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南区渐渐开始出现繁荣的商贸,从外地牵进来的人也在这里找到扎根的地方。
    而最出名的还是张记布行,张记布行两年之内在东京城一口气开了五家店,每一家店生意都暴好。
    主打的对象是平民,所以价格不贵。
    张记布行的老板张清远也是一个明白人,朝廷这几年大兴工事,许多人的收入有了保障,吃是第一位,穿自然是第二位。
    虽说朝廷自己也开设了秀坊,但毕竟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如此庞大的市场规模,被许多商人盯上了。
    而张清远能够迅速做大也是有原因的,他把漂亮女儿嫁给了商虞司的员外郎顾永志小妾,在这几年商部释放出来的资源上占了不少便宜。
    朝中有人好办事,从户部那里买来的五块地的价格都非常便宜,因为五家店的出货量大,在布料的进货价上也占尽了优势,卖的价格可以说是最低。
    最重要的是,他的一些主要竞争对手,时不时会被请去喝茶,喝完茶生意突然一落千丈。
    张清远是典型的新政下崛起的商人。
    就说最新出的大宋财富报上评选的大宋富商排行榜,这个张清远以身价300万贯排在了第二十名。
    而二十名之前的那些大佬,不是做粮食起家的,就是靠建房修路起来的。
    据说张记布坊去年还在南方承包下大量的良田种植棉花,种植桑树,准备在京畿路全面扩张。
    在张记布坊赚得盆满钵满的时候,一些小的布坊面临着倒闭险境。
    李氏布行只是那些快要倒闭的布坊其中的一家,很普通,是一个寡妇经营的,可以唯一不普通的是,这个寡妇长得很漂亮。
    然而,人们不会跟自己的钱过不去。
    李氏布行的一件普通的布衣卖50文钱,而张记布行却只卖40文钱。
    这一天,一个样貌普通的男子走进了李氏布行,他并不是来买衣服的。
    他走进去的时候,里面正在争吵。
    “李秋娥,你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
    说话的是一个尖嘴猴腮的男子,他一脸凶狠的表情。
    另外一个人是一个大约二十五六岁的少妇,生得肤白貌美,此时却皱着眉头道“这里是我夫君留下来的商行,我是不会转卖的”
    那男子道“李秋娥,你自己好好掂量掂量我们张家是不会亏了你”
    李月娥不客气道“张管家,你还是走吧,我这里还要做生意”
    那张管家嘿嘿冷笑道“做生意你这里哪还有什么生意,我们可是为了你好,与其守着这亏本的买卖,倒不如卖给我们我家少公子可是说了,价格可以出到50贯”
    “50贯那我出500贯”
    那个刚进门的男子悠悠开口道。
    张管家微微一怔,看过去,有些惊诧“你刚才说什么”
    “我说我出500贯”
    张管家突然笑出来“你疯了吧这个小布行,你要出500贯”
    李秋娥也一时间以为自己听错了,怔怔看着那男子。
    这个布行的店面是她夫君生前花了50贯买下来的,现在也算是有些熟客,虽然不能和张记布行比,但平日里也有些熟客,能够养家糊口,也值点钱。
    不过,绝对不值500贯
    那人拿出一叠交子道“李老板,你数数,看是不是五百贯,不够我再出”
    那张管家一看前柜上的钱,眼睛都差点直了。
    这500贯,在三年前,可以在这里买十家店铺,即便是现在,也可以买8家店铺。
    这个人疯了吗
    张管家面色发白“你是谁你是故意要和我们张记布行过不去”
    “没错,我就是打算跟你们张记布行过不去,你回去给你家主人带句话,今年,李氏布行的目标就是让张记布行倒闭。”
    张管家气得胡子都歪了“你敢不敢报上名来”
    “你还没有资格知道我的名字。”
    张管家气愤地走了,离开前道“500贯这个小破地方500贯你是疯了”
    李秋娥也觉得这事匪夷所思。
    “请李老板与我去见一个人,是那个人要买下李氏布行的。”
    “这位官人,恕我不能答应你的要求,这家布行是我夫君留下的,不能卖。”
    “李老板误会了,按照大宋新的商法,我家官人只不过是想出钱入股到李氏布行里,实际经营权依然是你的。”
    “你家官人为何要买我这小铺呢”
    “李老板去见了就知道了。”
    外面的雪越下越大了,李月娥下了马车,进了永盛山庄。
    赵桓正在跟叶崇一起在摆弄一个纺车。
    当李秋娥进去的时候,微微一怔,她只是一个很普通的民女,踏进永盛山庄的那一刻就知道这里的主人地位不一般。
    她老老实实站在一边,非常客气礼貌地说道“小女李秋娥,见过几位官人。”
    赵桓从邵成章手里接过一个用温水打湿的毛巾,将手擦干净道“李秋娥,你总算来了,快上座”
    接下来,又是上茶,又是上点心。
    李秋娥心中一百个疑惑,疑惑这男子到底是谁,找她来所为何事,疑惑那个纺车为何与一般的纺车不太一样。
    赵桓自我介绍道“我叫赵亶,我想做布行生意,所以想要找你合作。”
    “赵官人言重了,小女的布行只是小本买卖,您应该去找张记布行才是。”
    “张记布行靠朝廷起家,背后利益牵扯太深,不适合我。”
    “既然赵官人知道张记布行有朝廷做靠山,为何还要做布行生意,这布行生意现在不太好做了。”
    赵桓指着那台纺车道“当然是靠它”
    李秋娥的目光也转移过去,这是一种她从未没有见过的纺车。
    一般的纺车只有一个锭,这个纺车却有很多个锭,并且是横躺在地上的。
    “这台纺车叫做华兴纺车,它的速度是普通纺车的8倍,且只需要一个人操作。”
    李秋娥当场就震惊了,她还是第一次被震惊到。
    只有她这种做过布行生意的才知道,八倍到底意味着什么。
    张记布行为什么可以买到25文钱一件,它的出货量充足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很多时候,像李氏布行,有买卖也无商品,因为请不起人,李氏布行现在就只有李月娥自己每天辛辛苦苦织布。
    李月娥要织一匹布,前前后后需要两个月的时间,而且非常辛苦。
    但是,若现在有了这个华兴纺车,同样的一匹布,只需要7天左右的时间。
    她的出货量就有了一定的保障了。
    不过张记布行能做大,还有别的原因,因为量足够大,供货商给的价格也低,最主要的是,因为朝廷背景,在运输方面也占尽了优势。
    李秋娥站起来,好奇地观察华兴纺车,她对织布很在行,当场就看出了它的与众不同,不由得暗暗称奇。
    李秋娥忍不住问道“创造出它的人是何方神圣”
    “是一位高人,我们先不必追问是谁创造的它,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唐晓非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唐晓非并收藏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