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价格低而首先卖出去。
    这就保证了,手中的布匹不会因为卖不出去而积压在仓库。
    而其他布匹商人是没有办法竞争的。
    有本事你也大批量购买熟丝线啊。
    丝麻商人就可以以更低的价格,卖给你熟丝线。
    买一千斤可以谈价钱。
    买十斤也谈价钱
    解决了销路问题,不管什么生意,都是大赚特赚啊。
    李忠等人生为商人,立刻兴奋了起来。但随即便又气馁了,因为这个生意,只有关平能做。
    以房陵太守的权利,自然可以招募到五千女工,置办工厂。
    而以商人的能力,能招募到五十人吗
    少女,妇人可以放心的进入商人办的工厂内吗
    这需要官府的招牌,需要房陵太守的身份。当然,如果以刘表的身份做这件事情,肯定比房陵太守更有优势。
    但是人家刘荆州会关心布匹生意
    也就是关平这个脑子抽风了的穿越者,才会关心布匹生意,才会用办厂的房事,来提高治下人民的生活水平,顺便赚点钱充盈一下财政。
    “回禀大人,这确实是一门好的生意。”李忠几个商人们交谈了一下,李忠才拱手说道。
    “那这样吧。土地我出,织布机我出,也是我出面在九座县城内办九座厂子,招募五千女工生产布匹。但是销售布匹,收购熟丝线,日常的人员管理,交给你们负责。我给你们三成干股,如何”
    关平问道。
    招募五千女工,一年就可以生产六十万匹布。
    一年的利润可能有一万金以上。
    如果分出三成干股,分出去的金子便多达数千。更不要说,如果未来厂子扩建呢
    乍一看,关平吃亏了。
    但其实账目不是这么算的,销路,收购熟丝线总得有人去做,关平当然可以派遣文官去做,但显然商人肯定更在行,更便利一些。
    让文官去收购熟丝线,那肯定不会有商人好。
    要想赚钱,就得分出利润,让别人也赚钱。
    这与打仗是一个道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果没有钱粮,士卒哪里肯帮你拼命厮杀
    所以关平给了李忠等人三成干股,等工厂办起来,就做个甩手掌柜。当然账目一定要清楚,派遣文官小吏前往监察账目是肯定的。
    而李忠等商人也不蠢。他们这些人都是房陵郡一带本土商人,每个人都有不少家财,但是家财最多的李忠,也不过只有七八百金而已。
    而关平出面办厂,利润大的难以想象。三成干股,一年的收入简直是恐怖。
    因而李忠等五个商人,便一口应下这差事,心甘情愿的给关平当打工仔。
    嗯,说是打工仔有些过份了。
    应该算是合伙人吧。
    而办厂也不是说办就办的。房陵郡有九座县城,山路很远,女工们不可能全部集结起来,设立一个五千人的大工厂。
    需要在每一座县城内办工厂,买来了熟丝线分去各个场子,出了布集中去卖。
    而九座县城人口是不一样的,房陵,上庸二县人口多一些,其余七县人口少很多。
    每一座工厂,招募多少工人,得需要从人口角度上,进行合理的计算。
    其次是场地,织布机的制造,以及规章制度。
    还有官府安排的监察人员,账房等等。关平不仅与李忠等人商议,还让孙乾找了一个比较精通理财的诸曹小吏一起参加进来商议。
    将事情安排的妥妥当当,等明年开春之后,这工厂便能办起来。而李忠等商人也给了一个比较妥当的方案。
    “大人。这我们生产出了布匹,销售去巴蜀,荆楚也需要人员成本的。不如在房陵北方的汉水南岸,选一个平坦的地方建造一座集市。北方布匹少,不少商人来南方进购。我们房陵虽然位置偏远,但既然卖出去的布价格低廉,就会吸引北方商人来购买布匹。再则,汉水通巴蜀,荆楚,向北也有坦途,也不算偏僻。”李忠精神奕奕的拱手说道。
    商人们见有利可图,自然是精神奕奕。来的时候,却是仿佛猫儿一般,低眉顺眼,小心翼翼呢。
    没办法,商人的地位不高也不低。
    但因为家里有钱,最怕的就是官府惦记着。
    李忠这帮商人来的时候,绝对是兢兢业业的。

章节目录

三国之关平当老大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三七开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七开并收藏三国之关平当老大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