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再次确认,通过他们的反应,辛子就能知道,他们确确实实只收到137首诗。
    现在他需要的是,尽快面见陛下。
    大邺朝的君主向来十分重视采诗大计,因为每一个人分配的采诗地都完全不同,所以回京的时间也都有所不同。
    也因此每一个回到京城的采诗官,在回来不久后就能得到一次面试的机会,将所采诗歌编辑成册亲自呈给陛下。
    经过编辑所的同僚们再三确认,最后这一首诗抛却文采韵律不说,其本身并没有什么犯忌讳的地方。
    辛子原来还想着让他们修一修改一改再呈上去,辛未却提议
    “如果你的本意是想向陛下揭发什么人,我建议你直接将它呈上去,不需要做任何的修改。”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
    宰风府曾经也有前辈以诗为谏揭发地方官员的恶行。没想到因为那首诗曾经经过编辑所的润色,而被人诽谤篡改原诗诬陷官员。
    虽然因为与原告差别并不大,没让他们得逞,作恶的地方官员最终也受到了严惩。
    但是,从那以后,对于有揭发性质的诗歌,编辑所是能不经手就不经手。
    这些都是辛未他们入了编辑所之后,上一届的前辈们才提醒的他们的。辛子此前并不知道,在被他们告知其中缘由后,遂点头道
    “也好我还有一个想法,只是不知道你们能不能在明日之前将这个想法实现。”
    虽然苻千凡再三叮嘱,让她除了将诗集呈给陛下之外,不要多做任何的事情。
    但她只知道苻千凡极有可能不仅仅是一个外史,然而他具体的身份是自己却不知道,更不知道他的话在陛下那里会有几分力度。
    只要不是他在拿出百八十首诗来让他们修改,其余的小事,编辑所的同僚们自然是没有二话的。
    辛子拿起笔在纸上写了六个字
    “传说”、“习俗”、“民生”
    “这是什么意思”有人问。
    “我想请兄弟们帮忙,一起将这些诗根据内容归类”
    “你是想将那最后一首诗归与039民生039这一类”有人终于琢磨出辛子的意图,赞道,“这倒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不仅能引起陛下的注意,也许还能省许多事。”
    这就免了他们作为采诗官去弹劾一个四品地方大员这种事。
    辛子倒是没有想到这一层,原来上书弹劾这种事就已经被苻千凡揽了去的,她只是想为苻千凡助一点力罢了。
    因为只要他这件事一做,苻千凡的弹劾在陛下那里就可能会更有说服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忠犬国舅精分史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他路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他路人并收藏忠犬国舅精分史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