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自己的办公室,苏七月还在思索着刚刚周志阳说的话。
    其实共事之前,他对这位周教导员能否和自己保持步调一致,并没有多少信心。
    毕竟二人无论是年龄、思维方式、从军经历,这些都不太一样。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保持理念一致还真不容易。
    但是刚刚的一席话,让苏七月彻底放下了担心。
    显然,周教导员的大局观,绝对是值得称道。
    他也很清楚合成营的建设,对整个t师甚至集团军的战略意义。
    有他的全力支持,自己这边就可以开足马力,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了。
    坐回到电脑面前,苏七月打开个文档看了一会儿,便开始继续完善。
    这个文档,就是他刚刚和周志阳说的,关于合成营指挥模拟训练系统模型的一篇论文咯。
    说起合成部队,其实并不新鲜。
    最早,是老美那边开始搞起来的。
    早在90年代中期,老美第四机械化步兵师试点就已经组建完成了一个数字化合成营。
    千禧年的时候,老美又成功组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合成师。
    直到前两年,老美的陆军,又开始组建合成旅。
    用他们的称谓,叫做重型装甲战斗旅。
    国内战术合成部队,之前也一直有过尝试。
    但基本上都还停留在“重装合成旅”的级别。
    随着近年来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合成部队战术的独立性、灵活性,在战场上日益凸显。
    这样鲜明变化,使得旅一级别的合成部队,在小规模的战斗中,就显得有些臃肿。
    合成营也就应运而生。
    当然了,最早组建合成营的,依旧还是老美。
    其通过机械化、信息化和数字化组成的部队单元,合成营的战斗力,几乎是同等传统编制部队的数倍以上。
    正是对未来世界军事动向有所了解,苏七月这才在杜总长询问的时候,直接抛出了合成营的观点。
    但是相比合成旅,合成营的建设会面临不少的问题。
    战斗指挥更加复杂,作战任务多样化,作战编组小型化、模块化,让合成营的指挥难度,比一般营要高出许多。
    甚至比常规部队中的团一级编制,都要困难不少。
    正是基于这个原因,苏七月这才想着搞一个类似模拟训练系统的模型。
    他希望能通过这个系统,尽快让营里几位副营长、作战参谋适应合成营的训练、作战方式,提升大家的指挥能力。
    说起来,以苏七月对各兵种的了解,设计这样一套训练系统并没有太大的难度。
    不过合成营的训练内容,肯定是要与时俱进的。
    苏七月现在要做的,就是对系统框架原型进行持续维护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将它调整和完善。
    与此同时,未来更多训练模型和数据的扩充,也需要先在系统上进行验证,然后再确认。
    在电脑上忙活了一会儿之后,苏七月桌子上电话就响了。
    合成营的营部虽然有一部分物资还没有到齐,但是电话肯定是有了。
    接通电话后,里面很快传来了袁朗的笑声。
    “苏营长,在忙了吧”
    “参谋长”
    听了袁朗调侃的语气,苏七月的嘴角就微微上扬。
    自己回到t师也有一周了,这还是袁朗第一次打电话过来。
    “还行吧,摊子还没铺开,暂时就是瞎忙”
    袁朗唔了一声,就开声道“得了,和我你还谦虚啥”
    “旅长昨天还对我感慨来着,说以后想在演习中涮你们t师,可没那么容易喽。”
    听了这话,苏七月就是一乐“旅长他没生我气吧”
    从特战旅离开的当天,铁路正好去军区开会了。
    苏七月并能和这位老领导打声招呼,就自顾自地走了,心里还是有些过意不去。
    听了这话,袁朗就乐道“哈哈,旅长怎么可能为这种事生你的气就是有些惋惜来着。”
    苏七月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
    聊了几句,袁朗就进入了正题。
    “对了,你走之前留下的那份训练规划,我和旅长都看过了。”
    “前天旅里的训练会议,也已经定了调子,会以你那份规划为基础”
    听了袁朗的讲述,苏七月就释然了几分。
    因为调令来得太快,自己能为特战旅做的事实在有限。
    那份训练规划,还是之前就构想了大半,算是自己为特战旅做的最后一点贡献吧。
    “对了,旅里来了个作战科长,这事儿你听说了吧”
    袁朗突然开声问道。
    苏七月微微一怔,旋即说道“呃大概知道一点。”
    “吴哲昨天和我通话的时候,提了一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从士兵突击开始的人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黄杉公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黄杉公子并收藏从士兵突击开始的人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