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没事。”沈昭抬手制止她靠近,头却不抬地盯着压在脚上的竹子,这才慌乱地将竹子抱了起来,然后也不看顾乔,径自讲道,“我们回去吧。”
    “好。”顾乔巴不得快点儿回去。
    两人一狼立即往家的方向赶,只是这一路除了小团子的哼唧声,两人都没有再说话,有种尴尬的、令人窒闷的气氛在蔓延。
    顾乔也说不上来哪儿不对,就感觉心头好似闷闷的,出不来气。
    不过她很快将这种情绪抛到脑后,因为她面临一个更加严酷的事实,那就是古代并没有姨妈巾这种神器。
    梅氏倒是提前帮她缝制了月事带,知晓她癸水来了后,立即往里面填上草木灰,又具体教了她怎么用。
    顾乔欲哭无泪,但古代只有这东西,她也只能硬着头皮用,心里却膈应得慌。
    不过人的适应能力真的是杠杠的,用了两次后,认命的顾乔显然已经适应了。
    接着,梅氏又给她熬制了红糖水,还特意嘱咐她这两日不可沾井水,不可吃生冷的东西,各种规矩给她说了一遍。
    “忌这几天嘴,守这几天规矩,以后一辈子都好过,不然有的罪受。”顾婆子也叮嘱她。
    顾婆子一句,梅氏一句,在卧房里用心嘱咐。
    她们原本是特意避开沈昭,可却忘了家里的墙壁不隔音,沈昭躺在灶房里的小床上,一字不落地将她们的话语听了进去,脸虽然烧得慌,却还是暗暗记下了这些讲究。
    日子一晃而过,转眼就到了十月中旬。
    顾凌家的酒坊经过漫长的修建,终于在这时候完工,准备开始酿酒。
    酿酒必然需要谷物,族老家便开始向村里人收购稻谷。
    他收稻谷有两种方式一是用稻谷换酒糟,二是直接付现。
    付现定下的价格也并不高,才两文钱一斤,但却替村民们省掉了将谷子搬运到城里要租借牛车的功夫。
    何况村民们的稻谷,有的人家剩余得多,有的人家剩得少,剩得少的人家也想挣钱,但为此特意跑一趟城里或者租牛车都不划算,眼下族老家一说收谷,大家立即扛着麻袋、挑着箩筐去了。
    顾婆子干脆也将粮仓里去年的陈谷全部拿了出来,只留下今年后来收的晚稻谷。
    这些晚稻谷加上各家各户交来的租子,足够他们一家人吃个两年了。
    “奶奶,咱们家要酒糟还是铜板啊”顾乔问。
    “酒糟吧。族老家既然这样提出来,便说明是想留着现银做生意,咱们要酒糟,一则是表示支持,相信他家生意能够兴隆长久;二来也是因为咱们家不比别人家,咱们家本来就要喂猪,换成钱了,也还要用钱去买米糠,你说是不是”
    梅氏闻言插嘴进来,“你奶奶做事向来有她的道理,你就别瞎操心、瞎琢磨了。”
    “话也不是这么说,以后巧儿长大了也要当家,把这些道理都说给她听,她以后遇到事了,也知道该如何选择。小晚也是,以后遇事多想想,你们俩啊,那么聪明,一点就通,以后一定比我这老太婆更有出息。”顾婆子说着呵呵的笑了。
    接着她就将谷子挑到了族老家去。
    因为谷子比较多,顾旌家几兄弟还推了板车来帮忙,两车就将顾婆子家去年的谷子全部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巧为农家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半阙长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半阙长歌并收藏巧为农家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