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意外,”高克直不认同地说。
    “就算是意外,我再说一件事,他既算定了总管大人行兵太稳,两次请降骄敌之心,为何算不到总管大人于大肚峡会留下十九毅人马休整
    这个也极重要的,若是像水牛城那样,只留下两毅,都不会休息的,会派出前军强行渡河,继续追击。因为大肚峡有十九毅兵马,又接应过来,他们只好乖乖地先搭一座坚固的浮桥,还要运送大量攻城器械来南峡关。相信因为这个变故,甬罗王也有些小头痛。若是算到了,稍做一些布置,我们现在会更困窘。说不定他现在已经后悔了。”
    “甬罗王大胜,为何会后悔”
    “鲜于总管带了多少兵马前去烟萝城包括蒙兵,不会超过九万人。”
    “没有,总兵力八万八千余人。”
    “差不多吧,大肚峡当时甬蒙联军有多少兵马多久崩溃”
    多久崩溃呢,肯定超过了半个时辰,但不足一个时辰,三军开始拼命向南峡逃亡。
    “但是唐军自撤回狐山开始,双方纠缠了多少时辰,或几天,才退到清水河”
    “秀公子,你这说法太过武断,大肚峡是杂牌军。”
    “大肚峡是杂牌军,春初来到葫芦城是什么样的唐军”
    同样是杂牌军
    “即便后来的十毅禁军也不算是唐国最精锐的军队,况且还有裴如安搞事,鲜于仲枢不得不将十毅打散,编入各卫。就算此次唐军全军覆没,对唐国会产生什么影响顶多割了一道不起眼的小伤口。唐国就这样算了雪蕃四万多骑军又能不能一直呆在苍海”
    “你能找到他的漏洞”
    柳秀是有些想法但他未答反问“逃回来多少人”
    “渡过河的不足一万五千人,又聚拢了汪毅将与裴都监的手下,返回过程中陆续收编了六七百名败军,聚拢的败军大约有一万七千人。”
    加上后方,拢一拢,还能拢出三万多兵力。
    不过打成这样,士气低落,连铠甲武器都不齐,面对数倍大胜之后士气旺盛的敌人,一点胜利的希望都没有了。
    “太惨了。”
    带出去八万多兵力,只带回来一万七千人,赵白山、胡卫将、牛卫将、钟卫将、张卫将、小张副卫将、华副卫将等一共十二位重量级大将或是牺牲或是“失踪”,至于毅将级别与队尉级别的,折损的更是不计其数。
    唐军到了关下。
    鲜于仲枢将裴如安等人推了出来,让他们朝北跪下去。
    “斩。”
    “高大巫,连汪毅将也要斩”
    “此人当斩,裴都监逼迫他时,他那一毅的毅副与几名队尉皆不同意,裴如安斩杀两名队尉立威,他一点表示也没有,否则船不会烧掉,说明他也有用大军做垫背逃命的心思。”
    除了这几人,还有附从裴如安逃命的各个队尉、队副,他们烧掉船只,继续向东逃命,第二天遇到木卫将,裴如安还不知道木卫将已经接到鲜于仲枢的手令,又开始了丑陋的表演,勒令木卫将撤军。
    结果不客气,让木卫将将他们一起围了起来,有几人反抗,当场射杀,余下的一起被捉住了。
    “那是该斩。”
    大军进了关,鲜于仲枢吩咐手下做饭。
    高大巫与柳秀也开始忙碌起来,鲜于仲枢几乎带走了六成军医,并且多是修为高医术好的大夫,大多数折在了狐山与清水渡。
    逃回来一万多人,包括鲜于仲枢在内,又几乎人人带伤。
    军医少,各人都忙不过来了,只好叫来一些机灵的士兵打下手。但不是伤,柳秀看到许多将士眼神空洞,一副麻木不仁的样子。之前,想办法逃命,逃到大肚峡,放松下来,精神气一起丢掉了,这才是最可怕的。
    趁着吃饭的功夫,李平来到柳秀身边,悄声说“二弟,很不好啊。”
    “大哥,还有更不好的。知道我看到你后,为什么不喜吗之前你们在明处,不易察觉,我在暗处,却看到了波涛汹涌。那怕我那徒弟阿蛮,他因为我的关系,对大唐亲近,也不大喜唐人骑在蒙人头上。
    大军一直胜下去,什么矛盾都会掩盖起来,一旦失败,只要甬罗王号令下达,那怕雾山北部地区,都会有部落揭竿而起,配合甬罗王狙击我军。”
    还是回归到原点,那便是融合。
    唐国虽有驻军,一支游离于乌蒙人之外,不融合,不紧密参与,那么始终是两家人,两家人了,就会分你我,就会引发很多矛盾。
    “实际若不贪图虚名,撤出去未必是坏事。”
    “撤出乌蒙”
    “大哥,都这样了,还想守住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天堂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午后方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午后方晴并收藏天堂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