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纷纷。
    即使事不关己,这样的消息也足以引发一阵热议。
    柳仲珺也被这惊人消息的余波震住了。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终极意义,在于加强中央集权。在这基础上,选拔官员才是退居二线的目的。
    因此,四书五经才会成为历代科举的主要内容;八股文才会成为明朝科考的著名思想束缚神器。
    而现在,当朝太子竟然将“科学”一种对于封建皇权“极其危险”的思想武器推出
    她觉得,要不就是太子脑袋糊了,要不他一定是一位非常有意思的人。
    准许女子科举,科考增加科学项目。
    想到近年来太子的举措,柳仲珺更加偏向第二种解释。
    思虑至此,她感到自己的神经逐渐兴奋了起来。
    她一向不是循规蹈矩的人,所以对于古代科举这一极端墨守成规的项目,兴致缺缺。
    而现在
    未来几年将会是非常有趣的。她想。
    不仅仅是书生,南山书院的周先生对于这样的改革也是一片茫然。
    科考改制,加上科学这一项目。那么参考的书籍是什么呢他们需要教学生什么
    一概不知。
    当然,对于这样的问题,施孟夏也无法回答。
    “具体内容我尚不清楚,”他是这样说的,“我现在能够告诉你们的就是
    “第一,科举改制将在四年后正式实施。所以,你们将是新科举制度的第一轮考生。”
    “第二,县试考的内容不变,依旧为经文和算科两项。所以,接下来一年你们无需担忧,还是要抓紧时间冲刺一年后的县试。只有在县试中取得好名次,才能被官家府学选中,才能进入下一轮的科举考试。至于新制度需要学习什么这是在府学中你们才需要考虑的问题。”
    施孟夏的这一席话,降低了书生们的焦虑程度。
    他顿了顿,看着席下由叹息不已逐渐转入安静,又继续说道
    “第三,针对科学这一新的科举项目,我倒是有一些想法前几日我无意中翻到了一首诗词,是战国时期屈原先生所著的天问。”
    他举起了手中的“地雷残骸”,说道“这首诗不是答案,诸生也不必背诵。但这上面的问题,却是非常值得思考的。天问前部分问天地、问自然。我私以为,这和科考改革的精神是一致的。”
    “比若明明暗暗,惟时何为”
    “比若自明及晦,所行几里”
    “比若夜光何德,死则又育”
    “比若”
    听闻这些问题,柳仲珺只欲泪流满面。
    为什么白天明亮,夜晚黑暗
    从白天到黑夜,太阳走了多少路
    白天不能看到月亮,只有夜晚可见。她到底是怎么样死而复生的
    这种熟悉的感觉
    她只想说,这些题我都会啊
    “诸生可有思考过”施孟夏的声音温柔而清朗,却掷地有声。
    柳仲珺按捺住自己想要举手的念头,随着众生一起摇头。
    “不知。”
    “不知。”
    还是不知。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你们诚实求学,这点是只得嘉奖的。”
    那知而不言呢柳仲珺想,不过还再次按捺住想要抢答的欲望。
    施孟夏叹了口气,道“但如若你们通过县试,想要更进一步,这将是你们会面对的问题。”
    他顿了顿,席下终于有人开口,只是语气很弱。
    “师兄真是好运逃过了这一劫。”
    这话说的和听起来都很酸。
    施孟夏又叹了口气,道“是也不是。”
    他笑笑,语气中有些无奈,“我等考生明年科举虽然不会遇到这样的挑战,实为幸运。但太子殿下此举为何我自然不敢妄自揣测。不过我想,在新科举制度下崭露头角的考生,必然会被重用啊”
    机遇与挑战并存。
    风险越大,收获越大,这是举世皆知的道理。
    诸生陷入沉思。
    他们这一届考生,就要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了。
    柳仲珺想。
    一种跃跃欲试的情绪油然而生。
    作为理科金牌教师的她,怎么能放过这样的大好时机呢
    每逢变革,必有新人崛起。
    她摸着衣袋里将要还糖葫芦铺子的,所剩无几的铜钱,眼前却浮现出一整个大钱庄。
    在钱庄的上空,有一道庞大的金色的气旋。
    它以缓慢的速度不断地旋转着,不停地发出金属碰撞的声音,源源不绝地有东西落下落在那钱庄里面。
    铜板,银子,金元宝。
    而金色气旋上有五个耀眼的大字
    科举补习班。

章节目录

教导主任的科举人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楚非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楚非烟并收藏教导主任的科举人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