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脚步沉重地朝着大殿深处走去,每一步都像是踩在刀刃上那般疼。
一路之上,整个大殿都被那种浅绯色和淡淡的香气笼罩着,太子的心也被疼惜和感慨笼罩着。
大周初建,人心不稳,有过去母亲身为太后的时候的根基,政权的过度并没有经历什么大的兵变和事故,可以说是在极平和的状态之下完成的交接。但是母亲的登基毕竟违逆了千百年来的所谓礼法,成了许多腐儒和利益丧失者心中的一根刺。
这两年多来,母亲励精图治,比曾经做太后的时候还要费心于国事,加之有上官的辅佐,国力愈强,普通百姓的日子过得也愈来愈好,民间与朝堂上对母亲的议论,似乎也偏于公正了,而不再有那么多人,把她看作是“谋权篡位”“牝鸡司晨”。
可是如今,母亲竟不惜耗费人力财力,在这样短的时间内,造了这么一座椒房殿,单单是这遍布整座大殿的椒花粉末,要做成它们,得耗费多大啊
如果母亲只是一个寻常贵宦,倒也罢了,顶多落下个“宠人宠得没边儿”的“糊涂”名头。
可母亲是天子啊
天子权御四方,有着至尊的权力,却也被这天下无数双眼睛盯着,一举一动皆在众目睽睽之下。
母亲如今为了上官这般,百官会怎么看士人、百姓又会怎么看
太子其实当初在知道母亲这么做的时候,是起了心思劝谏的。
在她的心目中,母亲在国事上一向是极英明,也极善纳谏的。
最终,太子忍住了。哪怕是每日里都有臣子借着各种机会,明里暗里地向她呈上折子,或是到东宫里,或婉转或激愤地说“陛下此举实在不妥”云云,太子也都好言好语地把他们都打发了。
太子不忍心去劝谏已经为上官的逝去那么伤心的母亲,那会让她觉得自己,特别的不孝。
母亲一直都是一个好皇帝,难道连这么一点为了心爱之人的小小私心都不能有吗
太子心忖。
身为子女,身为母亲的女儿,她必得将臣子们的质疑拦下,她必得为母亲斡旋,不许他们,亦不许后世的史书,将母亲往“昏君”的行列里划。
越走越深,空旷的大殿之中,冷意骤起。
“殿下”侍女细心地提醒着。
“无妨。”太子不在意道。
她顶着那寒气,往母亲的寝殿里走去。
比外间的寒意更甚,整座寝殿雪洞一般。
寝殿的四周还是寻常的布置,并没有椒房的痕迹。
太子凝眉,便明白了上官逝后,一直停灵于这里。母亲这是不许任何人进来,搅扰了上官。
太子心中一痛,眼角便湿了。
她令侍女停在寝殿外面,自己则从侍女的手中接过那件裘袍,走进了寝殿。
寝殿正中,曾经放着龙床的地方,现在换成了一张冰砌的长榻,榻上铺了锦褥,上面躺着一个衣着考究的女子。
那女子紧闭着双眼,静默无声,显然已经逝去多日。
但她的身体并不曾有丝毫败坏,可能是因为周遭一直有冰镇着,也可能是因为用了旁的手段。
太子的目光落在了那个女子的身上,不禁晃神
她自幼长于宫廷,怎么会看不出那个女子,已经逝去的上官的身上,穿着的是皇后的服制
母亲不仅造了椒房殿,竟还让人照着上官的尺寸,赶制了皇后服色
太子犹记得,上官逝去,小敛的时候,穿着的根本就不是这身衣服
母亲母亲她这是令人赶制了这身,还亲自为上官穿上了
太子觉得脑中一阵眩晕。
她此时,真觉得自己的母亲,有些,疯魔了。
“你来了。”皇帝的声音淡而冷。
太子蹙眉。
若不是身处此种情境之中,她真的怀疑,自己只是面对着在紫宸殿中处理日常政务的母亲。
“是。”太子努力让自己的音调平静。
“寒气重,母亲该多添件衣衫才是。”太子说着,朝前走了两步,想把手里的裘袍披在皇帝的肩头。
被皇帝抬手拒绝“不必。”
太子的动作僵在半路,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她还想劝谏些什么,比如“母亲请保养龙体”之类的,却忽听得她的母亲说道“她都没有冷,我怎么会冷呢”
太子抽气,诧异地微圆了嘴,看向了好似在梦呓着的母亲。
她是故去的人,您是还活着的人啊
刹那间,太子仿佛意识到了什么,心魂剧颤。
“阿娘”她扑通朝皇帝跪了下去。
双膝触地,“砰”的一声,砸在了皇帝的心尖儿上。
皇帝淡漠的神情之中,添了肃然“你不必做如此模样。朕已经宣李淳风来见过了,等你登了基,朕就会让他为朕施噬心移魂之术朕是一定要去找她的。”
作者有话要说番外是有点虐的
一路之上,整个大殿都被那种浅绯色和淡淡的香气笼罩着,太子的心也被疼惜和感慨笼罩着。
大周初建,人心不稳,有过去母亲身为太后的时候的根基,政权的过度并没有经历什么大的兵变和事故,可以说是在极平和的状态之下完成的交接。但是母亲的登基毕竟违逆了千百年来的所谓礼法,成了许多腐儒和利益丧失者心中的一根刺。
这两年多来,母亲励精图治,比曾经做太后的时候还要费心于国事,加之有上官的辅佐,国力愈强,普通百姓的日子过得也愈来愈好,民间与朝堂上对母亲的议论,似乎也偏于公正了,而不再有那么多人,把她看作是“谋权篡位”“牝鸡司晨”。
可是如今,母亲竟不惜耗费人力财力,在这样短的时间内,造了这么一座椒房殿,单单是这遍布整座大殿的椒花粉末,要做成它们,得耗费多大啊
如果母亲只是一个寻常贵宦,倒也罢了,顶多落下个“宠人宠得没边儿”的“糊涂”名头。
可母亲是天子啊
天子权御四方,有着至尊的权力,却也被这天下无数双眼睛盯着,一举一动皆在众目睽睽之下。
母亲如今为了上官这般,百官会怎么看士人、百姓又会怎么看
太子其实当初在知道母亲这么做的时候,是起了心思劝谏的。
在她的心目中,母亲在国事上一向是极英明,也极善纳谏的。
最终,太子忍住了。哪怕是每日里都有臣子借着各种机会,明里暗里地向她呈上折子,或是到东宫里,或婉转或激愤地说“陛下此举实在不妥”云云,太子也都好言好语地把他们都打发了。
太子不忍心去劝谏已经为上官的逝去那么伤心的母亲,那会让她觉得自己,特别的不孝。
母亲一直都是一个好皇帝,难道连这么一点为了心爱之人的小小私心都不能有吗
太子心忖。
身为子女,身为母亲的女儿,她必得将臣子们的质疑拦下,她必得为母亲斡旋,不许他们,亦不许后世的史书,将母亲往“昏君”的行列里划。
越走越深,空旷的大殿之中,冷意骤起。
“殿下”侍女细心地提醒着。
“无妨。”太子不在意道。
她顶着那寒气,往母亲的寝殿里走去。
比外间的寒意更甚,整座寝殿雪洞一般。
寝殿的四周还是寻常的布置,并没有椒房的痕迹。
太子凝眉,便明白了上官逝后,一直停灵于这里。母亲这是不许任何人进来,搅扰了上官。
太子心中一痛,眼角便湿了。
她令侍女停在寝殿外面,自己则从侍女的手中接过那件裘袍,走进了寝殿。
寝殿正中,曾经放着龙床的地方,现在换成了一张冰砌的长榻,榻上铺了锦褥,上面躺着一个衣着考究的女子。
那女子紧闭着双眼,静默无声,显然已经逝去多日。
但她的身体并不曾有丝毫败坏,可能是因为周遭一直有冰镇着,也可能是因为用了旁的手段。
太子的目光落在了那个女子的身上,不禁晃神
她自幼长于宫廷,怎么会看不出那个女子,已经逝去的上官的身上,穿着的是皇后的服制
母亲不仅造了椒房殿,竟还让人照着上官的尺寸,赶制了皇后服色
太子犹记得,上官逝去,小敛的时候,穿着的根本就不是这身衣服
母亲母亲她这是令人赶制了这身,还亲自为上官穿上了
太子觉得脑中一阵眩晕。
她此时,真觉得自己的母亲,有些,疯魔了。
“你来了。”皇帝的声音淡而冷。
太子蹙眉。
若不是身处此种情境之中,她真的怀疑,自己只是面对着在紫宸殿中处理日常政务的母亲。
“是。”太子努力让自己的音调平静。
“寒气重,母亲该多添件衣衫才是。”太子说着,朝前走了两步,想把手里的裘袍披在皇帝的肩头。
被皇帝抬手拒绝“不必。”
太子的动作僵在半路,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她还想劝谏些什么,比如“母亲请保养龙体”之类的,却忽听得她的母亲说道“她都没有冷,我怎么会冷呢”
太子抽气,诧异地微圆了嘴,看向了好似在梦呓着的母亲。
她是故去的人,您是还活着的人啊
刹那间,太子仿佛意识到了什么,心魂剧颤。
“阿娘”她扑通朝皇帝跪了下去。
双膝触地,“砰”的一声,砸在了皇帝的心尖儿上。
皇帝淡漠的神情之中,添了肃然“你不必做如此模样。朕已经宣李淳风来见过了,等你登了基,朕就会让他为朕施噬心移魂之术朕是一定要去找她的。”
作者有话要说番外是有点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