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考蓝墨盒衣服头发等地方有没有夹带,其余都不在意。
    据说越到后面越严格,想想还挺让人期待的。
    唯有一点,锦绣觉得十分反人类,拿这次的县试举例,一天考一科,一考就是五天,一般天亮时分发卷,即日交卷,交卷后有短暂的半个时辰供人休息,顺便解决生理问题。
    当然在考试过程中,也允许人解决生理问题,小号就在号舍内,号舍早早地在桌子下准备了一个小黑桶供人使用。
    至于大号,大部分人只能选择忍耐,因为忍不住去如厕的话,原则上也是可行的,但前提是先把试卷交给场内的考官管理,同时会有监考人陪同一起去如厕。
    但你以为这样,你就能回来一身轻松的接着考了吗
    当然不是,因为当你回来后,就发现考官已经兢兢业业的在你考卷上盖上一个黑印。
    也就是俗称的“屎戳子。”
    有了这玩意儿,不管你是诸葛在世,还是瑾瑜转生,人考官都觉得你卷子晦气,第一时间将之黜落,只有微乎其微的可能被捡回去重新阅览。
    闭眼假寐的锦绣听到走廊的动静,睁眼再一次打量这小小号舍,第一感谢他的身高,让他待在里面不至于太憋屈,说不得晚上还能伸直腿睡一觉。
    第二感谢元老爷今早没有无原则的对他和周文两人溺爱到底,说什么都没让两人多喝一口水。现下想想,一连五天的吃喝拉撒都在号舍内,只要一想到这儿,锦绣开始感觉全身都不舒服了。
    闭眼将这种奇异的感受压下去,睁开眼,就看到衙役开始给每个号舍分发试卷。
    同时走廊里传来此起彼伏的敲锣声,伴随着衙役的喊声“辛亥年靖林县童生试第一场正式开始所有考生注意,场内严禁夹带,一经发现,严惩不贷禁止说话,禁止传递私人物品,禁止不经考官同意,随意走动请大家注意答题时间,保持安静”
    话落又是两声响亮的锣声。
    锦绣想,就算阿文哥昨晚睡得晚,没睡够,今早上在考场睡着了,这种动静下,也该吓清醒了。
    事实也如锦绣所料,刚陷入迷糊状态的周文,被这一通操作惊的心肝儿乱颤,哪还有瞌睡的念头,心跳加快,捂着胸口好半天没平复下来。
    不过,等大致看了一遍考试题目后,心跳终于恢复正常,手下极稳的开始认真填写上姓名、年龄、籍贯及父祖三代履历。
    这些在近一年的学习中,早被锦绣锻炼出来,不管题目会不会做,先把这几个内容认认真真写上。
    这头的锦绣也用非常漂亮的馆阁体填写好个人信息,才开始认真审题。
    第一场考的是八股文,共有三小题。八股文是本朝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
    也称制义、制艺、时文、八比文。八股文章在四书五经中取题,内容则要求考生必须用古人的语气作答,绝对不允许考生自由发挥,而句子长短、字体的繁简、声调高低等也都要相对成文,字数也有相应的限制。1
    八股文简单来讲,指的是文章的八个部分。
    通常有固定模式,即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
    题目一律出自四书五经中的原文。后四个部分每部分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起来共八股。2
    锦绣边看题边提醒自己要坚持圣人学说,不可放飞自我
    要模仿孔孟语气答题,不可随意发挥
    要引用圣贤教化世人的典故,不可轻用风花雪月典故玷污亵渎圣贤之人
    在心里一连告诫自己三遍,浏览一遍题目,做到大致心里有数,锦绣开始提笔答题。
    第一题的题目是“百姓足,孰与不足”
    题目中规中矩,没有截搭,也不是什么鲜为人知的典故,只要读过论语的人都知道,这句出自论语颜渊。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大概意思是说,鲁哀公问有若如果一个国家糟了饥荒,国家困难,用度跟不上,该怎么办
    有若回答鲁哀公您为什么不实行彻法,只向国民抽取十分之一的税呢
    鲁哀公回答有若现在抽取十分之二的税,我都不够用呢,怎么能实行只抽取十分之一税的彻法呢
    有若回答“如果国民有足够的用度,您怎么会不够呢如果百姓的用度都不够,您又怎么会够呢”
    锦绣想了下破题民既富于下,君自富于上。
    承题则是盖君之富,藏于民者也;民既富矣,君岂有独贫之理哉有若深言君民一体之意以告哀公。
    写下这两句后,锦绣文思泉涌,在稿纸上洋洋洒洒写下数百字,犹觉不足,收笔时,还有意犹未尽之感。
    念在现下不是随意发挥的时候,锦绣又在心里默念了几遍考试三大原则,平心静气后,提笔写下最后的收结吁彻法之立,本以为民,而国用之足,乃由于此,何必加赋以求富哉3
    由于第一题答的非常顺畅,直接让锦绣的心情飞扬了起来,接下来一鼓作气,又自我感觉完美的完成了第二题。
    此时走廊里巡视的杂役开始敲锣,意在提醒大家时间已经午时三刻。
    锣声落下,号舍逐渐传来窸窸窣窣之声,这是考生开始啃干粮的动静。
    锦绣仔细收起考卷稿纸笔墨,起身舒展筋骨,活动手脚,放松眼睛。
    一抬头刚好和对面的老爷子视线对上。
    锦绣不得不感叹一句缘,妙不可言。
    这老爷子可不正好是结保那天,在衙门遇见的那位嘛
    也不知老爷子还能不能看清几仗外的锦绣到底长啥样,只见老爷子仿佛随意一撇,随即非常有生活经验般的,起身招呼走廊里推着小车不断走动的衙役。
    等衙役到了跟前,老爷子递给衙役几个铜板,衙役给老爷子一碗热水,老爷子将热水倒进随身的水壶,衙役干脆利落的收走碗。
    老爷子又递给差役几个铜钱,指指车上,差役递给老爷子两个大包子。
    期间两个人全程没说一句话,在巡视差役的监督下,完成了这笔肮脏的交易。
    锦绣见状,摸摸临出门前,元老爷塞到怀里的钱袋子,想起元老爷不要怕花钱的殷切叮嘱,当即决定跟着老爷子同流合污一次。
    学老爷子的样子,招来了推车的衙役。
    等衙役走进,锦绣才发现,这小车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不仅有热水热茶热汤,还有冒着热气的馒头包子点心。
    上面明码标价,拒绝还价,每件物品价格都是外面的几倍到几十倍不等,差役眼里明晃晃写着“不买滚蛋”四个字。
    锦绣咬着牙笑眯眯给了差役半两银子,只得了两碗热水,两个馒头两个包子,还要笑眯礼数十足的送人走。
    心痛的咬开一个价值能在镇上最好酒楼吃一顿席面的包子,发现一口下去个还没咬出馅儿,锦绣嘴角直抽。
    当即换了另一个看着胖乎乎白嫩嫩的包子,这下倒是尝出味儿了,是香菇猪肉馅儿的,香菇是冬天储存的干货,这没问题,猪肉处理的不好有股腥味儿,但他便宜,锦绣也勉强理解。
    但他娘的盐像不要钱似的放,一口下去就齁死个人是怎么回事儿难道现下的盐价已经不受朝廷管控,便宜到随便什么人都能抓两把浪费了吗
    锦绣面无表情的喝了一碗水,当即决定放弃这两个包子,吃相对安全的馒头,果然馒头除了放多了碱,看起来黄不拉几的,其他都很正常。
    鉴于此,锦绣合理怀里,齁咸的包子是厨子受人指使,故意为之,目的就是为了让人多花钱买贵的要死的水喝,或者让买了包子的人不得不重新买其他吃食给他增加收入。
    两个馒头吃的锦绣怨念十足,不经意间抬头看到对面的老爷子,只见老爷子竟然面不改色的,细嚼慢咽的,津津有味的,半眯着眼睛,慢吞吞吃完了两个包子。
    锦绣先是惊讶,觉得老爷子好涵养,好忍耐
    后又觉得自己被针对了,这明显不是一个锅里出来的包子啊否则也不可能他的能齁死个人,老爷子的反倒正正好。
    怀着激愤的心情,锦绣在下午时分早早完成了第三题,在稿纸上修改期间,锦绣偶尔一抬头才惊觉,他中午大概是冤枉厨子了,因为对面的老爷子不停的喝水,喝水,然后红着脸在一边敞开的号舍内小解。
    锦绣捂着自己异常灵敏的小鼻子,漫不经心的想应该是老爷子味觉迟钝,加上牙口也不好了,中午吃包子才显得那么从容淡定。
    作者有话要说注12来自百度百科。
    注3这是一篇八股文经典之作百姓足,孰与不足是明朝成化十一年,王鏊的殿试一甲第三名之作。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查看。
    鞠躬感谢读者“咕噜咕噜”,灌溉营养液1020200524 10:35:41
    读者“遗忘芷缔”,灌溉营养液220200516 22:08:21
    这两天评论抽了,好几条评论今早才看见,还以为已经没有读者爱作者了呢,作者差点儿化身嘤嘤怪。

章节目录

科举之锦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轻云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轻云上并收藏科举之锦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