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亦初听见大夫人叫他,忙从旁踏出来一步,低头听训。
“男妻林氏,成亲当夜看不住自己的夫君,未能伺候床笫,尽到为人妻的责任,去祠堂罚跪,没我的许可,不准出来”
季舒玄登时沉了脸,不等林亦初说话,抬目刺向大夫人,一字一顿道“我已经说过了,我昨夜出府,与他无关。”
大夫人闻言就要反唇相讥,却在对上季舒玄目中慑人寒光时陡然一哆嗦,被他这突然转变的可怕气场震住了,到了嘴边的话愣是没能吐出来。
“他既是我的妻,纵然他今后真有什么过错,也自有我处置,不劳大夫人费心。”
说着,季舒玄拽着林亦初的手腕儿,大步走了出去。
大夫人双目圆瞪,眼看他们就这样走了,气得一口银牙都要生生咬碎。
她回身将几上的茶杯一股脑儿扫到地下,摔了个粉碎,直觉得满腔怒火把她的心肝肺都要烧穿了。
明明是胜券在握的事儿,怎么就这么稀里糊涂地,鸡飞蛋打了
她今早从下人那里探得消息,喜得当场将漱口的茶水也吞进了肚。
本以为这次总算揪住那个小混账一个大大的错处,可以趁机狠狠修理修理他,让他们母子俩连同那个男妻通通丢脸丢到天上去。
顺便再追究一个“子不教母之过”,让俞青莲那个贱人闭门好好反省反省,趁机把那贱人手中一半的管家权抢回来,一次打到他们二房再难翻身。
可就因为她的一时疏忽、思虑不周,竟让那小混账钻了空子,全面翻盘
她深觉自己错就错在,没有派人去青楼里打探清楚,小混账是不是真的在狎妓。
可这能怪她吗
哪个男人去青楼是只为喝酒的
谁又能想得到,季舒玄那个风流种,这回竟没睡女人
她费心费力地折腾了半天,一点儿好处没捞到不说,还险些惹得一身腥。
岂有此理,真是岂有此理
“夫人莫气,且宽宽心,休要为了这等小事伤神。为别人气着了身子,不值当。”
伺候大夫人厉红棉多年的心腹孙嬷嬷早吩咐了小丫鬟,将地上的茶杯碎片都收拾了出去,自己亲自沏了一杯茶奉与厉红棉。
“我不甘心一日不把二房收拾服帖了,我就一日不舒坦你看看这些年,就因为老爷一味纵容,俞青莲那母子俩眼看着都要踩到我头上去了我还哪里有什么当家主母的威严”
“那贱人也配跟我平起平坐她不过一个七品芝麻官家的贱女,她也配”
厉红棉每次对二房气恼,就会翻出这些车轱辘话来回说,这些年孙嬷嬷也早听得习惯了。
二夫人俞氏是姑爷娶的平妻,进门只比她家小姐晚了三天,同样也是正室夫人,按理也合该平起平坐。
俞氏自打进门那日起,就在姑爷的授意下,与她家小姐平分府中管家之责。二人这样旗鼓相当也有许多年了,奈何她家小姐一直心有不忿看不开。
这些话孙嬷嬷心知,只不敢劝。
厉红棉未出阁前性子就骄纵跋扈、刚愎自用,任何人说话行事都不能拂了她的意,下人们在她面前永远只能顺着她的心意说话。
要说她心有不忿也是有缘由的,谁叫姑爷处处偏爱俞氏呢,任哪个女人都受不了自己丈夫如此偏宠另一个女人。
纵然男人惯是三妻四妾,可三妻四妾之间,自古又有几个能做到不吃醋、不争宠的
可这份宠,她家小姐是如何也争不过的,俞氏本就是姑爷的心上人,他们二人在她横插一脚前是青梅竹马,早订了婚约的。
她家小姐却偏偏看上了姑爷。
她贵为县主,央了母家去求圣上赐婚。姑爷迫于皇命难违,这才娶了她。
却在圣上面前另请了恩旨,许他三日后迎娶俞氏入门,为平妻。
是以这些年,即便她家小姐育有大公子和三公子两个儿子,并百般折腾争抢,也依然难以撼动姑爷对二房母子的偏爱分毫。
在孙嬷嬷看来,她家小姐争的都是一些全无用处之事,比如仗着娘家的势、仗着圣上赐婚,逼着姑爷同意合府上下尊称她为大夫人,而俞氏只能屈居“二夫人”,她那房永远是二房。
她非要在名分上压过俞氏一头。
可此举在孙嬷嬷看来一点儿都不聪明,反而让姑爷对她愈发不喜。
争了面子有什么用里子才是关键啊
可关键的,她家小姐是一样也没争到。
厉红棉这些年也就只能管管府里头的事儿,季家在外头的生意、田庄,所有产业都是由俞氏在打理的。
季家的所有银钱进项也都是牢牢把持在俞氏手中的。
是以,即便厉红棉如何嚣张跋扈,一天天地闲不住,每每总要生事,俞氏也懒得搭理她,只在大事上严格把关,说一不二,其他可大可小的事儿上弹压弹压,至于无关紧要的事儿,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让让她就完了。
孙嬷嬷看得清楚,俞氏对她家小姐这般容让,还不是为了一个家宅安宁,好叫姑爷在外驻守边关无后顾之忧。
若俞氏要认真计较起来,她家小姐绝讨不到好。
可怜她家小姐还只当自己厉害,俞氏是怕她。
再说另一桩,她家小姐之所以能有两个儿子,如今稳坐大夫人之位,皆因俞氏生育困难,多年才只得二公子这一个孩子。
姑爷当年是怕季家绝了后,又绝不肯纳妾,加上也不能太过得罪了厉红棉背后的厉国公府,这才让她有了孩子。
尔后,又因二公子生下来便体弱多病,当年差点儿活不成,大公子
“男妻林氏,成亲当夜看不住自己的夫君,未能伺候床笫,尽到为人妻的责任,去祠堂罚跪,没我的许可,不准出来”
季舒玄登时沉了脸,不等林亦初说话,抬目刺向大夫人,一字一顿道“我已经说过了,我昨夜出府,与他无关。”
大夫人闻言就要反唇相讥,却在对上季舒玄目中慑人寒光时陡然一哆嗦,被他这突然转变的可怕气场震住了,到了嘴边的话愣是没能吐出来。
“他既是我的妻,纵然他今后真有什么过错,也自有我处置,不劳大夫人费心。”
说着,季舒玄拽着林亦初的手腕儿,大步走了出去。
大夫人双目圆瞪,眼看他们就这样走了,气得一口银牙都要生生咬碎。
她回身将几上的茶杯一股脑儿扫到地下,摔了个粉碎,直觉得满腔怒火把她的心肝肺都要烧穿了。
明明是胜券在握的事儿,怎么就这么稀里糊涂地,鸡飞蛋打了
她今早从下人那里探得消息,喜得当场将漱口的茶水也吞进了肚。
本以为这次总算揪住那个小混账一个大大的错处,可以趁机狠狠修理修理他,让他们母子俩连同那个男妻通通丢脸丢到天上去。
顺便再追究一个“子不教母之过”,让俞青莲那个贱人闭门好好反省反省,趁机把那贱人手中一半的管家权抢回来,一次打到他们二房再难翻身。
可就因为她的一时疏忽、思虑不周,竟让那小混账钻了空子,全面翻盘
她深觉自己错就错在,没有派人去青楼里打探清楚,小混账是不是真的在狎妓。
可这能怪她吗
哪个男人去青楼是只为喝酒的
谁又能想得到,季舒玄那个风流种,这回竟没睡女人
她费心费力地折腾了半天,一点儿好处没捞到不说,还险些惹得一身腥。
岂有此理,真是岂有此理
“夫人莫气,且宽宽心,休要为了这等小事伤神。为别人气着了身子,不值当。”
伺候大夫人厉红棉多年的心腹孙嬷嬷早吩咐了小丫鬟,将地上的茶杯碎片都收拾了出去,自己亲自沏了一杯茶奉与厉红棉。
“我不甘心一日不把二房收拾服帖了,我就一日不舒坦你看看这些年,就因为老爷一味纵容,俞青莲那母子俩眼看着都要踩到我头上去了我还哪里有什么当家主母的威严”
“那贱人也配跟我平起平坐她不过一个七品芝麻官家的贱女,她也配”
厉红棉每次对二房气恼,就会翻出这些车轱辘话来回说,这些年孙嬷嬷也早听得习惯了。
二夫人俞氏是姑爷娶的平妻,进门只比她家小姐晚了三天,同样也是正室夫人,按理也合该平起平坐。
俞氏自打进门那日起,就在姑爷的授意下,与她家小姐平分府中管家之责。二人这样旗鼓相当也有许多年了,奈何她家小姐一直心有不忿看不开。
这些话孙嬷嬷心知,只不敢劝。
厉红棉未出阁前性子就骄纵跋扈、刚愎自用,任何人说话行事都不能拂了她的意,下人们在她面前永远只能顺着她的心意说话。
要说她心有不忿也是有缘由的,谁叫姑爷处处偏爱俞氏呢,任哪个女人都受不了自己丈夫如此偏宠另一个女人。
纵然男人惯是三妻四妾,可三妻四妾之间,自古又有几个能做到不吃醋、不争宠的
可这份宠,她家小姐是如何也争不过的,俞氏本就是姑爷的心上人,他们二人在她横插一脚前是青梅竹马,早订了婚约的。
她家小姐却偏偏看上了姑爷。
她贵为县主,央了母家去求圣上赐婚。姑爷迫于皇命难违,这才娶了她。
却在圣上面前另请了恩旨,许他三日后迎娶俞氏入门,为平妻。
是以这些年,即便她家小姐育有大公子和三公子两个儿子,并百般折腾争抢,也依然难以撼动姑爷对二房母子的偏爱分毫。
在孙嬷嬷看来,她家小姐争的都是一些全无用处之事,比如仗着娘家的势、仗着圣上赐婚,逼着姑爷同意合府上下尊称她为大夫人,而俞氏只能屈居“二夫人”,她那房永远是二房。
她非要在名分上压过俞氏一头。
可此举在孙嬷嬷看来一点儿都不聪明,反而让姑爷对她愈发不喜。
争了面子有什么用里子才是关键啊
可关键的,她家小姐是一样也没争到。
厉红棉这些年也就只能管管府里头的事儿,季家在外头的生意、田庄,所有产业都是由俞氏在打理的。
季家的所有银钱进项也都是牢牢把持在俞氏手中的。
是以,即便厉红棉如何嚣张跋扈,一天天地闲不住,每每总要生事,俞氏也懒得搭理她,只在大事上严格把关,说一不二,其他可大可小的事儿上弹压弹压,至于无关紧要的事儿,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让让她就完了。
孙嬷嬷看得清楚,俞氏对她家小姐这般容让,还不是为了一个家宅安宁,好叫姑爷在外驻守边关无后顾之忧。
若俞氏要认真计较起来,她家小姐绝讨不到好。
可怜她家小姐还只当自己厉害,俞氏是怕她。
再说另一桩,她家小姐之所以能有两个儿子,如今稳坐大夫人之位,皆因俞氏生育困难,多年才只得二公子这一个孩子。
姑爷当年是怕季家绝了后,又绝不肯纳妾,加上也不能太过得罪了厉红棉背后的厉国公府,这才让她有了孩子。
尔后,又因二公子生下来便体弱多病,当年差点儿活不成,大公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