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了。
这么一想,她不由得回了头,看见后头那三人并排走在一起,容娟走在中间,一手一个拉着,看着是在劝
可这些年她们吵架,又有多少次是容娟煽惑的呢
可惜她们都没看出来或者是看出来了,但是故意装作不知道,毕竟说破了这日子就太难过了。
梅红喜叹了口气,又晃了晃脑袋,道“她们想必已经把宴席摆好了,这一个月都是庆典,皇帝又打了胜仗,想必就是到了明年,宫里都是宽宽松松的过日子。”
她说完又觉得朱砂怕是听不懂,又解释一遍,“每顿饭能多加两个菜,你爱吃的点心也能天天吃。”
朱砂咧嘴笑了起来,虽然完全没有贵妇人的体统,可又有谁会管她呢
梅红喜跟着一起笑了起来,守不守规矩若是绝了宠爱,还是尽量舒心地活着更好。
她迈进小院,进了屋子又听见那三人进来的声音,比外头大了许多。
吵吧,若是她们不吵起来,怕是不知道该怎么活了。
“上菜吧。”梅红喜一边拉着朱砂去净手,一边吩咐宫女,“今儿走了好一阵子,饭多上两碗。”
朱砂重重的点了点头,“嗯”
打了胜仗,册封皇后,还有中秋重阳等等节日,再加上大军班师回朝,整个下半年,京城里都是热热闹闹的。
刚到腊月初八,大明门外头就开始施粥了,头一天施的还是八宝粥,粘到轻一点的筷子戳进去都倒不下来。
这次施粥还是借着许元姝的名义,来人端上一碗粥,便冲着里头行个半礼,道“多谢皇后娘娘,皇后娘娘长命百岁。”
这天下午,厚厚的云层压得很低,未时刚过天色便暗了下来,不一会天上就飘起了雪花。
大明门外施粥的地方来了个挽着发髻的小妇人,牵着两个手拉手的孩子,另一边还提着个盒子。
施粥的太监瞧了她一眼,虽然这人面容姣好,身上衣服一个补丁都没有,头上还有几件首饰,不过能来大明门的也不会有真正的流民。
太监一边想着,一边拿了碗出来,盛了满满一碗粥。
小妇人接过碗,分食了三碗粥,面露为难之色,道“可还能给施我一碗我母亲原先是宫里的绣娘,得了皇后娘娘恩典,想给她也供上一碗。”
供她母亲已经去了
太监想了想倒也没拒绝,横竖早点施完,他也能早点回去不是
大冷的天,还是呆在屋子里头的好。
太监给她又盛了一碗,看她拿出来的碗明显是内造的手艺,心下越发的放心,道“天气冷了,您也早些回去。”
小妇人冲他点了点头,好好的把粥放在盒子里,这才转身离开。
不多时回到家里,小妇人提着盒子到了后头的净室。
上头摆着牌位,她把粥拿了出来,放在供桌上就开始发呆,许久才像是缓过神来,又上前上了三炷香,目光落在供桌的另一侧。
那边还有些贡品,不过明显不是这边的手艺,像是新罗那边传来的。
室内响起幽幽一声长叹。
“母亲,她死了。”
小妇人嘴角翘起一个包含着释然庆幸还有点快意的笑,“她顶了我的名字顶了我的身份进宫,父亲还要我不要声张没想如今她死在新罗,客死异乡,连尸骨也回不来。”
小妇人的目光落在供桌上的首饰上,“只留下这几件首饰,我是不会给她立衣冠冢的。”
“等过了年我就去把这东西当了,给良哥儿充作束脩,叫他好好读书。”
“听说她当初去新罗也是因为跟皇后娘娘不合,原先我是不信的,不过这么些年,新罗回来不少人,就是没有她。”
“母亲,您尝尝这粥,是皇后娘娘施的粥。”
她忽然泄了力道,靠在椅背上,“我托人打听了,是大军攻破新罗宫门的时候被杀了。”
“显然是死在新罗人手里。”
“听说还有个孩子,不过留在新罗了,想必以后的日子也不好过。”
“她倒是有青云志,可惜只有志气是成不了事的。”
“还以为自己是皇后娘娘呢”
“不过是个外室女,程百香,你抢了这个名字去,没想如今要还我这么多吧。”
她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
“若当初进宫的是我我原本就只是想好好当个绣娘的。”
这么一想,她不由得回了头,看见后头那三人并排走在一起,容娟走在中间,一手一个拉着,看着是在劝
可这些年她们吵架,又有多少次是容娟煽惑的呢
可惜她们都没看出来或者是看出来了,但是故意装作不知道,毕竟说破了这日子就太难过了。
梅红喜叹了口气,又晃了晃脑袋,道“她们想必已经把宴席摆好了,这一个月都是庆典,皇帝又打了胜仗,想必就是到了明年,宫里都是宽宽松松的过日子。”
她说完又觉得朱砂怕是听不懂,又解释一遍,“每顿饭能多加两个菜,你爱吃的点心也能天天吃。”
朱砂咧嘴笑了起来,虽然完全没有贵妇人的体统,可又有谁会管她呢
梅红喜跟着一起笑了起来,守不守规矩若是绝了宠爱,还是尽量舒心地活着更好。
她迈进小院,进了屋子又听见那三人进来的声音,比外头大了许多。
吵吧,若是她们不吵起来,怕是不知道该怎么活了。
“上菜吧。”梅红喜一边拉着朱砂去净手,一边吩咐宫女,“今儿走了好一阵子,饭多上两碗。”
朱砂重重的点了点头,“嗯”
打了胜仗,册封皇后,还有中秋重阳等等节日,再加上大军班师回朝,整个下半年,京城里都是热热闹闹的。
刚到腊月初八,大明门外头就开始施粥了,头一天施的还是八宝粥,粘到轻一点的筷子戳进去都倒不下来。
这次施粥还是借着许元姝的名义,来人端上一碗粥,便冲着里头行个半礼,道“多谢皇后娘娘,皇后娘娘长命百岁。”
这天下午,厚厚的云层压得很低,未时刚过天色便暗了下来,不一会天上就飘起了雪花。
大明门外施粥的地方来了个挽着发髻的小妇人,牵着两个手拉手的孩子,另一边还提着个盒子。
施粥的太监瞧了她一眼,虽然这人面容姣好,身上衣服一个补丁都没有,头上还有几件首饰,不过能来大明门的也不会有真正的流民。
太监一边想着,一边拿了碗出来,盛了满满一碗粥。
小妇人接过碗,分食了三碗粥,面露为难之色,道“可还能给施我一碗我母亲原先是宫里的绣娘,得了皇后娘娘恩典,想给她也供上一碗。”
供她母亲已经去了
太监想了想倒也没拒绝,横竖早点施完,他也能早点回去不是
大冷的天,还是呆在屋子里头的好。
太监给她又盛了一碗,看她拿出来的碗明显是内造的手艺,心下越发的放心,道“天气冷了,您也早些回去。”
小妇人冲他点了点头,好好的把粥放在盒子里,这才转身离开。
不多时回到家里,小妇人提着盒子到了后头的净室。
上头摆着牌位,她把粥拿了出来,放在供桌上就开始发呆,许久才像是缓过神来,又上前上了三炷香,目光落在供桌的另一侧。
那边还有些贡品,不过明显不是这边的手艺,像是新罗那边传来的。
室内响起幽幽一声长叹。
“母亲,她死了。”
小妇人嘴角翘起一个包含着释然庆幸还有点快意的笑,“她顶了我的名字顶了我的身份进宫,父亲还要我不要声张没想如今她死在新罗,客死异乡,连尸骨也回不来。”
小妇人的目光落在供桌上的首饰上,“只留下这几件首饰,我是不会给她立衣冠冢的。”
“等过了年我就去把这东西当了,给良哥儿充作束脩,叫他好好读书。”
“听说她当初去新罗也是因为跟皇后娘娘不合,原先我是不信的,不过这么些年,新罗回来不少人,就是没有她。”
“母亲,您尝尝这粥,是皇后娘娘施的粥。”
她忽然泄了力道,靠在椅背上,“我托人打听了,是大军攻破新罗宫门的时候被杀了。”
“显然是死在新罗人手里。”
“听说还有个孩子,不过留在新罗了,想必以后的日子也不好过。”
“她倒是有青云志,可惜只有志气是成不了事的。”
“还以为自己是皇后娘娘呢”
“不过是个外室女,程百香,你抢了这个名字去,没想如今要还我这么多吧。”
她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
“若当初进宫的是我我原本就只是想好好当个绣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