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三年 (2/2)
用了些法子,终于打开了那人的嘴。可还没等他真的说出来,神魂爆裂,直接死的灰飞烟灭了。
许先生立刻收拢了那人的神魂,发现了很小的一团魂魄,不是属于这个人的,而是外来客。
但也只有死亡的一瞬,那团魂魄才会如蜉蝣一般出现一瞬,转瞬即逝。
除此之外,除非本人承认,找不出任何把柄。
许先生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总之,人力难为。但也只看过那一个人的,不知道别人是否如此。”
说到这里,以责备的目光看向谢长明。
是了。还有个确凿被降临了的一煎真人,却被谢长明填了血祭池。
屋里一片空寂,只有许先生不间断的咳嗽声。
他最近病的越发厉害,到了今年冬天,连书都教不下去,只能在屋子里养病。
谢长明瞥了他一眼,轻声道“你也有大乘期的修为了,该停了。”
许先生饮了口茶,压下咳嗽,笑了笑“我又没修什么误入歧途的功法,停什么”
谢长明知道是好言难劝死鬼,却难得多说废话“入魔的功法是要别人的性命。你修的功法是以自身寿数为祭,有什么不同”
许先生狡辩“我又没害到别人,只是修自己的功法,自然大不相同,你不要诋毁我。”
过了一会,他才道“那个一煎道士原来不过是元婴修为,被降临了几年就到了大乘。”
谢长明与那人交过手,很清楚“他的大乘,很虚。”
许先生片头看向窗外,很轻地问道“可若是本来就天资卓绝的少年天才,被降临后又修上几十年,也会很虚么”
“不会的。”
他的脸色透着古怪的惨白,似乎强压着咳嗽“小时候伤了根骨,原本是注定修不到大乘的。后来养回来些,若是走寻常的路数,却也很难。”
谢长明没有看他,也没有说话,只是听。
他们认识了三年,合作了很多回,关系也算的上熟,有些话也能略谈几句。
最后,谢长明听他道“你有要找的人,我也有要报的仇。”
他不再劝,放下棋子,站起身,只是道“你有分寸亦可。”
谢长明推门出去,风雪灌入屋内,冷了一瞬。
许潜林不自觉地握紧手腕上的菩提珠。
珠子很冰,他似乎却将菩提珠当成唯一能取暖的热源。
他低头看着挂在手腕上的珠子。
年少的时候,他多有梦魇,觉浅易醒,经常长夜难眠。有人替他去拜访大缘寺的住持,用三卷真经求来这串大师加持过数十年的法器,以静心养神。
在那之后,许潜林是睡了很长时间的安稳觉。
三卷真经,一串菩提珠,任谁知道都要说这桩交易很不值得。
可这样不值得的事,有人为许潜林做了无数次。
许潜林不愿再看菩提珠,偏过头,隔着薄薄的窗纸,想要看不知何时落下的冬雪。
初雪是粉白的,很细碎,轻飘飘地落在长青的竹叶上,覆成了薄薄的一层,又慢慢堆积,叶尖的雪冻成冰凌,忽的坠落,簌簌的响。
也是这样的日子,年幼的许潜林被那人找到,被那人抱起,那人哄他说“别怕。”
家中的后院本来常年四季如春,他藏在开满花的桃树上,阵法被人破坏后,寒冬骤临,桃花全结成冰花,将他淹没了。
他很怕,哭得很厉害,将那人的衣衫都浸透了。
滚烫的眼泪,冰冷的雪水,温暖的怀抱。
他说“我怕。”
那人似乎没见识过这样的场面,很有些慌张,平日里那双拿着剑、很稳的手轻轻拍着他的后背,大约是不知道要用多大的力气。
后来,那双手也教他如何握剑,如何布阵,如何施法。
从前会的,许潜林都用不了了。以后会的,都是那人教的。
那人年少成名,救过的人数不胜数,遍布天下。可带在身边,亲自抚养照顾长大也只有一个许潜林。
很久之前的事,许潜林一直记得很清楚。
一闭上眼,他就能想到覆鹤门后山的那棵千年玉兰树。
他被那人捡回去,修养了一个冬天,到了春天时身体也没有,只能隔着窗看花。
那人就抱着他出门,他们坐在玉兰树下,周身堆满了玉兰树的落花。
许潜林很怕,会问那个人“你会一直照顾我吗”
像是小孩子的玩笑话,那人也当真认真回答。
他道“你是我救回来的,我当然要看护你。但世事无常,命途叵测,不能说一直,只能说我活着时。”
许潜林无理取闹道“你救了那么多人,难道都要一一照顾”
年节之际,小小的覆鹤门有一多半是来拜访感激他的。
那人不太会讲好听的话,只是道“你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他也不会说。
许潜林便很安心。
那人养着他。
不许他出门,不许他握剑,连要修的功法都是亲自试过的。
许潜林有时会刻意不去想他。
可命途叵测在于,他不能不想。
很多事,太多事,没有能避开一切回忆的办法。
许潜林连看到桌角的刻痕都会想到那人教自己阵法时,他并不认真,用刻刀在桌上乱划。那人也不责备他,只是问“阿林是不是学累了要出去玩”
明明许潜林听覆鹤门内的人说过,那人少年时一日只休息两个时辰,其余时间不是读书便是修炼。
这些事,许潜林不想忘掉,不能忘掉。
他只是,只是偶尔疼过头,想要避一避,稍微休息一会,哪怕只是一瞬。
于是,许潜林推开了窗。
风雪扑面而来,很冷、很冰,将那些不切实际的妄念都吹散,又淹没那些过往的记忆,最后,连眼泪都冻住了。
他用很轻的、连自己几乎都听不到的声音道“师兄。”
我的师兄。,,,
许先生立刻收拢了那人的神魂,发现了很小的一团魂魄,不是属于这个人的,而是外来客。
但也只有死亡的一瞬,那团魂魄才会如蜉蝣一般出现一瞬,转瞬即逝。
除此之外,除非本人承认,找不出任何把柄。
许先生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总之,人力难为。但也只看过那一个人的,不知道别人是否如此。”
说到这里,以责备的目光看向谢长明。
是了。还有个确凿被降临了的一煎真人,却被谢长明填了血祭池。
屋里一片空寂,只有许先生不间断的咳嗽声。
他最近病的越发厉害,到了今年冬天,连书都教不下去,只能在屋子里养病。
谢长明瞥了他一眼,轻声道“你也有大乘期的修为了,该停了。”
许先生饮了口茶,压下咳嗽,笑了笑“我又没修什么误入歧途的功法,停什么”
谢长明知道是好言难劝死鬼,却难得多说废话“入魔的功法是要别人的性命。你修的功法是以自身寿数为祭,有什么不同”
许先生狡辩“我又没害到别人,只是修自己的功法,自然大不相同,你不要诋毁我。”
过了一会,他才道“那个一煎道士原来不过是元婴修为,被降临了几年就到了大乘。”
谢长明与那人交过手,很清楚“他的大乘,很虚。”
许先生片头看向窗外,很轻地问道“可若是本来就天资卓绝的少年天才,被降临后又修上几十年,也会很虚么”
“不会的。”
他的脸色透着古怪的惨白,似乎强压着咳嗽“小时候伤了根骨,原本是注定修不到大乘的。后来养回来些,若是走寻常的路数,却也很难。”
谢长明没有看他,也没有说话,只是听。
他们认识了三年,合作了很多回,关系也算的上熟,有些话也能略谈几句。
最后,谢长明听他道“你有要找的人,我也有要报的仇。”
他不再劝,放下棋子,站起身,只是道“你有分寸亦可。”
谢长明推门出去,风雪灌入屋内,冷了一瞬。
许潜林不自觉地握紧手腕上的菩提珠。
珠子很冰,他似乎却将菩提珠当成唯一能取暖的热源。
他低头看着挂在手腕上的珠子。
年少的时候,他多有梦魇,觉浅易醒,经常长夜难眠。有人替他去拜访大缘寺的住持,用三卷真经求来这串大师加持过数十年的法器,以静心养神。
在那之后,许潜林是睡了很长时间的安稳觉。
三卷真经,一串菩提珠,任谁知道都要说这桩交易很不值得。
可这样不值得的事,有人为许潜林做了无数次。
许潜林不愿再看菩提珠,偏过头,隔着薄薄的窗纸,想要看不知何时落下的冬雪。
初雪是粉白的,很细碎,轻飘飘地落在长青的竹叶上,覆成了薄薄的一层,又慢慢堆积,叶尖的雪冻成冰凌,忽的坠落,簌簌的响。
也是这样的日子,年幼的许潜林被那人找到,被那人抱起,那人哄他说“别怕。”
家中的后院本来常年四季如春,他藏在开满花的桃树上,阵法被人破坏后,寒冬骤临,桃花全结成冰花,将他淹没了。
他很怕,哭得很厉害,将那人的衣衫都浸透了。
滚烫的眼泪,冰冷的雪水,温暖的怀抱。
他说“我怕。”
那人似乎没见识过这样的场面,很有些慌张,平日里那双拿着剑、很稳的手轻轻拍着他的后背,大约是不知道要用多大的力气。
后来,那双手也教他如何握剑,如何布阵,如何施法。
从前会的,许潜林都用不了了。以后会的,都是那人教的。
那人年少成名,救过的人数不胜数,遍布天下。可带在身边,亲自抚养照顾长大也只有一个许潜林。
很久之前的事,许潜林一直记得很清楚。
一闭上眼,他就能想到覆鹤门后山的那棵千年玉兰树。
他被那人捡回去,修养了一个冬天,到了春天时身体也没有,只能隔着窗看花。
那人就抱着他出门,他们坐在玉兰树下,周身堆满了玉兰树的落花。
许潜林很怕,会问那个人“你会一直照顾我吗”
像是小孩子的玩笑话,那人也当真认真回答。
他道“你是我救回来的,我当然要看护你。但世事无常,命途叵测,不能说一直,只能说我活着时。”
许潜林无理取闹道“你救了那么多人,难道都要一一照顾”
年节之际,小小的覆鹤门有一多半是来拜访感激他的。
那人不太会讲好听的话,只是道“你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他也不会说。
许潜林便很安心。
那人养着他。
不许他出门,不许他握剑,连要修的功法都是亲自试过的。
许潜林有时会刻意不去想他。
可命途叵测在于,他不能不想。
很多事,太多事,没有能避开一切回忆的办法。
许潜林连看到桌角的刻痕都会想到那人教自己阵法时,他并不认真,用刻刀在桌上乱划。那人也不责备他,只是问“阿林是不是学累了要出去玩”
明明许潜林听覆鹤门内的人说过,那人少年时一日只休息两个时辰,其余时间不是读书便是修炼。
这些事,许潜林不想忘掉,不能忘掉。
他只是,只是偶尔疼过头,想要避一避,稍微休息一会,哪怕只是一瞬。
于是,许潜林推开了窗。
风雪扑面而来,很冷、很冰,将那些不切实际的妄念都吹散,又淹没那些过往的记忆,最后,连眼泪都冻住了。
他用很轻的、连自己几乎都听不到的声音道“师兄。”
我的师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