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 这是礼部呈上来的”梁九功捧着一叠考卷站到康熙桌侧,声音不大,但稳而清晰, “是此次会试前十名的初拟名单并上他们的卷子。”
    康熙闻言放下手里正在看的奏折, 微阖双眼, 抬手捏了捏自己的眉心。
    他音调低缓, 带着些疲惫地吩咐说“放桌上吧。”
    梁九功细致地捕捉到了康熙话音里的半分哑意,便轻轻放下东西, 悄声走至侍茶太监身边,交代他换杯参茶上来。
    十份考卷最上面放着一道折子。
    康熙给它展开,正说要从头看, 却不经意扫视到一个熟悉的名字“正黄旗乌拉那拉氏景葶,拟为第三名”。
    是上回胤禛提的那个
    第三名,看来考得还不错。
    康熙从名字上移开视线, 把折子从头看了一遍。
    折子上主要是一些简单的说明, 还有一些几乎经年不变的套话。
    列出的名单里, 若是汉人,便会带上籍贯, 若是满人, 也会写上旗籍。
    康熙最后又单独注意了一下几人的籍贯身份, 就把折子放到一边, 翻看起了卷子。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卷子自然是按照初拟的名次排列的, 最上面一份是第一名。
    确实不错,康熙看完在心里给了评价, 也算是正常的会试头名的水准。
    又观了第二份考卷, 单论作答的内容,康熙觉得与第一名相差无几。
    他心下思索了一番, 料想批卷子的考官是考虑到他这个君主在书法字体上的偏好前一份 卷子的字迹与他平日里赞扬过的书法风格更接近这才定了前后的名次。
    尽管想到了这一点,康熙无论是表情还是内心仍然都波澜不惊,自来上行下效,他早已习惯。
    翻到了第三份,这便是景葶的考卷。
    康熙先是仔细看了景葶的书法,以往单独看时只觉得好,这回与前两份好的作品对比着看,是越品越觉得有内蕴。
    康熙心里就想,真正好的东西,欣赏起来完全不会受所谓的“偏好”限制。
    带着两分观赏到好字的愉悦感,康熙看景葶写的内容时也好像更投入了点。
    整份卷子阅了一半下去,康熙的眉头不自觉地微皱了起来这样的水平,只排到第三是不是低了点,至少比起前两份,显然是更有灵气的。
    但因为没有全部阅完,康熙心里也存着“是否后面有逆转”的怀疑,于是更加认真地看下去了。
    直到翻至景葶写的第三篇策论文,康熙读了两段就知道,这应该便是原因了阅了那么多届的会试、殿试的文章,这般尽力收敛的文风实在是少见
    反复读了几遍,康熙眉间的纹路越皱越深。
    最后一次读完,手还维持着撩起前页纸张的动作,他干脆闭目思考起来,分析景葶如此作文的用意。
    这篇文章好吗
    康熙以他处理国事几十年的经验来说,确实是好的
    如果遇上棘手的事件,他作为君主,自然是更愿意相信景葶这样审慎又有才能的人国事不容马虎,更容不得试错
    他可以在平时设置一些小的历练给那些尚缺经验的官场新人,允许他们能一点点进步,一点点磨平冒进。
    但是,真实的状况常常来得猝不及防,紧要关头能派得上用场的,还得是已经具备了可靠品质的人
    一个人但凡有一丝成为“赵括”的可能,他都是绝不敢在要紧时刻使用的
    但话又说回来,评价景葶这个人是一回事,评价他的卷子又是另外一回事儿。
    他的名次究竟怎么排,放到第一还是第三,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以康熙他个人的见识,自然能判断出孰优孰劣。
    如果是一个经过训练,具备出色处理国事才能的人,也多能理解景葶的文章好在哪里。
    但问题在于,朝廷的科举,面向的是千千万万毫无实践经验的读书人没有切实地感受过,很难真正准确地理解肩负广大百姓命运的那种沉重。
    所以一旦景葶的文章得了第一并随之公布,极有可能引发这些人的质疑
    科举既是国策,那必然需要具备的一点是“可以预期”。
    什么意思
    在这些人的认知里,只有像景葶前面的两份卷子那样的,才是一直以来大家对科举评阅标准的理解。
    而景葶的文章这些人固然也会觉得不错,但绝不会认为比前两份更符合“第一名的标准”。
    这种内心隐含的对标准的认知,就是一种“预期”。
    景葶若是得了第一,自然是“破坏”了这种预期。
    科举这一项国策,是需要长久的运行下去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清驸马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铁容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铁容并收藏大清驸马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