。”
这是在打趣王沅,可惜她面如止水,只是垂首继续手中穿梭的针线,让阿颜讨了个没趣。
只能装模作样地故意叹口气,然后继续给她的郡主做针线。
送行的日子来得比她想象的快。
这日一早,王沅正睡眼朦胧地坐在妆台前,日常等着素手伶俐的婢女伺候着她梳妆。
又是晚睡早起犯困的一天,无他,昨日苏六郎才来府中,有些踌躇地说了翌日就要出发,比原计划提前了些。
所以她连夜把为他准备的特制帷帽赶了出来,这会可不就犯困。
清晨的洛京城已经是热闹了起来,路过繁华的里坊外围时,王沅还能听见坊内传来的吆喝人声,伴随着阵阵扑鼻的食物香味,混杂在清晨掺杂露珠水汽的风中。
好在马儿温顺,行路也稳当,她也就在帷帽的遮掩下,半闭着眼帘,养着神,也不知行了多久,终于到了城外,苏六郎的必经之处,城外的明月桥。
明月桥在洛京城的西面,出了西城门不远便是。
若说起石桥,这座拱桥远远不如王沅曾在各地景点所见的装饰性石桥高大,便是在时下也不算是工匠技艺的顶峰。
但在无数诗人文客的眼中,这座明月桥因为别样的含义而在诗赋中有着一席之地,譬如别离。
一到明月桥,阿颜就嚷嚷着“郡主,婢子去为您折些柳枝来,”她指着河堤上的一排柳树,“郡主想要哪棵树上的,阿颜亲自去折。”
王沅的唇角微微地抽搐着,是了,当下送行,多在明月桥,更有折柳送别,寓意谐音“留”字,以示不舍之意。
所以,明月桥折柳送别,也成了件风雅之事。
最后,就是可怜明月桥头上那株百年柳树,没有夭折于开朝时的战火,倒是曾经一度被送行之人,薅秃了头
以至于她的那位便宜舅父,也就是当今圣人,下了令,着人看守这株,据说比大昭朝还大上几岁的柳树,让这株罕见的长寿柳树也得以,咳咳,安享晚年。
但又顾及明月桥折柳送别的风雅之事,就令人栽种了一排柳树。
也就是说,其他的柳树随便薅,单单那株百年柳,薅不得。
既然是送别,她也就挑了个吉利数字,让阿颜自桥头往东第六株上,折了两支,拿在手中把玩着,站在桥中央等着苏六郎一行人。
苏六郎这日也起得早,他原计划今日傍晚时就能抵达下一个驿站,天色未亮就开始检查随身物品。
此次匆忙,自然是轻装简从,东西越少越好。
左右他也就带上明思和几位部曲,都是沙场里打滚过来的,吃些苦头也没什么。
跟家中大病初愈的幼妹告了别,又嘱托了特意从老家接来的长辈几句,这才翻身上马。
而在这一架蒲桃架下,王沅正在跟几块白纱较劲。
她的及笄礼刚过, 圣人就准了苏六郎自请去边关救父兄的上书,这几日他要么安顿苏府之事, 要么筹备前往边关所需,几次到王府都是来去匆匆。
王沅听着随风送来的微弱蝉鸣声, 心下不由得叹气, 如今已经是六月初,天气渐渐热了起来,连早蝉都出了来。
这时节, 一路奔波往西北去,可真是一趟苦差事。
日渐炙热的阳光, 不说晒脱一层皮,便是身上浸透了汗水, 也是刺痒难耐。
又是一路骑行,路上颠簸地只怕饭食都不敢尝个八分饱。
苏六郎回来时, 说不定晒得黑, 也累得瘦
她在脑海里想象了一下,黑瘦版的苏六郎,顿时脸色难看了几分, 不得不在承认,自己就是看脸了。
还是他现在肤白如玉的模样最是好看。
所以这会,才会又在跟针线做斗争。
阿颜在一旁陪伴着她,手里还拿着几件针线活,只是记挂着郡主可别扎了手,一门心思都在她身上,但是越看,越是不解。
“郡主,为何要在纱上剪洞是要套苏郎君发上吗”
王沅比划了一下,自己不就剪了个长方条,明显是为了不遮眼用的啊。
还是用事实解释比较快,她撑起白纱,往阿颜面前一罩,就看见了阿颜滴溜溜的一对圆眼从剪掉的空隙里透了出来。
“阿颜可看明白了”
“郡主是想缝到帷帽前,垂下罩到苏郎君面上,遮蔽风沙的吗”阿颜一下就猜了出来,然后点头附和道,“婢子听说西北边关昼热夜寒,风中多沙,刮到人脸上跟小刀子似的。”
“只是苏郎君骑马颠簸,便是剪了空,若是晃动间被挡了视线,岂不是会更危险些”
这点,王沅自然是想到了,她拿起桌上的一个银制的小细框,示意道“我早先画了图,让人打了这个出来,可以把面纱缝在上面,再固定到帷帽上。”
说起来,倒有点像后世的面具
“我让人去寻的药膏药粉,可是找了医师准备”
这个还是比较要紧的,王沅抬头望向阿颜。
阿颜就笑着道“郡主莫要担心,早就让人准备上了,定是能让苏郎君感受到郡主的一片心意。”
这是在打趣王沅,可惜她面如止水,只是垂首继续手中穿梭的针线,让阿颜讨了个没趣。
只能装模作样地故意叹口气,然后继续给她的郡主做针线。
送行的日子来得比她想象的快。
这日一早,王沅正睡眼朦胧地坐在妆台前,日常等着素手伶俐的婢女伺候着她梳妆。
又是晚睡早起犯困的一天,无他,昨日苏六郎才来府中,有些踌躇地说了翌日就要出发,比原计划提前了些。
所以她连夜把为他准备的特制帷帽赶了出来,这会可不就犯困。
清晨的洛京城已经是热闹了起来,路过繁华的里坊外围时,王沅还能听见坊内传来的吆喝人声,伴随着阵阵扑鼻的食物香味,混杂在清晨掺杂露珠水汽的风中。
好在马儿温顺,行路也稳当,她也就在帷帽的遮掩下,半闭着眼帘,养着神,也不知行了多久,终于到了城外,苏六郎的必经之处,城外的明月桥。
明月桥在洛京城的西面,出了西城门不远便是。
若说起石桥,这座拱桥远远不如王沅曾在各地景点所见的装饰性石桥高大,便是在时下也不算是工匠技艺的顶峰。
但在无数诗人文客的眼中,这座明月桥因为别样的含义而在诗赋中有着一席之地,譬如别离。
一到明月桥,阿颜就嚷嚷着“郡主,婢子去为您折些柳枝来,”她指着河堤上的一排柳树,“郡主想要哪棵树上的,阿颜亲自去折。”
王沅的唇角微微地抽搐着,是了,当下送行,多在明月桥,更有折柳送别,寓意谐音“留”字,以示不舍之意。
所以,明月桥折柳送别,也成了件风雅之事。
最后,就是可怜明月桥头上那株百年柳树,没有夭折于开朝时的战火,倒是曾经一度被送行之人,薅秃了头
以至于她的那位便宜舅父,也就是当今圣人,下了令,着人看守这株,据说比大昭朝还大上几岁的柳树,让这株罕见的长寿柳树也得以,咳咳,安享晚年。
但又顾及明月桥折柳送别的风雅之事,就令人栽种了一排柳树。
也就是说,其他的柳树随便薅,单单那株百年柳,薅不得。
既然是送别,她也就挑了个吉利数字,让阿颜自桥头往东第六株上,折了两支,拿在手中把玩着,站在桥中央等着苏六郎一行人。
苏六郎这日也起得早,他原计划今日傍晚时就能抵达下一个驿站,天色未亮就开始检查随身物品。
此次匆忙,自然是轻装简从,东西越少越好。
左右他也就带上明思和几位部曲,都是沙场里打滚过来的,吃些苦头也没什么。
跟家中大病初愈的幼妹告了别,又嘱托了特意从老家接来的长辈几句,这才翻身上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