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国开国之初,地广人稀,那时封邑能实打实地捞到许多好处,面积也大,往往一封便是上千亩的地。后来人烟稠密,官地越来越少,封邑面积也渐渐变小,柳秀的封邑,就在柳家庄的东边,面积仅有一百五十余亩,虽然不缴纳赋税徭役,但柳秀死后,这些封邑朝廷还会收回来的,如侯国公的封邑,便被朝廷收了回去。
    某种程度上,只能说这个封邑是一种荣誉,但不交税不纳役,多少也能补助几家亲人。柳秀打算将这些邑田一起交给柳家几个长辈经营,当然,收益也归几个长辈所得了。
    “县侯”几个长辈又茫然了。
    “我在蒙南找到皇蛊后去了一趟征南军,因为医术被其总管留下,随后征南军失利,在撤军时我略有些参裨之功,故被朝廷封为平南县侯。”
    仅有些参裨之功就能获得一个二等侯但柳家庄这些人只能算是底层百姓,也闹不清其中的关系。
    反正是县侯了,反正柳秀生命得到保障了,几个至亲的人开始杀猪宰羊,准备设宴庆贺。
    柳秀看着其中一个青年说“大哥,你骑着我的马去一趟县里,让他们准备交接邑田。”
    别看平南县侯是一个清贵的荣职,它对应的是正四品的官职,比利县县令官品要高好几个阶别。但除了这份清贵与“高”,以及一些薪酬外,余下什么实权也没了。
    “好来,”青年开心地说。
    侯国公的什么,终是没有血缘关系,而且也死了,柳秀才是自家真正的房下兄弟。
    按照排名,柳秀这一房有八个堂兄弟,柳秀排在第四位,青年才是真正的“大哥”。
    柳秀又从马背上拿下许多比较贵重的礼物,每家每户都有份,散完后,柳秀去了他父母的坟前。
    他父母是什么样子,柳秀记不起来了,只是根据自家几个长辈的说法,自己的父亲修为应当还可以,修为太低,也不敢带着商货跑大南山。母亲也是一个比较贤惠的人。
    那次出事之前利县一个姓奚的大商贾要押一批商货去大安城,柳秀父亲听到后,送了一些礼物上门央求一道同行,柳秀父亲也是一个比较机灵的人,在乡里人际关系一直不错。奚姓商贾也答应了,柳秀父亲以为奚家有许多强大的护卫,不知道怎么与柳母商议的,竟然将柳母与三岁的柳秀也带着同行。
    没想到偏偏出了事,不但导致柳家庄好几个人惨死,差一点都让柳秀破家荡产,幸好侯国公找上门,柳家才化解了危机。
    很正常的一个故事。
    但有了小智,便不可能正常
    柳秀隐隐有一个直觉,总觉得里面有一些内幕。
    他看着两座坟墓,又扭头看着柳家庄,一个很简单的村庄,几乎与柯家寨一样地单纯,又能有什么呢
    耳岭镇。
    李老实将宰好的猪放在肉案上,许多百姓围过来。
    李老实又叫李半两,他有一手好手艺,不是杀猪的手艺,而是眼手的准头。
    顾客来了要一斤肉,李老实一刀下去,不用称的,肯定是一斤零半两。十几年前他来到耳岭镇,这份手艺,加上半两,生意立即火红起来。
    镇上有一个胡屠夫,是一名大武师,平时无人敢招惹,看到李老实抢了他的生意,提着杀猪刀过来。谁料到两只野狗在打架,溅起一块石子,石子正好落在胡屠夫落脚处。
    后来官府派人来查,经过反复确认,认为是一种巧合,但这种巧合不足亿兆分之一。
    石子正好垫在胡屠夫脚下的虚力点上,一个大武师能走路摔跤么胡屠夫根本未作提防,身体真的摔了下去,更巧的是他手中还拿着杀猪肉,摔下去刀尖刚好朝上,并且朝着他脖子来的,胡屠夫便这样糊里糊涂死了。
    几个巡捕察了半天,断定是巧合后,同样无语了。耳岭镇的百姓从此认为李老实是一个有洪福的人,虽是屠夫,但因为多了半两,等于是每天在以善报怨,所以不是巧合,是老天让胡屠夫死的。
    不用看半两,看面相,人家李老实整天笑咪咪的,也是一个大好人。
    李老实斜对面是常婆婆的蜜糕店。
    常婆婆做的蜜糕甜,嘴巴更甜,心也甜。
    若是穷人家的孩子嘴馋,她便会送上一两块蜜糕,也不要钱。但据她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天堂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午后方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午后方晴并收藏天堂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