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虽是过节,宫中不禁喧哗,但也要看在什么地方。
    六宫地界,自是不许有这些违制之举的。
    当然,轻声说笑还是行的,毕竟还是大节下,那烟花是那样地绚烂,远处灯市的光亮将宫墙上的玻璃瓦照得雪亮,如此良夜,宫规再严,却也不好太煞风景。
    于是,年少的宫娥们便如一群活泼的游鱼,用克制的欢快语调轻笑着涌进宫门,很快便又在那纵横交错的长街路口分作好几股,轻盈地游进了那一条条灯光幽暗的巷弄,带去一些明亮与热闹。
    红衣稍稍落于人后,借着树木与夜色遮掩,独自转上了东首长街。
    月色当头,照得街衢如水洗一般。
    此际,东首长街亦如六宫的其余诸街一般,稀疏地点着十余盏灯笼,一路由街口蜿蜒至街尾,似一条不甚明亮的星河。而在路穷处,则是一道巍峨高大的朱漆宫门,门前挑起两盏极大的绛纱宫灯,将那玄漆匾额上的“坤宁”二字,照得格外醒目。
    红衣缩在街角,两眼死死盯着那金灿灿的大字,手指紧攥,指甲划过原本就破了皮的掌心,疼得她轻“嘶”了一声。
    一瞬间,她想起了方才听见的议论
    听说皇后娘娘要离宫了呢
    皇后娘娘今儿都没来看焰口,就是在收拾行李
    过了上元节皇后娘娘就要走了
    红衣的双颊轻微地痉挛了一下,眼底浮起挣扎与纠结。
    不过,她并未犹豫太久。
    此乃她仅有的生机,错过了,唯有一死。
    她咬了咬牙,忽尔挺直腰背,大步走了进去。
    相较于另几条街,这条街无疑是寂静的。没有人声笑语,亦无宫娥往还,仿佛那些热闹并不与此处相干,又像是它已然被人遗忘。
    戚良捧着茶盘退出偏殿,伸头往廊外瞧了瞧。
    皎月如银,庭院里砌了一层清霜,如水晶雕刻而成,剔透、干净,以及,无边的寂寥。
    望着那被月华剪出的檐角影子,他不由轻轻叹了一口气。
    再过几日,这偌大的宫殿,便要当真空寂起来了。
    “戚总管,怎么跟这儿发呆呢”谢禄萍不知何时跨进院门儿,提声开了句玩笑。
    空寂的庭院里,这声音传出去颇远,仿佛还带了回音。
    戚良醒过神来,笑着举了举描金托盘“天晚了,不好再让娘娘饮茶,我就把家伙什端出来了,娘娘这会子正喝蜜水儿呢。”
    谢禄萍轻轻一笑,拾级而上,月光照得她面孔雪白,眉眼亦像淡了几分。
    “这活儿您不拘交给哪个小的去做便是,也犯不着亲自跑这一趟啊。”她指了指戚良手中的托盘,又引颈往他身后瞧,旋即将提着的宫灯抬至眼前,吹熄了里头的蜡烛。
    戚良闻言,憋在心底的那一口凉气,到底还是叹了出来,复又咧嘴自嘲“娘娘身子不好,如今又要出远门儿,我这心里七上八下地,也不知怎么就把东西给拿了。”
    他“呵呵”笑了两声,摇头道“总归这差事我是没当尽心,娘娘过会要是怪罪下来,我自得领着。”
    谢禄萍亦跟着笑。
    不过,她的笑要比戚良轻松得多,如释重负一般,信手将灯笼搁在架子上,道“戚总管就是个心思重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春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姚霁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姚霁珊并收藏春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