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的传说中,说李淳风的师父是袁天罡,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在隋仁寿二年,李淳风生于岐州雍。自幼聪慧好学,博览群书,尤其精通天文、历法、数学等。
    李淳风的父亲李播,在隋朝时曾任县衙小吏,以秩卑不得志,弃官而为道士,颇有学问,自号黄冠子,注、撰方志图十卷、等。从小被誉为“神童”的李淳风在其父的影响下,博览群书,尤钟情于天文、地理、道家、阴阳之学。
    隋大业七年,九岁的李淳风远赴南坨山静云观拜至元道长为师。隋大业十四年,李渊称帝,封李世民为秦王。唐高祖武德二年,时年十七岁的李淳风回到家乡,经李二的好友刘文静推荐,成为秦王府记室参军。
    贞观元年,李淳风被授予将仕郎,入太史局供职。在置掌天文、地理、制历、修史之职的太史局,充分展现其才智,他这一进太史局,就鞠躬尽瘁了四十年
    “谚儿,其实为父本来不想你进炎黄书院的,你从小聪颖绝伦,而且颇有灵根,若为父所料不差的话,你日后肯定能继承为父的衣钵,不过现在你去了炎黄书院,那日后还真就不好说了”
    书房内,李淳风看了一眼儿子,叹气道。
    李谚正欲说话,就听外面响起了他娘的声音“谚儿,夫君,晚饭做好了,出来用饭吧”
    “好的,娘亲”
    李谚连忙应了一声,李淳风见状笑了笑,便拉着儿子出门吃饭了。
    “观音婢,你看看这篇文章写得如何”
    皇宫西苑,丽政殿。
    李二放下毛笔,拿起书案上的一张宣纸,走到床边,对长孙皇后笑道。
    “陛下一过来,就一心扑在了书案上,妾身早就想看看了”
    长孙轻笑一声,接了过来,展开一看,顿时惊讶道“呀陛下的书法又有精进呢”
    “是吗呵呵”
    李二心中得意,索性坐了下来,揽着长孙皇后的腰肢,跟她一起看了起来。
    “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
    长孙笑了笑,接着便将注意力放到了文字的内容上,看清开篇,她便忍不住轻声念了出来。
    随着继续往后深读,长孙脸上的讶异越来越浓重,读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这段气势恢宏的排比句时,长孙皇后的呼吸都有些急促,等到最后“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时,长孙皇后仿佛感受到文章撰写之人当时那种撕心裂肺的咆哮与震天呐喊,她整个人都有些颤栗,与她紧挨着的李二,都能感受到她身上的颤抖。
    “陛下,这,这文章太震撼了妾身一介女流,看了这文章之后,都忍不住热血沸腾”
    长孙皇后深深地喘了几口气,才让汹涌澎湃的内心稍稍平复了一些,然后她望着李二,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皮侠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皮侠客并收藏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最新章节