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肃坐下后,挺着圆脸笑呵呵道“吴侯言不由衷,若是真想念我。派人唤我过来吃酒便是了,可见不是真想念,而是把我忘了。”
    “咳。”饶是孙权已经颇有城府,脸皮很厚了,也是招架不住,连忙咳嗽了一声,掩饰尴尬。
    然后孙权转换话题道“子敬忽然来见孤,可是有事”
    虽然是转换话题,但孙权还是严肃了起来,正襟危坐,气度不俗。
    孙权二十出头,在十九岁的时候,接收了偌大的江东基业。虽说托了孙策福分,但是这江东基业也不稳固。
    主要是孙策杀戮太过,人心多有不服。孙权年幼,下边的人自然蠢蠢欲动。当时孙权日夜哭泣不停,全靠张昭,周瑜调兵遣将,平定叛乱。
    最近孙权已经坐稳了江山,起了贼心,调集诸将,要讨伐黄祖为父报仇。当然,更有窥视荆州之意。
    孙权容貌随母兄,十分英俊倜傥,身材高大健壮,最近开始蓄须,胡须泛紫,因为孙权官职为讨虏将军,所以人称紫髯将军。
    望着雄武过人。
    正因为孙权面相好有人君气量,加上聪慧过人,日渐老辣,张昭,周瑜等人才心悦诚服。
    此刻,孙权正襟危坐,书房内的气氛不自觉的严肃了起来。
    但是鲁肃却不受此影响。一来性格如此,二来君臣二人的关系不同。
    在赤壁之战前,孙权的心腹其实只有两个,一个是周瑜,另一个便是鲁肃了。
    这么说对张昭或许不公平,但确实如此。
    在孙策平定江东的过程之中,一直都是张昭在后方调动物资,总领军国。所以北方人知道江东有个张昭,而不知道江东有个孙策。
    这件事情导致张昭很惶恐,后来孙策宽解,张昭这才释然。
    孙权继位,内外不稳。张昭扶着孙策上马,巡视军队,又调兵遣将,与周瑜一起平定叛乱。
    张昭辅吴,有与诸葛亮辅佐后主刘禅是一样的份量。
    但张昭不是孙权的心腹。
    在赤壁之战的时候,这件事情就经过考验了。张昭与大多数文臣一起,主张投降曹操。
    而鲁肃周瑜则是建议孙权,逆而击之。
    在赤壁之战前,孙权就对鲁肃很好。为什么因为鲁肃与孙权有一个私下谈论,力劝孙权建号帝王,以图汉高祖之业。
    这支持力度已经不能再高了。江东这片基业,孙权就是头脑,鲁肃,周瑜是心腹,各方虎臣精兵为手足。
    孙权靠了这些人的帮助,才成就了东吴霸业,死后谥号吴国大帝。
    鲁肃天性率直自然,又不惧孙权气度威仪。所以一点也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坐姿垮塌了下来,屁股后头的脚指头又开始动起来了。
    当然,鲁肃也没忘记回答问题。笑呵呵的说道“昨日见了一个稀罕的童子,说了一些稀罕的话,特来禀报吴侯。”
    “童子稀罕的话”孙权很无语,你十天半个月没来见我,来见我却是因为与童子有一番话
    孙权当然很喜欢鲁肃,但觉得有点难以接受。
    太儿戏了。
    不过孙权城府日深,又知道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三国之关平当老大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三七开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七开并收藏三国之关平当老大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