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跟文卿说沈子衔合作不是骗他的, 在沈子衔提出不入商籍还可以合作挣钱之后, 陆长宁就答应了这件事。
沈家家大业大, 各个行业都有所涉及,酒楼也是遍布全国,但那些都是祖祖辈辈打拼下来的产业, 他想自己从无到有再做大地干一番事业, 他打算拿出自己这些年积攒下来的钱与陆长宁一起开几家店。
第一家打算开酒楼, 陆长宁会不少新鲜的菜式,沈子衔觉得他们凭借这个,他们开酒楼的话一定会成功。对于这个,陆长宁没有异议,他以前也是看过不少酒店经营成功的案例, 而且自己也有写过相关的策划,他觉得开一家酒楼应该是没问题的,更别说沈子衔从小受家里的熏陶, 对于商业的敏感性还是有的,两人合作开酒楼他们还是有自信的。
这家酒楼他们打算先开在县里, 镇上人口还是有限,府里又太远,现在县里试试效果以后再往府里发展。沈子衔这几天就是去县里选商铺去了,而陆长宁就在家里挑选菜单,等商铺选定后,一边进行装修一边招几名大厨,到时陆长宁就要教会他们他选定的那些菜。
之前卖给聚味阁的几道菜谱都获得成功, 说明这里人们的口味还是挺多样的,人们对于辣的接受度很高,很多人还十分喜欢辣的菜。所以陆长宁再筛选菜品的时候便轻松很多,本来他是打算从自己以前做过的菜里面选菜品的,后来找书看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书架里居然有一本八大菜系名菜的菜谱,时间过得太久,他都忘了他还买了这本书,然后他就从书里进行挑选了一些比较经典且大众喜爱度高的菜品,打算自己先试着做做,成功之后再教给别人。
这段时间家里的孩子都开心极了,叔叔每天都给他们做好吃的,而且都不带重样的,连宋清这几天都跟着一起吃地很满足,连家不想回了。
这天陆长宁又做了几道新鲜的菜式,几人正打算吃饭的时候,沈子衔来了,陆长宁忙招呼他一起吃。
“长宁,你这手艺真的绝了,凭着这些菜,我相信我们的酒楼一定可以成。”吃完之后,孩子们都出去了,沈子衔感慨道。
“这几天你去看商铺,看的怎么样了”
“看了几天,有几家我觉得挺不错的,今天找你就是想让你下午跟我一起去看看,然后把店铺敲定下来。”这时沈子衔才想起来自己来的意图,刚来就被饭菜吸引住了,差点忘了这件事。
“行,我们等会就出发。”想着在这里就要有自己的产业了,陆长宁心里有点按耐不住的兴奋,虽然这酒楼不是完全属于自己的,但这是只是第一步,以后他相信他们以后会有更多的店铺。
安排好孩子们,让他们跟着宋清去宋家玩,沈子衔是自己骑马来的,把马牵到院子后面,然后陆长宁就赶着驴车搭着沈子衔往县城赶去。路上,沈子衔跟陆长宁说了一下他初步选定的几家店铺的情况,好让他心里有个大概的了解。
这也是沈子衔第一次从选店铺开始全部靠自己去做,对于这件事情他十分有激情,虽然这样一家酒楼对于沈家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于沈子衔个人来说是属于他自己的第一份事业,他想证明给别人看他不是只能依靠家族的公子哥。
来到镇上后,沈子衔带着陆长宁来到第一家,这家原先也是一家酒楼,但因为生意不好,开不下去了,掌柜的就想把店铺转让了回乡下养老去了。
这家店铺的位置不是在闹市,客流量并不是很大,但胜在这酒楼前两年刚翻修过,现在还很新,而且二层小楼面积也够大,虽然他们之后也要重新装修,但这酒楼现在的格局规划的就已经挺好了,不需要大改,而且这家的价格也是最便宜的。
第二家位置就比较好,但面积比第一家小,房子也已经有些年头了,因为位置的关系,价格比第一家贵不少。
第三家原先是个布店,卖家倒是同意他们开酒楼,但原先是没有厨房没有单间的,这都是要他们自己重新装修的时候再修整。
第四家是沈子衔最满意的一家,位置好,房子新,面积也大,但这家店铺只租不卖,如果生意做上正轨后却不给租了也是件麻烦的事情。
把沈子衔看好的几家店铺都看过一遍后,陆长宁还是比较喜欢第一家,虽然位置偏了点,但所谓好酒不怕巷子深,只要他们把酒楼开出名声,就不怕生意不好没人来。
和沈子衔商量之后,两人最后决定就买第一家的商铺,掌柜的是真的想尽
沈家家大业大, 各个行业都有所涉及,酒楼也是遍布全国,但那些都是祖祖辈辈打拼下来的产业, 他想自己从无到有再做大地干一番事业, 他打算拿出自己这些年积攒下来的钱与陆长宁一起开几家店。
第一家打算开酒楼, 陆长宁会不少新鲜的菜式,沈子衔觉得他们凭借这个,他们开酒楼的话一定会成功。对于这个,陆长宁没有异议,他以前也是看过不少酒店经营成功的案例, 而且自己也有写过相关的策划,他觉得开一家酒楼应该是没问题的,更别说沈子衔从小受家里的熏陶, 对于商业的敏感性还是有的,两人合作开酒楼他们还是有自信的。
这家酒楼他们打算先开在县里, 镇上人口还是有限,府里又太远,现在县里试试效果以后再往府里发展。沈子衔这几天就是去县里选商铺去了,而陆长宁就在家里挑选菜单,等商铺选定后,一边进行装修一边招几名大厨,到时陆长宁就要教会他们他选定的那些菜。
之前卖给聚味阁的几道菜谱都获得成功, 说明这里人们的口味还是挺多样的,人们对于辣的接受度很高,很多人还十分喜欢辣的菜。所以陆长宁再筛选菜品的时候便轻松很多,本来他是打算从自己以前做过的菜里面选菜品的,后来找书看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书架里居然有一本八大菜系名菜的菜谱,时间过得太久,他都忘了他还买了这本书,然后他就从书里进行挑选了一些比较经典且大众喜爱度高的菜品,打算自己先试着做做,成功之后再教给别人。
这段时间家里的孩子都开心极了,叔叔每天都给他们做好吃的,而且都不带重样的,连宋清这几天都跟着一起吃地很满足,连家不想回了。
这天陆长宁又做了几道新鲜的菜式,几人正打算吃饭的时候,沈子衔来了,陆长宁忙招呼他一起吃。
“长宁,你这手艺真的绝了,凭着这些菜,我相信我们的酒楼一定可以成。”吃完之后,孩子们都出去了,沈子衔感慨道。
“这几天你去看商铺,看的怎么样了”
“看了几天,有几家我觉得挺不错的,今天找你就是想让你下午跟我一起去看看,然后把店铺敲定下来。”这时沈子衔才想起来自己来的意图,刚来就被饭菜吸引住了,差点忘了这件事。
“行,我们等会就出发。”想着在这里就要有自己的产业了,陆长宁心里有点按耐不住的兴奋,虽然这酒楼不是完全属于自己的,但这是只是第一步,以后他相信他们以后会有更多的店铺。
安排好孩子们,让他们跟着宋清去宋家玩,沈子衔是自己骑马来的,把马牵到院子后面,然后陆长宁就赶着驴车搭着沈子衔往县城赶去。路上,沈子衔跟陆长宁说了一下他初步选定的几家店铺的情况,好让他心里有个大概的了解。
这也是沈子衔第一次从选店铺开始全部靠自己去做,对于这件事情他十分有激情,虽然这样一家酒楼对于沈家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于沈子衔个人来说是属于他自己的第一份事业,他想证明给别人看他不是只能依靠家族的公子哥。
来到镇上后,沈子衔带着陆长宁来到第一家,这家原先也是一家酒楼,但因为生意不好,开不下去了,掌柜的就想把店铺转让了回乡下养老去了。
这家店铺的位置不是在闹市,客流量并不是很大,但胜在这酒楼前两年刚翻修过,现在还很新,而且二层小楼面积也够大,虽然他们之后也要重新装修,但这酒楼现在的格局规划的就已经挺好了,不需要大改,而且这家的价格也是最便宜的。
第二家位置就比较好,但面积比第一家小,房子也已经有些年头了,因为位置的关系,价格比第一家贵不少。
第三家原先是个布店,卖家倒是同意他们开酒楼,但原先是没有厨房没有单间的,这都是要他们自己重新装修的时候再修整。
第四家是沈子衔最满意的一家,位置好,房子新,面积也大,但这家店铺只租不卖,如果生意做上正轨后却不给租了也是件麻烦的事情。
把沈子衔看好的几家店铺都看过一遍后,陆长宁还是比较喜欢第一家,虽然位置偏了点,但所谓好酒不怕巷子深,只要他们把酒楼开出名声,就不怕生意不好没人来。
和沈子衔商量之后,两人最后决定就买第一家的商铺,掌柜的是真的想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