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湿透了,眼看水田里的水位低了一点,这才扛着锹,顺田埂回家了。
其他人也早就起了床,正做饭煎药各自忙碌。吴大齐和陆志飞洗澡换了衣服,出来后又被卢志和强按着头,一人灌了一大碗热姜汤。大伙儿围坐在一起,吃了顿午晚饭,聊了会儿天,就又非常心宽地回房睡觉去了。
雨下下停停,一连半个月才放了晴,倒是没再地震了。出太阳那天,屋里的人都激动坏了,江铭和卢九月洗了一大堆衣服,全是雨天攒的,把房前几根竹竿都晾满了。卢志和则是一大早就挎着菜篮,要去看温泉口的菜地。结果走到半路,因为溪水太深太急,过不去,被同去的陆志飞拉回来了。
等晒谷坪的泥地晒到半干,吴大齐便开着拖拉机,用大石碾子重新把泥地压平实了,几个人挑的挑、背的背,把厢房的麦捆全都运到晒谷坪上摊开晾晒,有几捆打湿的麦草已经有霉味了,大太阳连着晒了两天,才把霉气给晒干。
雨停之后,气温下降了不少,太阳却依旧很毒,早晚温差很大。这天上午,等阳光把晒谷坪晒热了,几个人才把脱粒机和风车都抬过去,开始给麦穗脱粒,忙得热火朝天。朱云脚伤没好,被勒令不许上场,却也耐不住寂寞,非要跛着脚站在晒谷坪边,时不时地指手划脚说两句,光荣地充当了一名场外指导。
小麦脱了粒、扬了灰,又摊在坪子上晒了好几天,直到每一粒麦子都晒得金黄发亮,才被装到袋子里,收进了屋。进进出出的人看到那几袋小麦,无不是喜气洋洋,朱云和卢志和暗地里盘点了一下存粮,也喜滋滋地说“够了够了,就算留两袋做种子,余下的也够咱们吃大半年了。”
这段时间以来,他们的存粮消耗得很少。田里的南瓜老了,红薯也长大了,朱云经常给他们做南瓜粥、红薯饭吃。她跟卢志和都是厨艺很不错的人,特别会精打细算过日子,各种瓜菜换着当主食,节约了粮食不说,大伙儿还都觉得伙食好、花样多。所以夏季即将过去,地窖里的米面却还剩下不少,搁在里头凉阴阴的也不会长虫,再加上他们从城里带回来的各种干粮罐头,还有刚收上来的小麦,就算没有那几亩水稻,明年也不会挨饿了。
确定这一点后,朱云整个人都轻松下来,安生在屋里养起了伤,那几块水稻田也都放心交给吴大齐去打理了。她脚上的割伤本来不严重,悉心照料下很快就结痂收了口,没多久便又能四处奔走如飞了。
打完小麦后,麦草也被晒得干干的,堆放在晒谷坪一角。有了麦草,很多活儿就可以提前准备起来。陆志飞提议先榨油,江铭则想先把房子粉刷了。结果最后卢志和一锤定音,他说“先别忙那个,咱把黄豆砍了吧。收了黄豆,今年我想酿点酱油。”
这个想法得到了所有人的赞同。他们已经很久没吃过酱油这么高级的东西了,今年田里的庄稼长得都很好,土地闲置了好几年,肥力很足,再加上他们精心的伺弄,除了小麦,红薯土豆等作物的收成肯定也很不错,酿点酱油吃也不算太奢侈。几个人兴冲冲跑到田里把黄豆砍了,挑到晒谷坪上晒干,再用连盖脱粒,最后收上来两大袋黄豆。新收的黄豆一粒粒十分饱满,看着就很喜人。
卢志和想酿酱油的兴致还是朱云挑起来的。以前朱云聊天时,无意中曾说过村子里有老人自己酿酱油吃,她在旁边看过还帮过心。卢志和当时就听进去了。等黄豆收上来,他俩准备动手时,才发现一个是纯理论派,另一个是道听途说派。幸好他俩同时也都是实干派,在一起讨论了一下午流程后,两人就洗涮酱缸,动起手来。
酿酱油之前,朱云先舀了一瓢新收的小麦,淘洗干净了,摊在筛子里晒干,然后磨成小麦粉。卢志和则提前用井水泡了小半桶黄豆,泡到黄豆发了胀,才沥起来放锅里蒸。等黄豆蒸到半烂了,盛起来摊凉,然后和小麦粉搅拌均匀,让每粒黄豆上都粘上小麦粉,最后铺在大竹匾上,放进空厢房里让黄豆发酵长霉。
朱云严格遵照古法,这期间不让任何闲杂人等进出房间,生怕看多了漏气,影响霉菌生长。她越是这么说,那几个家伙越是憋不住,总想跑到屋里看个究竟,都被朱云毫不客气地赶了出来,后来甚至用一把大锁把厢房的门锁上了,只有她和卢志和进去时才会开门。
五六天后,黄豆上长了一层厚厚的黄绿色的霉菌。两人把豆子倒进化了盐水的酱缸里,缸口蒙上一层塑料膜,上面再盖上筛子、压一块砖,然后两人爬高上梯,把酱缸放到了房顶上。
他俩一个站梯子上,一个蹲屋顶上,看着酱缸心里都有点忐忑。缸里不仅有黄豆、小麦,还有食盐,样样都很金贵,可不敢浪费了。但一转念,卢志和就想到他云姐是如此的能干,而朱云则回忆起她家阿和是那么的聪明,两人就相互替对方放了心,满怀期待地从房顶上下去了。
其他人也早就起了床,正做饭煎药各自忙碌。吴大齐和陆志飞洗澡换了衣服,出来后又被卢志和强按着头,一人灌了一大碗热姜汤。大伙儿围坐在一起,吃了顿午晚饭,聊了会儿天,就又非常心宽地回房睡觉去了。
雨下下停停,一连半个月才放了晴,倒是没再地震了。出太阳那天,屋里的人都激动坏了,江铭和卢九月洗了一大堆衣服,全是雨天攒的,把房前几根竹竿都晾满了。卢志和则是一大早就挎着菜篮,要去看温泉口的菜地。结果走到半路,因为溪水太深太急,过不去,被同去的陆志飞拉回来了。
等晒谷坪的泥地晒到半干,吴大齐便开着拖拉机,用大石碾子重新把泥地压平实了,几个人挑的挑、背的背,把厢房的麦捆全都运到晒谷坪上摊开晾晒,有几捆打湿的麦草已经有霉味了,大太阳连着晒了两天,才把霉气给晒干。
雨停之后,气温下降了不少,太阳却依旧很毒,早晚温差很大。这天上午,等阳光把晒谷坪晒热了,几个人才把脱粒机和风车都抬过去,开始给麦穗脱粒,忙得热火朝天。朱云脚伤没好,被勒令不许上场,却也耐不住寂寞,非要跛着脚站在晒谷坪边,时不时地指手划脚说两句,光荣地充当了一名场外指导。
小麦脱了粒、扬了灰,又摊在坪子上晒了好几天,直到每一粒麦子都晒得金黄发亮,才被装到袋子里,收进了屋。进进出出的人看到那几袋小麦,无不是喜气洋洋,朱云和卢志和暗地里盘点了一下存粮,也喜滋滋地说“够了够了,就算留两袋做种子,余下的也够咱们吃大半年了。”
这段时间以来,他们的存粮消耗得很少。田里的南瓜老了,红薯也长大了,朱云经常给他们做南瓜粥、红薯饭吃。她跟卢志和都是厨艺很不错的人,特别会精打细算过日子,各种瓜菜换着当主食,节约了粮食不说,大伙儿还都觉得伙食好、花样多。所以夏季即将过去,地窖里的米面却还剩下不少,搁在里头凉阴阴的也不会长虫,再加上他们从城里带回来的各种干粮罐头,还有刚收上来的小麦,就算没有那几亩水稻,明年也不会挨饿了。
确定这一点后,朱云整个人都轻松下来,安生在屋里养起了伤,那几块水稻田也都放心交给吴大齐去打理了。她脚上的割伤本来不严重,悉心照料下很快就结痂收了口,没多久便又能四处奔走如飞了。
打完小麦后,麦草也被晒得干干的,堆放在晒谷坪一角。有了麦草,很多活儿就可以提前准备起来。陆志飞提议先榨油,江铭则想先把房子粉刷了。结果最后卢志和一锤定音,他说“先别忙那个,咱把黄豆砍了吧。收了黄豆,今年我想酿点酱油。”
这个想法得到了所有人的赞同。他们已经很久没吃过酱油这么高级的东西了,今年田里的庄稼长得都很好,土地闲置了好几年,肥力很足,再加上他们精心的伺弄,除了小麦,红薯土豆等作物的收成肯定也很不错,酿点酱油吃也不算太奢侈。几个人兴冲冲跑到田里把黄豆砍了,挑到晒谷坪上晒干,再用连盖脱粒,最后收上来两大袋黄豆。新收的黄豆一粒粒十分饱满,看着就很喜人。
卢志和想酿酱油的兴致还是朱云挑起来的。以前朱云聊天时,无意中曾说过村子里有老人自己酿酱油吃,她在旁边看过还帮过心。卢志和当时就听进去了。等黄豆收上来,他俩准备动手时,才发现一个是纯理论派,另一个是道听途说派。幸好他俩同时也都是实干派,在一起讨论了一下午流程后,两人就洗涮酱缸,动起手来。
酿酱油之前,朱云先舀了一瓢新收的小麦,淘洗干净了,摊在筛子里晒干,然后磨成小麦粉。卢志和则提前用井水泡了小半桶黄豆,泡到黄豆发了胀,才沥起来放锅里蒸。等黄豆蒸到半烂了,盛起来摊凉,然后和小麦粉搅拌均匀,让每粒黄豆上都粘上小麦粉,最后铺在大竹匾上,放进空厢房里让黄豆发酵长霉。
朱云严格遵照古法,这期间不让任何闲杂人等进出房间,生怕看多了漏气,影响霉菌生长。她越是这么说,那几个家伙越是憋不住,总想跑到屋里看个究竟,都被朱云毫不客气地赶了出来,后来甚至用一把大锁把厢房的门锁上了,只有她和卢志和进去时才会开门。
五六天后,黄豆上长了一层厚厚的黄绿色的霉菌。两人把豆子倒进化了盐水的酱缸里,缸口蒙上一层塑料膜,上面再盖上筛子、压一块砖,然后两人爬高上梯,把酱缸放到了房顶上。
他俩一个站梯子上,一个蹲屋顶上,看着酱缸心里都有点忐忑。缸里不仅有黄豆、小麦,还有食盐,样样都很金贵,可不敢浪费了。但一转念,卢志和就想到他云姐是如此的能干,而朱云则回忆起她家阿和是那么的聪明,两人就相互替对方放了心,满怀期待地从房顶上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