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三声梆子响, 吵闹的人群瞬间安静了下来,贡院的大门缓缓打开,院试开始入场了。
    院试是童子试三轮中的最后一轮, 也是最关键的一轮, 通过了院试就能获得秀才功名了, 成为正式记名在官册上的生员, 最重要的是秀才是一只脚踏进官场的敲门砖, 此后才能报考会试,甚至于殿试, 成为元宋朝廷的官场士族一员。
    即便之后考不上举人, 在当地也能体面地生活, 最不济就是开一家私塾也能混上一口饭吃,养活一家老小不成问题, 而且还可以见官不跪, 除了自己之外免除两名亲眷徭役。
    正因为如此,所有举子对这场院试都极为重视, 怀揣着满腔的热情, 一个个神色凝重地等候进场, 祈求一切顺利。
    然而, 这些应试举子中注定绝大部份人将会名落孙山。
    元宋朝对于各州城的秀才录取名额是有严格规定的。
    一般是按照年产粮食石数来划分, 年产粮30万石以上的为上州, 录取秀才人数五十人左右,年产粮25万石以下为中州,录取秀才人数三十人左右, 产粮15万石以下的为下州,录取秀才人数仅仅十几人甚至更少。
    而嘉峪州隶属在江沪省,虽说属于南方的鱼米之乡,可惜落后的农业模式使得粮食年产量只维持在25万石上下徘徊,而更不好的消息是去年夏旬最南边发生了台风洪涝之灾,可以说是田地里一片汪洋,颗粒无收。
    这就导致了嘉峪州去年产粮不足20万石,按着规定这次院试录取人数只有三十人,千分之三十,百分之三的录取率,可以想见竞争之残酷了。
    院试入场的程序跟府试和县试差不多,先是核对准考证,接下来搜随身物品,再颁发考舍号牌。
    顾谦安静的排在队伍中,忽然肩上被人拍了一下,他转过头看去,发现还是个熟人,正是此前县试中有过交往的罗文明。
    “谦弟,好久不见,可曾想我啊”罗文明依旧是那副跳脱的性子。
    “罗兄。”顾谦唤道,看来这罗文明当真有些实力,这县试排在二十五名,竟然府试也通过了。
    “谦弟,你可不知道之前府试我运气太差,结果拿了个臭号,全程考试我都是塞着鼻子作答的,我对面那位更是被臭晕了过去,可怜的被官差抬走了,这一考完我周边无人敢靠近,浑身臭的都能熏死人了
    唉,苍天保佑,可千万不要让我再重蹈覆辙了”罗文明臭着脸说道,然后又双手合十口里念叨着“菩萨保佑”。
    顾谦被他说的心有戚戚,即使不信神佛,他也由衷的希望不要分配到茅厕附近去。
    待着轮到顾谦验身,那府州衙役大声念道“沧澜县举子顾谦,年九岁,身量四尺点八,面目俊秀,皮肤白晳”
    这一声喊出震惊了排着队的举子们张望着,想要看清这个叫顾谦的九岁举子倒底是何模样,同时心里唉呼一声,似是有了一种既生瑜何生亮的感觉,当然也有其他县试案首心高气傲的认为这沧澜县怕是没人了,才让一个九岁幼年出了风头。
    待着搜查结束,顾谦领了考舍号牌,进了贡院内,里面还有一扇内门,门口守卫着四个官差,另外还坐着一群禀生,就有着五名负责为他作保的禀生均唱名确认。
    之后,那官差向顾谦查看了考舍号牌,才将他放了进去。
    顾谦似乎跟丙字有缘,只见号牌上刻着“丙二六”三个字,他对照着每间考舍,终于在中间位置找到了,看着离茅厕挺远的,他终于舒了口气。
    顾谦掀起挡板桌子,先进了考舍打扫了一番,仔细的将房顶漏洞塞住,又将考篮里的炭锅取出,放到一边,至于笔墨砚台就放在布包里,免得下雨被水弄污了。
    这一番打扫过来,顾谦浑身都出汗了,热的汗津津的不爽快,于是他找了守在走道上的差大哥,出了些钱跟他打听了一下事情,比如热水怎么取用,茅厕清扫的时辰等。
    打听出来跟县试那时候差不多的措施,顾谦便又出了定金让他负责帮着打六天的热水。
    等热水一来,顾谦清清爽爽的擦拭了一番。
    等这一千多人从检查到入考场全部流程结束下来,一上午的时间都过去。
    午时将近,顾谦生火做起饭来,依旧是面条,不过这回顾谦带了他奶腌制的雪菜肉丝,这放在面里头一拌,那滋味没得说。
    这香气飘散在空气里,有些路过的举子都好奇的打量起来,瞧见顾谦呼噜呼噜的吸溜着面条,再喝口热汤,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在度假呢
    这让一些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农家子的科举生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我不爱吃香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我不爱吃香菜并收藏农家子的科举生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