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讨要去。
    他们还算好的。
    方长老走了没多久,又来了一个穿着狄式锦服的人。
    “我是阿什思公爷家的门人。”
    阿什思,柳秀是知道的,方长老提过这个人,青狄阿狼部大首领,朝廷三等公,禁卫军右大将军,李怀忠手下重要的心腹。
    柳秀客气地说“请坐。”
    “你手中还有五个名额”
    “是的。”
    “我家将军说了,不要多,抽出两个名额给他。”
    柳秀脸色一起变得不好看起来“不好意思,我手里虽有五个名额,全部分配下去,抽不出来了。”
    “你不要不识相。”
    “我不给,难道你家将军将京城当成大南山”柳秀冷笑道。
    李平是在禁军里,不在禁卫军里,即便在禁卫军里,真正的上司也不是左右两大将军,而是魏天王。
    提到了大南山,这个狄服中年人也不敢撒野。
    “大哥,我们去道场吧。”
    这才开始呢,往后去,更多的人听到真相后,会有更多的人登门要名额,这是京城,得有多少高官勋贵。
    于是兄弟两大清晨地便去了关家的道场,天黑才回来。
    即便柳秀讲解了四天,李平也不能掌握。
    晚上回到家,先是回答张黄几名大夫的疑问,再给李平进一步地释惑。
    但躲在道场也不行,到了第七天,两人回答,李青说道“大公子,二公子,拍卖出去了,3600块上品元石,十抽一后,还有3240块上品元石,这是守一拍卖行交经你的拍卖家的名单。”
    柳秀看了一眼,关家居然占了两个,余下的三个也是京城的勋贵之家,君家却一个名额也没有。
    “青哥,你明天对守一拍卖场的人说,三天后,让他们家的子女,带好足够的物资,去京城西禁军大营,与我们一道集结。”
    “好的,这些人真有钱。”李青说道,上品元石在蒙南又叫高级元石,但不管在蒙南或在京城,它皆价值不菲。正常的兑换,一块上品元石相当于一百块下品元石,相当于两百两金子,一千两银子,一百千钱,放在京城,价格还会更贵注。
    京城物价贵,但若大的侯府宅子,真卖,不过只能卖五六百块上品元石。仅是送五个子女去一趟止回谷,几家人便愿意付出如此大的代价。
    “他们本来就有钱,再说这个价格也只是一般般。”
    这次不但有柳秀做向导,朝廷还派出了许多高手,安全能得到绝对性的保障。
    以后没有柳秀做向导,高手又少,冒然进入止回谷,有几成的几率能平安活着回来。
    而且这次可能会呆很长时间,能进一步重塑根基,普通人说不定能变成天才,天才说不定能变成绝顶天才。
    一个绝顶天才将价值几何
    这是还没有得到大规模进一步验证的,否则价格会更高。不过大规模验证后,以后止回谷会很热闹了,不知得有多少人会葬送在里面。
    兄弟两刚准备交流,魏天王来了。
    “柳秀,你真将名额拍卖出去”
    “魏公,请随我来。”柳秀将魏天王带到自己房间,指着那个聚元盘说“它得吃下多少元石”
    “能去道场修炼。”
    “即便去道场修炼,天天呆在道场,会有多少花费”
    “若缺钱,可以向朝廷提出来,将它们拍卖,成何体统”
    “魏公,朝廷财政宽裕乎”
    随着唐国人烟稠密,国内安定,各行各业繁荣,国家收入也得以提高。然而唐皇好武,自己用度又十分奢侈,因此唐国近些年年年财政吃紧。
    百姓呢,也过得不是很好。
    就如沾到太子腥气的,便株连了数百家,不会让勋贵去挖矿,或处死或流放,其家也被抄。但抄来的财产不是上交朝廷,而是被李怀忠或柳招,或他们手下的亲信瓜分了。就如叶宏被柳招与魏天王处死,叶宏贪污来的巨大财产,一起进入了柳招的腰包。
    这种风气下,官员如何能保持清廉。
    水满则溢,月满则亏。
    看似大唐繁花似锦,实际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几年前,柳秀离开大安城时还不太严重,隔了几年回来,能明显地嗅到那种衰败的味道。
    庆隆初年,那时唐皇还行,又经过几任能相的治理,打下了一个好底子。上层的波动,暂时未影响到底层百姓。至少柳秀去蒙南时,大唐还是一片繁荣景象。柳秀这次回来,已经看到唐国乱象开始影响到普通百姓了。
    “你这么做,朝廷如何能堵住悠悠众口之嘴”
    朝廷会在乎悠悠众口之嘴
    柳秀不好与魏天王较真“魏公,那让我如何将元石上交朝廷”
    “这个不用,但朝廷须增加三十个名额。”
    “魏公,除了五个卖出的名额外,余下的包括我大哥,宋毅将,郭毅将,于副毅将,我不可能进入军中为将了,载培他们等于是替朝廷载培人才。”
    “朝廷增加三十个名额,岂不也是替朝廷载培人才,至少比你更少了私心,为何皆是罴毅营的毅将,副毅将”
    “我”
    “若不是你将名额拍卖,群臣又如何会闹到陛下面前”
    柳秀的做法确实有假公济私的嫌疑,抓住了把柄,柳秀只好答应。
    李平问“陛下真不顾你死活”
    注唐代金银不是货币,一般比例大约为11010000,宋代金银才勉强称为准货币,由于宋代比较富裕,对金银消费大,加上不停地向外进贡岁币,兑价比更高,特别是南宋。明代后期货币严重混乱,朝廷带头铸劣币,虽然倭国涌进来大量银子,整个明朝看上去还是缺银子,特别是崇祯年间,一钱便当数百文这个家伙有骨气,心地不错,也可怜,但治国真不行,购买力却很有限。
    本书里,是一个修炼的世界,沾到修炼的各种资源会很贵,世俗的货币比较便宜,金银与铜钱的比例为15500,一块下品元石相当于二两金子。

章节目录

天堂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午后方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午后方晴并收藏天堂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