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
    “八七得”
    “五十六。”
    一。
    二。
    三。
    柳仲珺在心里默数三秒后,胡玉立刻恍然“原来如此因为虽然是九九乘法表,但正反会有重复。所以只需要四十五张卡片了”
    柳仲珺欣慰地说“是也。”
    当然,她是绝对不会告诉众人,她这样做的唯一原因,就是懒得制作全部的九十张卡片罢了。
    “算科可真奇妙”胡玉突然拍了拍脑袋,“九九乘法变幻莫测,八十一虽然是最大数,但只有九九相乘可得。相比而言,比若九,却有一九、三三、九一三种方案”
    对。柳仲珺在心里欣慰的回答道,这就是概率。
    只可惜,中国古代算科更加注重实际,也就是应用数学。对例如概率论这样偏理论的东西,九章算术中并没有记载,所以她暂且也无法过于深入地点拨。
    不过胡玉的领悟能力,她已经非常满意了。
    “算科真奇妙”胡玉还在感叹着,周围人也被这般神奇的学科感染。
    “柳同窗你说,”他问,“对于君王来讲,如果子民的行为都如同算科般可以预测,那管理国家是有多么的方便呀”
    柳仲珺“”
    她没有想到胡玉的发散性思维会这般强大大数据行为分析,这即使在当代也是个无数人探索的话题。
    “柳同窗,”他又问,“所以你说,人们的行为,到底能不能用算科计算呢”
    胡兄,您未来一定是位栋梁之材。柳仲珺在内心默默回答他。
    “算科真奇妙呀”胡玉还在自言自语。
    柳仲珺不知道该怎样回答他,好在此时已经到了上课的时间。
    周右理先生走进书院的时候,发现书院内气氛非常怪异。
    平日里安静的诸生,此刻都吵闹纷纷。他刚准备严厉地训斥一句,却听到大家都在积极地复习算科。两两一组,互相提问九九乘积。
    满书院里都响彻着“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一三得三”的声音。
    先生表情也怪异了起来。
    怎么,昨日他一提点,大家对算科的热情竟突然旺盛得如火如荼
    一定是这样的。
    先生想要偷笑,于是拿着论语捂住面部,等待脸上笑意殆尽后,才厉声道“上课。”
    诸生迅速安静下来,但脑海中的九九乘法口诀竟却如同魔咒般,久久不能平息。就连孔夫子说的话,在进入他们耳朵的时候也带有了乘法口诀的韵律。
    此物果真乃神物也
    诸生内心默默感叹道。
    而这一且的“罪魁祸首”柳仲珺同学,却非常低调地融入她的坐席。表面看上去非常乖巧地听先生解读论语,实则陷入了顿悟中。
    刚才胡玉的一席话,竟给了她很多启发。
    “人们的行为,到底能不能用数学来预测呢”
    胡玉的问题,其实是现代无数哲学家、计算机学家、人工智能研究师、生物学家等等,都在不断争论的话题。
    同意者认为,人类的大脑和计算机一样,也有一套算法。不同的是,计算机的算法是用0和1规定,而人类大脑的算法是用一系列化学反应规定。但不管怎么样,两者都有规律可循,只要掌握了规律,就可以预测行为。
    反对者认为,人类的大脑凌驾于算法之上。虽然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会一定程度上影响行为,但人终究是有自由意志的。因此,算法无法预测自由意志下的行为。
    柳仲珺认为目前两者的证据都不够足以说服她,但有一点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情绪会让人做出不理智的行为。无论从哲学角度可否预测,这些行为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在个体层面上来说,都是不可知的。
    更何况这里是古代,没有现代的大数据分析和各种体态特征监察手段。
    思虑至此,柳仲珺眼前一亮。
    她立刻侧身,轻轻戳了戳陆谦。
    “囚徒困境。”她说。
    “什么”陆谦用论语掩面,在先生如机械般朗读论语的背景音下,疑惑地望向柳仲珺。
    “就是说”柳仲珺解释道。
    “虽然共同保持沉默,是现在被关在衙门的小吏们的集体最优选择,但由于”她顿了顿,内心默默补充道,但由于他们并非能够掌握彼此情况的机器人,他们没有一套忽略情感的理智算法控制
    “但由于他们每个人都会担忧自己的处境,所以每个人都会倾向于选择对于个人来说的最优策略也就是坦白从宽”
    她又顿了顿,默默感叹数学的微妙。
    “所以用这种方案,拆建令背后的线索,就会很容易从他们口中撬处来啦。”

章节目录

教导主任的科举人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楚非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楚非烟并收藏教导主任的科举人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