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武、韩非二人皆是长舒了一口气。
这样一来。
他们心中就有底了。
这么一来的话。
至少安排上,就会能够自由许多。
也更加能够契合许多。
“好了,闲言少叙,咱们这就开始吧”
说着,李承乾便是取出了神主龙榜
其上,原本密密麻麻的文官虚职,全部取消
放眼望去,除去神主李承乾、神后唐雪艳,帝子帝女,李珩之、李紫霓,以及太尉孙武、司空韩非之外。
便只剩下了武官体系晦涩不明。
而文官体系,则彻底成了一片空白。
俨然,是等待与韩非、孙武商量之后,重新完善任命
“你们看,朕今日,都已经将神主龙榜清空,你们应该知道,朕不是在跟你们开玩笑了吧”
望着孙武、韩非二人,李承乾亦是适时的表明了自身决心。
“微臣明白”
孙武、韩非二人皆是于眸光闪烁之间,心中升起了一丝丝明悟。
“好了,就从吏部开始吧”
李承乾也是丝毫没有拖沓之意。
当即便是大笔一挥,在神主龙榜之上留下了吏部尚书四个字,其后,名字尚且空白。
摆明了,接下来,人选议定,便能够正式上榜了。
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
下设四司:明清为文选清吏司、验封司、稽勋司和考功司。
司的长官为郎中,副长官为员外郎,其属官有主事,令史,书令史等。
文选清吏司掌考文职之品级及开列、考授、拣选、升调、办理月选。
验封司掌封爵、世职、恩荫、难荫、请封、捐封等事务。
稽勋司掌文职官员守制、终养、办理官员之出继、入籍、复名复姓等事。
考功司掌文职官之处分及议叙,办理京察、大计。
以上,便是整个吏部的职责所在。
现下。
李承乾对于吏部下设四司的官职,并没有亲自任命的想法。
届时,交给吏部尚书去头疼好了。
他要考虑的只有三个最重要的位置。
吏部尚书,吏部左右侍郎
“神主,吏部中人员任免,如此一来,吏部尚书,则势必要大公无私,不能徇私情才行”
“这样的人选,可不多啊”
“是啊,神主要的又是盖世妖孽级存在担任吏部尚书。”
“如此一来,原先的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倒是不能够继续担任尚书了。”
“是啊,这个人选,可不好选啊”
一时间。
第一个吏部尚书,便是陷入了卡壳之中。
无论是韩非,还是孙武,一时间,心中都是不曾出现那个合适的人选。
“你们觉得,于谦怎么样”
良久之后,手托着下巴,李承乾脑海之中转了一圈又一圈的人选,最终方才出声道。
“咦,于谦,可以啊”
“只是,于谦不是位列嘲风军团的副帅与首席军师之职吗”
于谦在军中的地位现在很高。
故而,之前,韩非与孙武也不是没有考虑过于谦,只是,由于其现在的武职,便是下意识地忽略了而已。
“无妨,你们都给朕听着,只要人选合适,不管处于哪个军团,朕都会将他调回。”
想到孙武、韩非或会因为众人杰在军中的问题而放弃提议。
李承乾便是给予了两人保证。
毕竟,于李承乾而言。
现在,的确,有些军团,已经是人杰溢出。
适当调拨一些回文官体系,也是应当。
“好,如此一来,问题就简单多了。”
“臣等二人皆是同意神主的提议,可以任命于谦为吏部尚书,正式入主吏部”
接下来,事情就简单多了。
韩非、孙武二人皆是越想,越觉得,于谦合适啊
已然晋升盖世妖孽。
并且。
其更算得上是一位出将入相的全才,大才
更是一个两袖清风,为国事,坚决不徇私情的存在
如此种种,由于谦担任吏部尚书一职,可谓是再合适不过了。
“嗯,好,那吏部左右侍郎呢”
大笔一挥
新任吏部尚书于谦,便是被李承乾写在了神主龙榜之上
同时,李承乾更是暂且保留了其在嘲风军团的职位。
位列正一品
这样一来,三职兼任,虽因为要主管吏部,其他两个军职注定成为虚职,但,也绝对不算是辱没了于谦
“神主如此处置,甚为妥当。”
望着李承乾的施为,孙武终于也是放下了心来。
“微臣觉得,长孙无忌之前一直承担着吏部尚书的职位,也算是劳苦功高,虽然,如今因为文官体系的调整需要其为之牺牲一点。”
“但,也不能寒了长孙无忌的心不是,微臣提议,便由长孙无忌任吏部左侍郎吧”
吏部左侍郎,也算是位高权重
左右侍郎,以左为尊
吏部尚书这个主官不在的情况下,便是左侍郎主管吏部
这么一来,长孙无忌算是降了半级,但,还算是可以接受吧。
“嗯,可以,便由长孙无忌担任吏部左侍郎,还有,传朕令,另外,给长孙无忌于大唐天策军之中,挂一个军师之职,位列正二品吧”
官职实权上,长孙无忌降了半级。
为了弥补长孙无忌。
同时也是一种权衡,李承乾便是给他挂了一个军队虚职。
同时,品级晋升正二品
如此一来。
不管怎么说,李承乾都不算是薄待了长孙无忌。
更别说,之前李承乾还让长孙无忌成功晋级绝世天骄呢
加在一起算,李承乾待长孙无忌,绝对算得上是恩宠非凡了。
“接下来,吏部右侍郎呢”
李承乾再问
与吏部尚书,吏部左侍郎相比较。
吏部右侍郎虽然没有那么重要了。
但,也绝对不是一个随便一个人都能够去担任的职务。
可以说。
吏部右侍郎,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官职。
其权利,尤其是实权,还是相当之大的
想了一圈。
盖世妖孽不去考虑。
毕竟,李承乾就算是再奢侈。
也没有奢侈到任用盖世妖孽担任六部侍郎的地步。
而绝世天骄的话。
合适的也几乎没有。
如此一来,李承乾便是只能将目光放向顶级人杰之中了。
与此同时。
孙武、韩非二人也是如此,都是将各自思绪,放到了顶级人杰之中。
试图在其中寻找出一位能力、品行都过关的人选来。
吏部右侍郎啊
这个职位,可也不简单
“不知神主与太尉觉得,戏志才如何”
又过了好一会儿。
韩非方才郑重出声。
他从顶级人杰之中,筛选出了戏志才。
如今。
戏志才虽然在曹魏军团之中担任军师一职。
但,实话实说。
如今的曹魏军团,军师太过多了一些。
多他一个,少他一个,根本没啥影响。
还不如将其调回朝廷,担任吏部右侍郎,作用来得更大。
“戏志才行”
孙武亦是眼前一亮。
戏志才这个人,能力绝对是足够的
他绝对信任。
其次,对于戏志才,孙武也是有一些了解的。
品行上,也没有问题。
这么一来。
让其担任吏部右侍郎,感觉一点问题也没有啊
剩下的,就看李承乾愿不愿意从曹魏军团调人了。
只不过,从一开始李承乾给他们的承诺来看。
显然调一个戏志才,怕是一点问题也没有。
想着。
孙武便是将目光投向了李承乾。
“戏志才啊,倒的确是一个不错的人选”
“朕同意了,传朕令,让戏志才回朝廷,担任吏部右侍郎一职。”
说起来。
戏志才调回朝廷,担任吏部右侍郎一职,还算是升迁了。
以其顶级人杰之姿,在曹魏军团之中担任军师,也只能算是一个四品官职。
这一回调,倒是直接成了从三品大员了。
亦是吏部三把手的存在,实权可要比之在曹魏军团当一个军师要大得多了。
随着李承乾定下基调之后。
神主龙榜之上。
文官体系,便是凭空多出了三个人名
吏部尚书于谦
吏部左侍郎长孙无忌
吏部右侍郎戏志才
“好了,吏部三位人选已经议定,接下来,就轮到户部了”
李承乾一向也是一个急性子。
平日里,坐镇朝堂,处理大事之时,还看不出来。
这细微之上,倒是隐约有种急性子抬头的感觉。
不过。
这也没啥。
完全是无伤大雅之事。
李承乾自己也没有去刻意控制的想法。
“嗯户部”
李承乾说完,孙武、韩非二人便是再度陷入沉思之中
户部,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曾称地官、大司徒、计相、大司农等。
明清时期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
其内部办理政务按地区分工而设司。
各司除掌核本省钱粮外,亦兼管其他衙门的部分庶务,职责多有交叉。
总得来说。
户部,需要掌管整个大唐的钱袋子,还得掌控整个大唐的人口、户籍,责任重大。
想要成为户部主官。
至少要有两项本领。
第一,要会管钱,能够帮大唐积攒大量财富则是最好
第二,对于户籍处理上,要有其独到之处,也可以大点说,内政能力,要相当出色才行
这两点,纵观整个大唐。
能够达到这个要求的,可不多
或者说。
屈指可数吧
原先,户部是由张居正掌管,算不上好,也算不上坏。
既然要重新规划。
那自然要恰到好处。
若是还不如之前的张居正。
那李承乾还真不如不忙着去处理户部三位主官呢。
“神主,倒是有一个人选,只不过嘛,其距离神主的要求,有一丁点的差距”
说着,孙武似乎是有了想法。
望着李承乾的目光之中,有点为难之色。
“哦孙武太尉,不妨说说,咱们现在是在讨论嘛。”
“先说出来,不行的话,咱们再讨论便是”
对着孙武悄然点了点头,李承乾示意孙武说出来。
正如李承乾所言。
先说出来。
至于用不用,可以再讨论嘛。
反正。
现在就是在认真讨论六部的官职任免。
总要多次讨论之后,方才能够决定的啊
“那这样的话,微臣就斗胆说了啊。”
“嗯,你说吧”
李承乾一副任由孙武畅所欲言的模样。
“微臣觉得,户部尚书,可以由范蠡来担任”
说完,孙武便是紧紧的望着李承乾。
试图看出李承乾心中真实的想法。
商圣范蠡
这倒是一个极好的人选。
从这位出世。
大唐一直处于战乱之中,倒是没有太好的机会给予其发挥才能。
李承乾也一直没有给其太多的安排。
这不。
要不是这会孙武说出范蠡之名。
李承乾都快忘了还有这位的存在。
想了想。
除了范蠡不是盖世妖孽。
其他的话,无一不是无比契合户部尚书这个职位。
首先,商圣之名,便已经说明了一个很大问题
范蠡搞钱,绝对没有问题。
户部交给他,钱袋子这一块,绝对是有保障的
然后,范蠡可不仅仅是会商圣那么简单,他可还是昔年,春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道家学者
能有这么多头衔在身。
就已经足以说明范蠡的能力了。
掌管大唐的户籍,李承乾相信。
范蠡绝对有这个能力
剩下的。
便是范蠡的等级问题了。
李承乾的确是想要六部主官都达到盖世妖孽之境。
可现在,没办法的情况下。
绝世天骄,也不是不能接受
更何况。
范蠡可是半步盖世
只差一步,便能够正式踏足盖世之境
“不知神主意下如何”
见李承乾迟迟不语,孙武又是忍不住小声发问了起来。
“意下如何”
“韩非,你觉得呢”
尽管心中已经有所决断。
但,李承乾还是想要听听韩非的意见,再去做最终决断。
“神主,微臣觉得,范蠡当这个户部主官,户部尚书,实属是再合适不过了。”
韩非亦是表示赞同。
“这样的话,朕心中就有数了。”
“如此,便如你们所言”
“这范蠡便是暂任户部尚书好了。”
没错,李承乾心中还是有点想法保留的。
于是乎,李承乾便是想着。
待得范蠡正是晋升盖世妖孽之境之时,再给他转正户部尚书也不迟
紧接着。
李承乾大笔一挥。
神主龙榜之上。
便是范蠡暂任户部尚书一职
至于范蠡的品级,那绝对是正一品。
因为之前李承乾给范蠡任命了商道阁阁主之职,那是正儿八经的正一品之职。
是故,在品级上,范蠡一点问题也没有。
兼任户部尚书。
范蠡的实权,反倒是又大了许多许多
“嗯,户部尚书定下来了,户部左右侍郎,你们有什么建议呢”
户部尚书已经确定。
接下来就是关于户部左右侍郎的任命了。
手指关节轻轻敲击着桌案。
事实上,李承乾心中已经有了决断。
只不过。
还不是太确定。
他还要再看看孙武与韩非二人是怎么想的。
如此。
他亦是才能下了那最后的决断。
“微臣觉得,之前户部尚书是张居正所担任的。”
“现在,户部尚书腾给了范蠡。”
“如此一来,为了补偿张居正,也为了显示神主的公平。”
“微臣建议,由张居正,担任户部左侍郎一职,同时,让其在嘲风军团之中挂名军师虚职,给其品级往上提一提,也算弥补”
“不知神主意下如何”
说话的是韩非。
可以说。
他这一番言论,也算是考虑得面面俱到了。
“好,微臣赞同韩非司空的意见”
孙武当即赞同出声。
这一幕。
也就大概只能是在大唐发生吧。
毕竟。
换做其他任何一个神庭。
若是太尉与司空如此心和一致,作为神主,一定会很是不安吧
索性。
李承乾这个神主,倒是当得很安稳。
也是一点也不发愁手下人杰会有异心。
因而,对此也早已经是司空见惯。
没有太多的想法可言。
“好,既然这样,那朕便定下了。”
“户部左侍郎,便由张居正担任,同时,朕会令其在嘲风军团挂名军师一职,品级的话,提升到从二品吧”
之前,张居正乃是正三品户部尚书。
如今,降半级,成了户部左侍郎。
但,级别上,却是从正三品,提升到了从二品。
也算是上了半级。
另外,让其挂名了一个嘲风军团军师一职,也算是对其有了一个虚职补偿。
表面上来看,张居正这不算降级。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还算是迁升了呢
毕竟。
明眼人都能够看出来。
往后。
大唐的文官体系,将会焕然一新。
六部的职能,权力,与往日而言,怕是根本就不可同日而语。
兴许,日后,一个户部左侍郎,比之前的户部尚书还要厉害呢
这些,都是说不准的事情
不
准确的说。
这些,都是未来可期之事
“好了,那剩下的户部右侍郎,你们觉得该给谁比较好”
接下来,就稍微比较好任命一点了。
户部右侍郎。
户部的三把手,也没前面两位讲究多。
“不知神主以为和珅担任如何”
孙武有些皱眉的发问道。
对于和珅这个人,他是有不少看法的。
至少,单纯从拍马屁这一点上来讲,他就是很看不惯的。
但是,和珅也已经担任户部侍郎一职许久了。
他很确定一点。
和珅这个人很有能力。
搞钱这一块,很厉害
之前,大唐的户部,几乎就是一个空架子。
若是单单只靠一个张居正,说不定大唐户部就已经彻底名存实亡了。
好在有和珅在,这个人,八面玲珑,搞钱,盘查户籍,都很有一手。
可以说是一个高手了。
只不过,还是那一点,对于和珅的品行,孙武就有种不敢恭维的感觉了。
“和珅的话,也不是不行,就是”
韩非也是话说了半截。
其中意味,大抵上跟孙武算是别无二致。
都是对其品行,很有种不看好的感觉。
“就和珅吧”
“传朕令,即日起,和珅为户部右侍郎,位列从三品”
相较于韩非与孙武二人。
李承乾的想法就简单多了。
和珅在户部侍郎一职上,已经呆了好久,能力如何,李承乾看在眼里。
再接着就是品行问题。
在李承乾看来。
和珅对他大拍马屁,每次都能让他很舒服。
这算问题吗
无疑。
是不算的
至少。
李承乾觉得。
这和珅是一个妙人儿,他喜欢。
更何况。
这一世。
由于和珅的忠心不二。
除了偶尔拍拍马屁之外,也没有任何出格的举动。
这些种种加起来,就让李承乾对于和珅的印象,显得还是不错的。
故而。
对于和珅的任命,李承乾也算是一点犹豫都没有。
想来,接下来,任命一出,和珅必定会暗暗窃喜吧。
品级上,可是提升了啊
从三品大员了啊
和珅区区一个一流人杰,能够达到如此程度,属实足以自傲了。
“也好”
李承乾主意已定。
再加上,孙武与韩非也没有更合适的人选可以推荐。
是故,便也是就此默认了和珅当任户部右侍郎一职。
“嗯。”
微微额首。
李承乾手中笔墨不断。
很快。
神主龙榜之上,便是再添三个名字。
户部尚书暂代范蠡
户部左侍郎张居正
户部右侍郎和珅
其中,张居正,完全就算是一个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存在。
单纯看其能力而言。
实则,其留在户部,是有些问题的。
只不过。
现在的情况,李承乾也没有合适的位置安排张居正。
故而。
令其担任户部左侍郎一职,也就只能是如此了。
此外,李承乾还觉得。
张居正留在户部,至少有一点好处。
有他盯着。
和珅每当有小动作的时候,都会立刻收敛吧。
一想到张居正横眉冷对和珅的模样,李承乾就不觉想笑
那场面,一定很有趣吧
“好了,户部都已经议定。”
“接下来,礼部吧,你们都给朕好好想想,礼部三位主官,又该如何任命”
相对于前面的吏部与户部而言,在李承乾心中,礼部的重要性,无疑要低上不少。
是故,言语之间,也是尽显轻松写意。
“户部的话”
说着。
孙武与韩非,又是再次陷入了沉思之中。
事关国运,容不得他们不小心谨慎,认真反复思考,才做出决断,向李承乾去推荐啊
礼部,南北朝北周始设。隋唐为六部之一。历代相沿。
长官为礼部尚书。
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
礼部下设四司,明清皆为:仪制清吏司,掌嘉礼、军礼及管理学务、科举考试事。
祠祭清吏司,掌吉礼、凶礼事务。
主客清吏司,掌宾礼及接待外宾事务。
精膳清吏司,掌筵飨廪饩牲牢事务。
总结一下。
礼部之人。
需要掌管科举,为国选拔后备人才。
由于李承乾有命运天碑在手。
因而,一直以来,对于科举,都不算是太过重视。
于整个大唐而言,科举也显得不是那么非常重要。
此外,就是祭祀,这个的话,算是有一点点重要吧。
宫廷膳食这一块,李承乾则更加的没有什么太多想法。
大抵,对于李承乾来说。
礼部最重要的人物,是外交吧
是故。
李承乾想了想。
便是决定。
礼部尚书,以外交为先
“都有什么想法没有”
“有的话,就快说吧”
“不用藏着掖着,咱们君臣之间,不需要搞那些。”
良久,李承乾将眸光投向孙武、韩非二人,淡笑发问道。
由此可见,对于礼部。
李承乾整体是显得很轻松写意的。
“回神主,微臣觉得,礼部尚书可以入选的人选,太多了。”
是啊,如果,单单只是从盖世妖孽级人杰之中来选。
那可选范围,还真的不大。
但,有了之前户部尚书范蠡的先例。
孙武放眼绝世天骄之列,大感,适合礼部尚书这个职位的人,还真的是很多啊
“哦都有哪些,说来听听”
李承乾又笑了。
的确,正如孙武所言。
适合吏部尚书的人。
有点多啊。
他的脑海之中,可就有着好多人名在闪烁啊
有点幸福的小烦恼啊。
“微臣觉得,礼部尚书之职,苏秦、张仪、费仲、尤浑,皆可担任”
“啊”
听完孙武的推荐。
前两个。
苏秦也好,张仪也罢,李承乾都能够理解。
可。
后边,费仲、尤浑是什么鬼
这一直以来。
孙武不是极为厌恶费仲、尤浑的吗
“韩非,你呢”
压下心头的疑惑。
李承乾扭头望向韩非,想听听他有没有什么其他意见
“微臣再补充三位,南华老仙、庞德公、水镜先生,都可以担任此职”
韩非亦是再度出声道。
“哦”
轻咦一声。
对于韩非的出声。
李承乾也是能够理解。
水镜先生、庞德公,毕竟贵为盖世妖孽级存在,能力无需质疑,掌控一个礼部,问题不大。
南华老仙的话。
韩非应该出于祭祀、占卜之类的考虑。
不过。
李承乾还是率先将南华老仙给放弃了。
他想要的礼部。
要侧重外交
“孙武,说说你的想法,费仲、尤浑,为何也能担任礼部尚书”
“神主,微臣以能推荐,费仲、尤浑,虽品行上有所不妥”
“但,都是如同和珅一般,小节而已,问题不大”
说着,孙武微微一顿。
李承乾很好奇,接下来,孙武会说些什么呢
这样一来。
他们心中就有底了。
这么一来的话。
至少安排上,就会能够自由许多。
也更加能够契合许多。
“好了,闲言少叙,咱们这就开始吧”
说着,李承乾便是取出了神主龙榜
其上,原本密密麻麻的文官虚职,全部取消
放眼望去,除去神主李承乾、神后唐雪艳,帝子帝女,李珩之、李紫霓,以及太尉孙武、司空韩非之外。
便只剩下了武官体系晦涩不明。
而文官体系,则彻底成了一片空白。
俨然,是等待与韩非、孙武商量之后,重新完善任命
“你们看,朕今日,都已经将神主龙榜清空,你们应该知道,朕不是在跟你们开玩笑了吧”
望着孙武、韩非二人,李承乾亦是适时的表明了自身决心。
“微臣明白”
孙武、韩非二人皆是于眸光闪烁之间,心中升起了一丝丝明悟。
“好了,就从吏部开始吧”
李承乾也是丝毫没有拖沓之意。
当即便是大笔一挥,在神主龙榜之上留下了吏部尚书四个字,其后,名字尚且空白。
摆明了,接下来,人选议定,便能够正式上榜了。
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
下设四司:明清为文选清吏司、验封司、稽勋司和考功司。
司的长官为郎中,副长官为员外郎,其属官有主事,令史,书令史等。
文选清吏司掌考文职之品级及开列、考授、拣选、升调、办理月选。
验封司掌封爵、世职、恩荫、难荫、请封、捐封等事务。
稽勋司掌文职官员守制、终养、办理官员之出继、入籍、复名复姓等事。
考功司掌文职官之处分及议叙,办理京察、大计。
以上,便是整个吏部的职责所在。
现下。
李承乾对于吏部下设四司的官职,并没有亲自任命的想法。
届时,交给吏部尚书去头疼好了。
他要考虑的只有三个最重要的位置。
吏部尚书,吏部左右侍郎
“神主,吏部中人员任免,如此一来,吏部尚书,则势必要大公无私,不能徇私情才行”
“这样的人选,可不多啊”
“是啊,神主要的又是盖世妖孽级存在担任吏部尚书。”
“如此一来,原先的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倒是不能够继续担任尚书了。”
“是啊,这个人选,可不好选啊”
一时间。
第一个吏部尚书,便是陷入了卡壳之中。
无论是韩非,还是孙武,一时间,心中都是不曾出现那个合适的人选。
“你们觉得,于谦怎么样”
良久之后,手托着下巴,李承乾脑海之中转了一圈又一圈的人选,最终方才出声道。
“咦,于谦,可以啊”
“只是,于谦不是位列嘲风军团的副帅与首席军师之职吗”
于谦在军中的地位现在很高。
故而,之前,韩非与孙武也不是没有考虑过于谦,只是,由于其现在的武职,便是下意识地忽略了而已。
“无妨,你们都给朕听着,只要人选合适,不管处于哪个军团,朕都会将他调回。”
想到孙武、韩非或会因为众人杰在军中的问题而放弃提议。
李承乾便是给予了两人保证。
毕竟,于李承乾而言。
现在,的确,有些军团,已经是人杰溢出。
适当调拨一些回文官体系,也是应当。
“好,如此一来,问题就简单多了。”
“臣等二人皆是同意神主的提议,可以任命于谦为吏部尚书,正式入主吏部”
接下来,事情就简单多了。
韩非、孙武二人皆是越想,越觉得,于谦合适啊
已然晋升盖世妖孽。
并且。
其更算得上是一位出将入相的全才,大才
更是一个两袖清风,为国事,坚决不徇私情的存在
如此种种,由于谦担任吏部尚书一职,可谓是再合适不过了。
“嗯,好,那吏部左右侍郎呢”
大笔一挥
新任吏部尚书于谦,便是被李承乾写在了神主龙榜之上
同时,李承乾更是暂且保留了其在嘲风军团的职位。
位列正一品
这样一来,三职兼任,虽因为要主管吏部,其他两个军职注定成为虚职,但,也绝对不算是辱没了于谦
“神主如此处置,甚为妥当。”
望着李承乾的施为,孙武终于也是放下了心来。
“微臣觉得,长孙无忌之前一直承担着吏部尚书的职位,也算是劳苦功高,虽然,如今因为文官体系的调整需要其为之牺牲一点。”
“但,也不能寒了长孙无忌的心不是,微臣提议,便由长孙无忌任吏部左侍郎吧”
吏部左侍郎,也算是位高权重
左右侍郎,以左为尊
吏部尚书这个主官不在的情况下,便是左侍郎主管吏部
这么一来,长孙无忌算是降了半级,但,还算是可以接受吧。
“嗯,可以,便由长孙无忌担任吏部左侍郎,还有,传朕令,另外,给长孙无忌于大唐天策军之中,挂一个军师之职,位列正二品吧”
官职实权上,长孙无忌降了半级。
为了弥补长孙无忌。
同时也是一种权衡,李承乾便是给他挂了一个军队虚职。
同时,品级晋升正二品
如此一来。
不管怎么说,李承乾都不算是薄待了长孙无忌。
更别说,之前李承乾还让长孙无忌成功晋级绝世天骄呢
加在一起算,李承乾待长孙无忌,绝对算得上是恩宠非凡了。
“接下来,吏部右侍郎呢”
李承乾再问
与吏部尚书,吏部左侍郎相比较。
吏部右侍郎虽然没有那么重要了。
但,也绝对不是一个随便一个人都能够去担任的职务。
可以说。
吏部右侍郎,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官职。
其权利,尤其是实权,还是相当之大的
想了一圈。
盖世妖孽不去考虑。
毕竟,李承乾就算是再奢侈。
也没有奢侈到任用盖世妖孽担任六部侍郎的地步。
而绝世天骄的话。
合适的也几乎没有。
如此一来,李承乾便是只能将目光放向顶级人杰之中了。
与此同时。
孙武、韩非二人也是如此,都是将各自思绪,放到了顶级人杰之中。
试图在其中寻找出一位能力、品行都过关的人选来。
吏部右侍郎啊
这个职位,可也不简单
“不知神主与太尉觉得,戏志才如何”
又过了好一会儿。
韩非方才郑重出声。
他从顶级人杰之中,筛选出了戏志才。
如今。
戏志才虽然在曹魏军团之中担任军师一职。
但,实话实说。
如今的曹魏军团,军师太过多了一些。
多他一个,少他一个,根本没啥影响。
还不如将其调回朝廷,担任吏部右侍郎,作用来得更大。
“戏志才行”
孙武亦是眼前一亮。
戏志才这个人,能力绝对是足够的
他绝对信任。
其次,对于戏志才,孙武也是有一些了解的。
品行上,也没有问题。
这么一来。
让其担任吏部右侍郎,感觉一点问题也没有啊
剩下的,就看李承乾愿不愿意从曹魏军团调人了。
只不过,从一开始李承乾给他们的承诺来看。
显然调一个戏志才,怕是一点问题也没有。
想着。
孙武便是将目光投向了李承乾。
“戏志才啊,倒的确是一个不错的人选”
“朕同意了,传朕令,让戏志才回朝廷,担任吏部右侍郎一职。”
说起来。
戏志才调回朝廷,担任吏部右侍郎一职,还算是升迁了。
以其顶级人杰之姿,在曹魏军团之中担任军师,也只能算是一个四品官职。
这一回调,倒是直接成了从三品大员了。
亦是吏部三把手的存在,实权可要比之在曹魏军团当一个军师要大得多了。
随着李承乾定下基调之后。
神主龙榜之上。
文官体系,便是凭空多出了三个人名
吏部尚书于谦
吏部左侍郎长孙无忌
吏部右侍郎戏志才
“好了,吏部三位人选已经议定,接下来,就轮到户部了”
李承乾一向也是一个急性子。
平日里,坐镇朝堂,处理大事之时,还看不出来。
这细微之上,倒是隐约有种急性子抬头的感觉。
不过。
这也没啥。
完全是无伤大雅之事。
李承乾自己也没有去刻意控制的想法。
“嗯户部”
李承乾说完,孙武、韩非二人便是再度陷入沉思之中
户部,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曾称地官、大司徒、计相、大司农等。
明清时期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
其内部办理政务按地区分工而设司。
各司除掌核本省钱粮外,亦兼管其他衙门的部分庶务,职责多有交叉。
总得来说。
户部,需要掌管整个大唐的钱袋子,还得掌控整个大唐的人口、户籍,责任重大。
想要成为户部主官。
至少要有两项本领。
第一,要会管钱,能够帮大唐积攒大量财富则是最好
第二,对于户籍处理上,要有其独到之处,也可以大点说,内政能力,要相当出色才行
这两点,纵观整个大唐。
能够达到这个要求的,可不多
或者说。
屈指可数吧
原先,户部是由张居正掌管,算不上好,也算不上坏。
既然要重新规划。
那自然要恰到好处。
若是还不如之前的张居正。
那李承乾还真不如不忙着去处理户部三位主官呢。
“神主,倒是有一个人选,只不过嘛,其距离神主的要求,有一丁点的差距”
说着,孙武似乎是有了想法。
望着李承乾的目光之中,有点为难之色。
“哦孙武太尉,不妨说说,咱们现在是在讨论嘛。”
“先说出来,不行的话,咱们再讨论便是”
对着孙武悄然点了点头,李承乾示意孙武说出来。
正如李承乾所言。
先说出来。
至于用不用,可以再讨论嘛。
反正。
现在就是在认真讨论六部的官职任免。
总要多次讨论之后,方才能够决定的啊
“那这样的话,微臣就斗胆说了啊。”
“嗯,你说吧”
李承乾一副任由孙武畅所欲言的模样。
“微臣觉得,户部尚书,可以由范蠡来担任”
说完,孙武便是紧紧的望着李承乾。
试图看出李承乾心中真实的想法。
商圣范蠡
这倒是一个极好的人选。
从这位出世。
大唐一直处于战乱之中,倒是没有太好的机会给予其发挥才能。
李承乾也一直没有给其太多的安排。
这不。
要不是这会孙武说出范蠡之名。
李承乾都快忘了还有这位的存在。
想了想。
除了范蠡不是盖世妖孽。
其他的话,无一不是无比契合户部尚书这个职位。
首先,商圣之名,便已经说明了一个很大问题
范蠡搞钱,绝对没有问题。
户部交给他,钱袋子这一块,绝对是有保障的
然后,范蠡可不仅仅是会商圣那么简单,他可还是昔年,春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道家学者
能有这么多头衔在身。
就已经足以说明范蠡的能力了。
掌管大唐的户籍,李承乾相信。
范蠡绝对有这个能力
剩下的。
便是范蠡的等级问题了。
李承乾的确是想要六部主官都达到盖世妖孽之境。
可现在,没办法的情况下。
绝世天骄,也不是不能接受
更何况。
范蠡可是半步盖世
只差一步,便能够正式踏足盖世之境
“不知神主意下如何”
见李承乾迟迟不语,孙武又是忍不住小声发问了起来。
“意下如何”
“韩非,你觉得呢”
尽管心中已经有所决断。
但,李承乾还是想要听听韩非的意见,再去做最终决断。
“神主,微臣觉得,范蠡当这个户部主官,户部尚书,实属是再合适不过了。”
韩非亦是表示赞同。
“这样的话,朕心中就有数了。”
“如此,便如你们所言”
“这范蠡便是暂任户部尚书好了。”
没错,李承乾心中还是有点想法保留的。
于是乎,李承乾便是想着。
待得范蠡正是晋升盖世妖孽之境之时,再给他转正户部尚书也不迟
紧接着。
李承乾大笔一挥。
神主龙榜之上。
便是范蠡暂任户部尚书一职
至于范蠡的品级,那绝对是正一品。
因为之前李承乾给范蠡任命了商道阁阁主之职,那是正儿八经的正一品之职。
是故,在品级上,范蠡一点问题也没有。
兼任户部尚书。
范蠡的实权,反倒是又大了许多许多
“嗯,户部尚书定下来了,户部左右侍郎,你们有什么建议呢”
户部尚书已经确定。
接下来就是关于户部左右侍郎的任命了。
手指关节轻轻敲击着桌案。
事实上,李承乾心中已经有了决断。
只不过。
还不是太确定。
他还要再看看孙武与韩非二人是怎么想的。
如此。
他亦是才能下了那最后的决断。
“微臣觉得,之前户部尚书是张居正所担任的。”
“现在,户部尚书腾给了范蠡。”
“如此一来,为了补偿张居正,也为了显示神主的公平。”
“微臣建议,由张居正,担任户部左侍郎一职,同时,让其在嘲风军团之中挂名军师虚职,给其品级往上提一提,也算弥补”
“不知神主意下如何”
说话的是韩非。
可以说。
他这一番言论,也算是考虑得面面俱到了。
“好,微臣赞同韩非司空的意见”
孙武当即赞同出声。
这一幕。
也就大概只能是在大唐发生吧。
毕竟。
换做其他任何一个神庭。
若是太尉与司空如此心和一致,作为神主,一定会很是不安吧
索性。
李承乾这个神主,倒是当得很安稳。
也是一点也不发愁手下人杰会有异心。
因而,对此也早已经是司空见惯。
没有太多的想法可言。
“好,既然这样,那朕便定下了。”
“户部左侍郎,便由张居正担任,同时,朕会令其在嘲风军团挂名军师一职,品级的话,提升到从二品吧”
之前,张居正乃是正三品户部尚书。
如今,降半级,成了户部左侍郎。
但,级别上,却是从正三品,提升到了从二品。
也算是上了半级。
另外,让其挂名了一个嘲风军团军师一职,也算是对其有了一个虚职补偿。
表面上来看,张居正这不算降级。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还算是迁升了呢
毕竟。
明眼人都能够看出来。
往后。
大唐的文官体系,将会焕然一新。
六部的职能,权力,与往日而言,怕是根本就不可同日而语。
兴许,日后,一个户部左侍郎,比之前的户部尚书还要厉害呢
这些,都是说不准的事情
不
准确的说。
这些,都是未来可期之事
“好了,那剩下的户部右侍郎,你们觉得该给谁比较好”
接下来,就稍微比较好任命一点了。
户部右侍郎。
户部的三把手,也没前面两位讲究多。
“不知神主以为和珅担任如何”
孙武有些皱眉的发问道。
对于和珅这个人,他是有不少看法的。
至少,单纯从拍马屁这一点上来讲,他就是很看不惯的。
但是,和珅也已经担任户部侍郎一职许久了。
他很确定一点。
和珅这个人很有能力。
搞钱这一块,很厉害
之前,大唐的户部,几乎就是一个空架子。
若是单单只靠一个张居正,说不定大唐户部就已经彻底名存实亡了。
好在有和珅在,这个人,八面玲珑,搞钱,盘查户籍,都很有一手。
可以说是一个高手了。
只不过,还是那一点,对于和珅的品行,孙武就有种不敢恭维的感觉了。
“和珅的话,也不是不行,就是”
韩非也是话说了半截。
其中意味,大抵上跟孙武算是别无二致。
都是对其品行,很有种不看好的感觉。
“就和珅吧”
“传朕令,即日起,和珅为户部右侍郎,位列从三品”
相较于韩非与孙武二人。
李承乾的想法就简单多了。
和珅在户部侍郎一职上,已经呆了好久,能力如何,李承乾看在眼里。
再接着就是品行问题。
在李承乾看来。
和珅对他大拍马屁,每次都能让他很舒服。
这算问题吗
无疑。
是不算的
至少。
李承乾觉得。
这和珅是一个妙人儿,他喜欢。
更何况。
这一世。
由于和珅的忠心不二。
除了偶尔拍拍马屁之外,也没有任何出格的举动。
这些种种加起来,就让李承乾对于和珅的印象,显得还是不错的。
故而。
对于和珅的任命,李承乾也算是一点犹豫都没有。
想来,接下来,任命一出,和珅必定会暗暗窃喜吧。
品级上,可是提升了啊
从三品大员了啊
和珅区区一个一流人杰,能够达到如此程度,属实足以自傲了。
“也好”
李承乾主意已定。
再加上,孙武与韩非也没有更合适的人选可以推荐。
是故,便也是就此默认了和珅当任户部右侍郎一职。
“嗯。”
微微额首。
李承乾手中笔墨不断。
很快。
神主龙榜之上,便是再添三个名字。
户部尚书暂代范蠡
户部左侍郎张居正
户部右侍郎和珅
其中,张居正,完全就算是一个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存在。
单纯看其能力而言。
实则,其留在户部,是有些问题的。
只不过。
现在的情况,李承乾也没有合适的位置安排张居正。
故而。
令其担任户部左侍郎一职,也就只能是如此了。
此外,李承乾还觉得。
张居正留在户部,至少有一点好处。
有他盯着。
和珅每当有小动作的时候,都会立刻收敛吧。
一想到张居正横眉冷对和珅的模样,李承乾就不觉想笑
那场面,一定很有趣吧
“好了,户部都已经议定。”
“接下来,礼部吧,你们都给朕好好想想,礼部三位主官,又该如何任命”
相对于前面的吏部与户部而言,在李承乾心中,礼部的重要性,无疑要低上不少。
是故,言语之间,也是尽显轻松写意。
“户部的话”
说着。
孙武与韩非,又是再次陷入了沉思之中。
事关国运,容不得他们不小心谨慎,认真反复思考,才做出决断,向李承乾去推荐啊
礼部,南北朝北周始设。隋唐为六部之一。历代相沿。
长官为礼部尚书。
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
礼部下设四司,明清皆为:仪制清吏司,掌嘉礼、军礼及管理学务、科举考试事。
祠祭清吏司,掌吉礼、凶礼事务。
主客清吏司,掌宾礼及接待外宾事务。
精膳清吏司,掌筵飨廪饩牲牢事务。
总结一下。
礼部之人。
需要掌管科举,为国选拔后备人才。
由于李承乾有命运天碑在手。
因而,一直以来,对于科举,都不算是太过重视。
于整个大唐而言,科举也显得不是那么非常重要。
此外,就是祭祀,这个的话,算是有一点点重要吧。
宫廷膳食这一块,李承乾则更加的没有什么太多想法。
大抵,对于李承乾来说。
礼部最重要的人物,是外交吧
是故。
李承乾想了想。
便是决定。
礼部尚书,以外交为先
“都有什么想法没有”
“有的话,就快说吧”
“不用藏着掖着,咱们君臣之间,不需要搞那些。”
良久,李承乾将眸光投向孙武、韩非二人,淡笑发问道。
由此可见,对于礼部。
李承乾整体是显得很轻松写意的。
“回神主,微臣觉得,礼部尚书可以入选的人选,太多了。”
是啊,如果,单单只是从盖世妖孽级人杰之中来选。
那可选范围,还真的不大。
但,有了之前户部尚书范蠡的先例。
孙武放眼绝世天骄之列,大感,适合礼部尚书这个职位的人,还真的是很多啊
“哦都有哪些,说来听听”
李承乾又笑了。
的确,正如孙武所言。
适合吏部尚书的人。
有点多啊。
他的脑海之中,可就有着好多人名在闪烁啊
有点幸福的小烦恼啊。
“微臣觉得,礼部尚书之职,苏秦、张仪、费仲、尤浑,皆可担任”
“啊”
听完孙武的推荐。
前两个。
苏秦也好,张仪也罢,李承乾都能够理解。
可。
后边,费仲、尤浑是什么鬼
这一直以来。
孙武不是极为厌恶费仲、尤浑的吗
“韩非,你呢”
压下心头的疑惑。
李承乾扭头望向韩非,想听听他有没有什么其他意见
“微臣再补充三位,南华老仙、庞德公、水镜先生,都可以担任此职”
韩非亦是再度出声道。
“哦”
轻咦一声。
对于韩非的出声。
李承乾也是能够理解。
水镜先生、庞德公,毕竟贵为盖世妖孽级存在,能力无需质疑,掌控一个礼部,问题不大。
南华老仙的话。
韩非应该出于祭祀、占卜之类的考虑。
不过。
李承乾还是率先将南华老仙给放弃了。
他想要的礼部。
要侧重外交
“孙武,说说你的想法,费仲、尤浑,为何也能担任礼部尚书”
“神主,微臣以能推荐,费仲、尤浑,虽品行上有所不妥”
“但,都是如同和珅一般,小节而已,问题不大”
说着,孙武微微一顿。
李承乾很好奇,接下来,孙武会说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