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许久了空这才睁开眼睛,一双深沉又天真的眼睛望向女孩。女孩直直地看着了空,过了许久才问道“佛经上有教人怎样忘记情的吗”
看到这个问题,了空一怔,平静地回答“有。”
“那是怎样的”女孩又问。
“所谓管叫他收余恨、免娇嗔、且自新、改性情、休恋逝水、苦海回身、早悟兰因。诸法之中,唯情最难勘破,唯极情方能无情。”
“你是说要有情才能无情吗”
了空点头。
“我不懂。”
了空回道“我也不懂。”
“那你信吗”
“我相信。”
“为什么你会相信呢”
“因为佛祖从不撒谎。”
“那佛祖有情吗”
“当然。”
“那佛祖无情吗”
“当然。”
“我不懂。”
“因为佛祖当年也是人,后来又成了佛。”
“是人就会有情吗”
“是的。”
“那从人变成佛就能无情吗”
“也许还是不能。”
“为什么不能”
“因为无情便是有情,佛对众生皆无情,佛对众生皆有情。”
“我还是不懂。”
“没关系很多人都不懂。”
“那你懂吗”
“我也许懂,也许不懂。”
“我觉得你不懂,要是你无情,也就不会坐在这里了。”
闻言,了空一阵微笑。
“我也不懂,要是我无情,我也就不会坐在这里了,所以我不懂为什么无情就是有情”
“也许以后你就会懂了。”
“那我现在有情吗”
“也许有,也许没有。”
“那为什么有情了才会无情呢”
“因为只有懂得才能放下。”
“你是说只有懂得情,才能把情放下变成一个无情之人”
了空点头。
“为什么懂了情还能把情放下呢”
了空无言。
“那你现在懂了吗”
了空沉默。
“那你现在能放下了吗”
了空依旧沉默。
满殿的神佛似乎都把目光投向他,嘴边依然是神秘难言的微笑。
“那怎样才能有情呢”
了空不言,佛像依旧微笑,殿内的灯烛悄然无声地流着红泪。
女孩走到了空身旁,虔诚地跪了下去,她朝殿内的佛像一丝不苟地拜了三拜。了空能够清晰听到她的头触碰到殿内地砖的声音。
“希望殿内的诸佛能够教我怎么懂情。”
了空无声叹息,哪有人向诸佛提这样的要求的
仿佛是感觉到了了空的叹息,女孩侧过身望向他“不可以向佛祖们提这样的要求吗”
了空又想叹息了,他看了看满殿微笑的佛像,又看了看女孩,开口道“不必向佛祖提这样的要求,他的弟子自然能实现你的愿望。”
殿内的红烛噼啪作响,缓缓流下一滴滴红泪,落在冰冷的桌面上渐渐凝固。灯影摇曳,模糊的黑影投射到四周的墙壁上。
月光已经完全照不到这一片被灯影笼罩的地方,外面的声音也被隔绝在铜门之外。诸佛仍然悄无声息地微笑,目光似是投向铜殿上方,又似悲悯地望向虚空之上。
多少个日夜里,他们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坐在铜殿之内。若不是殿内点着的蜡烛,也许谁都看不见他们似有似无的微笑。
铜殿内一片寂静,若不是时不时传来的蜡烛燃烧时产生的噼啪声,这里简直就不会有任何声响。冰冷的汉白玉石砖传来了石料特有的寒意,石砖之上灯火不断摇曳,晃出一片含糊的影子。
外面的寒风通过铜殿顶上的两个狭小的通气口,艰难地钻进来些许,殿内的温度依旧温暖,丝毫不受那些许寒风的影响,甚至有不断升高的趋势。也许是受燃烧的蜡烛影响的缘故吧,就连冰凉的石砖也渐渐不那么冰凉,在灯光的照耀下渐渐显出一点点温度。
又是噼啪一声,桌台上的红烛爆出一声低响。火光跳跃,影子不断地轻轻摇晃。
然后,一滴红色缓缓滑落,滴在洁白无瑕的石面上。
月儿悄无声息地升到中天之上,寒风吹过,窗前的白山茶微微颤动,最后几片洁白的花瓣也缓缓的掉落在微风中。
看到这个问题,了空一怔,平静地回答“有。”
“那是怎样的”女孩又问。
“所谓管叫他收余恨、免娇嗔、且自新、改性情、休恋逝水、苦海回身、早悟兰因。诸法之中,唯情最难勘破,唯极情方能无情。”
“你是说要有情才能无情吗”
了空点头。
“我不懂。”
了空回道“我也不懂。”
“那你信吗”
“我相信。”
“为什么你会相信呢”
“因为佛祖从不撒谎。”
“那佛祖有情吗”
“当然。”
“那佛祖无情吗”
“当然。”
“我不懂。”
“因为佛祖当年也是人,后来又成了佛。”
“是人就会有情吗”
“是的。”
“那从人变成佛就能无情吗”
“也许还是不能。”
“为什么不能”
“因为无情便是有情,佛对众生皆无情,佛对众生皆有情。”
“我还是不懂。”
“没关系很多人都不懂。”
“那你懂吗”
“我也许懂,也许不懂。”
“我觉得你不懂,要是你无情,也就不会坐在这里了。”
闻言,了空一阵微笑。
“我也不懂,要是我无情,我也就不会坐在这里了,所以我不懂为什么无情就是有情”
“也许以后你就会懂了。”
“那我现在有情吗”
“也许有,也许没有。”
“那为什么有情了才会无情呢”
“因为只有懂得才能放下。”
“你是说只有懂得情,才能把情放下变成一个无情之人”
了空点头。
“为什么懂了情还能把情放下呢”
了空无言。
“那你现在懂了吗”
了空沉默。
“那你现在能放下了吗”
了空依旧沉默。
满殿的神佛似乎都把目光投向他,嘴边依然是神秘难言的微笑。
“那怎样才能有情呢”
了空不言,佛像依旧微笑,殿内的灯烛悄然无声地流着红泪。
女孩走到了空身旁,虔诚地跪了下去,她朝殿内的佛像一丝不苟地拜了三拜。了空能够清晰听到她的头触碰到殿内地砖的声音。
“希望殿内的诸佛能够教我怎么懂情。”
了空无声叹息,哪有人向诸佛提这样的要求的
仿佛是感觉到了了空的叹息,女孩侧过身望向他“不可以向佛祖们提这样的要求吗”
了空又想叹息了,他看了看满殿微笑的佛像,又看了看女孩,开口道“不必向佛祖提这样的要求,他的弟子自然能实现你的愿望。”
殿内的红烛噼啪作响,缓缓流下一滴滴红泪,落在冰冷的桌面上渐渐凝固。灯影摇曳,模糊的黑影投射到四周的墙壁上。
月光已经完全照不到这一片被灯影笼罩的地方,外面的声音也被隔绝在铜门之外。诸佛仍然悄无声息地微笑,目光似是投向铜殿上方,又似悲悯地望向虚空之上。
多少个日夜里,他们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坐在铜殿之内。若不是殿内点着的蜡烛,也许谁都看不见他们似有似无的微笑。
铜殿内一片寂静,若不是时不时传来的蜡烛燃烧时产生的噼啪声,这里简直就不会有任何声响。冰冷的汉白玉石砖传来了石料特有的寒意,石砖之上灯火不断摇曳,晃出一片含糊的影子。
外面的寒风通过铜殿顶上的两个狭小的通气口,艰难地钻进来些许,殿内的温度依旧温暖,丝毫不受那些许寒风的影响,甚至有不断升高的趋势。也许是受燃烧的蜡烛影响的缘故吧,就连冰凉的石砖也渐渐不那么冰凉,在灯光的照耀下渐渐显出一点点温度。
又是噼啪一声,桌台上的红烛爆出一声低响。火光跳跃,影子不断地轻轻摇晃。
然后,一滴红色缓缓滑落,滴在洁白无瑕的石面上。
月儿悄无声息地升到中天之上,寒风吹过,窗前的白山茶微微颤动,最后几片洁白的花瓣也缓缓的掉落在微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